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京華 第136節
江意惜挺高興,也沒刻意壓制自己的情緒。她就是恨付氏! 見孟月神色一直不好,江意惜問道,“付氏死了,大姐不高興?” 孟月嘆了一口氣,“自從知道付氏干了那么多缺德事,我恨不得她去死,覺得叫了她那么多年母親都是臟了我的嘴??蓜倓偮犝f她死了,心里還是有些難過,也沒有那么恨她了。唉,人死如燈滅,一切都帶走了。她去鎮南侯府上吊,一定是覺得對我爹多有虧欠……” 江意惜道,“我依然如以前一樣恨她。若我們沒提前謀劃,大姐、辭墨、祖父,都會被她害死?!?/br> 孟月紅了臉,嘆道,“我頂頂沒用,林嬤嬤總說我心腸太軟?!?/br> 江意惜沒否認,還點了點頭,“大姐的心腸的確太軟了。對待有些人,有些事,絕對不能心軟。否則,死的就是自己?!?/br> 不久,外院傳來消息,老國公、孟辭墨、二夫人帶人打去鎮南侯府,二老爺、孟辭閱、二奶奶去了付府。 那兩個婆子又來報,國公爺躺在床上睡覺,三爺由四爺陪著。還說三爺像傻了一般,昨天起就不吃飯,無論二爺、四爺怎么勸,他都躺在床上一言不發…… 江意惜暗哼,她就說嘛,孟辭羽就是個受不起事的無用男,一遇到打擊就無所適從,一蹶不振。前世自己真是眼瞎了,上竿子嫁給他…… 至于成國公,那就是個沒心沒肺又自私的人。他難受不僅是因為被付氏騙了,還覺得無臉見人。等到收拾好心情,又會開開心心找另一個女人過活。付氏那句話說對了,曲氏、付氏都是他的過客……何止是她們二人,他周圍所有的人都是他的過客。 晌午,孟月留在福安堂看顧老太太,江意惜回了浮生居。 許久未見娘親,小照存又哼哼嘰嘰不自在?;ɑㄔ缇突貋砹?,福安堂的人根本顧及不到它。 江意惜吃完晌飯,把小照存抱去東跨院哄睡著,正想去福安堂,孟嵐和孟霜就手牽手來了。 第247章 請求 兩個小姑娘的臉紅撲撲的。 孟嵐道,“大嫂,大伯娘……哦,是付氏,付氏上吊了,還跟鎮南侯爺那個?昨天晌午起,我就沒見過我娘……府里好多傳說,不知哪些是真的?!?/br> 孟霜也道,“昨天我問我娘,我娘只是說付氏出事了,被休了……上午我和三姐去流丹院看二姐,還被我娘攆了出來?!?/br> 江意惜道大概講了一下付氏的情況。兩個小姑娘知道了想知道的,就手牽手走了。她們小臉嚴肅,腳步沉重。 她們正在說親,付氏這個丑聞鬧出來,對親事肯定有影響。 老爺子不愿意把付氏婚后跟趙互有一腿的事鬧出來,有孟辭羽的原因及政治原因,也怕對另幾個孫子孫女造成影響。 付氏婚前失貞,那是付家女不好,所以今天孟家人氣勢兇兇找上付家門。若婚后不忠的事鬧出來,那就是孟家婦不潔,損的是孟家的家風。 江意惜急步去了福安堂。 孟月還在這里。她說道,“剛服侍老太太吃了點東西,又歇下了?!?/br> 老太太身體不好,心里承受力也差。之前老國公在外打仗,家里由成國公和付氏全權當家,孟辭墨能活下來,又沒長歪,真不容易。 江意惜又看看面前的孟月,之前對她的一些埋怨也沒了。 在這個府里她能長至成年,這輩子還能活到現在,也不容易。 未時末,外院又傳來消息,老國公把趙互的腦頭打出血,世子爺把鎮國公世子的鼻子打出血……下晌,老國公又和世子爺、二老爺、付家幾人進宮面圣了。 現在外面小道消息滿天飛,前成國公夫人付葭在鎮南侯府大門外上吊自殺了。她死前寫了三封信,一封給成國公府,一封鎮南侯府,一封付炎家。 信上說她十四歲時被趙互騙得失貞,趙互又讓她勾上謝道明。