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鄉后[七零] 第63節
但我要是買了,好像也能吃得下。 喬茗茗當時在首都里生活就是這樣,附近有個老奶奶是川省的, 腌白菜腌蘿卜都腌得不錯,周圍鄰居總愛找她偷偷買些吃。 再說了, 往后的腌菜咸菜市場可真是大, 電商做得起飛。 反正喬茗茗上輩子考研的那段時間就是天天腌菜咸菜。主要也是累的慌, 煮個泡面配點腌菜咸菜就得了。 不過時間還遠著,又沒什么好配方,以后再說吧。 這里真是好地方,喬茗茗仔細觀察后感慨。 山葵種植挺復雜,苗要先種六個月,之后再移植栽培到溪水之中。 溪水之中就是它絕佳的生長場所,它喜陰涼又喜濕,茂密的樹林又給它提供了恰到好處的七分陰三分陽,所以移植后山葵長得很好。 唯一令喬茗茗難過的就是,若想擁有絕佳品質的山葵,就必須在18個月以后再收獲呢。 她這種農事廢,一直認為隔年就能收,還興致勃勃地規劃著到時候該怎么賣,直到寧渝憋笑憋到臉紅后,喬茗茗才曉得她種的這種山葵必須要一年半甚至兩年的時間才會長至最佳狀態。 好吧,沒關系。 她還有山柚油,她還能等。 山葵根莖是不能動,葉柄在這期間卻可以收獲兩三回。 喬茗茗覺得時間太長有點可惜,試圖要從山葵上找補,說:“咱們哪天來把葉柄給摘了,試試該怎么腌才好吃?!?/br> 幾人都隨她,看完龍虎窟,又去了山神廟和竹林邊。 這兩處地方也被整理出來了,并且山葵在月初那會兒就被周隊長安排人移植到了溪流之中。 數目不算特別多,但種子不錯環境不錯,只要不發生什么大意外,到時候絕對能收獲許多優質山葵。 看完,一行人下山。 喬茗茗本還想去油茶林瞧瞧,然而此時已到傍晚,在山上的人都扛著鋤頭往山下走。 從山路往下看,上陽村位于山谷的平野之中,而落日的余暉照耀著這片大地。 炊煙裊裊,家中飯菜等待著家人歸來。 山下,舊牛棚。 寧渝簡直是翹首以盼,生怕這姑娘玩嗨了錯過最后的太陽。 “我有這么傻嗎?” 喬茗茗回來后洗洗手說道。 寧渝這時才放心:“你平時是不傻,但我就是怕你犯傻?!?/br> 喬茗茗心說,我還總怕你犯倔呢。 夫妻倆你說一句我回一句,斗嘴斗得彰彰都睜大眼睛滴溜溜地看。 日落月升,月隱星散。 第二日又是嶄新的一天,時間便在日復一日中漸漸流逝。 轉眼三月離去,四月來臨。 程連虎去了隔壁省買樹苗,程蕓蕓沒坳過她父母最終沒能跟去。 但這姑娘很傷心,在家消沉好多天,抗爭無果后傷心得跑到舊牛棚里找喬茗茗抱著她痛哭流涕。 “小喬你說的才對,在家里得有錢有事兒干才有話語權?!?/br> 程蕓蕓邊憤慨邊這么說。 她在爹媽眼里還是個小孩兒呢,對于這種歲數的程蕓蕓來說可不算什么好事情,因為她是小孩兒就代表著她有很多事都不能做,很多意見都不被認可。 喬茗茗只負責點頭,狠狠點頭。 等程蕓蕓哭一場發泄完,喬茗茗認真問:“那你有什么想法嗎?” 程蕓蕓揪著衣角沒說話。 在猶豫,在思考。 院子頓時安靜下來,只有兩只母雞在地上覓食而發出的咯咯咯聲。 此時已進入四月份中旬,人間四月天,就是最舒適最美好的季節。 喬茗茗總愛抱著快兩個月大的閨女兒坐在墻角屋檐下,寧渝做了張長椅子放在這兒,特別適合休閑和聊天。 每到這時,彰彰就會特別激動。 她愛來戶外玩兒,只要在外頭,就會時不時露出個無聲的甜笑。 這會兒,氣氛該是很低沉的。 然而彰彰忽地看著程蕓蕓展出個笑容來,惹得程蕓蕓破功跟著笑出聲。 她躊躇幾秒,頗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很笨什么都不會,又什么都學不好,只有做腌菜和咸菜這些好像會好些?!?/br> 邊說著,邊覷一眼喬茗茗的表情。 等看到喬茗茗臉上對此露出點兒興趣后,就又漸漸歡快道:“所以我就在想,我做這些是不是也能賺錢。我沒想像你和蘋果那樣做大生意,賺點小錢也是知足的?!?/br> 總之,她若是再繼續躺平,等著村子富裕后帶她富裕,她得被家里人管瘋。 對自己的手藝,程蕓蕓其實挺有信心。 上輩子在家閑著沒事兒干時,就總搗鼓這些東西。 