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的降臨[快穿] 第5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姐天下第一好[快穿]、八十年代單親mama、末世炮灰白月光重生了、怎奈卿卿動人心、似月光吻桔梗、穿成農女,我擁有了錦鯉好運、誰說紈绔不讀書、歡欲(父女,高H)、難解(骨科×1v2)、故事模擬器beta
好不容易才緩過來的眾人,望著眉開眼笑得意洋洋的蘇贏,陷入沉默。 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好氣,實在不太想承認一群人居然被現編的故事給嚇成了這樣。 ……說好的來自偏僻小地方,恐怕連書都不曾讀過,也沒什么見識的鄉巴佬呢? 想到他們還一直在心中考察評估對方夠不夠格納入圈子,不知為何就感覺臉好痛。 對這群紈绔子弟的心思一無所知的小廝顫巍巍從地上站起,雖然不知道蘇贏的目的,嘴上已經恭維起來:“公子大才,剛才小的險些以為那故事成真了呢?!?/br> 蘇贏扶住他的手,手腕一動就拿起裝賞銀的托盤:“你下去將我補全的漏洞告訴說書先生,這就算是我的辛苦費了?!?/br> 小廝頓時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他這是收賞銀不成反被打劫了??? 不待小廝說什么,蘇贏笑瞇瞇補充道:“放心,他會同意的。對了,要是他對更多故事感興趣,就讓他到三樓來找我?!?/br> ——這位說書先生明顯是有些眼光的。經過蘇贏隨口潤色的故事精彩程度已高了不止一籌,怎么可能吝嗇這點潤筆費? 出于多年話本愛好者的眼光,蘇贏對樓下的說書先生給出了不錯的評價,想到之后可能用得上這樣的人才,這才讓人給說書先生帶話,成不成無所謂,反正他只是心血來潮,閑來落子,并不在乎結果如何。 等小廝帶著奇怪的表情離開后,他才收回目光,發現之前嚇得不輕的眾人已經緩了過來,但看向他的眼神也奇怪非常。 雖然很想吐槽蘇贏“非但白嫖不給錢還反過來收錢”的奇葩行為,總覺得與他們紈绔子弟的畫風不匹配,但只要一對上他那雙閃閃發亮的眼睛,就忍不住想起剛才被他隨口嚇成狗的樣子,大家的吐槽心思就不知不覺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陣尷尬。 ——方才在這間酒樓里發生的事情,他們只希望越快遺忘越好。 平遠侯世子張迄率先開口轉移話題,他一開口就是老熟人了,稱呼上就拉近了距離:“徐三哥,你找說書先生做什么?” 第52章 無冕之王18 “做什么?當然是聽故事啊?!泵鎸埰暮闷?, 蘇贏理所當然地說,“說書先生這個行當, 一定懂得很多吧?” 他初來乍到, 對上京的一切一無所知,正需要一位百事通幫助他更快了解上京呢。 他這么說,其他人卻是不信。 ……說書先生口中的故事,不過是博人一樂而已。這位從小地方來的世子, 該不會如那些愚夫愚婦一般, 真信了那一套吧? 張迄不屑道:“徐三哥你說笑了, 說書先生能懂得什么!這些小人物, 豈能了解真正的隱秘?這種人不過就憑一張嘴吃飯,從他們嘴里出來的故事十有**都是胡編亂造,不過市井無知之談。徐三哥你若想知道什么, 倒不如問我們?!?/br> “張兄說的是,別看我們平日里閑游玩樂,被那些個道貌岸然的家伙說成一無是處的膏粱子弟, 但好多事情咱們可都是心知肚明得很?!?/br>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來。 “好比我那位大哥, 表面上多么一本正經,還成日里在我爹娘面前訓斥我不務正業,殊不知早就有相好的告訴我這家伙偷偷摸摸上青樓。此前我懶得說,前日他又訓我時, 我便告了他一狀,現在他還在祠堂里反省呢?!?/br> “——還有那被一堆酸書生吹捧的林家七郎, 都以為他是甚么大才子,還有好些個瞎了眼的小娘子愛慕他呢。咱們權貴圈里誰不知道,這就是二皇子養的兔兒爺?那一身才名究竟怎么來的,誰知道呢?” “這人確實名不副實, 才華是有一點,偏他以為自己才高八斗,能中狀元呢。上次咱們迎面相遇,人家瞥我一眼,都不帶第二眼的,可瞧不上我這紈绔了。二皇子如今對他正新鮮著,我倒要看看二皇子膩味了,他下場如何。二皇子妃悍妒可不是說笑的,從前那些,哪一個有好下場?” 