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24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逆子他親媽回來了、一盞薄荷、小饕餮靠吃求生綜藝躺贏了、掌中物、穿成偏執男配他后媽、她有一片果園、欲言難止、舊日之箓、八零重組家庭、不夜墜玉
趙士程無奈道:“行了,我幾時強迫過別人,這事全憑自愿,我相信宗族之中,還是會有大志雄心之人?!?/br> “誰心里沒幾個雄心大志了,”趙老爹哂道,“可你在上邊,他們哪個敢冒頭,躲都來不及呢?!?/br> “明明我對宗室十分放任了,”趙士程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枉,“好了,這事我有分寸,等我選了人,你們若是不愿,我便收回,這總行了吧?!?/br> 夫妻倆這才松了一口氣,種氏微笑道:“我這也沒什么意見,嫡兄家便罷了,你那些庶兄弟,我是沒意見的?!?/br> 趙老爹翻了個白眼,也懶得和老妻對臺,只要兒子答應了,他還是放心,虎頭做起事來雖然狠辣了些,答應人的事,倒是從來不打折。 解決問題后,這頓飯吃起來便更加和樂融融了。 雖然老趙偶爾要陰陽怪氣一下,但這也是趙士程為數不多的樂趣了——自從他繼位后,已經沒有人會直接懟他了,大多數人和他說一句話,要在心里構思半個時辰,他稍稍調侃一下,便能嚇得人臉色煞白,毫無樂趣可言。 吃完飯,趙士程結束了和父母聯絡感情,繼續去忙了。 趙家父母對視一眼,皆露出一絲苦笑。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老趙嘆息一聲,“官家如今是越發有威嚴了,我在他面前擺起父親的架子,如今都有些心虛了?!?/br> “孩兒本性聰慧,”種氏搖頭道,“也沒什么猜忌之心,只是他如今還未大婚,更無子嗣,才讓周圍越發擔心,就該讓他快去娶妻!” 老趙冷淡道:“要談這話,怕是就談不下去了?!?/br> 別說現在了,他們早在十年前就管不了兒子了! 種氏當然也知道:“但這總不是個事?!?/br> “慈恩所的姑娘們怎么樣了?”老趙看著左右,低聲道。 “還在做事,”種氏皺眉道,“怎么了?” “要我說,虎頭這種一月兩月才去一次慈恩所,能有個什么感情,”老趙道,“不如給她們一些官職,讓她們去虎頭身邊,每日來來往往,才更有機會??!” 種氏臉色一變,擔憂道:“這、這女子為官,怕是要震驚朝野??!” 女子為官,在前朝武帝年間多見,但玄宗改弦拔正后,便再無此事了,慈恩所雖然是官府所建,卻也無官無職,那些姑娘,不過是掌柜而已。 老趙道:“這事急從權啊,只要咱們私下里給百官遞個意思,他們不會反對的?!?/br> 事分輕重緩急,當務之急,是讓皇帝快點立后,生下子嗣,以穩國本,其它的事情,都要靠邊去。再說了,神龍年間的女禍,主因是遇到李旦這種廢物皇帝,和他兒子能比么? 朝臣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會給多高的官職,八品七品頂天了,去的也大概率是講義司,不占朝官職位,他們不但不會反對,還會支持。 種氏有些明悟:“那便依你說的辦,到時讓諫官把慈恩所也立為官營,向個姑娘該提拔的提拔,該封官的封官,也名正言順?!?/br> 老趙也點頭,兩人討論了一會見那些臣子命婦,又要怎么說,便各忙各的了。 - 數日后,一艘大船靠近了陳留碼頭,從碼頭上緩緩走下一位滿身貴氣的中年文士,看著遠方那繁華的街坊,長舒了一口氣。 身邊的親隨苦笑道:“殿下啊,您只要遞個條子,咱們就能從東京城外的船隊里插隊,何苦在這里上岸,走那回頭路呢?” “你們不懂,我需得做些準備,”趙士從嘆息道,“再者,從此地靠岸,正好搜集些消息,坐坐這名聞天下的鐵道,養精蓄銳,再進城才好?!?/br> 他要打起十二倍的精神,去應付那個不好應付的弟弟。 