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唐朝破案 第73節
“有事隨時叫我們?!?/br> 齊鳴和沈靜一同去補眠。 半個時辰后,疏議司諸人陸續到了。 韓成則和顧楓前后腳進來。 陳理和黎照熙也回家換洗衣物,小憩后也來了。 看見歐陽意在桌案前,韓成則問:“都看完了?” 歐陽意:“是?!?/br> 又瞧見桌案新添了一副軌跡圖,韓成則明了,“這是齊鳴和沈靜帶回來的?” 歐陽意點點頭,“他們跑了一夜,我讓他們先去補補眠?!?/br> 韓成則:“嗯?!?/br> 之后所有人都很自覺圍到桌案前。 韓成則主持會議,他先發話:“意師妹,之前的失蹤案,你可看出什么問題?” 歐陽意:“我懷疑這不是普通的拐賣孩童案?!?/br> 韓成則和顧楓對了個眼神,繼而道:“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br> 陳理和黎照熙剛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黎照熙便問:“有什么線索,快說說?!?/br> 長條桌案已經被收拾得干干凈凈,上面鋪了一張特大宣紙。這是歐陽意找紙鋪定制的,每次遇到分析案情,就拿它當黑板。 歐陽意提筆。 她寫字快且工整,不一會兒已經將五起失蹤案的主要情況羅列,旁邊又劃出箭頭作批注,密密麻麻的,都沒留一絲空隙。 顧楓則隨著她的龍飛鳳舞,向陳理和黎照熙重新介紹線索。 第一起失蹤案是發生在三月,失蹤者名叫秦望,八歲,其父是禮部的九品主簿,最低品級的文吏。家長報案,起因是學堂因其無故曠學找上門。萬年縣查了五日無果,宣布結案。 第二起失蹤案是發生在五月,失蹤者名叫爾令斌,七歲,其父也是一個七品小吏。同樣是家長報案,也是上學途中走丟,什么時候、走到哪兒丟的,也沒線索,萬年縣查了七日無果,宣布結案。 第三起邵揚、第四起王經全,與第二起情況類似。 第五起是晏斯,家長太晚接孩子,導致被人拐走。 歐陽意將有晏斯活動軌跡的地圖就擺在旁邊。 但如果蔡南良當天沒有因事耽擱、準時抵達回思學堂呢? 晏斯畢竟是個孩子,每天準點上學放學,時間、路線都是固定,行為規律可以預測。 但蔡南良的行為是不可預測的。 孩子失蹤時,和其父親不過百步之遙。 那時天黑了,蔡南良心急如焚,到處找孩子,要是他運氣好,又或者腳程快些,說不定就走到應仙巷了。 就差那么一會兒,孩子卻在父親眼皮子底下被拐了。 是拐子心急了? 到底出現了什么情況,無意中觸動拐子哪根神經,從而使他失去理智,并不像之前那樣趁孩子獨自上學去劫持,而是迫不及待冒著被大人發現的風險出手作案? 陳理和黎照熙陸續發表見解,發現五名失蹤的孩子身上共同點也越來越多: 年齡相仿,家境都是低品級官員,沒有背景、沒有靠山,都很好學聰敏,學堂老師給他們的評價都很高…… 回思學堂…… 毋庸置疑,拐子對學堂的情況是有了解的。 他喜歡聰明男孩。 顧楓冷冷道:“對拐賣對象的標準還設得挺高?!?/br> 民間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所以拐個男孩回去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也得拐那些個聰明伶俐的?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規律…… 有了。 歐陽意分別在前四名失蹤者的批注上畫了圈,“韓師兄,有人對四家進行多次勒索,萬年縣認定為是借其孩子失蹤故意騙財,予以另案處理。但假設這就是拐子所為呢?” 人的認知習慣于先入為主,一開始給案子定了性,就會往那個方向去查。 但如果壓根不是拐賣案呢?! 韓成則贊同,“我帶人連夜拜訪了這四家人,他們交完幾次贖金,孩子仍舊音訊全無。故而萬年縣和家屬都認為是別的什么人趁火打劫?!?/br> “韓師兄不以為然?!?/br> “每次交贖金的過程頗為復雜,把家長耍得團團轉,這不是隨便什么人臨時起意能做到的?!?/br> 很大可能,勒索者就是綁匪。 韓成則道:“昨日與萬年縣縣尉略談過,他們倒有幾個敲詐勒索的嫌疑人,只不過沒有確鑿證據,后來只能放人,最后也是不了了之?!?/br> 顧楓:“這案子怎么看怎么怪,說是拐賣,其實是綁架。