因為她家小丫要去縣里上學,縣城中學是住宿制,學校飯菜不好吃她就會做些rou醬香菇醬和腌菜咸菜給她帶去。 程蕓蕓是真下心思去研究過,有兩年里每天都魔怔似的在研究。從小丫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的時間,她每周都有給小丫做新鮮的這些菜讓她帶去學校。 小丫也說,她的每一任的舍友沒有一個是不喜歡吃自家這些菜的。 程蕓蕓做的rou醬香菇醬酒糟魚就不說了,這幾種不是rou多就是油多,香得人就著氣味就能吃下兩碗飯。 像是腌蘿卜腌辣椒腌芥菜醬黃瓜等等也特別受歡迎,她家小丫說自己在學校有許多朋友都得歸功于mama做的菜。 用來配拌面還是白米飯都一絕。 前段時間喬茗茗在山上提起山葵葉柄能做腌菜,她回來后就試了試,果真就被她做了出來,嘗著味道還不錯呢。 程蕓蕓回想著這些事,眼中不禁生出熠熠光彩。 喬茗茗一拍椅子,鼓勵道:“你這手藝很不錯??!只要做得好能賺錢,真能賺錢!” 君不見再過十年大名鼎鼎的老干媽就出現了嗎,九十年代迅速量產聞名全國! 咱們也不說和人家大牌看齊,市場往后這么大,味道好哪里怕沒生意呢。 再說了,就是如今你做些拎著去趕集市場上賣,沒準也能掙那么好幾元。 但程蕓蕓有點害怕:“我要是又失敗了怎么辦?” 她去年失敗好幾回,被人講了好長一段時間,這姑娘的勇氣好像都耗盡了。 喬茗茗想說我幫你,但是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不要怕,失敗了也就是幾罐子腌菜幾顆咸菜不是嗎,沒什么大不了的?!?/br> 現階段這件事程蕓蕓依靠自己的能力與家里人的幫助就能起步,并不需要她來幫。 喬茗茗從沒想當救世主,更不會積極給自己攬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經歷的事情,你這會兒幫她是為她好,可從長遠看呢? 所幸程蕓蕓也只是來找喬茗茗要個肯定,她現在特別信任喬茗茗。 只要喬茗茗說這事兒可以做,她心里好像就不慌。 程蕓蕓懷揣著滿滿的信心回家,特意在晚上吃飯時對家里人宣布了這件事兒。 程母出乎意料地點頭:“這才是姑娘家應該干的事,往后娘陪你做。也別怕,遇到事了娘幫你?!?/br> 程蕓蕓鼻頭一酸,眼眶冒出點晶瑩,很快又憋了回去。 她和她娘總有意見相悖的地方,但她娘在這種時候卻又總是無條件地幫助她。 尋常人家,總是矛盾與溫情并存。 人生百態,什么滋味都有,大約是這世界上最難研究懂研究透的東西吧。 氣溫漸升,太陽開始曬得地里勞作的人背上發疼。 四月上旬時村民們已把稻苗撒好了,如今五月正是插秧的時候。 村里耕地多,秧苗少說要插半個月,寧渝最近就面朝水田背朝天的忙碌。 他累得不行,但成績斐然。 村里人都說寧渝瞧著白白嫩嫩,但今年干起活來半點不輸村里的壯勞力。 喬茗茗心說,從前還能說一句白白嫩嫩,但現在她只收獲了一位雙面丈夫。 背上要比胸前更黑,滑稽得厲害,喬茗茗回回看他換衣服回回都得笑彎了腰。 “哈哈哈哈哈哈!” 三個月大的彰彰趴在床上抬起頭,點啊點啊的,也跟著mama笑得哈喇子都流下來。 衡衡此時就拿著手帕給她擦:“哎,小妹你真不講衛生?!?/br> 喬茗茗下意識轉頭。 “……” 忘了,她喬小妹如今沒得當喬小妹了,小妹這個稱呼成功被彰彰這小屁孩拿走。 因為首都來信中,她媽一口一個小妹,可說的都不是她喬茗茗。 信是二月就寄回去的,寄回首都后喬家一家子提著的心終于落回原地。 沒過多久,家里就寄了一堆東西給周隊長家。估摸著是謝善文回去后告訴了喬家人寧渝與周隊長的關系,家里人拿到地址后寄來。 寄的東西不算多,但心意滿滿,全是家里舍不得吃節省下來的。 有小米還有麥乳精,都是好東西。 而且大姐也快生了,她預產期在六月左右,喬茗茗竟然等到首都回信了才曉得! 她當即找村里人淘換了點兒山貨,又搞了瓶花生油和好幾袋的紅薯粉精大米寄回去。 大姐夫雖然在食堂工作,但這年頭城里物資靠分配,多少都有定量的,說起來還不如上陽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