他們打的主意就是把曲氏害死,讓孟家跟曲嬪的姻親斷掉,以達到幫助趙貴妃的目的…… 孟老太君身子骨不好,聰明的孟三老爺死在戰場,就是趙互和付氏害的……他們還害了孟世子,孟世子福大命大被江氏的爹所救,但眼睛卻被害瞎了…… 付氏在外面裝好人,扮演好后娘,實際上苛待繼子繼女,驕橫跋扈,奢侈無度…… 孟家發現付氏的這些事,還是孟家下人在通州偶遇了付氏之前的一個小丫頭,小丫頭的爹娘被付家人害死,她氣不過說了那件事。 孟老國公知道后氣憤難平,開始調查付氏的事,才查出那么多不妥。為了孟家和成國公的臉面,想著直接把付氏休了,卻沒想到付氏恨趙互害了她一生,不僅跑去他家門口上吊,還把那些事都寫了出來…… 或許有老爺子派人引導輿論,沒有傳言說付氏害過孟老國公。趙家更不敢說他們專門請了烏斯藏的烏番僧對孟老國公下手…… 聽到這些傳言,江意惜笑出了聲。別說趙互有那個心思,就是沒有,都有口說不清了。 孟老爺子被趙互和趙貴妃算計了二十幾年,搞了個突然襲擊,只這一招就逆轉了形勢。 不僅趙互完了,趙貴妃和英王也會被連累。 申時初二夫人和二奶奶回來了。她們面色疲憊,卻掩不住興奮。 二夫人講了他們去付家大鬧,說付家弄了個破鞋進孟家,攪得孟家一團糟…… 付夫人說盡好話,還說都是付易一家和趙互搞的鬼,不關自家任何事…… 二夫人笑道,“哈哈,今天第一次當了個潑婦,蠻有趣的?!?/br> 二奶奶紅了臉,“祖父說,對侍不要臉的人不能太斯文,否則要吃虧?!?/br> 老太太也出來聽了,笑道,“老公爺也是氣狠了?!?/br> 幾人等到吃完晚飯,進宮的男人還沒回來。把老太太服侍上床,都回了各自院子。 男人們戌時初才回府里,又開了個短會。老國公去了孟辭羽那里,二老爺去了成國公那里,孟辭墨和孟辭閱回了內院。 按理,成國公和孟辭羽最應該由孟辭墨這個兒子和兄長照顧開解,但成國公無視這個兒子,付氏做了那么多惡,老國公也不好意思拉著孟辭墨去照顧。 江意惜一直等著他,見他回來了,讓人把準備好的酒菜端上來。 剛才在外院簡單吃了一點飯,老爺子沒有心情喝酒,其他人也就不敢提。 孟辭墨又興奮又疲倦,就是想喝幾杯。 他喝了三杯酒以后,才跟江意惜說了今天的經過。 夜里,付氏先把寫好的信封好交給三個下人,讓他們早上卯時初出門分別送給老國公孟令、鎮南侯趙互、她族兄付炎。 夜里她悄悄出了后門,那里有輛馬車在等她。把她送到鎮南侯府的那條街,他們派的人眼睜睜看著她在鎮南侯府大門前的一顆大樹下上吊。 “呵呵,先是付氏在他家門口自殺,接著是接到付氏讓人送的信,再是我們打上門,那個老混蛋都嚇傻了……我們大鬧了他們家,付炎一家人也找上他家鬧,說他引誘禍害了他們付家姑娘……” 孟辭墨又喝完杯中酒,吃了幾口菜,說了進宮面圣的事。 皇上聽說這件事極不可思議,孟老國公和付炎又把付氏留下的信呈給皇上看。 孟老國公都哭了,說自己大半時間在外打仗,對兒子疏于管教,致使他被人這樣算計,不止成了大傻子,還成了綠頭龜,孫子孫女差點被害死…… 皇上大怒,直接把趙互左都督的官職免了。 趙貴妃和英王來解釋,皇上連門都沒讓他們進。 “我祖父說我爹簡單糊涂,由著付氏做了這么多惡。不適合繼續做都督僉事的職位,還請求皇上把我爹的爵位直接給我……” 說到這里,孟辭墨又把杯中酒喝完,表情有些遺憾。 江意惜的心一跳,“皇上不同意?” 孟辭墨說道,“皇上說他再考慮考慮。我們分析,皇上肯定會降我爹的職,但看在我祖父的面子上,不會降得太猛。爵位么……皇上應該不會同意現在給我?!?/br> 第248章 落定 江意惜詫異道,“你怎么知道?” 孟辭墨笑笑,“皇上提起大姨的時候,眼里有了溫度。目前皇上還是不忍廢棄太子,因為趙互,更不愿意皇子外戚權力過大,讓皇子滋生不該起的心思。若是他想把我大姨接宮,恢復平王自由,定不愿意在太子完全成長起來之前,讓平王的表弟當成國公?!?