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親 第177節
衛子英看著神情明顯透著害怕的嚴家惠,疑惑問:“家惠姐,你咋了……” 嚴家惠雙眼透著驚恐,一跑到衛家兄妹和楊志標跟前,就小聲道:“衛子英,你幫我看看,我身后有沒有人跟著我?!?/br> “啊……”衛子英楞了一下,旋即視線一展,就往嚴家惠身后看去。 有些黑的街道上,空蕩蕩的不見一個人影,衛子英收回視線,正想說沒看到人。 一旁,同樣聽到嚴家惠話的楊志標卻突然道:“有,在第一個巷子邊的電桿下?!?/br> 楊志標話一落,就大步往第一個巷子走了去。 卻在這時,電桿陰影下,一個人突然奔出來,想也沒想,咻地一下就躥進了巷子里。 楊志標見狀,眼神一變,抬步就想追。 剛追到巷子口,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身子赫然一轉,看向跟過來的衛家兄妹。他目光在衛子英身上看了看,眉頭一沉,不再追了。 “進巷子了,巷子里太黑,追進去了也捉不到人。家惠,怎么回事?”楊志標眼睛犀利地往黑漆漆的巷子里掃了一眼,問。 嚴家惠:“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晚上去晚自習的時候,在路上撞到了一個人,我本來也沒當回事,但我進學校時,一晃眼,看到那個被我的撞的人,站在學校對面的馬路上在看我。剛才我出學校,我,我又瞧見他了,他還在馬路對面,眼神特別怪,我,我害怕,就趕緊跑了?!?/br> “啊……”衛子英楞了楞,道:“jiejie是說,你撞的那個人在跟蹤你?” 嚴家惠猛點頭。 衛子英疑惑:“你不過就撞了他一下,他跟著你干啥?” 嚴家惠咽了咽喉嚨:“我也不知道?!?/br> 楊志標目光凝在黑暗巷子里,沉吟道:“先回家吧,你回去把剛才的事,跟你爸媽說一下,這幾天,讓你爸或是你媽接送一下?!?/br> 嚴家惠害怕地看了看巷子,點了點頭。 衛子英也往巷子里看了一眼,不過太黑,她啥也沒看到。 嚴家惠可能是真被嚇到了,回去的路上,跟只受驚的小兔子一樣,時不時就打量一下四周。 楊志標帶著三個孩子把嚴家惠送回家,給還在廚房里發面粉的嚴父打了聲招呼,讓他先別關門,說等會兒找他有點事,然后便轉身,把衛家三兄妹送回衛家。 一把衛子英交到蘇步青手上,楊志標就快速回了隔壁院子,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了裴平安,讓他注意點隔壁院子,而他則去了嚴家的包子店。 第84章 楊志標去了嚴家包子店,想問問嚴家惠今晚到底是什么情況。 他與裴平安是保護英子的人,和平街這片,稍有點風吹草動,他都必須鄭重對待。 剛才街上視線太暗,他沒有看清楚那個影子的容貌,只看約莫看出,這個人身材不高,大概一米六五的樣子。這個人對和平街這一片好像有些熟悉,剛才他追到巷口,就發現影子已經從平房與房間的下水溝遁走了。 和平街這一片平房很密集,屋與屋之間幾乎都有一條下水溝,熟悉這邊路況的人,如果想借這些水溝離開,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就是他,也不容易追到人。 包子店里,嚴家惠這會兒正心有余悸地和她爸說著剛才的事。 說要不是遇到衛子英和她哥,她今晚,不定會出事。 嚴家父女剛說完事,楊志標就踏進了包子店。 嚴父知道楊志標住在對街,平時晚上只要得空,就會和衛家幾兄妹一起去跑步,聽完閨女的話,嚴父就覺得,剛才肯定是楊志標震懾住了那起子宵小。 “楊兄弟啊,剛才多謝你了,要不是你,我家家惠怕要出事?!眹栏父屑さ匚兆钪緲说氖?,他這會兒也是后怕的很,閨女要不是恰好遇上了住一條街的鄰居,今晚……他不敢想。 “不客氣,就剛好撞上罷了?!睏钪緲藫u頭客氣道了,然后視線一轉,落到嚴家惠身上,問:“家惠,你先前有看清楚那人模樣嗎?” 嚴家惠眼神依舊殘留著害怕,她沉默地想了一會兒:“沒看得太清楚,我去上晚自習的時候,天也黑了,只知道他穿了一件藍色的確良襯衣和一條黑色的褲子,頭發是從中間分的,臉有些方?!?/br> 這外貌形容太簡單了,楊志標完全沒辦法從嚴家惠的描述中,想出剛才那個黑影的面相。 楊志標夾著眉頭,沉思了一下,問:“要是下次再看到他,你還能認出他嗎?” 今晚這個突然出現的人,目標到底是嚴家惠,還是英子…… 不是楊志標陰謀化,而是最近這兩年,國際局勢的確很緊張。 這種緊張從明面上的火拼,轉到了地下,隔壁毛子國和海對面的那個國家正在冷戰中,這種冷戰意識比正兒八經交火,更讓人心驚膽顫。 兩個國家這段時間都有科學家遇害,這波地下交火,隱隱有燒到華國的趨勢,小日本野心不死,跟著海外國家有樣學樣,一直想對華國科研人員和成果下手。 自從七八年開了國門后,大批量的小日本開始在國內建廠搞投資。國家想發展,必然得有外資入華投資,但在這些外資中,哪些是真正來投資的,哪些又是打著投資名義,想要破壞華國各領域發展的,就得大家自己睜大眼睛去分辨了。 衛子英現在雖然名聲未顯,但已是被上頭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楊志標不敢有一絲大意,稍有一點動靜,他都必須認真對待。 “應該能吧?!眹兰一萦行┎淮_定地道。 楊志標看她這樣子,知道問不出啥,轉頭叮囑嚴父,讓他最近接送一下嚴家惠,就回了街對面。 衛家隔壁院子,裴平安猶如一只隱在樹上的貓,站在院子里的枇杷樹上。 他居高臨下地觀察著街道上的動靜。 夜風輕拂,空蕩蕩的街道上不見一個人影,昏暗的路燈,將四周的房子襯得隱隱綽綽,關門聲輕輕響起,裴平安垂頭,問:“問出什么了嗎?” 楊志標:“沒有,嚴家惠應該是被嚇到了,她沒記清對方的容貌?!?/br> 裴平安聽罷,劍眉輕蹙,片刻后他道:“以防萬一,明天把英子帶去西汽吧?!?/br> 楊志標:“我明天會進學校就近照看英子,放學后,我會把他帶去西汽?!?/br> 裴平安:“恩,你先休息,下半夜來換我?!?/br> 楊志標點點頭,應了裴平安一聲,便先回了屋。 今晚,兩個負責保護衛子英的人,都沒能睡下,就算是休息也只是淺眠。 夜,風平浪靜。 天微微發亮,衛家四個孩子準時準點起床,衛子英三兄妹習慣性地院子里打起了拳,而衛志剛則頂著碗水,在樹下面練蹲步。 男孩子嘛,誰還沒個武俠夢。 就算現在這年代,電視機還不咋流行,那連環畫上也有不少江湖故事,衛志剛住進老衛家后,發現堂兄妹竟都是‘武林高手’,腦子一熱,纏著衛志勇讓他教他功夫,于是,每天早上練功的人,就多了一個。 不過,他也就只練練馬步了。 練出了一身汗,四兄妹就拿著蘇若楠給他們的早飯錢,背上書包,去嚴家買包子,準備吃著去上學。 潘玉華準時準點出現在院子外,五個人匯合,一起去了嚴家。 今兒衛子英穿了一件她大姨從江省給她帶回來的紅色小衣服,小衣服上還有一只小狗,領子是翻白的,看著特別可愛。 “嚴伯伯,我要五個大rou包?!眹兰以绮偷甑纳夂芎?。 和平街靠近南山,南山這邊廠子的工人,百分之六十以上都住在和平街這一片。 