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與殺豬刀 第40節
正好王捕頭是個愛喝酒的,買壺酒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王捕頭家住在縣城城南,地段算不得頂好,但多少是座二進的宅子,在清平縣這小地方,也稱得上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才住得起的院子。 樊長玉帶著長寧扣門后,有個婆子前來開門,聽說是來給王捕頭拜年的,忙把她們請了進去。 這會兒已是下午,上午前來給王捕頭拜年的人用完飯都走得差不多了,樊長玉進屋后便只瞧見王捕頭和妻子以及王老夫人在東廂房的炕上坐著。 王老太太瞧著已是耋耄之年了,臉不像鄉下老婆子那般皺巴巴的,而是一種富態的圓潤,瞧著頗為慈祥。 王夫人骨架壯實,但又不顯得虎背熊腰,聽說她爹從前也是當捕快的,她也會些拳腳功夫,面相看著極為和善,眉宇間又帶著一股英氣。 “這便是長玉了吧?”王夫人看到樊長玉就笑開了,“真是個好孩子,這身子骨一看就結實,是個練武的好苗子?!?/br> 樊長玉笑著向她和王老太太問好。 清平縣從前有個名氣很大的窯姐兒,對外的稱謂便是玉娘。 縣里的女孩子名字末尾帶了個玉字的,旁人便都不會直接叫玉娘,而是喚她們名字。 若是直接喚玉娘,大有指桑罵槐說對方是窯姐兒的意思。 長寧抓著樊長玉的衣擺,躲在她身后,露出一雙小鹿似的眸子怯生生望著王夫人。 王夫人看到她,臉上笑意更明朗了些,從彩漆糖果盤子里抓了一把向著長寧招手:“小寧娘模樣也怪可人的,快過來拿糖吃?!?/br> 長寧沒敢直接過去,揚起腦袋看樊長玉。 樊長玉道:“夫人給你糖,接著吧?!?/br> 長寧這才小跑過去接王夫人手中的糖,她人小,手也小,拿不下那么多,王夫人便把許多糖果都幫忙塞進了她衣襟的口袋里。 長寧脆生生道:“謝夫人?!?/br> 王夫人和王老太太對視一眼,笑得合不攏嘴,王夫人沒忍住捏了捏長寧粉嘟嘟的臉頰道:“你這么小小個人,怎就這般懂事?” 她笑著看向樊長玉:“是不是阿姐教得好?” 樊長玉抱赧一笑:“您過譽了?!?/br> 她不是個擅長話家常的,說話又實誠,這耿直的性子倒是讓王夫人和王老太太都極為喜歡,樊長玉偶爾接幾句話都逗得她們笑得合不攏嘴,只有樊長玉自己極為茫然怎地她們就笑成了這般。 王夫人要留她們姐妹二人用飯過夜,樊長玉以謝征還在書肆等她做推辭,才算婉拒了這番盛情。 辭別時,王捕頭親自送她出門,“你爹娘的案子,由州府那邊接手后,就算是正式結案了,我先前怕你爹娘早些年結了仇家,既是山匪為了找藏寶圖,如今藏寶圖也不在你家中了,那你也沒什么好怕的,安心在鎮上住著吧,有什么難處盡管來找我?!?/br> 樊長玉道了謝,又問:“您知道州府那邊審核此案的是哪位大人嗎?” 王捕頭只是清平縣小小一捕頭,對這些還真不知,搖頭后不免問:“你打聽這個做什么?” 樊長玉怕自己爹娘的死像言正說的那般幕后牽扯眾多,不想多說給王捕頭惹來什么禍端,便道:“沒什么,就是問問?!?/br> 她想查明爹娘真正的死因,最好的法子當然是從審理此案的官員那里入手。 那夜官兵帶回去一個活口,只要知道那人都招供了些什么,興許就能解開她爹娘死因上的謎。 言正問她如果官府說了假話,她當如何時,她就想過暗中找審理此案的官員。 