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的降臨[快穿] 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姐天下第一好[快穿]、八十年代單親mama、末世炮灰白月光重生了、怎奈卿卿動人心、似月光吻桔梗、穿成農女,我擁有了錦鯉好運、誰說紈绔不讀書、歡欲(父女,高H)、難解(骨科×1v2)、故事模擬器beta
第105章 山河為重3 前一刻還在真心表白, 不惜以江山為賭注,下一刻就把心上人變成了人質,儼然一副活脫脫的大反派嘴臉。 蘇贏這一番當場變臉, 著實讓在場眾人措手不及, 紀元清還沒反應過來,便有兩個侍衛迫不及待上天,直接把她壓了下去。 沒有人替她喊冤,也沒有人替她說話,大臣們的態度與先前已是截然不同。 方才陛下那一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昏君做派可是把他們嚇得不輕,沒看都有老臣氣得蹶了過去嗎?不過這位老張大人也是一時怒火攻心,蹶過去沒多久就悠悠轉醒,睜開眼就見蘇贏一聲令下發落了紀云清。 老張大人滿肚子勸阻的話頓時都吞了回去,看向蘇贏的目光也從看天下第一敗家子的眼神,變成了老懷大慰的欣慰。 不過他不是一個人。此時此刻, 所有大臣看向蘇贏的眼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欣慰中還透著幾分“方才誤會了陛下”的歉意。 ——果然, 就說陛下不是那樣糊涂的人啊。好歹也是自小接受正統教育長大, 以太子身份堂堂正正繼承皇位的君主, 怎么會為了一個敵國派來的jian細就如此不智! ——方才的那些話必然只是陛下編造的假話, 是用來欺騙紀云清那個jian細的! 要說一個已經暴露的jian細,為什么還要費盡心思編假話欺騙她?這很簡單, 紀云清不是一般人啊。無論是大魏丞相嫡女的身份, 還是太子李子燁的表妹這個身份, 都非同一般。她在大魏的人脈和能量不容小覷,與大魏高層之間更是關系千絲萬縷。 陛下以真情打動她,女子最是心軟,即便未能策反, 也指不定能從她口中掏出什么來,或許就會成為這場戰爭的重要籌碼。 而若是能將她策反,價值就更大了。 ——沒錯,陛下他必然是如此想的,否則難以解釋他對紀云清的前后態度變化?,F在這樣子,明顯就是美男計沒成功,策反失敗,于是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啊。 所有人都表示理解。 ……堂堂一國之君,為大晉江山社稷,竟不惜自污名聲,假裝為愛昏頭,與北魏jian細虛與委蛇,這是何等境界! 想到此處,眾人都是感嘆不已。若非他們臣子無能,又豈需陛下做到如此地步!而他們非但不能分憂,還險些誤會了陛下! 剛才因為誤會而罵他昏君的張老大人已是羞愧得面紅耳赤,這一刻,他只想盡一切辦法補救,大腦高速運轉之下,頓時想起被他們拋到一邊的紀云清以及對方身后的李子燁:“陛下,如此恐怕不妥!” “……那北魏太子李子燁,乃梟雄心性。以一人之性命要挾于他,他必然不會妥協。休說紀云清不過是他的表妹,即便是明媒正娶的皇后,他也不會乖乖退兵,奉上十三城之地?!焙薏坏脧慕褚院缶瞎M瘁死而后已的張老大人此刻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肺腑之言,“臣擔心陛下所愿非但不能實現,反而讓李子燁借故拖延時間,延誤我大晉出兵的戰機,致使戰局敗壞?!?/br> 經他一提醒,其他人也反應過來當下的重點不在感動于陛下自污名聲試圖策反jian細,而是應對來勢洶洶的北魏大軍。 “張大人說的是。臣以為戰局至此,紀云清一人性命無關緊要,卻不知她向北魏傳遞了多少我大晉的機密情報,如此一來,大晉之虛實,豈非盡入李子燁眼中?