但綁架是短期獲利行為,沒必要拘著人票幾個月不放吧。養孩子,吃穿住,也是筆費用。綁匪拿了錢,不放人,總不會是喜歡上那些孩子,留著自己養?” 這個可能性很低。 綁匪在長安活動,把孩子養在長安? 風險不可估量。 這些孩子不是襁褓中無知的嬰兒,他們記得自己的家和家人。 他們也不是只求果腹的鄉野窮苦孩童,這些孩子已斷文識字,甚至通讀四書五經,聰明早慧,智力都高于常人,怎可能乖乖跟著綁匪生活而不回家? 所有怪異的現象都指向一個答案——綁匪的目的。 “這樣我們就可以基本確定,綁匪并非是為了拐賣孩子,也不是為了錢財?!睔W陽意眉目一斂。 不是拐賣案,也不算綁架案。 此言一出,陳理和黎照熙大感奇怪。 “失蹤者爾令斌,其父是左右監門衛的錄事參軍事,從七品。左右監門衛掌諸門禁衛,在十六衛中權力不算大,守衛城門的,有些兵力。卷宗記載,爾父曾求助上司左監門衛長史,利用城門禁衛的力量尋找爾令斌,在各大城門張貼畫像。對爾家,綁匪只勒索了兩次?!?/br> “而另一個失蹤的孩子,秦望,其父是禮部的八品主事,綁匪對其勒索達五次。還有邵揚、王經全,其父也和秦父的情況類似,都在清水衙門,無權無勢,綁匪亦分別對他們勒索達五次、六次。為什么和對爾令斌勒索次數差距如此之大?” “我想,我們發現了勒索次數和家屬反應之間的聯系——家屬越是找關系尋子,綁匪的勒索次數越少,反之亦然?!?/br> “綁匪由始至終,其實只有一個目的——折磨家屬,他想看的是家屬的悲痛之情?!?/br> “爾家拼盡全力動用禁軍,秦、邵、王三家散盡家財,天下父母心,這其中的煎熬和期盼、希望和失望,極大滿足了綁匪?!?/br> “躲在暗處看著他們心急如焚卻無可奈何,看著他們對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的思念,看著他們竭盡全力后依舊毫無所獲,一點點崩潰、甚至歇斯底里……” “可惡!” 韓成則轉身,交代下去,“照熙,你跑一趟新景山莊,轉告晏都護,請他切勿輕舉妄動。家屬表現得越心急,綁匪可能越興奮,對孩子就越不利?!?/br> 黎照熙:“是!” “陳理,你同我再去一趟四名失蹤者的家。綁匪要欣賞家屬如何崩潰,必然靠近過他們,我們再去問問,勒索期間,可有何人三天兩頭上他們家中?!?/br> 陳理:“是!” “顧師妹,要麻煩你再跑一趟萬年縣縣衙。敲詐勒索被另案處理,另外形成卷宗,你取回來,先研摩,將其列出的可疑之人圈出來,待我和陳理問話回來,再交叉對比名單?!?/br> 顧楓:“好嘞!” 歐陽意蹙著眉頭,一言不發。 韓成則轉頭看她,“意師妹,你可還有要提示的?” 歐陽意:“萬年縣縣令崔友沃昨日身故?!?/br> 疏議司諸人昨日都忙于查案,還未收到這個消息,一時聽了,面面相覷。 歐陽意斟酌著道:“還未確定是他殺還是意外?!?/br> 西衙主官身故,連是不是被謀殺都不清楚,想必西衙已亂成一團了,這時候去,八成卷宗的影子都討不到。 顧楓問:“我們要不要請周侍郎出馬,幫忙討要卷宗?” 韓成則點點頭,“這我去辦……” 歐陽意看著桌案上絲絲縷縷的線索,忽然抬頭,“糟了!” “怎么了?” “蔡南良……他是不是回自己家了?” 對啊,晏斯一直用的是蔡南良兒子的身份。 學堂里,他的名字叫“蔡斯”! 所有人面面相覷,皆感到大事不妙。 綁匪勒索,事先要送信,不會送給晏大都護,只會給蔡家。 如今晏德達欲殺蔡南良而后快,晏斯是他的唯一護身符,即便傾家蕩產,他也會去贖晏斯! * 疏議司一行人往蔡家去的同時,梁予信正百無聊賴地趴在崔家房頂聽八卦。 清晨時分,崔友沃的遺體被送回來。 闔府哀慟。 同時帶來的還有狄仁杰的一封信。 信上記述了驗尸情況,最后得出崔友沃是死于意外的結論。 “好你個狄仁杰!”謝嫻暴怒,氣得將信直接丟入火盆,“都不敢來了,送封信打發我!” “娘!”崔朔興想阻撓已來不及,抱怨道,“這信應當交給我!” 謝嫻正在氣頭上,罵道:“你爹白白挨了刀,卻還是未能真證明他殺,我怎不氣?!?/br> 崔朔興也是剛剛得知父親亡故,既難過又惋惜地看著火盆,“狄公的墨寶,你交給我收藏也好?!?/br> 謝嫻冷哼,“還墨寶呢,不過是徒有虛名之輩?!庇纸逃杻鹤?,“你不是讀書讀傻了,這晦氣玩意兒,收藏作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