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15節
首先需要逆浪而行,在那洶涌的浪花中游出很遠,被推擠著,又被裹挾著,是人力與大自然對抗的壓力與魅力。 然后是尋浪。在那一波波的浪花里尋到最大的浪頭,除了眼疾手快,還要對風速、浪高,甚至包括氣候,都要有一個專業綜合的了解,才能夠完美的搭上那最大最猛的浪尖。 最后才是技術,如何逐風踏浪,如何甩尾運轉,如何在那鋒利翻卷的浪花上留下自己的痕跡,展現自己的魅力征服裁判。 當然,這也是個危險的運動。 大海廣闊溫柔,有時候卻又很殘酷冷漠,它絕不會因為一個人、甚至一群人做出改變,如果無法摸清楚它的脈絡,與它硬碰硬的試圖征服,危機也會如影相隨。 就像單板滑雪,沖浪也是一個時尚前沿的運動,和攀巖、滑板速降、自行車速降等等,每年都會發生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故,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人也不是沒有。 因而這些運動,又被統一稱為“極限運動”。 細算下來,杭峰就是一個天生玩極限運動的人。 他家人從事的工作,他所擅長的,全都是速度與激情的,是與大自然搏擊的,超越人類極限速度的運動。 并習以為常。 杭峰很從容地在大海里暢游,用身體感受,哪怕墜入海底,被浪花拍打,這樣痛苦危險的過程,對他而言也不過就是在喚醒身體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里,他的身體自然而然地繃現出刀削斧刻的線條,猶如緊密運轉的機器,調動出最適合這項運動的肌rou纖維。 雙眼更是如同探照燈般,注視著前方,遠方,猶如捕獵的獵手安靜蟄伏,等待著屬于自己的浪…… “嘟——” “嘟——” 不知道過了多久,身后傳來廣播,還有工作人員在岸上吹響口哨,通知所有人熱身結束。 劃破長空的聲響。 清場。 杭峰知道比賽要開始,干脆乘著最近的一個浪,翻身上了浪板,雙腳輕松的往浪板上一站,被浪推著,風馳電掣的往前馳去。 浪送著他,直至沙灘,板底與沙粒發出“沙沙”的摩擦聲。 停下。 腳往下移,踩在了沙灘上。 唐雋聽見聲響,將目光從書上移開,優雅交疊的腿放下。 他將書放在桌子上,起身走到了窗戶邊,就看見如同一條條上岸的魚,數不清的人,抱著顏色絢麗的浪板,迎面走來。 目光在人群里巡視,很快,他找到了自己關注的人。 五樓的陽臺上更是響起了期待的聲音。 鄭曄瑜舉著手機拍攝,同時激動地說:“比賽終于要開始了!看!他們都回來??!看看這場面帥爆了!” 接著他將鏡頭放大:“都黑出一個水準,這才是專業??!妹子也好黑!咦?有點兒眼熟??!” 鄭曄瑜急忙將鏡頭調回去,找了半天,終于還是找到了那個抱著黑紅浪板的人。 繼而聲音拔高:“杭峰?杭峰?。?!臥槽?。?!真是杭峰??!我同學?。?! ” 杭峰裹著一身海水,抱著他的浪板從樓下走過,完全沒有聽見鄭曄瑜的咆哮聲?,F場的人很多,到處都是聲音,還有海浪濤濤,吞噬了所有的雜音,杭峰走的不快不慢,堅定不移地走進建筑物里,消失在鄭曄瑜的手機屏幕里。 鄭曄瑜不知道在和誰視頻,沒能叫到人,惹的對方吭哧吭哧地笑:“行啦,行啦,知道是你同學,吵的我耳朵的聾了?!?/br> 鄭曄瑜壓著心口:“臥槽,關鍵是我也沒想到啊,我都不知道他還會沖浪,還能來參加比賽?!?/br> “這比賽也不是多專業的吧,不是還問過你參不參加嗎?” “國家隊選拔賽,怎么不專業了?!?/br> “那還能喊你參加,還有你同學?!毖韵轮?,你們都業余。 鄭曄瑜有點兒不高興了,“你說我行,我就這本事我認了,你怎么就知道杭峰不行?!?/br> 視頻那邊的人說:“兄弟,你就沒看見他明顯暴露的問題嗎?” “什么?” “沒看見?” “說!” “他白??!你就沒注意,他比所有人都白?!?/br> 鄭曄瑜沉默,一時間找不到話反駁。 杭峰進了浴場,找了根水管沖掉了身上的海水和沙粒,還仔細清洗干凈沖浪板。 這個過程他很嚴肅,湊近了一寸寸地檢查,剮蹭痕跡并不多。 他這兩年長的快,所以板子換的很勤,好在在訓練器材方面,他父母從來都舍得為他們姐弟三人花錢,杭峰的浪板和雪板每年跟著職業隊里的頻率一起換,都是定制的板,所以即便并不十分合適了,多練練還是可以適應。 剛剛這近一個小時的熱身讓他找到了狀態,對今天的比賽有信心。 抱著板子看了半天,身邊兒的人漸漸少了。 他離開浴室去了更衣室,動作快的早就換好衣服離開,剩下的人也動作匆忙。 杭峰不緊不慢打開柜門,換上一套干爽的連體泳衣。 身后有人在抱怨:“今天的浪有點亂啊,還大?!?/br> “是我沖過最惡心的浪?!?