敵軍知己知彼,早有準備,豈有不勝之理?” “臣附議。時機緊迫,既然無法策反,不妨對北魏jian細嚴刑拷打,問出她究竟泄露了哪些機密,我們也好早做打算,若是安排得當,未必不能將計就計設下陷阱?!?/br> “盡管如此對待一弱女子非君子所為,但為今之計,也只能如此了。臣以為不妨先以書信蒙蔽北魏,讓他們以為我們真有以一人換十三城的打算,暗中則……” 這群大臣都是自天下無數人中脫穎而出,一路不知打敗多少對手才得以高居朝堂之上的人杰,縱然大都是不通兵法的文弱書生,此時出謀劃策卻也像模像樣。 之前是覺得皇帝昏庸,大晉藥丸,所以一個個痛心疾首,無精打采,現在發現陛下并非昏了頭,頓時都打起精神謀劃起來。 即便不談家國大義,以他們在大晉的地位,已經稱得上與國同富貴,大晉敗亡絕非他們想看到的。就算北魏再強,他們投靠過去,今日的榮華富貴也不復再有了。 所以,但凡皇帝還有得救都得努力搶救??! 奈何,大臣們還想努力搶救這大晉江山,皇帝本人卻不想搶救直接擺爛了—— “你們都在說些什么??!”皇帝陛下一臉震驚地否決了所有人的想法,“……張口閉口就是對云清嚴刑拷打,也太殘忍太冷酷太無情了,我怎么可能這么對她??!” “……陛下,人都帶下去了,您別裝了?!?/br> “臣等對大晉忠心耿耿,天地可鑒,陛下何必如此,時局危急刻不容緩??!” 眾人對皇帝陛下到了如此境地還不愿與他們坦誠相待很是不滿。莫非是因為未來皇后成了jian細,以至于陛下現在把他們都當jian細,看誰都是懷疑,這才不愿坦誠? 疑心病如此之重,雖情有可原,但如今的局勢再不坦誠相待集思廣益還有以后嗎? 老張大人直接犀利反問:“——莫非陛下當真打算什么都不做,只憑一紙書信,就讓北魏三十萬大軍敗退?” “對呀對呀,可不就是這樣嗎?” 蘇贏連連點頭,一臉“你說中了”的表情。 頓時,所有人都蚌埠住了。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即便那紀云清是天仙下凡,也動搖不了北魏兵鋒!” “嗨呀,這我當然知道了?!碧K贏一臉迷惑,“你們難道對李子燁有什么誤解?” “——他怎么可能為云清一人而退兵呢!” 那陛下你還執意為之?群臣頓時糊涂了。 “這不重要?!碧K贏一擺手,“重要的是,云清她能借此認清李子燁的真面目??!” 他模仿著剛剛降臨時陳譽之那副癡情一片的口吻:“——李子燁能為心中大業犧牲一切,我卻可以為云清不惜一切,如此一來,云清她必能看清我的真心,也會明白誰才是真正值得她愛的人!” “從始至終,我所求不過一心人而已?!?/br> ……這可是話本子里都難尋的感天動地的真愛啊,蘇贏只覺自己都快被感動壞了。 但其他人顯然不覺得。 “??????” ——狗皇帝!你在說些什么屁話呢?! 迎著帝王深情款款的眼眸,這一刻,眾人的腦海一片空白,緊接著,就是熊熊燃燒的怒火直沖天靈蓋而去。一瞬間,有些人簡直連大逆不道的念頭都冒了出來。 他們心中幾乎生出了吐血的沖動。 哦,不是幾乎,是真的吐血了。 被幾番刺激,情緒大起大落的老張大人實在是受不住,張口結舌好一陣說不出話來,噴出一口血,然后徹底暈了過去。 “張愛卿年事已高,該好好養生才是?!碧K贏頓時露出關心之色,命人送他回府好好安置調養身體,還順便送了幾個御醫。 其他大臣卻顧不得關心張老大人的身體,因為此時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們有一個算一個,齊刷刷跪了下來,齊聲高呼道:“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請誅北魏jian細,以正朝綱!” 第106章 山河為重4 這一天, 是大晉歷史上難忘的一天。 皇宮之中,三公九卿齊齊請命,卻未能撼動皇帝的心意, 反而被隨便打發了出去。 