戲文話本里不都這樣寫的么,抓住貪官的把柄,在月黑風高夜潛入貪官府上抓住落單的貪官,跟對方談判,要么換取錢財,要么就從貪官那里拿到自己想要的線索。 她只要知道了審理此案的官員,就有的是時間慢慢去查對方的把柄。 樊長玉帶著長寧快走到大門口時,王夫人才拿著兩個紅封快步追上來:“這兩個壓歲紅封收著!” 其中一個紅封都還沒疊嚴實,瞧著像是她臨時準備的。 樊長玉推拒不過,被王夫人硬塞進了懷里。 長寧走出王家大門后就拆開了紅封,倒出里面的東西驚喜拿給樊長玉看:“阿姐,是銀錁子!” 給樊長玉包的紅封里,也是兩個銀錁子。 樊長玉握著爹娘過世后收到的第一個紅封,回望了一眼王家的方向,對于王捕頭和王夫人的這份愛護,心中還是有些百味陳雜。 長寧把銀錁子遞給樊長玉:“阿姐收著?!?/br> 她襟口的衣袋和小荷包里,都已經塞滿了王夫人給的糖果,沒地方再放銀錁子了。 樊長玉接過道:“那阿姐先幫你收著,回家了就給你放進你的小匣子里?!?/br> 長寧有個專門用來放壓歲錢的小匣子,不過兩月前為了給爹娘辦喪事,她把小匣子也貢獻了出來,現在才又重新攢。 長寧聽了樊長玉的話,高興“嗯”了一聲。 這條街開業的商鋪少,路過的貨郎更少,街上只有一些小孩子在玩鬧。 大概是征糧的風聲已經傳到了清平縣,茶樓酒肆里說起此次的崇州之戰,難免又提一嘴十六年前的錦州之戰。 小孩子們聽大人說得多了,抓壞人的游戲里,“孟叔遠”又成了那個被圍抓的壞人。 這類游戲里,通常是孩子王當大英雄,老是被排擠欺凌的孩子扮演孟叔遠的角色,被抓到后被孩子王帶著其他孩童推搡欺負。 長寧聽到那些孩童叫嚷著在追那個扮演孟叔遠的孩子,也仰起頭同樊長玉道:“孟叔遠是大jian臣?!?/br> 樊長玉捏著胞妹的手微緊,說:“長寧不許玩這樣的游戲,知道嗎?” 長寧問:“為什么呀?” 樊長玉耐心同她解釋:“那些孩子只是借著這樣的游戲欺負那個扮演孟叔遠的孩子罷了,長寧不可以像他們學?!?/br> 長寧這才點了頭。 樊長玉幫她理了理額前細軟的碎發:“從前爹娘也不喜歡看小孩子這樣玩?!?/br> 長寧立馬道:“寧娘不學他們!” 樊長玉笑著揉了揉她圓溜的腦袋瓜,思緒卻有些飄遠了。 她從小就皮實,小時候在同齡孩子里,更是以大力出名,比她大三兩歲的男孩都被她揍哭回家找爹娘告狀過。 她爹娘一向是以理服人,她若做錯了,爹娘會罰她,她若是占理的,爹娘就會幫她跟人理論。 但只有一次,她同其他小孩子玩抓壞人的游戲,有個扮演孟叔遠的孩子,被另一個沒輕重的孩子推倒,在地上磕傷了額頭,受傷的孩子爹娘挨家挨戶找上門去理論。 樊長玉那次沒推人,也沒跟著其他孩子一起欺負那個扮演孟叔遠的孩子。 但是她娘聽說她跟著去玩了這個游戲,突然就哭了,她爹也很生氣,讓她在院子里跪了一下午。 樊長玉反思了很久,覺得爹娘應該是不喜歡自己跟著去恃強凌弱。 那天晚上她回房時,她娘眼睛都還是腫的,讓她保證,以后再也不玩打大jian臣孟叔遠的游戲。 樊長玉心里一直很愧疚,她從來沒見她娘哭得那么難過,一定是自己讓娘失望了。 所以在聽到胞妹跟著那些孩子說孟叔遠是大jian臣時,怕長寧回去也跟著巷子里的孩子這樣玩,才提前教導長寧。 也是趕巧,從王捕頭家出來,樊長玉因對縣城的路不熟悉,問了去書肆的路后,兜兜轉轉繞了個大圈,路過縣城這邊開的溢香樓,碰上了俞淺淺。 俞淺淺穿著身白狐毛滾邊的大襖,前襟和袖口都用金線繡著精致繁瑣的花紋,額前剪著平齊的劉海,襯得一張臉白玉盤似的,跟個未出閣的妙齡少女沒甚區別。 