一群紈绔子弟喝足了酒,話匣子也就打開了,蘇贏吃了一個接一個的瓜。眼看話題涉及到了二皇子,但這些人毫無收斂之意,言語中也聽不出多少對二皇子的敬畏。即便蘇贏這個外人都能看出,這位二皇子在上京的名望,屬實不怎么樣。 按照眾人的說法,此人風流成性,且男女不忌,可能唯一好點的地方在于吃相不錯,不曾干過強取豪奪欺男霸女之事。畢竟以他的身份,實在不必那般下作。而二皇子妃乃公主之女,身份尊貴,性情也驕縱,還是二皇子主動求娶才成功。那些被二皇子寵過又冷落了的男男女女,落到二皇子妃手中,下場都很凄慘。而二皇子對這些“昔日愛妾”,也是不管不問,任由妻子蹂躪,仿佛如此便能彰顯對二皇子妃的愛重,后者偏偏也吃這一套。 ——這才是這些紈绔子弟言語間門瞧不上二皇子夫婦的原因。一個拿妾室出氣,手段殘酷毒辣。一個刻薄無情,毫無擔當。 不過,紈绔子弟不等于什么都不懂的草包,即便二皇子再讓人瞧不起,終究是皇帝的兒子,今上又非受權臣或世家壓制的傀儡皇帝,顧及皇室威嚴,也不該大庭廣眾之下如此隨意議論皇子吧?難道就不怕被人拿這些話告到皇帝那里,危及家人? 正常情況下,應該有這樣的擔憂。 但本朝卻并非正常情況。 因為三位皇子都不是當今皇帝的親生子。 惠明帝曾有二子,但二子盡皆夭折,如今只有一個女兒,那便是俞皇后所出的玉陵公主。 俞皇后系出名門,父親當年是太子太傅,也就是今上之師,祖父曾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外祖為白鹿書院山長,桃李滿天下。 玉陵公主誕生當日,惠明帝正式登基為帝,認為此乃吉兆,大喜之下便賜玉陵為封地,封她為玉陵公主。 這也是惠明帝的第一個孩子。 惠明帝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他出生時,年長的兄長們早已娶妻生子,偏偏他又從小體弱多病,娶妻三年膝下還無一兒半女,這便讓先帝心生疑慮。正因如此,即便他才能高于諸兄弟,還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也遲遲未能獲得先帝的認可。 兄長們帶著兒孫在先帝面前彩衣娛親時,他膝下卻空無一人,對比未免過于慘烈。 正是由于先帝的遲疑和猶豫,才讓諸王野心逐漸做大,以為他們都有機會爭取帝位。誰知先帝直到病重也未曾廢太子,已經與太子結下死仇的諸王豈能坐以待斃? 于是,才有了十六年前的宮變。 宮變過后,四王當場慘死,四王終生圈禁,唯有太子笑到最后,登上了皇位。 可惠明帝登基日久,除了玉陵公主之外,依舊沒有一兒半女。曾有一子一女,都在出生不久便夭折。儲君之位久久空懸,對整個大齊都是不利之事。朝堂百官日日催促,先過繼宗室子弟,將來皇帝若有親生子,再歸宗也不遲?;实郾救藚s不甘心,不愿承認自己生不出兒子。 雙方開啟了長達數年的對峙。 直到五年前,好不容易得來的第二個兒子也夭折了,惠明帝好似終于死了心,又好似與百官賭氣,竟然從圈禁的諸王府中過繼了三位皇子,且當時最小的三皇子都已有十歲,已經記事。 ——且不說諸王當初與皇帝爭位,仇怨極深,造反的罪名至今也未曾獲得赦免。只說三位皇子的年齡,就不合適。不選身世清白的宗室子弟,也不選年齡小好教養的孩子,偏要選兩種條件都不行的人選,這明顯不屬于正常過繼的最佳選擇。 過繼之后,便算作對百官有了交代?;菝鞯垡膊焕頃@三位皇子,既不接進宮中教養,也懶得籠絡親近他們,只把人往剛開辟的皇子府一扔,任由這三位皇子野蠻生長。 至于立誰為太子?那更是沒影的事。 百官自以為看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這是還沒放棄生兒子呢!所以懶得精心教養三位皇子,也不立太子,一旦生出了親生兒子,就讓三位皇子通通滾蛋。 ——雖然五年下來,也差不多該死心了。 三位皇子不受待見,百官并不關心。 除了少數野心家,大多數人催促皇帝過繼,是出于為國本考慮,免得哪天皇帝意外駕崩,竟然沒有繼承人選,導致朝廷混亂。既然現在已經有了三位繼承人選,雖然更希望一步到位連太子也選出來,但皇帝既已退讓一步,短時間門內,他們也不好過于逼迫皇帝,那就是臣子的僭越了。 至此,朝堂之上恢復了平靜。仿佛過去多年皇帝與臣子之間門的對峙從未發生過。 而新的爭斗,又在三位皇子之間門發生。新的勢力,也圍繞著三位皇子逐漸生成。 