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親 第241節
第128章 衛子英對系統這方面有著天生的敏銳。上頭將系統這一塊交給她,顯然是很相信她的能力,這份工作不累,衛子英在軍工院做得挺開心的,因為時間充足,空閑下來她還可以做自己的事。 八七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 這一年,灣灣與大陸可以互通了,這消息讓幾十年前被迫離鄉,去了灣灣那邊的一些老兵與內陸的家人很激動。 說到這,蘇家這邊也還有個人在灣灣那邊呢。 兩年前許曼如和蘇步青讓人從海港那邊,往灣灣送信,想和蘇壯志聯系上,但中間卻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錯,兩年過去了,那封信石沉大海,始終沒有任何回音。 而現在兩岸互通的消息,讓老兩口看到了希望,都在想著再等段時間,他們要不要去灣灣那邊一趟,跟著從隴省拿到的那個地址去找找。 與此同時,西南邊境那場拉鋸了八年多的戰事,也在逐步接近尾聲,據說,兩國已經準備談判了。而一直在邊境參戰的沈東,也從戰場上轉了回來,如今是江省軍區的一個營長。 寒冬來臨,大雪飄揚天地,街道上銀裝素裹。 衛子英攏了攏身上她奶給她織的毛衣,抱著幾本厚厚的書,從科大圖書館走了出來。 這兩年衛子英抽條得厲害,小姑娘已經有一米五八,再長長,不定就沖破一米六。 隨著年紀增長,小丫頭臉上的嬰兒肥徹底褪去,長得鮮眉亮眼,看著極是俏麗,特別是她笑起來時,臉頰上的那個小梨渦,總會透出幾分古靈精怪。 腳下的雪嚓嚓響著,走出圖書館,衛子英一抬頭,就看到了搓著手,往圖書館這邊走過來的馮秋露。 馮秋露今年十八歲,長得很文靜,許是看書看得太多,她從去年起就戴起了眼鏡。 “秋露jiejie,你去借書嗎?”衛子英看到馮秋露,頓住腳,盈盈一笑,問道。 馮秋露:“嗯,去借幾本書。英子要回家了?” 衛子英縮著脖子,哈了口氣,道:“太冷了,我把書借回去看?!?/br> 馮秋露走到衛子英跟前,道:“英子,咱光電工程系這邊,有一個激光武器的項目,實驗室那邊只招大三和三四的學生,我想進這個項目去學習一下,你那邊有門路嗎?” 衛子英與馮秋露,按照她們的約定,終是在這一年夏天,一起踏進了科大。 倒是曾經說要到科大來陪衛子英的衛志勇和衛志輝兄弟倆失言了。老大衛志勇高考落榜,被蘇步青塞去了軍隊,趁著邊境那邊戰事還在收尾階段,讓他去鍛煉去了。而老二衛志輝,沒有選擇科大,而是去了首都大學。 科大屬于軍工學院,有些專業沒有。衛志輝說他想研究華國歷史,所以在高考填自愿的時候,填了首都那邊的大學。 衛子英初、高中六年的同學,最后只進來了兩個人,一個是馮秋露,一個是讀高中時的班長趙國勇。 衛子英讀高中,在學校的時間不多,和這位班長不是特別熟悉,只知道,這位班長讀的是信息專業。 “光電工程……我回頭問問?!毙l子英蹙眉想了想,覺得這事應該不難。 馮秋露說的這個項目,衛子英也聽說過。 說起來,激光武器這東西,還是漂亮國提出來的,首都那邊幾個科學家覺得這個項目,華國應該能研究,所以就聯合科大,準備籌備這個項目。衛子英記得,她所在的軍工院里,有位老教授好像就是科大這邊,負責這個項目的人。 回頭她去問問,要是人還沒招齊,那就把秋露jiejie給塞給進去。 秋露jiejie的天賦,哪怕是放在人才濟濟的科大,都是極為出眾的。而且她跟著封老師學過幾年,比起很多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怕是更容易在這方面上手。 “秋露jiejie,你過年不回西口市嗎?”衛子英應下這事,轉而問。 馮秋露:“不回去,我家那院子賣了,我大伯娘回老家了,我爸過年忙著,我回去也是一個人,就在學校過年吧?!?/br> 衛子英:“那成,過年的時候去我那兒一起過年吧,今年我也不回去?!?/br> 衛子英今年的確沒打算回家,因為這個寒假,她要去她大姨的科技能源公司,跟一位外聘來的生物專家,打下手學點東西。 她的數據庫里提到過,地球科技就是從九十年代開始大興的。 宏觀領域、微觀領域、信息技術領域、生命科技領域,通通都是這個九十年代興起的。 這四大領域為后世星際時代,打下了基礎。 星際時空所有科技,幾乎都是衍生于這四個方面。 微觀領域在納米空間技能出現時,已經提前七八年現世,而信息技術領域也同樣起步了,只是還未到打信息戰的時候,一旦網絡世界普及,信息技術領域就會在世界大放光芒。 而宏觀領域衛子英早就在準備了。 其實這些科技衛子英什么都不做,到了九十年代初期都會依次現世,但是……現世后,這些科技卻會掌握在別人的手里。 依西方國家的性子,他們百分百會用這些科技卡華國的脖子,扼制華國在科技上的發展。 這是每一個華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衛子英也同樣。 作為一個未來世界的系統,衛子英自認為,哪怕有些東西她不去研究,但也得有所涉足,不精通也不能兩眼一瞎,啥都不知道。 衛子英這些年學得最好的就是物理和數學,化學生物學的比較少,她得把這方面的知識給補起來,正好她大姨的公司來了個行家,這么方便的事,不學白不學。 世界在改變,但某些事情卻還是按著另一個時空的步伐在前行。 在潘玉華的上一輩子里,蘇凌云成了一個能源大佬,而在這個時空,她依舊還是按照另一個時空的路在走。 八四年的時候,蘇凌云伙同另一個投資者,把江省無線電廠給吃了下來,這個電廠如今已成了電子廠,而蘇凌云則成立了一家科技能源公司,電子廠就掛名在這家能源公司下面。 衛子英和馮秋露說了幾句,便離開了學校,去了學校附近租的一個小院子里。 這個小院子,是衛子英上科大后自己買的,她沒和別的同學一樣一起住宿舍。 少年班里二十幾個學生,只有她一個女生,她要住宿舍,就得去和別的大jiejie們住一屋,楊志標和裴平安都不放心,再加上衛子英自己也覺得,住宿舍有些不方便,于是便在學校外面,暫時安了家。 回到家,衛子英拿起電話,給遠在海城的潘玉華打了一個電話過去。 在來科大之前,衛子英和潘玉華深談過一次,把自己的理想告訴了潘玉華。 潘玉華聽完后,沉默了許久,最后說讓衛子英先去科大,其她的事她來想辦法。 “喂,玉華姐,你不是說這個寒假要和呂秀姐一起來江省嗎,什么時候過來?”電話接通,衛子英坐在沙發上,拿著電話,歪著頭問電話那邊的潘玉華。 潘玉華:“英子,我寒假暫時就不過來了,我和志飛哥要去一趟西省,對了英子,你手上現在還有多少錢?” 衛子英:“不知道,得算一算。玉華姐,你要用錢嗎?” 潘玉華:“嗯,志飛哥和在西省那邊,聯系到兩個煤礦,我想過去瞅瞅,能不能包下來?!?/br> 衛子英驚訝:“你們要轉行?” 這服裝公司開得好好的,也挺來錢,怎么突然想去學人包煤礦了? 煤礦雖然掙錢,但那一行太復雜了,玉華姐和志飛哥他們又不是西省本地人,去插足那一行,會不會跨度太大了。 潘玉華:“不轉行,只是多涉足一行而已,英子,你把錢先往煤礦里面投一下,回頭給你分紅?!?/br> 她都要搞飛船了,她哪還能不行動啊。 