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的降臨[快穿] 第4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姐天下第一好[快穿]、八十年代單親mama、末世炮灰白月光重生了、怎奈卿卿動人心、似月光吻桔梗、穿成農女,我擁有了錦鯉好運、誰說紈绔不讀書、歡欲(父女,高H)、難解(骨科×1v2)、故事模擬器beta
“我不是拐騙,是特意來找李三郎的?!?/br> “我們從一出生……就抱錯了……真正的魏國公世子……不是我?!?/br> “……我是發現了身世,來主動糾正錯誤的。我也沒想到,會被當成拐子?!?/br> 他眼睛緊緊盯著蘇贏,嘴上一字一句,說話之間,牙齒仿佛要將某個人狠狠咬碎。 ——這就是這家伙的目的吧! ——逼迫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親口承認自己的身世,像個小丑一樣成為眾人的笑料! ——而他將自己內心最深的傷口撕給所有人看,最終的目的居然還是幫助自己最大的敵人脫罪,讓對方免受懲罰! 徐明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這份深深的屈辱,比被暴打一頓,比被扔進豬圈,比被帶到公堂上審問,還要更勝百倍。 他瞳孔深處,難以掩飾的恨意燃燒著。 就連旁邊那個逼得他不得不自揭傷疤的蠢貨縣令,也連帶著被徐明瑾恨上了。 “?。?!” 張大人瞳孔地震,手中的驚堂木啪地落到了地上。 但他的反應并不離奇。 公堂外吃瓜的圍觀百姓也驚得瓜都掉了。 周圍鴉雀無聲。 但一時的寂靜過后,喧囂聲一下子變大。圍觀的百姓都開始興奮地竊竊私語起來。 國公府那樣的人家,居然還能弄錯了孩子,十多年之后才發現?而真正的世子,竟然是在他們這小地方長大的?原本很遙遠的國公府邸,一下子就變得接地氣了。 吃瓜群眾們頓時感到有無窮無盡的話題可以聊,一雙雙眼睛都朝公堂上投過去。 許許多多的目光落在站在原地的蘇贏身上。好像想要瞅一瞅,國公府的世子和他們普通老百姓有什么不一樣。再一看蘇贏的外表打扮,明明都是同樣的粗布麻衣,怎么穿在他身上看著就是那么不一般呢。于是又紛紛感嘆:不愧是貴人之后??! 縣令張大人更是焦灼不安。 他腦海中只回蕩著一句話:完了完了,剛才押錯寶了!我怎么就拜錯了真佛呢! 但話題中心的當事人卻全然沒有自己已經變成了焦點人物的自覺,他還在倔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隨隨便便互換身份,你以為是編話本呢,你肯定是在拐騙我!” 正焦慮于押錯寶的張縣令詭異地沉默了。 他看了看一臉認真指控對方拐騙的蘇贏,又看了看強忍怒火與憤恨的徐明瑾,腦袋上好像嗖地冒出了一個閃閃發光的燈泡。 還沒等燈泡破開,另一道虛弱的聲音從旁邊飄出:“三郎啊,你多半是誤會了?!?/br> 說話的自然是蘭心。 之前她突然跑出來護徐明瑾,被衙役押到了一邊,見徐明瑾的身份得到證實,蘭心驚覺自己的沖動,便默默降低了存在感。 但眼看蘇贏還在沒完沒了糾纏,而徐明瑾臉上的血色都快褪干凈了,蘭心想了又想,終于開口:“堂堂公府世子身份,我估摸著不會有人拿這種謊話來騙你……” “而且你和jiejie姐夫確實不大相像,指不定真的是京城貴人家的——” 蘇贏打斷她:“可是蘭心姑姑,不是你說,拐子最喜歡用認親的方式騙人嗎?” 在他懷疑的眼神中,蘭心艱難辯解:“不,我是說拐子都喜歡這樣做。