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111節
第61章 極限野雪挑戰賽(三) 這次交談對杭峰的影響很深, 哪怕后來他再沒有見過周恒亭,可是這段聲音卻在他心里留下痕跡,一輩子都未褪色。 他們乘坐纜車上了山, 女子組的1/4賽已經結束,主辦方的工作人員正在簡單地打掃賽場。 野雪的賽道不需要過度處理, 但會在一些危險的地方填上雪, 避免選手真的受傷。 極限運動是危險的。 但所有從事極限運動的人都不希望出現任何意外,他們更想看見的是極限運動員能夠挑戰成功。 杭峰在第四組上場, 同組選手里有一個國家隊員,一個國家極限隊員, 和一個大眾業余組的選手。 彼此間幾乎沒有交談, 在山上等了能有半個小時, 終于輪到他們上場。 杭峰有些壓力,壓力卻并不大,哪怕他在小組里的排名在第三位, 更好的賽道已經被排名前面的選手提前選走, 他依舊淡然的從剩下兩個賽道里選擇了對自己可能相對有利的賽道。 接著,比賽就開始了。 四個人一起出發, 賽道驟然變得擁擠, 有些更好滑的賽道, 每個人都想去搶, 為了避免碰撞和意外,難免在出發的時候會有停頓避讓的時候。 就……有點很謙讓禮貌吧。 主要是1/8的競爭確實不夠激烈, 選手間的水平差距也很大, 前面幾場比賽就能夠看出,自覺水平不夠的往往會給優秀的選手讓路,甚至一開始就選擇比較難的賽道, 而不去爭搶。 杭峰以為自己這組也是這樣,可能大家都會按照1234的排名,滑過前兩個障礙區。 畢竟要滑7~8分鐘的賽道,前期的障礙區只有一分多鐘的時間,速度也起不來,爭搶這幾秒鐘而發生擠壓碰撞,明顯不合適。 但杭峰算錯了。 和其他組,頭部運動員和尾部運動員組合的小組不一樣,他們這個組都屬于中部運動員,在資格賽里表現出來的實力差距并不大。 這位大眾組的業余選手,也是業余圈里很有名的大佬。一出場就氣勢沖沖的往杭峰這邊擠,兩個人的雪板很快就碰撞在了一起。 而對方為了能夠超過杭峰,身體一擰一彈,甚至將雪板壓在杭峰的雪板前面,然后就那么從杭峰的前面切過去了。 杭峰:“???” 還想著那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杭峰,著實是愣了一下。 再看兩位分屬國家和國家極限隊的兩名選手,也在出發的同時就擠在了一起,要爭奪更先進入賽道的機會。 怎么就和其他組不一樣了呢? 心態落后一步的杭峰一出發就吃了個虧,以為會彼此謙讓的結果,就是他變成了最后一個滑進賽道的選手。 障礙區看起來很復雜,但實際上在研究后就如同唐雋說的那樣,也就是3+3+4+2的模式。 也就是說,其實只有四個部分的障礙需要挑戰。 第一個“3”,就是說在離開起點10米~15米的距離里,平行鋪開了一塊山石、一顆樹和兩個雪包,這四個障礙夾出了三條雪道。 其中樹和一個雪包中間的雪道最好,既寬又平,而且隊進入第二個區域也很有優勢。 所以小組排名一二的選手,都選擇了更靠近這個雪道的位置,如果實在爭搶不行,還有旁邊距離不遠的賽道選擇,算是進可攻退可守。 而杭峰和大眾選手不得不被迫面對那條次一級的賽道,以及明顯更難,位于山石和樹中間的那條雪道。 山石和樹都是原生態體的,彼此的距離很近,也就勉強能容滑雪單板滑過去。如果說只是這樣還好,但問題是樹根纏在礁石上,導致那里的雪道有個斷層,落差大概在40公分左右。 40公分不算矮了,沒有進行過障礙訓練,單純只是會滑高山滑雪的選手,處理這種類似于小跳臺的斷層落差一定會咬一下牙。 所以一旦進入比賽,幾乎是下意識的,就不會有人去選這個跳道。 杭峰本來也打算滑這條道,被人不客氣地“切”過去之后,果斷就朝著這條雪道滑過去。 樹和山石夾出來的雪道大概有半米寬,這兩天因為總被人滑過的原因,已經可以看見雪道上露出的黑色樹根,裹著一半的殘雪,樹皮都禿嚕了一截,顯得很有幾分可憐。 也挺光滑。 杭峰側身滑過,沒什么難度的就滑進了這條賽道。 滑雪板板底與樹根摩擦,出乎意料的還挺光滑,預料中的減速和剮蹭并沒有出現,杭峰甚至覺得自己好像瞬間還快了一點。 接著,身體一輕,往下落去。 