隨著他們出宮,皇帝的荒唐之舉也逐漸傳了開去,為更多的大臣與百姓所知。 一時之間, 神京之中風起云涌。 “大敵當前, 陛下此舉,置江山社稷于何地, 何異于烽火戲美人?” “亡國之相, 這是亡國之相??!” 眾多有識之士發出如此慨嘆。 然后, 有人認為事不可為, 連夜掛印而去, 走得無影無蹤,以免遭到連累清算。有人直接投奔大魏, 另謀富貴。也有人不甘心江山社稷就此淪亡,還想為大晉盡最后的心力。 前兩者且不提, 后者在幾位名望深重的大臣串聯下,浩浩蕩蕩聚了一群, 跑到宮門之下扣闕, 喊出了“誅妖女”的口號。 一時也仿佛凝聚了一股大勢。 這也是古代封建社會下, 人的思想局限性。 遇上什么事, 總愛找人出來替皇帝背鍋, 把皇帝本人洗刷得清清白白。要么是紅顏禍水,要么是jian臣jian宦。 總之,皇帝是沒問題的,要怪就怪jian邪小人迷惑圣心。只要把皇帝身邊的jian邪小人殺了, 皇帝就能重新恢復成圣君明主。 一時間,“請斬紀云清”的口號傳遍神京上下。似乎只要皇帝殺了這個紅顏禍水,就還有被搶救回來變回明君的希望,大晉的江山社稷,也有保存的希望。 群議洶洶,一般人只怕都頂不住。 蘇贏的做法就簡單粗暴了。 他直接把這些人通通抓起來,關進了天牢。有多少關多少,來多少關多少。 不過三天時間,神京就恢復了安靜。 且不說“殺了紀云清皇帝就能變成明君”這個觀點正不正確,至少為此作出努力的人無疑都是一心想要拯救大晉的忠臣。不管他們的方法有多離譜,忠心卻無可置疑。 而現在,最是忠心耿耿的一批人卻被關進了牢里,剩下的都是什么貨色可想而知。 不是二五仔,就是明哲保身的膽小鬼。 尤其是看到了被抓進大牢的那批人的下場,就算還有些忠心的人心思也變了。 ——這狗皇帝實在不值得效忠! ——大晉江山吃棗藥丸! ——既然如此,我又何不另投明主,說不定還能博得一場榮華富貴? 詭異的氛圍中,一些平日里不該生出來的念頭,便在許多人的心中生了出來。 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官職不高的小官小吏,還有禁軍中的中下層將領——他們的上司要么已經掛冠而去連夜跑路,要么被皇帝扔進了天牢里,此時已無法約束手下,于是,下面的人就紛紛生出了小心思。 而這還只是神京一地而已。 隨著無數書信傳出神京,天下各地在神京內有關系有人脈有門路的大臣,都從各自的途徑得知神京的動蕩,紛紛側目。 尤其是被皇帝下獄的大臣們的家眷和門生故吏,更是個個心神動搖,不知如何是好,再也難以繼續安安心心地工作。 有那年輕沖動、脾氣暴躁的,更是立刻叛變投敵,暗中將書信投往了北魏大營。 北魏那邊當然是狂喜。 他們前腳才收到來自南晉的威脅信,什么用表妹的性命來換十三城,李子燁看完信就撕了,破口大罵南晉君臣的無恥,居然用一位弱女子的性命來威脅他們,又感嘆表妹為大魏付出諸多不易,立下赫赫功勞,贊嘆她為天下奇女子,絕不會愿意因她一人而葬送大魏一統天下的機會。 然后又當場發誓“若是表妹有絲毫損傷大破南晉之后必定如何如何”,引得軍中上下都是同仇敵愾,一時氣焰愈發強盛。 反正就是完全不提用城池來換人的事。 李子燁不提,其他人也不會提,就連紀云清在軍中的兄長,也沒有這個意思。 倒不是他不疼愛這個meimei,只是相較于整個天下,一人之性命未免太輕了。就算是他自己,或者是他們的父親,那位位高權重的左丞相,也值不了十三座城池。 因此,他即便開口,也不過是讓太子李子燁下不來臺,為整個紀家種下禍根。 李子燁心智手段都不俗,當然也知道不能就這么輕易舍棄了紀云清不管。 于私,二人是表兄妹,情誼不同一般。于公,紀云清對大魏有功,直接將人拋棄,連救人的嘗試都不做,未免太過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