但并不是所有來認親的都是拐子……” 說話時,她沒有注意到,強撐著的徐明瑾抬起眼皮,朝她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就是這個女人,壞了他的好事? 他就說明明計劃得好好的,為什么一見面沒說兩句話就被當做拐子抓起來了呢?原本他還懷疑“李三郎”是真傻還是故意裝瘋賣傻,沒想到居然是有人從中作?!?/br> 但是為什么…… ……她為什么要跟李三郎說那些話? ……是有意還是無意? 她究竟知道什么…… 難道當年的事不是意外嗎…… 究竟是不小心壞了他好事,還是早就知道什么,想要幫他卻弄巧成拙……聯想到對方撲出來護住他,徐明瑾隱約有所明悟。 一瞬間,種種念頭在徐明瑾腦海中浮現,他看向蘭心的眼神里,現出幾分殺意。 ……看來等脫身之后,必須找機會消除可能存在的隱患了。 徐明瑾想得很好,但他并沒有等到脫身的機會,反而被當場關入了縣衙的大牢。 因為蘇贏還是堅持認為自己被拐騙了。 在徐明瑾難以置信的目光中,胖墩墩的張縣令當堂宣判:“此人身份不明,說辭荒謬,有拐騙之嫌,來人啊,將他帶下去,先壓入大牢,待證據齊全,擇日再審?!?/br> 徐明瑾:“????。?!” ——你在說什么鬼話???! 在徐明瑾破防的叫嚷聲中,他被壓了下去。而宣判結束的張縣令朝蘇贏露出殷勤的笑容,邀請道:“天色已晚,不便趕路,且案情還未查清,李公子不妨留在縣衙府邸暫歇一晚?” “好哦?!?/br> 蘇贏確實懶得趕路了,一口答應他的邀請。雖然有點擔心家里的豬,但是讓蘭心姑姑回去喂也沒問題吧? 頓時,張大人臉上的笑容更真誠了。 他親自挑了一間最好的客房,又親自領著人住進去,安排下人們好好服侍,這才安心離開。 目睹了一切的師爺大為不解。 ——徐明瑾再怎么說也在國公府養了十多年,就這樣狠狠得罪他真的好嗎?終歸都是國公府的家事,何必摻和進去? 張縣令搖搖頭:“你懂什么!” 他高深莫測一笑。 ……兩邊都不得罪,其實就是兩邊都不討好。 那位真正的世子不依不饒指控徐明瑾拐騙,難道真的以為自己被拐騙了嗎?顯然不是,他只是在展現自己不肯罷休的態度而已。無論徐明瑾在國公府養了多少年,沒有血緣終究是沒有血緣。真正的世子不依不饒針對他,他必輸無疑。既然如此,自己何不直接站隊,借此攀上魏國公府? 更重要的是,最開始那一頓殺威棒打下去,他已經狠狠得罪了對方,等徐明瑾說出身世真相時,老成的張縣令已留意到對方看自己的異樣眼神。 而真正的世子那邊,盡管他差點押錯寶,也不過是說錯了一句話,沒有其他實質行為,不趕緊站隊表明態度,讓對方消除芥蒂,還等什么?難道等以后兩人都對他心存不滿整治他嗎? 把徐明瑾送進去,就是表明態度??! ——當然,把人關進去歸關進去,派大夫治傷也是必須的。終究這位也是魏國公府的養子,總不能在牢里出了意外。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現在,那位世子答應住下,不就代表著很滿意他的表態,接納他的討好嗎? 自覺抱上了大腿的張縣令美滋滋笑起來。 第40章 無冕之王6 不得不說, 哪個時代的人都逃不了吃瓜的**。這大概來自人類天性中的好奇。 一樁普通的拐騙案,卻牽扯到了京城的高門大戶,勛貴人家, 還涉及到抱錯孩子這種離譜又狗血的事,徐明瑾前腳才被抓起來, 后腳他的名字就出現在了許許多多的人口中, 發生在縣衙的事,在圍觀百姓的口口相傳中,迅速于縣城中傳播開來。 在這個娛樂活動遠不夠豐富的小地方, 這么一樁八卦, 足以成為許多人社交時的熱門話題,一夜過去便占據了縣城熱點新聞的頭條。尤其是這其中還涉及對許多百姓來說遙不可及的大人物。 一時間,城中到處都是交頭接耳的人群。 “你們說, 抱錯孩子的事情是真的嗎?” “這還能有假, 那個假世子不都自己承認了嗎?