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198節
終于再一次地抵達了旗標所在的等浪區。 他前面竟然還有兩個人。 排在最前面的人真是路易,他金色的頭發很好認,老實說如果不是第一次見面路易像瘋子一樣先笑后怒大叫著“no”,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覺得像王子一樣優雅的家伙。 不過此刻完全被海水打濕的金發不復精神,就連抱著滑板的姿勢都透著一股疲倦。 所有人都很累,今天的浪比平時的訓練要難太多,他們四個人還連續比了四場,上了將近五十次的浪。 體力再好也有個極限。 終于,路易上浪了。 翻身上板。 蹲。 再緩緩站起來。 浪涌從腳下涌出,將他一點點托高,他的身體來回搖晃尋找平衡,開始他在決賽場上的第六浪。 在這個過程里,他從杭峰眼里一點點消失,直至再看不見。 從這個角度,場上的選手看不見對手的表現,所以直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杭峰只完成了一個浪。 杭峰覺得這樣挺好。 免得被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著。 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節奏,不需要他的對手指指點點。 等待著。 路易之后,是杭峰前面的選手也上了浪。 這個時候,排在杭峰身后的選手也過來了。杭峰回頭看了一眼,雖然隔得有點遠,杭峰還是清楚看見了對方慘白的臉色和青黑的嘴。 似乎累的比他還要狠啊。 收回目光,靜下心來。 等待心儀的浪。 他告訴自己,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有耐心。 沖浪賽場上,沒有一分的等待是多余的,不同的浪對應著可以完成的不同技巧,在連續嘗試的過程里,他雖然不斷失敗,卻還是找到了一定的規律。 來了! 就是它! 當新一輪的浪涌出現,將杭峰的身體快速托高的時候,杭峰干脆利落地翻身上板。 于是沖浪板帶著他往前沖,杭峰一邊保持著平衡,一邊緩緩站了起來。 起身的過程很順利,熟悉的顛簸感也在腳下出現,這代表浪尖正在形成,強烈的氣泡正翻涌著撞擊他的板底。 要是做弧形旋,或者是8字旋,杭峰可以控制沖浪板往下滑一點,最好是位于浪的3/4高度,才方便他做動作。 可是做“轉體一周”不行,他必須應對所有的氣泡撞擊,讓自己始終保持在浪尖上。 光是穩定自己的位置就很難。 杭峰是個有實力,也很聰明的人,他非常善于用身體去體驗,然后用大腦去總結。 要說體育運動只需要肌rou那就大錯特錯,優秀的運動員他們通常善于思考,或許學習不是很好,可沒有一個是傻子。 在過去接連的失敗中,杭峰已經找到了更多的關鍵點和訣竅。 他用眼睛觀察,用大腦判斷,最后用身體去完美執行。 站在浪尖上。 沖擊力很大,但沒關系,他的平衡感更強,足以控制。 接著,他開始有節奏的雙腿發力,按壓沖浪板,小幅度地跳動。 不是往前跳,而是上下跳。 也只有這個動作才能讓他和沖浪板脫離水的粘性,也只有在無阻的半空中,他才能完成帶板一周的轉體。 這真的很難。 杭峰可以在u型池上完成四周半,卻在沖浪賽場上連一周的轉體都很難完成。 不僅僅是海浪的搖晃力度太大,更重要的是腳底和沖浪板沒有連接的部分,他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帶板的一周轉體,就需要更加精準和復雜的控制。 “踏踏踏踏!” 浪板被按壓的頻率非常的快,海浪被板底拍的啪啪作響,即便是奔騰的大浪和獵獵的風聲都無法遮蓋這急促的聲音。 但很快,聲音又變成了“踏·踏·踏·踏”。 在杭峰持續用力的過程,彈起的高度也在逐漸增加,發出的碰撞聲也自然在不斷拉長。 跳的高了,落下去的平衡就變得越發難找。 同時杭峰還得留心關注身后追來的浪花,必須要在被浪花追上前完成動作。 終于,在杭峰持續不斷的控制下,腳下傳來的聲音變成了“踏……踏……踏……踏”。 高度也達到了理想的程度。 杭峰越發的冷靜。 不能再失敗了。 拖得越久,他的體力就越差,成功率就越低。 這次實在不行,說什么都要先把分拿下。 所以,最后的一次嘗試,說什么都要成功??! 心口流淌出濃稠燙熱如熔漿一般的血液,強勁地渠動著四肢百骸,腎上激素的飆升,讓他的身體里涌出了更多的力量。 這一瞬間,他感覺不到疲倦,也看不見四周的一切景色,只要腳下,只有自己。 吸入一口氣。 憋住。 同時雙腿最后一次大力的往下壓。 比之前更大力,也多了些旋轉的扭矩力。 是的,他在往下壓的時候,就已經在為轉體動作送力了,而不是大家以為的是在彈起來的瞬間用力。 那樣根本不可能成功,腳底和沖浪板無法連接,如果彈起來的時候才往里面送力,一起向上的時候力量無法完全傳遞,旋轉的力度根本不夠一圈。 這是杭峰進行過無數次嘗試,以及通過其他運動項目互通,得來的經驗。 他身體往下壓,雙腿像是絞著的鋼絲,傳遞給沖浪板的就是扭轉的力量。 雖然沖浪板落回水中后,這樣的力量很快就被水的相對力沖擊變小,在他重新彈起來的時候,總是會保留一部分的力量。 杭峰就在這個時候,再一次擰動身體。 他的身體在轉動。 他的雙腳也同樣在轉動。 于是還保留著一部分旋轉慣性的沖浪板,再加入了新一輪的旋轉力后,輕易的被杭峰的雙腳帶得旋轉了一圈。 一圈完成! 很順利! 是理想的狀態! 姿勢、板況、高度、軸心,包括呼吸都是杭峰需要的標準! 所以,要成功了??? 能成功嗎? 并不能。 在過去的兩個浪上,杭峰都做到了這個程度。 擅長u型池的他,簡直就是這個賽場上的“轉體之王”,只要給他一個能發力的地方,他就可以完成任何一個轉體動作。 可他還是連續失敗了。 沖浪賽場上的“轉體一周”之所以那么少見,之所以杭峰做出來可以技驚四座,正是因為它太難了,一個時代的運動員,或許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成這個技巧。 旋轉難。 落下站穩也難。 尤其后者,極度的難。 冰面只是光滑不受力。 水卻是軟的。 海水更是動蕩不休,搖晃的亂七八糟。 省一級的沖浪選手,能在這個程度的浪上站穩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更不要說在上面完成技巧,甚至是跳起來旋轉著完成技巧。 這太難了,目前全世界恐怕只有杭峰敢在今天的這個浪況下,還是在賽場上去挑戰這個動作。 當杭峰再次躍起來,并且旋轉落在的時候,海岸上所有的人都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會成功嗎? 還是依舊失??? 還不放棄嗎? 就不怕丟了冠軍? 只是……這種鍥而不舍嘗試突破的精神真的很動人。 有些女性親友甚至緊張到按住了心口,也有人直接捂住了雙眼。 “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