隨著五年時間門過去,也形成了新的黨派。 但這些都與在座的紈绔子弟們無關。 他們既不摻合皇子之爭,也不涉足朝政,心知肚明皇帝對三位皇子的態度,說起皇子的八卦時自然一點不慌。 就這樣,除了風流成性的二皇子之外,蘇贏還連帶聽到了他們對大皇子和三皇子的評價,簡單總結就是:大皇子性急如火,三皇子溫吞如水。大皇子身邊武將更多,三皇子更受文臣擁戴。 至于幾位皇子那至今仍被圈禁的父王兄弟,也變成了紈绔子弟們酒桌上的談資。談及諸王當年的風光、如今的慘狀,這些紈绔子弟就談興高漲。 “嘖,也不知該說那幾位叛王幸是不幸!被關了這么多年,兒子卻有機會當皇帝。三位皇子在外頭風光,親爹親兄弟卻被圈在高墻里受罪,也是人間門奇事!” 一頓飯下來,蘇贏聽了一耳朵的皇室八卦。等一頓飯結束,說書先生上來,他又聽了一耳朵的市井流言,坊間門奇談。 這群紈绔子弟大大低估了說書先生這個職業。 都說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在這個消息流通遠不及信息時代的封建社會,說書先生的故事并非完全憑空捏造,往往都來自民間門傳說,而傳說背后,又有真實的原型,能收集到這么多真實原型的說書先生,當然也有他采集信息的渠道。 如果說紈绔子弟們掌握的是上流社會的秘聞,說書先生掌握的就是中下層的八卦。 尤其是能在上京最好的酒樓醉香樓說書的說書先生,意味著在他的同行里,他也是消息最靈通,眼界最好,最會說故事的。 上至官宦人家,哪家的爺們在外頭養外室,哪家的小妾疑似紅杏出墻,哪家的人在外面放利子錢……下至普通百姓,誰家出了什么稀奇事,讓他說來都頭頭是道。 某些涉及官宦人家的消息,這說書先生平日里不敢亂說,免得得罪人。但在蘇贏的面前,得知他的身份,聽說這位魏國公世子想聽他講故事,當然就講了個痛快。 便是之前還看不上這位說書先生的紈绔子弟們,也聽得入了迷,尤其是聽他將一些八卦說的活靈活現,都忍不住捧場大笑。 不知不覺,一群人就喝得多了。 徐明珪見蘇贏大有繼續聽下去的架勢,覺得這位三哥著實比徐明瑾好相處多了。聽故事這么簡單的愛好,不滿足他都說不過去。 他一揮手道:“三哥你若是喜歡聽故事,便將這說書先生帶回去就是了。還有其他說書的,唱戲的,編曲的,弟弟我都能給你找來,咱們府里又不是養不起?!?/br> 其他人也笑著附和起來。 “這主意好,我家里就養了一個戲班子,改日請徐三哥來我家一起聽戲?!?/br> 他們渾然未覺,就在這短短半天的時間門里,蘇贏已經根據所有人提供的八卦閑談,在腦海中勾勒出了整個上京的風貌。 皇帝的性格、百官的性格、朝廷官員之間門的恩怨情仇、皇子之間門的明爭暗斗、百姓的生活品質……已充分展現在蘇贏面前。 上至朝堂形勢,下至百姓民生。 不過這不重要。 現在蘇贏對另一件事更感興趣—— “剛剛他們提及的那些發生過特殊命案的地方,尤其是至今還有坊間門傳說的地點,333你應該都標記下來了吧?” 蘇贏意念溝通小光球。 【全都標注完畢,隨時可以出發?!?/br> 系統333十分上道地回答。 “不急,等晚上再說?!碧K贏彎起了眼睛,“該撿回來的怨靈,一個都跑不了?!?/br> 至于現在嘛…… 看了看醉得東倒西歪的一群醉鬼,神智清明的蘇贏慢悠悠站起身,掏出一枚玉佩。 他隨手拋了拋玉佩。 “時間門還早,不如去武陵巷的書肆看看?!?/br> 第53章 無冕之王19 武陵巷離醉香樓不算遠, 趨步最多兩炷香就來到了巷口,向內再走十余步,一間風格古樸的書肆便幽幽佇立在巷中, 深赤色的牌匾上書有「墨齋」兩個大字。 按照此前徐明瑜提供的大略信息, 這間書肆原本傳承百年,十多年前好像才換了新東家, 至于東家是誰,徐明瑜還不至于連這點小事都有關注。 而今日醉香樓上,徐明珪隨口說起之后要去武陵鄉的書肆時, 倒是有一個紈绔子弟愣了愣,然后準確說出了「墨齋」這個店名:“武陵巷只有這一家書肆,你們要去的應該就是墨齋吧?” 徐明珪當時便愣住了, 看向對方的表情有些古怪:“你小子怎么這么清楚武陵巷只有一家書肆, 連名字都印象深刻?” 他這一問,其他人也紛紛朝說話的人看去,眼神里都透露出深深的懷疑:說好的一起吃喝玩樂不學無術的小伙伴呢,書肆是他們這些人該關注的地方嗎?你個濃眉大眼的該不會趁大家吃喝玩樂時偷偷用功學習了吧? ……我們中間出了一個叛徒.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