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鄉后[七零] 第114節
當時喬茗茗正躺在火塘邊的竹椅上,聽到這話愣了愣,然后坐起身。 周蘋果也懵了,就這還不忘扒拉她藏在火塘里的紅薯,問:“咋啦?” 喬茗茗有些擔憂,說:“你先伸手讓楊姨看看嘛,人家看完了自然會告訴你?!?/br> 周蘋果呆呆點頭,把手伸出去。 喬茗茗聚精會神地看著,大約過了半分鐘楊大夫笑笑說:“估計是懷孕了,40多天吧,你最近自己注意點?!?/br> 周蘋果瞠目結舌,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不是吧,這么快的嗎? 她媽說當年懷她時都是結婚三年后的事兒了,周蘋果總覺得自己還能瀟灑個兩三年呢。 喬茗茗同樣又驚又喜。 喜是為了蘋果而喜,驚呢,則是被楊大夫這瞅人就懷孕……不是,瞅瞅就能看出懷孕的醫術震驚了! 娘嘞,好神奇啊。 喬茗茗咂舌:“楊姨你是咋看出來?” 楊大夫:“熟能生巧了唄,見多了就能看得出來?!彼f著指了指鐵網上的桂圓,“這個記得少吃點,盡量都別吃?!?/br> 喬茗茗忙把桂圓夾到自己這邊,立刻道:“我吃我吃,我肯定不給蘋果吃?!?/br> 周蘋果著急:“楊姨,我剛剛吃了?!?/br> “沒事,吃得不多就沒關系?!睏畲蠓蜻呎f邊往外走,“下雪天,你回去記得小心點?!?/br> 喬茗茗大聲道:“我讓衡衡找唐際秋去!” 說著往房間里喊一聲:“衡衡,去把你小唐叔叔找來,找不到就找你周三爺爺?!?/br> “好!” 衡衡很快把唐際秋找來,傻不愣登地把周蘋果給接了回去。 自那天開始,喬茗茗就經常聽到唐際秋和周三叔到處買rou買雞蛋的事兒。 這次懷孕懷的有些不巧,大雪使得去公社和縣城的路十分不方便,所以趕集也不是次次都去而是半個月去一趟。 周三叔一看這樣不行啊,干脆自己趕著車到處去買東西。 今天去公社,明天去縣城。 去著去著,就見村里的山柚油在供銷社里悄悄的上新了。 他回來把這消息透露,等他再去縣城時就一大波人也想跟著去。 喬茗茗心癢癢,也想去。 這日,夫妻倆吃完早飯,對視一眼,把彰彰往小弟懷里一塞。 然后呢? 借口要去找舅爺,跑了! 等到小弟反應過來時,喬茗茗和寧渝早已登上了去縣城的馬車。 村里也有馬的,最近馬沒有什么用處,驢還得在豆腐坊磨豆子呢,所以閑著也是閑著的馬兒就被套了車架,承擔著運載村民們出行的任務。 馬車上有個厚厚的大黑蓬,可遮風擋雪,把車尾邊兒的簾子一拉,半點風都吹不進來。 喬茗茗和寧渝就坐在角落,聽著叔嬸兒們聊天說話,在幾個小時的搖搖晃晃中終于到達縣城。 “哎呦,寧渝扶我,我腿麻了?!?/br> 下車時,坐了幾個小時沒動彈的喬茗茗露出痛苦面具,扶著旁邊的棍子下不了車。 寧渝把手放在她的胳肢窩下,一用力就把她從車斗上給抱了下來。 喬茗茗下車后用力跺跺腳,又松快松快全身,這才舒服不少。 她邊走邊感嘆道:“從村里到縣城的路確實該修修,修完之后少說能把路程縮短半小時?!?/br> 寧渝笑了笑:“不止呢,如果從茶樹丘那個地方通過去,怕是能縮短一個小時?!?/br> 要是再把路修平坦些,修大些,一個半小時許是都不在話下。 喬茗茗好奇:“那為什么當初不從茶樹丘那邊過呢,要走竹林那條路?” “誰知道呢,這路好早之前就是這樣,當年許是隔壁縣城發展得更好,我們現在走的路其實很方便去隔壁縣城?!?/br> 喬茗茗思考片刻,點點頭,這話有道理。 不過往后要想發展,修路是必要的,修一條能大大縮短去往縣城的路更是必要的。 說著,兩人到達供銷社。 臨近過年,供銷社里每天人都很多。當年喬茗茗在供銷社上班時,每到過年這段日子,都得累得瘦了三四斤。 在這里工作不是只要當售貨員就行的,貨來了還得搬東西,貨進倉庫后還得清點數目,清點完了才能上架。 不僅如此,每天還得打掃衛生。 平常清閑,可過年嘛,人來人往的。供銷社里的東西賣的快,你補貨自然也得快。同時地上臟得快,你還得勤勤去掃地。 不補貨不打掃的話,主任是得罵人的,主任罵起人來也是很厲害的。 喬茗茗還算不錯,沒被罵過。 