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145節
裁判問杭峰:準備好了嗎? 杭峰只能點頭:準備好了。 裁判揮手示意他出發,杭峰從雪坡滑了下去。 停! 停下來! 趕快把狀態找回來??! 心臟完全不聽話, 越是這樣想,越是跳的厲害。 大腦被過分渠動的血液侵占,讓他頭腦眩暈,眼睛發脹。 可這個時候,他已經滑到了切口出,正進入u型池。 身體驟然的傾斜,眼睛被u型池的兩邊池壁夾出熟悉的視野,白色的一片,只有天空是藍的。 這是熟悉的環境。 一個他從很小很小,剛剛走穩路的時候,就在玩耍的大型滑滑梯。 他在這里長大,在這里認識更多的朋友,他參加了數不清的比賽,拿過數不清的冠軍。 這是他的地盤?。?! 狂亂的狀態在這一瞬間就被鎮壓了下去,眩暈發脹的大腦思維變得清晰,視野里的世界顏色也變得鮮明。 雖然不是最好的狀態,但比之前好了太多。 杭峰調整的已經很快了,但還是在完全恢復前,進行了兩次折返。 第一個折返他什么都沒做,只是簡單的做了半周抓板頭的內外刃切換,讓自己盡可能拋的更高,獲得更多的速度。 第二個折返他做了一個向后翻騰的偏軸轉體,同樣是內外刃的切換,只不過變成了反向落地。 兩次騰躍,有著很明顯的熱身態度,如果是在只進行五次折返的常規u型池里,杭峰這樣做明顯有點浪費機會。 好在超級u型池有七次折返。 杭峰用兩次飛躍,將自己的狀態快速地找了回來,雖然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但這種強大的心理素質盡顯他的“老道”。 如果此刻這些在觀望他的選手知道他內心的變化,一定會發出驚嘆。從失控到控制,也就七八秒的時間,這里大部分的選手都做不到。 國際賽場有時候比的就是心態。 空有一身的好本領,在國內拳打腳踢稱王稱霸,到了國際卻是各種的失誤,這樣的運動員還少嗎? 杭峰的比賽狀態,顯然非常地出色。 他在第三跳就進入到了狀態里。 一個兩周半外刃900的抓板,再到整個過程的一個向外的偏軸轉體一周,成功讓他在第三跳就完成了1260的周數。 “終于像點樣子了?!背霭l點上有人這樣評價,還帶著一種前輩指點的態度。 如果說,進入第三跳的時候還在整理狀態,還帶著一些不適在完全動作,那么等他開始第四跳的時候,整個人已經迅速達到了比賽要求的狀態。 耳鳴目明。 思維敏捷。 身體的肌rou完全處于一個蓄勢待發的過程,就像踩滿了油門的跑車! “嗡!” 向上飛起的瞬間,杭峰聽見了風的呼嘯,熟悉的風壓試圖將他推拒到遠方,但速度帶來的慣性依舊在帶著他往天上飛。 速度很快了。 最起碼達到了70邁。 但還不夠。 還不夠??! 在即將脫離u型池的瞬間,杭峰的雙腳像是踩在了卡尺上,精準地在最后一刻往上用力。 用力一蹬。 于是,他的身體被送的更高了。 同時,強大的爆發力給了他在空中的扭曲力,他將身體蜷緊,就像一個青蛙一樣蹲在雪板上,雙山抓在雪板的中間。 內刃的轉體。 一周。 兩周。 三周了! 同時身體還在進行一個偏軸的向外翻轉,是一個接近于翻騰的向后一周。 也就是說,內刃轉體1080+外刃偏軸360,總計四周1440! 杭峰成功地在第四次跳躍完成了他最擅長的1440內刃,雙手抓板技巧。 是他熟悉的動作。 是他熟悉的空中感覺。 當他全部做完的時候,他能夠感覺自己正好飛過拋物線的最高點,正在往下落。 所以,這也是他熟悉的節奏。 一切都剛剛好! 太棒了! 感覺回來了??! 杭峰成功的一跳,也刺激到了其他人。 沒有人知道杭峰在這以前的一系列心理變化,觀看杭峰這一跳的唯一感覺,就是這孩子飛的好高,轉的好快,空中竟然有種讓人驚艷的停滯感。 然后,就那么蹲在板子上,像是百無聊賴地將雙手按在板面上,低頭去看這個世界。 快與慢的切換時機,猶如漂浮在空中。 好看! 而且難度不低。 四周的周數加上雙手抓板這個難度,仔細去想,好像能做出來的人并不多。 然后,杭峰落在了地上。 “唰”的一聲,繼續奔向對面。 有選手對視了一眼,眼里有著明顯的急迫感。 杭峰是可以完成四周半的。 他在預賽里就做了四周半。 如果他在第四跳就能夠這么從容地完成四周的難度,很有可能會在第六、七跳沖擊五周。 有五周和沒有五周是兩個概念。 五周是有機會去爭奪獎牌的。 因為裁判也會看你的整體表現,流暢,并且沒有明顯的短板,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地看爽的裁判,再加上五周難度的打底,裁判就有可能給一個90分以上的高分。 冠軍拿不到,去競爭銅牌還是有機會。 這個亞洲男孩兒會去沖五周嗎? 一定會吧…… 于是,大家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杭峰在他的第一輪比賽里沒有安排五周。 他在第五跳做了一個四周外刃1080接內刃360,抓板頭的技巧動作。 第六跳做了一個抓板尾,單純的內刃轉體四周半1620。 之后到了最后一跳,小孩又回到了四周,只不過將外刃變成了900,內刃多了一周半。 很明顯! 小孩兒四周半的“池子”還不夠深! 他可能只會這一個四周半的技巧,拼不出五周。 當杭峰的比賽結束后,不知道多少人偷偷地松了一口氣。 有人甚至說道:“看來四周半的技巧也很倉促啊,他的實力應該還穩在四周,比我想的要低一點?!?/br> 很多人點頭認同。 莫泊桑聽見后卻笑了:“16歲的四周半,到了世青賽……可以拼冠軍了?!?/br> 瞬間,周圍再沒有聲音。 是的,他只有16歲,一個正處于成績可以瘋狂提升的年紀。 能夠出現在決賽的選手,大部分都是“s級”的運動員,是國際賽場的???,太明白年輕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無限的可能。 代表了下一次再見面,人家可能就把自己按在地上摩擦。 杭峰不是16歲去沖擊四周,而是幾乎把四周的“池子”寬度打滿了,無比堅實的基礎!為他沖擊五周提供了絕大的概率! 羨慕啊…… 就連才比完的杭峰,都被巴蒙德攔下,主動攀談:“打算什么時候沖擊五周?” 杭峰愣了一下后說:“一年之內?!?/br> 巴蒙德點頭:“看來明年我們就要一起爭奪獎牌了?!?/br> 杭峰靦腆起笑出酒窩:“我還需要更努力才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