親隨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退下了。 趙士從則甩開折扇,此時天色已近黃昏,暑氣略退,他漫步在這碼頭,恍惚之間,居然感覺像在燕京那里的碼頭,也是如此繁華,船上載的多是碳石、布、鹽、鐵器…… 連碼頭上滑索也和燕京的一樣新。 他隨意在碼頭的一家酒樓吃了晚飯,不由笑道:“以前只有京城的八大酒樓有炒菜,如今連這小鎮之上,也能隨便吃到炒菜了?!?/br> “聽說是南海如今多有棕油,油價頗廉,方才能讓大戶和酒樓都改以炒食?!贝叩吐暤?。 趙士從感慨道:“潤物細無聲?!?/br> 然后便繼續吃飯,還是家鄉菜味道最好! 享受了聽說是從《東京老饕報》上傳出的新菜譜,趙士從喝了口茶潤潤喉嚨,便尋驛站歇息了一晚,順便拿起了東京城最新的報紙。 如今東京城的報紙有十來家,有的主打朝廷政文,有的主打市井消息,還有的是各種奇談詭事。 趙士從略略一看,發現這些報紙比起數年前,內容相差不大,標題倒是一個比一個驚悚。 明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能被他們當成驚天要聞,只有朝廷的邸報還是那么樸實無華,標題和內容都那么平淡,能看得人打瞌睡。 報上的頭條是朝廷準備將招慈恩收為官營,所中的女子為官,還將李凝等做事十分妥帖的姑娘提拔進了講義司。 這事在其它的報紙上一片爭議,大儒們多是斥責的,也有一些官吏表示贊同,但大部分都對此表示中立,有些報紙上說這是悄悄開了一條女子為官的路子,希望等皇帝立后之后,便將此事封住。 趙士從看到這消息,卻是萬分欣喜,要是皇帝能成親,說不準便能溫和些,他手下那些看宗室們誰都像想篡位的臣子們,也能對他們好一點了。 好事,大好事??! 趙士從笑得嘴角都平不下來,再看到什么要在南洋立州治之類的話,也不那么焦慮了。 虎頭和他的兄弟情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不會那么快再把他和兒子派出去。 …… 次日,趙士從睡了個安穩覺,滿足起身,收拾出門,坐上了鐵路上的車廂。 清晨的車廂并不悶熱,兩匹健馬以十分穩定的速度拉動車輛,枕木間隔的長度聽說是按馬匹的步幅算出來的,所以速度才會那么均勻。 長長的車廂上,趙士從一會看窗外風景,一會坐著喝茶,一會看書,十分愜意,感覺要是這鐵路能修遍大江南北,讓他這樣悠閑地游歷山水,豈不美哉? 鐵路并不長,中途換了一次跑累的挽馬,中午時,便到東京城外了,這里的繁華勝陳留鎮百倍,目之所及,人流無數。 趙士從看了行人的衣著,發現他們的衣服上居然沒有幾個補丁,不由感慨大宋真是越來越富庶了。 再回到京城家宅,家中妻子早就收到消息,出門迎他,一時間整個府上,都是驚喜的笑意。 劉氏問道:“老爺,跟著你的那兩個孩兒呢?” “他們?”趙士從冷哼一聲,臉色立刻就沉了下來,“他們說東京城雖然好,卻太不得自由,要跟著陳行舟干一番大事,悄悄溜掉了!” 劉氏長嘆一聲:“罷了罷了,隨他們去吧,真要被封去海外,就當他們去遼東回不來?!?/br> 趙士從臉色更難看了。 - 東京城里,慈恩所內,正在辦理交接手續。 李凝姑娘提拔了所里幾位管事接替她們的位置,又說好這些日子有拿不準的事情可以來問他們,還要對清賬目,把正在進行的計劃講解清楚。 所里的產業要歸公,一些資金緊缺的項目,她們會再找朝廷審批,那些在建的小學,推進起來應該會更容易。 白jiejie準備去燕京府開新的慈恩所,也不知道能不能繼續,她們還要和朝廷溝通。 忙完之后,李凝在自己小房間里癱了一會,灌了一壺水,便去尋閨蜜。 朱姑娘也累得不行,不過她正在收拾衣裝,看起來像是要赴約的樣子。 “你這是要去哪家???”李凝捏了捏好友那光滑的臉蛋。 “唐家jiejie多年未育,如今終于有喜,邀請我們幾個舊友去慶賀一番,我得陸府去一趟?!敝旒夜媚镙p笑道。 “這才懷上,就開始慶祝了?!崩钅α诵?,“好,你去罷,這里有我看著呢?!?/br> 朱家姑娘點點頭,正要離開,突然道:“悠娘,你真要去講義司么,那里,那么多外男……以后怕是會被指指點點?!?/br> “為什么不去呢?”李凝輕聲道,“能跟在官家身邊,看他興盛江山,與他名留青史,哪怕不嫁給他,也是值得懷念一世的事啊?!?/br> “可是……”朱姑娘想說子嗣,想說依靠,想說下半生,但話未出口,便已經啞然。 她是有些畏懼那位官家的,只有接觸過他的人,才知道他何等厲害人物,知道那燦若星辰的眸光里,是埋葬過多少生靈的幽暗。 他如烈日一樣照耀著江山,可靠他越近,卻越讓人覺得陰寒。 “我不怕啊,”李凝仿佛知道她要問什么,笑了笑,“其實,我們怕不怕,官家都不在乎,只要不耽誤他做事,他不會在意誰,我很、很羨慕他?!?/br> “羨慕?”朱家姑娘疑惑地眨了眨眼。 “是啊,羨慕他可以看清的這天下動蕩,可以拿捏信青史興亡,”李凝微微揚起唇,“能跟隨這樣的人物,是極幸運之事。這般人物,不知多少年才能出一個,你看張相等人,哪個舍得離開?” “你總是有道理?!敝旒夜媚镙p哼一聲,“我走了,你自己小心些。少看那些個什么《師說》,從你去建那些小學開始,我總覺得你腦子想得和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br> 說到這,她不由得后悔道:“當時就該讓那周蘭兒去做,反正她是流民出身來著?!?/br> 李凝用手指戳她額頭:“再說我壞話,我可要收拾你了?!?/br> 朱家姑娘嬉笑著躲開了。 送走了朱家姑娘,李凝又回到小屋,從柜子里拿出一個小箱子,里邊放著許多小物件,有銅錢,有繡帕,還有小孩的草蚱蜢,都是別人送她的禮物。 錢財地位,她都不缺,但她很喜歡幫助別人的成就感,所以,她能懂得官家治理天下那種自信從容。 別的不說,這幾年來,慈恩所救助的老幼已經多了起來,不像前兩年,做的最多的,便是幫著收斂無人管顧的尸首——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許多已經有能力,撐到他們救助了。 東京城里做活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能供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窮人不怕辛苦,怕是沒地方辛苦。 她喜歡這樣的世間 ,喜歡這種,可以給人活路的皇帝。 第329章 愿意的 趙士程的婚姻問題, 從他十五歲時就已經是朝廷諫言的重點,這快十年下來,已經成為臣子們的心魔。 這位主何止是油鹽不進啊,簡直是無堅不摧。 無論他們耗費多少口舌, 說盡多少好話, 講足古往今來的道理, 他都能默默聽完后,表示已經在考慮了, 下次一定給你答復, 然后讓人禮貌地把他們送出去。 至于下次, 下次當然還是再考慮, 人生大事,怎么能輕易做決定呢? 然后就這樣耗著,天知道他怎么有這樣堅毅的心志,完全不為所動。 他們從一開始的尋死覓活, 到后來的苦心諫言,再到后來的任之擺爛,可以說是歷盡滄桑,對太子妃皇后的標準也是一降再降。 從最先選的家世地位,再到后來德言容功,再到后來只要品行端正,再后來便要求美貌, 再后來, 朝臣要求已經低到是個女的, 能動的, 就行了! 有些人甚至覺得要是再等下去, 他們連性別都不會卡的那么死了! 所以, 太上皇與太上皇后的說要放幾個姑娘去皇帝身邊時,幾乎是立刻全票通過,什么祖宗家法,什么于禮不合,都得讓開! 連那個準備辭職的朱姑娘家,一天都有了十來個官員給朱家老爹朱伯材明示暗示,讓他女兒不要在這個時候耍小脾氣,剩下的人沒有幾個了,少一個就是少一份未來??! 就這樣折騰了幾日,事情算是完全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