/br> 江意惜喜道,“曲嬪和平王有希望回京?” 孟辭墨點點頭,“皇上覺得曲嬪跟我娘一樣,都是心思單純的女人,那件事或許也有緣故……與承爵比起來,我更希望我大姨和平王能回京?!?/br> 提起母親,孟辭墨的眼神又暗淡下來。 二十幾年前,曲芳和曲芬是曲家雙生女,長得美貌異常,十分有才氣,性格也清純討喜。被譽為晉和朝最美麗的姑娘,稱之為“二曲”。 她們雖然出身不算高,父親只是戶部郎中,卻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時為太子的當今皇上看上jiejie曲芬,先皇就封了曲芬為太子良媛。 曲家兩姐妹都不愿意高攀,但曲芳身不由己進了東宮,曲老大人便不愿意再讓曲芬低嫁。 當時許多人家來求娶,其中包括成國公世子孟道明。 孟令孟大將軍驍勇善戰,頗得先帝圣寵,若曲芬嫁進成國公府,也能幫助身在東宮的曲芳。孟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孟家有一條祖訓,孟家子弟三十無子方可納妾。 曲老大人便毫不猶豫把曲芬許配給了孟道明。在他看來,次女比長女的親事靠譜得多。 哪成想,曲芬不僅沒能幫到曲芳,在嫁進成國公府兩年多就死了,曲老大人也被人用手段弄去外地當官。 后來曲家得知孟道明在曲芬死了剛滿一年就急吼吼娶了付氏,又得如閨女的死跟付氏有關,氣得要命,又無能為力。 曲老大人夫婦都死了,曲家只有曲氏的大哥曲瀾。曲瀾進士出身,如今是江南吳城的知府。平王被趕去皇陵后,還有私下來往,如今跟孟家也有了來往…… 現在看來,使手段的肯定是趙互他爹了。趙老侯爺在世的時候,官至太傅。 因為有趙家的壓制,曲大人 江意惜又給孟辭墨斟滿酒,柔聲勸道,“已經給婆婆報了仇,這么艱難的仗也打勝了。慢慢謀劃,一切都會好起來?!?/br> 孟辭墨又一口飲盡杯中酒,兩只大手握住江意惜放在幾上的小手,拿在唇邊親了親。 笑道,“是,給我娘報了仇,付氏死了,又把姓趙的老匹夫拉了下來。謝謝你,只有我知道我媳婦多么能干……哦,祖父也知道?!?/br> 孟辭墨高興,又多喝了酒,因為有醫婆的提醒,摟著媳婦不敢大動。江意惜用了一招花花從付氏那里聽到的招數,滿足了孟辭墨。 孟辭墨高興極了,抱著媳婦叫“寶貝”…… 江意惜哭笑不得,男人都喜歡這些? 次日,不僅言官忙著上折子,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在上,彈劾趙互荒yin無度,拉黨結營,排除異己,彈劾趙貴妃和英王縱容外家違法亂紀。彈劾謝道明德不配位,縱容付氏害死發妻,迫害繼子繼女,彈劾孟老國公治家不嚴。還有提議為平王和曲嬪翻案的…… 總之,朝堂里一下熱鬧起來。有人嘲笑孟道明,有人鄙視趙互和大罵付氏,吵得不可開交。 這件大事三天后落定。趙互官職被一擼到底,只剩一個鎮南侯的光桿爵位。趙貴妃被降到淑妃,禁足半年。謝道明由正二品的都督僉事降至從三品的副指揮使。曲嬪回宮,平王回京并安排在戶部歷練。 付葭也被付家埋去荒山野嶺,連墓碑都不敢立。 雖然成國公的官職降了,實權還比不上兒子孟辭墨。但孟老國公還掛著太師銜,依然得皇上信任,成國公府還是京城最最頂級的豪門。 而鎮南侯府的勢力就大不如前了。 英王看似沒受任何懲罰,卻損失最最慘重。 那件事在朝堂漸漸平息,但街頭巷尾茶肆酒樓卻依然傳得熱火朝天,一點沒有減弱之勢。 老百姓不敢明目張膽議論朝廷要員,聰明地把孟道明說成戴帽子的,把趙互說扣帽子的,把付氏說成西瓜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