她似要坐馬車走了,跟前站著幾個管事模樣的人,點頭哈腰在聽她吩咐。 俞淺淺一交代完,抬頭就瞧見了帶著個瓷娃娃一樣的女童從街口那邊走來的樊長玉,她喜上眉梢:“我正打算回鎮上去找你,沒想到直接在店門口就碰上你了?!?/br> 樊長玉笑著問候了句新年歡喜,才問:“掌柜的找我有事?” 俞淺淺道:“明兒我這兒有樁大生意,可少不得你幫忙!” - 縣城里最大的書肆,在元日這天也照常做生意。 謝征步入店內時,書肆掌柜撥弄著算盤問:“公子要買點什么?” 謝征指尖垂落一枚掛著系繩的玉環,掌柜的看到那玉環,態度瞬間恭敬了起來,躬身做了個“請”的手勢:“公子樓上借一步說話?!?/br> 掌柜的帶謝征去了書肆樓上一雅間,臨窗的黃梨木幾案上,擺放著一細頸白瓷瓶,瓶中斜插著一株將開未開的紅梅,襯著雕花木窗外的細雪,委實還是有幾分意境。 “貴客且在此等候片刻,我這就去喚東家?!睍琳乒裢顺鋈r,正好有小廝奉茶進來。 魏嚴極擅茶道,謝征被他教養十六載,多少還是懂些茶理。 送來的這茶,只聞這香,便已趕得上宮里的貢品。 他垂眸看著桌上那白瓷瓶里的紅梅,長指在茶蓋上輕扣了兩下。 不消片刻,趙詢便推門進來了,風流意態的臉上帶著堆砌出來的笑:“不知侯爺到訪,有失遠迎?!?/br> “趙公子客氣?!?/br> 謝征坐在太師椅上,姿態閑散,說這話時,甚至有幾分反客為主的壓迫在里邊。 趙詢道:“侯爺交代趙某的事,趙某都已秘密派人去做了,侯爺盡管放心,官兵便是追查,也查不到什么?!?/br> 謝征抬眸:“還有一件事,需要你的人去做?!?/br> “何事?” “魏宣在薊州縱官兵搶糧一事,即刻捅到賀敬元跟前去,京城那邊,也以此番搶糧打死無辜百姓大做文章,聲討魏黨?!?/br> 民間聲討的聲音越大,朝堂上言官的彈劾才越有用。 趙詢一聽又是打壓魏黨的事,忙作揖道:“趙某這就命人去做?!?/br> 抬首的瞬間,卻見謝征嘴角噙了一絲薄笑看著他。 趙詢遲疑了一瞬問:“侯爺為何這般看著趙某?!?/br> 謝征端起跟前的茶盞淺飲一口:“青城雪芽,只采一芽一葉,進貢于皇室,倒是沒想到能在清平縣這彈丸之地喝到這等好茶?!?/br> 趙詢道:“趙某是個生意人,費了些銀子才弄到的這等好東西,知道侯爺來,當然得拿出來孝敬侯爺?!?/br> 謝征嘴角下壓:“尋常商人也做不到這般滴水不漏地買走二十萬石米糧不叫當地官府察覺,你家中財力雄厚至此,真要找魏宣報仇,朝中也還有李太傅一黨可倚靠,你大費周章尋到本侯,與其說是想借本侯之手幫你報仇,不如說是看中了本侯對在徽州十萬軍士中的威望?!?/br> 他鳳眸鎖著眼前這個不合格的商人,像是野狼同鬣狗對峙:“你圖的,是本侯手中的兵權。既然合作,本侯可不喜一個遮遮掩掩的同盟?!?/br> 趙詢沉默兩息,忽而大笑幾聲,不復之前的維諾之態,落座于謝征對面,“果真什么都瞞不過侯爺的法眼?!?/br> 第37章 “我家主子,也同魏嚴有著不共戴天之仇?!?/br> 趙詢天生一雙笑眼,給人幾分親和好說話的錯覺,不過那雙眼里,又帶著疏離:“接近侯爺,并非是想借侯爺之勢,只是我家主子覺著,侯爺若知曉十六年前錦州之戰的真相后,應當也會想手刃魏嚴的。先前特意隱瞞身份,也并非故意為之,我家主子只是想等時機成熟后,再向侯爺示明身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