真沒想到, 貴人家還能這樣疏忽,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流落這么多年?!?/br> “嗐, 誰知是真的疏忽還是假的疏忽,我倒是覺得這里頭多半有問題。指不定啊, 就是有人膽大包天故意換了孩子呢!” “嘶——這是不要命了不成?一旦被發現,那是要牽連全家的?!?/br> “那可是公府門第,搏一搏,便是世世代代的榮華富貴。以后自己的子子孫孫, 都是貴人了哩, 誰能不鋌而走險?” “你們說了這么多,莫非忘了,那個騙子可是被縣令大人直接押入了大牢!都說是拐騙了, 不會真有人相信他是勞什子魏國公府世子,相信抱錯孩子的鬼話吧!” “是啊,拐子的話哪里能信?我勸大家還是謹慎些,別隨隨便便攀扯魏國公府,一旦觸怒貴人,天皇老子也救不了你!” “你也說了不能隨便攀扯貴人,拐子又豈敢扯魏國公府的大旗來騙人?別說你沒看出來,那位哪里是什么拐子啊。之所以變成拐子,還不是縣令老爺想要討好咱這山溝溝里出來的真世子……” “噓噓噓!你真是喝了二兩黃尿,什么都敢亂說!我就當今天沒跟你說過話,也沒同你喝過酒,你千萬別說見過我……” ——魏國公府權勢再大,終究遠在天邊,山高皇帝遠,何況徐明瑾都被抓了起來,百姓們議論起他的八卦時全然無懼??h令卻是整個榆縣的土皇帝,大家可不敢隨便說這位的不是。 是以,除了醉酒發瘋腦袋不清醒的家伙,大部分百姓的討論重點都集中在徐明瑾身上。 而籍籍無名的上林村,更是熱鬧起來。 走親訪友的,觀光采風的,親自到鄉下來收購糧食草藥的,形形色色之人,比比皆是。要不是時間尚短,消息傳播還不夠快,趕往上林村的人數還不算太多,等多過幾天,消息擴散范圍更廣一些后,恐怕會有更多的人從四面八方趕過去。 這些人的真實目的,任誰都能猜得出來。 一位公府世子,放在京城都不算小人物,在這等小地方,更是許多人一輩子踮著腳都夠不到的存在,要是放過了這樣一個搭上貴人的機會,以后必然要后悔一輩子。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蘇贏并沒有回到上林村,而是暫時留在了縣衙府邸。 …… “大公子,我們到了?!?/br> 就在整個縣城都因蘇贏身世的曝光而陷入sao動時,自上京而來的一行人入了城。 這一行人以一位風度儒雅的年輕人為主,隨行者中,還有幾名一看就是高門大族出來的婢女侍從,除此之外,便是一干騎馬的護衛,他們沉默寡言、行動干練,舉止之間透露著軍旅之中磨練出的鐵血氣質。 以這支隊伍所表現出來的不凡聲勢,本該是十分引人矚目的,之前來的一路上都是如此,還曾給他們添了不少困擾。但入城之后,他們卻意外地發現,這座小小縣城里,關注他們的人反而沒有之前那么多。 好像有另一樣更加吸引人的物事,牢牢引走了城中百姓的注意力。車隊所過之處,沿途的百姓可能上一秒還好奇地抬頭看了他們幾眼,下一秒便低下頭同身邊的人竊竊私語起來,眼角眉梢都透著興奮。 仿佛有某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在暗中流淌,他們竊竊私語時的表情、眼神、動作,都在不斷對這個秘密進行分享和傳播。 一行人中,有人耳尖地聽到了“魏國公府”、“世子”、“抱錯”等等關鍵詞。 為首的年輕人頓時眉頭微蹙。 徐明瑜很清楚自己不遠數百里來到這個小縣城的目的,是為了接回自己那位流落在外的堂弟。盡管當初從父親口中得知這樁往事時,他也是驚訝非常,但此事事關重大,他可不曾隨意向外透露過半點口風。 因此,除了最親近的隨從,隊伍中的其他人其實都不清楚他們究竟是來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