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玉伴蘭時(雙重生) 第108節
“傻妹子,你當你那一趟趟的信鴿是自己飛得快才飛出宮墻的嗎?你當禁軍都是紙糊的不成?” 蘭時前世今生都不曾想過這個問題,她當真以為是北境軍中培育出來的新種,快如閃電。 鬧了半天自家這看似頭大無腦的莽漢兄長借著家書表忠心呢。 “咱們家里還真是,沒有一個是真傻的?!?/br> 除了她那腦子時用時不用的十三哥。 “鍋子已經支起來了,用飯吧,你十二哥自己研究出來的,湯底加了茱萸,還想法子去了茱萸的苦味,寒冬里頭暖暖地吃上一頓,什么煩心事都能迎刃而解了?!?/br> 兄妹二人一起去了飯廳。 蘭時停在門口,不確定地眨了眨眼睛,那里頭穿金戴銀候在鍋前的,可不正是好不容易被她安撫下來的云韶郡主蕭寶圓。 未來十二嫂真是紆尊降貴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貴不可言…… 了了心頭最后一樁事,她和蕭寶圓一定有一個再去北境。 蘭時在蕭寶圓看似友善的笑容里,不敢上前。 她說錯了,不該有人往北境去,該是她那天下少有的廚神兄長從北境回京城來才是。 蘭時毫不意外地被摁在蕭寶圓身邊,一頓飯倒是賓主盡歡。 “祖宗啊,你到底是想了什么法子在姜府留飯的?” 老王妃如今聽見姜府該更是如臨大敵了。 作者有話說: 收尾階段了,反而越寫越慢了,嚶嚶嚶 感謝在2023-01-25 23:59:16~2023-01-27 23:59: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越鳥南枝、玻璃渣里找糖吃 2瓶;瀟晗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8章 論禮 蕭寶圓端得是溫婉可親, 蘭時在對上她目光的那一刻卻好似見到了老王妃。 “你有心事?!闭撈饘m時的了解,莫說她北境的兄長們, 便是太子都得往后排。 蕭寶圓拉著蘭時的手往蘭時的住處走, “我仔細想了你如今的難處?!?/br> 突厥并入大涼版圖,姜家一門并無折損,都好好活著, 連北境軍的損失都是最低的。 那就只剩一宗。 “慈濟院我是投了錢的, 我祖父從前替先帝聚財,雖然不愿承認, 往后我會替太子殿下聚財,養你一個小小的慈濟院,不在話下?!?/br> 除非—— “你還想將天下女子的擔子都背到自己身上嗎?大涼高門貴女大多是如何脾性, 你是親眼見過的,你這一舉,不會人人都會買賬?!?/br> 蘭時養在皇后娘娘身邊,應當比誰都看得清楚這一點。 “可這些人里只要有一個,如你我,如蘇jiejie杜jiejie, 那我做的事就是值得的?!?/br> 松竹之下, 寧折不彎的姜蘭時,一如最初的分別前。 北境一行,上過戰場的姜蘭時,是動過兵器殺過人的,沒有染上半分戾氣,只是心事稍稍外露了些。 “既如此, 我也只有舍命陪君子了, 我家將來是要落到我手里的, 有事你便只管說,云韶郡主千山萬水也替你辦到!” 一向都裝作柔弱不能自理的蕭寶圓,一反常態地豪情滿腹。 蘭時將蕭寶圓的披風系緊,“等我這先鋒官趟出一條路來,再由郡主一張利嘴,雷霆手段,大殺四方?!?/br> 傍晚時分,太子殿下與衛國公府姜蘭時,攜手踏進了紫宸殿,星光滿天時才一道走出來。 太子殿下送蘭時去了仁明殿,才請完安便被執皇后令的硯書姑姑送出了仁明殿的門。 “殿下早些歇息,娘娘讓奴婢轉告殿下,如今這仁明殿,能不能吹過一陣風都得看皇后娘娘心情?!?/br> 莫要再惦記夜探仁明殿的事。 北境軍營里發生過什么,皇后娘娘也是略知一二。 如今在她眼皮子底下,這事就不會再發生第二次。 太子殿下聽懂了皇后娘娘的言外之意,半只腳已經踏進衛國公府大門的貴婿,溫和笑笑,由常保引著燈離去。 第二日,大朝日。 文武百官列蛾眉班,武官以衛國公為首,文官以沈相為首。 沈相起家于一場變故,如今更進一步于另一場變故。 二人皆服紫持芴,一人英武一人俊逸,神情嚴肅。 落在陛下眼里,這便是海晏河清的大好朝局了。 待內侍官要宣布退朝之時,太傅執芴板而出。 “陛下,老臣有本奏?!?/br> 昨日太子與蘭時已經前來詳秉緣由,陛下對太傅所奏之事已經心知肚明。 他裝出一副關切疑惑的模樣來,禮賢下士道:“太傅請講?!?/br> 太傅深揖一禮,從容且堅定道:“論理,此事不應由老臣來秉,但老臣身為太傅,不僅授業與太子,這些年來,也關切天下學子?!?