上早班的工人,大多都是在包子店里吃早飯,包子店的客人,都從店里面坐到了店外面…… “欸,好嘞?!?/br> 嚴父應了一聲,從熱騰騰的蒸籠里,裝了五個包子,從鍋后面遞了過來。 衛志勇手長,沒等衛子英伸手,就把紙袋子接住了。 這個代頭的包子很有份量的,像衛子英他們這樣的小孩,吃一個就能管飽,衛家四兄妹加潘玉華,一人拿了一個,吃著便準備往學校走去。 這會兒嚴家強也從店后面的屋子里走了出來,這家伙好像起晚了,頭發亂得跟個雞窩一樣,手忙腳亂的,一邊攏衣服,一邊背書包,然后往店外面跑。 “衛志勇,你們等等我?!眹兰覐娨怀鰜?,見幾個同學都不等他,忙不迭喊了一聲,忙追出了店。 在路過嚴父蒸包子的鍋前,手也不怕燙,光著爪子就從蒸籠里撈了個包子,叼進了嘴里。 “嚴家強,你姐昨晚沒事吧?”衛子英看到嚴家強,想到了昨晚被人跟蹤的嚴家惠。 她小口吃著包子,問。 嚴家強:“啥事?” 衛子英詫異:“你不知道?” “你姐昨兒下晚自習,被個不知是啥的人跟了一路,我看你姐嚇得不輕,她沒回家沒說嗎?” 嚴家家:“不知道啊,我晚上都是九點鐘睡的,她下晚自習那會兒,我都睡著了?!?/br> 衛子英哦了一聲,沒再繼續說。 潘玉華:“家惠姐被人追?英子,你咋知道的?” 衛子英:“昨晚和哥哥一起去跑步,回來的晚,遇到家惠姐了,有個人在追她?!?/br> 潘玉華:“高中放晚自習也不是太晚,咱們這片應該還亮著燈,誰這么大膽子敢這個時候追她,莫不是看錯了?” 衛志勇:“才沒看錯,楊叔去追了,我們親眼看到有個黑影,從那里的電桿下面,跑進了巷子里?!?/br> 啃著包子的嚴家強驚了,他動作一頓,道:“難道我姐真遇上了壞蛋,等會兒放學了,我去問問?!?/br> 嚴家惠是高三生,馬上就要畢業了,她早上一般都比衛子英他們要提前半個小時去學校,所以,嚴家強才會說,去學校問她。 衛子英嗯了嗯,沒再說這事,幾個人小聲說著話,一起去了學校。 他們前腳剛走到和平街拐角處,身后嚴家包子店外,一個正在喝著稀飯的男子,就抬頭往拐角處看了看。 那人看似隨意一看,但視線卻是從穿了身新衣服的衛子英身上掃過的。 他只看了一眼,眼睛也不知道是在看衛子英,還是在看衛子英今天穿的衣服。 衛子英這次離得較遠,且對方的目光并沒有在她身上停留,一向對視線很敏銳的小丫頭,這次,竟什么都沒察覺到。連緊提心神,綴在幾個小孩子身后的楊志標,都未能發現。 上完早自習,班主任吳慧就抱著語文卷子進了教室,然后挪了下一節英語老師的課,讓同學們考試。 衛子英跟潘玉華還是早早就做完了卷子,兩人從昨兒開始,心就逐漸大了起來。 以前她們上課,都是規規矩矩,從不在私下里看別的書或是做別的事,但經過昨天歷史老師的事后,兩人就覺得,時間不能浪費,學習的同時也不能落下她們的大事。 兩人考試的同時,還忙得很,而一眾老師卻在考試完后,都震驚了。 老師中不乏一些有著不一樣經歷的人,衛子英和潘玉華做的東西,大部分老師都看得迷迷糊糊,但有的老師卻是看懂了。 月考結束后,教師辦公室里,教衛子英和潘玉華的幾個老師悄聲議論了起來,他們議論的,就是兩小姑娘在考試時弄的東西。 五十多歲的英語老師,在來一中教英語之前,其實曾是首都某學校的數學老師。 十幾年前她受丈夫牽連,被下放到了西口市,七六年那會兒她得以平反。平反后,她不想再回首都那個傷心地,憑著過硬的教師經驗進了一中,做了名初中老師。 今年初中多了一門英語課,好多老師對英語都不熟悉,這位曾經在首都大學任過職的老教師,只能趕鴨子上架,教起了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