她的有個同事可是被罵得狗血淋頭,反思報告都不知道寫了多少份。 以至于喬茗茗供銷社的工作沒了后,主任特別不舍甚至有點難過。 喬茗茗是他手下最得用的人了,這么走了他都差點心梗。 首都供銷社中人多,縣城供銷社中也不遑多讓。 喬茗茗和寧渝站在門口,盯著供銷社外邊的墻上貼著的單子看,沒過多久就找到了單子上寫著的“上陽村山柚油”幾個字。 后面還特意備注:山柚油產自本縣陽里公社上陽村,營養充足,味道醇香,遠銷首都。 不錯??! 這就是廣告??! 要不怎么說喬茗茗壓低價格都得把山柚油送進上供銷社呢,原因就在供銷社會幫你擴大品牌知名度上。 瞧瞧,兩人才站在這一會兒呢,就聽到里頭“來半斤山柚油”的聲音起碼響了三次。 多數人都是半斤半斤的買,也有不少家里財政寬松的能夠買上兩三斤。 喬茗茗和寧渝好不容易擠進去,就見到賣油的柜臺前擠滿了人。 “今年來的油好像沒有去年多,我記得去年的香油都有一大桶?!?/br> “花生油也不多嘞,我都沒買到多少,只能找在公社的親戚換兩斤?!?/br> “山柚油是啥,咱們沒吃過也不曉得好不好吃,價格比花生油要貴些?!?/br> “能吃!我鄰居在罐頭廠,他們從去年開始年節福利里就有山柚油了,還真別說,這玩意兒拿去燒雞特別好吃,那味兒我聞了都饞,我鄰居說這油就是不拿去炒菜都能當蘸料用?!?/br> “那買半斤來嘗嘗,說是賣去首都了,我們這兒竟然也有東西能賣到首都去?!?/br> 許多人都被“遠銷首都”幾個字吸引得激情下單,心里好奇得緊。 懂行的還曉得山柚油還是一味藥材,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等功效。 于是道:“我買回去倒不是為了吃,小孩要是磕了碰了拿這個揉一揉還挺好?!?/br> 反正你買半斤,我買一斤,山柚油賣出去的速度竟然和芝麻香油差不多。 買得最好的是花生油,其次就是芝麻香油了。而知名度最低的山柚油竟然能和芝麻香油買得差不多快,可見人們并不抵觸山柚油。 喬茗茗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 山柚油有特殊香味兒,然而各人口味天差地別,她不奢望所有人都是回頭客。 但好多人都愿意去嘗試,那么回頭客自然就能多起來。 站在人群中,她微抿著唇。 寧渝問:“你在想什么?” 喬茗茗:“得繼續擴大種植才行?!?/br> 她強壓著各種念頭,現在還不到擴大市場的時候,因為他們的貨不夠。 哎!事兒太多了。喬茗茗抓抓頭發,出門后長呼出一口氣。 第72章 修收音機 就在屏北縣供銷社山柚油上市時, 其他地方也陸陸續續把山柚油擺上商品架。 除去上陽村人外,最關注此事的是縣委大院的姜書記。 姜書記坐在辦公室里,手中拿著一份文件在仔細觀看。 看完思慮許久,直到門外有敲門聲傳來時他才驀地回神。 敲門的是劉新, 進門后道:“書記, 隔壁遠寧縣的竹編制品今年還是沒選上?!?/br> 姜書記驚訝:“竟然沒選上?我記得這次遠寧縣花大力氣了吧, 不是說還編出什么能裝水的竹籃嗎?” 劉新點點頭:“最后的手續卡下來了,說是品類重復,會場里有草織品也有竹編, 創新方面上不夠?!?/br> 竹編想要賣得好,不僅得好用更得好看。 準確來說, 是有藝術性。 在劉新看來, 藝術性這東西還挺難的。鄉下的老農們想做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必須得是天生就有天賦才行。 就像余水縣的那位木匠楊,這人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學歷都只有小學四年級, 但做出來木雕靈氣逼人, 就是他看了都想買。 木匠楊一個人帶了整整十個徒弟,帶了六七年后徒弟們也陸陸續續出師, 這一出師,直接就把整個村的產業給帶動起來。 他們村叫梨花村,滿村的梨樹。 梨樹不是用來結果的,而是雕木頭的, 除此之外還種植了許許多多的木頭,例如香樟木黃楊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