/br> 太傅咳了一聲,“想必諸位同僚都知曉,北境軍中驍勇善戰的先鋒官,是衛國公家的嫡幼女?!?/br> 百官乍聞此問,拿不準太傅究竟是個什么意思,私下竊竊。 太傅頓了片刻,才又道:“無知鄙薄之人提起,只會論她女子之身,可老臣只認她是老臣的另一個學生,悉心教導出來不輸男子的學生,女子建業,比之前朝,并不算駭人聽聞,可我朝四境一統,卻只出了這一個?!?/br> 杜太傅緩緩站直,“因此,老臣懇請陛下,開女子學堂,廣納四境有求學之心的女子,如今大涼國土再延千里,正值用人之際,求陛下不拘一格,廣納賢才?!?/br> 此言一出,如平地一聲驚雷起,炸沸了朝堂這一鍋死水。 陛下心里也感慨地很,昨日太子同蘭時拜求時,也是這般單刀直入,不留余地,不懂轉圜,讓人又愛又恨。 他當太子是被蘭時迷昏了頭,原來根源在這里,太傅若不是太子太傅,只怕真的會因朝堂人心,在一方難見天顏的院落里著一輩子書。 昨日小十四也是這般求的。 “陛下,蘭時斗膽,求陛下寬恕太傅直言之罪?!?/br> 蘭時行了跪拜大禮,太子殿下陪她一起。 二人一同跪拜時,陛下已經想好了賜婚的詔書如何起筆如何收勢。 結果她說出這樣一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來。 陛下手中的筆,已經舔滿了墨,滴下一滴來,在空白詔書上暈開一朵墨色的花。 陛下恍若未覺,問了一句:“什么?” 蘭時將太傅家的事簡明扼要地同陛下說了一遍。 她心底里是猜測陛下知曉甚至默許此事的,但她嘴上不能這么說,只能當陛下一直被蒙在鼓里。 蘭時補充道:“陛下,蘭時并不貪圖權勢爵位,但心與太傅一致,想替天下女子求一個機會?!?/br> 太子在一旁描補,“不強迫天下女子皆讀書習武,但若真有人有此心,大涼只有支持,絕無反對的道理?!?/br> 太子殿下贊同此舉,也不單單只是因為要同蘭時站在一邊,而是他真的覺得此舉可行。 比起拘泥于男女之別,泥古不化,他更希望看見一個蒸蒸日上,國富兵強的大涼。 “父皇,不論其他,兒臣母后與母妃,學識見地便不輸男兒,若是他們有得選——” 母后會向蘭時一樣躍馬提qiang,縱橫疆場,他的母妃,無論是書院求學還是著書立說,都能活得很好,還能掌文家,不必困在后宮,郁郁而終。 “便是來日嫁人,學過圣賢道理,也勝過拘在女訓底下唯唯諾諾,帶累家族子孫?!?/br> 遠的不說,單看文家,傾覆可不就是文太傅續弦納色,卻又變心將子孫扔給內宅里沒有見識的繼夫人,帶累了家族還險些波及太子。 但這大逆不道的話蘭時不好再說。 但陛下和太子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那一處。 太子還好,不曾波動。 陛下心底卻是一片唏噓,也不由得細細推敲起太子與蘭時的畫來。 心內動搖,卻向蘭時問道:“你可知此事說來容易做來難,若真如你所說,允準女子出府入學,那學成之后又待如何?” 陛下并沒有動氣,立起眉眼,像個同晚輩閑聊的尋常長輩,再問:“男子入學,寒窗苦讀,是為了考取功名建功立業,女子又當如何?” 蘭時心里想得清楚,自然是男子如何,女子便如何,男子為官,女子亦可。 嘴上卻道:“茲事體大,蘭時不敢妄言,也想不出個妥善的主意來,才來請求陛下看此事是否可行?!?/br> 陛下初時是想說不可行,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可太子提到了皇后和文妃,蘭時又話里話外點了文太傅。 便是九五之尊,澤被萬民,也是會有親疏遠近,也到底是凡人,不被觸動是不可能的。 陛下回過神來,看向從來脊背都挺得比文太傅筆直的杜太傅,單就憶起他家那個為國捐軀的女兒,也沒法狠著心腸駁了杜太傅的請求。 陛下沉聲道:“重卿以為如何?” 衛國公家里已經出了個驚才絕艷的女兒了,因此絲毫不避嫌地上前道:“臣附議?!?/br> 自家妹子的期盼,又不曾傷天害理,衛國公從來都只有支持沒有反對的,才不在乎何人指責他偏私。 不親親人,難道要親小人嗎? 衛國公已然表態,那沈相只能持芴中立。 總得讓百官各抒己見才好逐個擊破,他是無利不起早,借著勢越爬越高,家中也并無女兒。 可他還欠著一份情,不得不還。 作者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