潘玉華本來沒想涉足這些東西,她野心不大,從來就沒有想過去分她所知道的那些發財蛋糕,她只想弄家廠子,改善自己與親人的生活。但現在卻不成了,自家小姑娘太有理想,一聽就是個吞金獸,她要不努力一點,以后拿什么支撐她搞研究。 所以,她得另想辦法。 不但八十年代的煤礦行業她會插上一腳,后面的房地產,她依舊會插一腳,她得為英子積累資本。 只有足夠的金錢支撐,英子的理想才會實現。 上輩子潘玉華雖然只是生活在底層的人,但是走南闖北,也算是見過很多事,加上后來網絡發達,有些東西她也知道。 英子的理想,現在看來是不切實際,但放到三十四年后,卻是有極有可能實現的。 畢竟那年代,科技蓬勃發展,時不時就有火箭升空,天上的人造衛星,都把天空的星辰給遮掩了…… 衛子英沒具體問潘玉華原因,說等呂秀從江省回海城的時候,讓呂秀給她送過去。 掛了電話,衛子英起身,去把自己的存折給翻了出來,準備等會兒去銀行那邊刷一下,看看她存折里面有多少錢了,她這存折是別人打錢進來的存折,不刷記錄,她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 寒風刺骨,衛子英跟著楊志標上了街。 才騎著車走到科大附近的一處中心街,街邊一家影碟店里,就放起了灣灣那邊某位歌手的mv。 這歌手唱歌挺好聽,唱的是首傷感情歌,電視里他正微垂著頭,仿佛是在思念某位遠離他的人。 衛子英平時不怎么看電視,只偶爾聽聽歌,跟同時代的小姑娘完全不同,都喊不出這位歌星的名字,她聽著這歌好聽,抬頭就往影碟店里覷了一眼。 一眼看過去,衛子英眉頭一蹙,咻地一下捏住自行車的剎把,然后歪頭,楞楞地看著電視里的人。 “英子,怎么了?”楊志標看衛子英停下來,也跟著停下了自行車。 衛子英眼睛依舊凝在電視上,納納問:“楊叔叔,你看電視里面那個唱歌的,有沒有點眼熟???” 楊志標順著衛子英的視線,看向影碟店,片刻后,他道:“看著好像是有點面善,怎么了,是不是發現了什么?” 衛子英搖頭:“沒,就是覺得他眼熟……” 電視里的那個,衛子英肯定自己沒見過,可偏這會兒看著他的臉,她就是覺得他熟悉。 這種熟悉說不上來,總感覺好像和誰有點像…… 第129章 衛子英蹙著眼睛,盯著電視看了好久,然后問:“楊叔,你知道這個唱歌的是誰嗎?” 能出mv,那這個唱歌的男生應該是個明星,而且知名度還不低,不然他的歌不可能會被引入國內,并且還能拍攝mv。 這年頭大家聽歌一般都用磁帶聽,電視里雖然有放,但放的都特別少,只有很有名的歌星才有這種待遇。 衛子英問楊志標電視里的是誰,但楊志標和衛子英一樣,都極少關注明星,也是兩眼一瞎啥都不知道。 “我也不認識,你等我一會兒,我去問問老板?!睏钪緲酥f,把自行車靠到影碟店外面的墻上,就走進了店里。 進店后,他和這老板交流了一下,然后買了一盒磁帶便出來了。 “楊叔叔,問到了嗎?”衛子英抬起小臉問。 楊志標把磁帶遞給衛子英,道:“問到了,這個歌手姓蘇,磁帶上印了他的身份信息,你看一下?!?/br> 衛子英接過磁帶,哦了一聲,埋頭看了起來。 磁帶上面,歌手信息一覽無余,這位歌手叫蘇欒旭,今年二十歲,是灣灣人。 楊志標趁著衛子英看磁帶的時候,給他說了一下他打聽到的消息。 蘇欒旭入行已經有三年了,今年出了張專輯,這張專輯里有幾首歌都特別好聽,于是便在國內火起來了。 衛子英盯著蘇欒旭的名字看了一會兒,然后歪頭想了下,便把磁帶裝進了兜里。 “二十歲卻入行三年,那豈不是很早就輟學了?楊叔叔,你幫我打聽一下蘇欒旭的信息?!毙l子英說著,騎上車,準備繼續去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