/br> “就是?!?/br> 杭峰最后套上一件白色的防曬服,再拿出同色系的鴨舌帽往頭頂上一戴,抱著沖浪板出了門。 他的門口整理鞋帶,聽見有人喊他:“你好啊,你是不是杭峰?” 抬頭看去,是之前抱怨浪亂還惡心的那幾個人,年紀都不大,有一個身高甚至不到杭峰的肩膀,年齡大概13~4歲。 都是很年幼的小孩兒,泳衣上繡著l省沖浪隊的logo,暑期肯定在這邊兒集訓過,有比賽就飛機過來參賽。 沖浪是一個非常限制場地的運動項目,比起滑雪的限制多,起步還晚,華國滑雪運動這些年已經陸陸續續建成了好些雪場,也有幾座室內雪場建成,保證了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只有沖浪運動的場地問題沒有解決。 室內沖浪不科學,和真正的大海浪差距太遠。 因而這些大部分從游泳轉項過來的沖浪隊員,平日里都是進行體能訓練,只有假期才會接觸到真正的大海浪。 他們假期來這里集訓,知道杭峰的名字不奇怪。 杭峰知道自己在這個圈里一直有些名氣,而且還有讓人哭笑不得的怪名聲。 “嗯?!?/br> 小孩兒們一副激動又緊張的模樣看著他,黢黑的臉上,眼睛黑白分明,眸子很亮。 “我是,有事兒嗎?” “沒,就是來打個招呼?!毙『毫脸霭籽?。 有人說:“來集訓的時候就知道你,不過一直沒看見你?!?/br> “你是不是長高了?比視頻里高?!?/br> 杭峰年齡不大,卻是華國沖浪的先驅者。國家隊也才成立六年,國家沖浪協會建成五年,他八歲就參加非職業比賽,十歲起每年都參加國家沖浪協會的正規比賽,這么多年拿了很多的獎牌,金牌也不少。 就導致后來的小運動員學習沖浪的時候,入門復盤就是杭峰的幾場冠軍賽,杭峰在這個圈子里的名氣很高。 看見大佬,小孩兒們高興地招呼完,才想起自己不久前的抱怨,害羞地摸著鼻子,請教:“大佬,今天這樣的海浪,要怎么比賽???” “對對對,求大佬指教?!?/br> 杭峰笑開牙齒:“浪對你們不友好,對別人也不會友好,發揮好自己的就行?!?/br> “對哦?!?/br> “可不就是,大家一起惡心?!?/br> “不愧是大佬,一說就明白了?!?/br> “……”杭峰笑著和弟弟們一起走,小孩兒們的嘴真甜。 出了門,再度回到沙灘上。側面早已經搭好了主席臺,相關領導和主辦方就坐在臺上,大幅彩印的展板醒目立在其后,大片的白底色上揚起浪花與水珠,翻卷出蔚藍的顏色。 正中間用紅黃藍綠的筆刷,刷出這次比賽的logo,并印著“第五屆浪域杯全國沖浪比賽暨國家集訓隊選拔賽” 一共68名參賽運動員和他們的教練,在主席臺前站隊整齊。 華國沖浪協會的一位領導上臺講話,言簡意賅,最后高聲宣布:“我宣布比賽開始!” “嘭嘭嘭!” 身后驟然響起煙花的炸響聲,在選手和觀眾們的尖叫聲中,彩色的煙霧直沖云霄,在海天一色中繪出一道絢麗的長虹??! 第13章 呦!太子? 比賽在上午十點正式開始。 參賽的選手一共只有58人,男選手36人,女選手22人,其中未成年組有一共只有11名選手報名參賽,杭峰所在組別只有6人。 這是一次規模比較小的比賽,重點還是為了填補國家沖浪隊外訓后,所形成的資源空缺。 報名的人不多,但實力整體并不差,敢來比賽的都是有信心沖擊國家集訓隊的選手。 未成年組相對少上很多,11個人,有些省隊只來了一兩個人,都是佼佼者。畢竟未成年人的生活重心還是在學業上,除非真的很出色,讓國家隊的教練都生出“這孩子不走職業就可惜”的念頭。 而這11名小選手,就是來博這個走職業路線的機會,“年少”“天才”,很有可能就成為國家隊員。 未成年組和成年組被不同的裁判帶走,在兩個區域宣讀比賽規則。 “初賽,每組4~5個人,晉級賽2個人,晉級賽中勝者進入下一輪,失利者將被淘汰……” 男女隊員站在一起,眼神凝聚,仔細認真,甚至有點緊張地聽著裁判宣讀。他們有的只有13~4歲,但大部分是16、7歲,小選手不多,最小的就是主動與杭峰打招呼的小黑孩兒,今年13歲。女選手的年齡相對平均,都在15歲以上。 沖浪已經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華國的沖浪賽制與奧運會規則完全相同,裁判說的是常識規則,這是一個流程。 簡單來說,初賽是大浪淘沙,每組4人,會被淘汰2名,晉級的兩名就進入晉級賽,進行1v1的pk。 由于大自然環境的不可控,浪有大有小有好有壞,所以每組的比賽時間在20~25分鐘。 進場的選手會帶板獨自游進浪區,選擇合適的地方漂浮在海面上,等待合適的海浪,并且上浪完成技術動作。五名裁判根據難度、動作速度,以及海浪情況進行打分,分數會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