杭峰穩定平衡,輕松落在地上,再滑出去的時候確定并不是錯覺,自己是快了一點。 最直觀的就是自己現在和那位國家隊員并肩而行,大眾選手已經落在了后面。 再往前走。 就是第二個障礙區。 “3”。 代表這里也有三條雪道。 但和第一個障礙區用四個障礙物夾出來的賽道不同,這里只有兩座純天然的山石,被雪包裹著,像水滴狀一樣,將白練似的賽道分成了三股。 第一個障礙區的“最優雪道”,對準的就是中間的那條雪道,可以毫不停頓沖進里面。 此刻國家極限運動隊的那名選手已經滑在了路上,正對這條中間的雪道。 他比杭峰也就快了一米的距離,按理來說杭峰完全可以和同樣落后的國家隊員一起去搶這條道的第二通過權,沒準自己快一點,還能更早地擠進去。 杭峰卻沒這么做。 想到沒想的將目光飛速的從那條雪道上收回,并且對著他一開始就選定的目標沖了過去。 他沖向了山石! 沒錯! 他的目標就是自己前面的那座山石! 寬厚的滑雪板載著他,以快要接近30邁的速度,義無反顧地沖上山石。 石頭上果然沒有那么尖銳鋒利了,這幾天有不少人從上面滑過,打磨出了一座純天然的跳臺。 杭峰在飛起的瞬間,身體往下一壓,不過兩米的高度,加上落地坡度也不到兩米半,怎么就不能滑了! 才2.5米高??! 對于他這種可以在雪道上轉四周的人而言,要說他怕跳跳臺,這不是開玩笑嗎? 八米的大跳臺他也去玩過好不好??! 杭峰的堅定,以及他在滑雪技術上的嫻熟和大膽,讓他在飛躍落地的瞬間,成功追過了國家極限隊的隊員,沖到了第一名! “哇哦??!” 大廳里響起歡呼和掌聲。 或許他們并不認識杭峰,但這一刻,不管是誰,做出這樣熱血沸騰的挑戰都會讓人興奮。 規避危險選擇繞過,總歸是不如迎難而上,飛那么一下來的讓人亢奮。 今天的比賽到目前為止,已經比了五場。女子組向來求穩,男子組也一副沒有什么競爭性的相互謙讓,就連一號種子樸樹組也滑的中規中矩,完全沒有想象中的精彩。 直到杭峰他們上場,很多人都已經懶得看了,只以為精彩的比賽只能在決賽出現。 沒想到就在這么措不及防間,上演了一場飛躍逆襲??! 當杭峰從天而降,一舉沖上小組第一的時候。 那一刻,頭皮都炸開了。 “雞皮疙瘩起來了!”鄭曄瑜興奮地摟著自己,眼睛睜的又大又圓,“好牛好牛!再飛一個??!” 隨著大家的歡呼和鄭曄瑜的尖叫,瞬息萬變的賽場上,杭峰已經沖進了第三個障礙區。 這個障礙區其實有點復雜,表明上看,只有兩條道,而且設計的相當惡心,人工安放了很多的雪包,是一個蛇形的區域。 而在兩條蛇形雪道的兩側,又有兩個非常大的礁石,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工設計過,反正其中一個礁石很平滑,往上揚起的角度就像一座漆黑的兩米跳臺。 “顏值”決定喜好度。 不愿意去滑山石的選手們,卻很鐘愛這個跳臺。 就連杭峰也是這樣。 原本設計的比賽道路,杭峰也是打算在第三個障礙區滑這座山石跳臺,如果不是半夜唐雋說了一大通話,他已經筆直沖過去了。 他的前面沒有人,他完全可以自由地選擇任何自己喜歡的雪道。 但他沒有。 因為唐雋說的很有道理。 于是,剛剛還在為杭峰歡呼尖叫的觀眾,就看著杭峰竟然往左側的蛇形道沖了過去。 一時間又氣又急,恨不得上前抓著他拎回到跳臺上。 “這是慌了吧?” “可惜好不容易拿到的優勢?!?/br> “誒?為什么不滑那個石頭?” 就連滑在杭峰后面,才被超越的那名國家極限運動員都愣了一下,繼而心里狂喜! 他的機會又來了??! 杭峰沖著蛇形道過去。 國家極限運動員則斜滑向山石跳臺。 杭峰沖進了蛇形道,開始第一個彎。 國家極限運動員距離山石跳臺還有三米。 杭峰過第二個彎,國家極限運動員距離跳臺還有兩米。 杭峰過第三個彎,國家極限運動員終于滑到了跳臺上。 杭峰過第四個彎,并且沖出了蛇形道。 國家極限運動員還沒有滑完向上揚的山石,他還沒有起跳! 等著杭峰已經滑出去六米遠,終于,這位國家極限運動員飛在半空,并且順利落地。 然而結果和他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