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芳華 第139節
曹崧不答:“隋敬棠二十幾萬大軍壓在你們邊境,搞垮他對你們有百利而無一害,王上看我卻是一副不齒為伍的表情,也是有意思?!?/br> “你先前不是說了,這是你與監國之間的交易,我不齒你有問題?”韓沉決定不再與他廢話。 何必為這種陷害忠良的jian佞動氣,不值得。 韓沉重新挑開車窗,恰好一眼看到了騎在馬上的謝攬,剛平復的情緒又蹭蹭往上冒火。 韓沉大聲喊他:“謝千戶,勞煩你過來一下!” 謝攬心里正不舒服,聞言皺起眉。 先前韓沉被軟禁京城,他曾去探望過,遭到了拒絕。 此次出行,韓沉見到他也只當不認識,現在突然喊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什么酷刑給折磨了,聽說那曹崧是個變態。 謝攬立刻揚起馬鞭,策馬上前。 馬車周圍環繞著一隊十二監的宦官,聽到曹崧咳嗽一聲,才讓開一個缺口。 謝攬來到窗邊,從窗縫瞥見曹崧衣袍一角:“王上有何吩咐?” “本王聽說尊夫人一直跟在后面?”韓沉將車窗開到最大,屈起手臂搭在上面,“兩位還真是如膠似漆,令本王好生羨慕?!?/br> 用眼神大咧咧罵道:你是條狗啊,走哪兒都被馮嘉幼拴著?咱們江湖豪杰的臉全被你丟盡了! 謝攬讀懂了他的意思,嘴角微微一抽,心道大魏朝廷還是太好面子了,讓敵國階下囚吃的太飽,瞧給他閑的吧! 原本打算反擊他:你倒是想被柳盈盈拴在淮安繼續做鹽梟,你看人家搭不搭理你? 太扎心了,謝攬決定積點口德,沒好氣地說了聲“多謝夸獎”,見他不像被折磨了的樣子,一扯韁繩遠離了馬車。 韓沉話沒說完,正想喊他,聽見曹崧問:“王上與這位謝千戶是舊相識?” 韓沉瞟他一眼:“我是被他岳父設計抓住的,你說我們相識不相識?” …… 隊伍摸著黑趕路,一直到子時,眾人才抵達下一處驛館。 謝攬留在最后等待馮嘉幼,沉默著扶她下車。 瞧他心情低落,馮嘉幼知道原因,提議道:“夫君,咱們要不要趁夜返回去荊北驛館拜祭一下?騎馬來回,明早出發之前應該能趕回來?!?/br> 謝攬牽著她往驛館走:“不去了,沒什么意義?!?/br> 馮嘉幼溫聲:“你確定?不要半夜睡不著再想著去,可能會來不及?!?/br> “你見我睡不著過?”然而等回到房間里,脫了衣裳躺在床上,他又說,“不過……” “嗯?” 謝攬側過身,將臉埋在她頸窩里,聲音微微有些沉悶:“最近想起他們……我的親生父母,我心里越來越堵了?!?/br> 起初得知時,他只覺著煩躁,不愿意接受謝昭寧不是自己親爹這個事實,根本沒有為他們討公道的心思。 所以不理解二叔和謝臨溪的想法,他二人那么了解他,為何會認為他會沖動的跑去京城找齊封報仇,和齊封以命換命。 “現在看來是我不太了解自己,原來我并不是冷血,只是接受的比較慢而已?!?/br> 尤其是謝攬也有了家,并對屬于他和馮嘉幼的孩子產生了些模糊的期待后,他對陸御史夫婦倆的印象反而更清晰了一些。 父母對他的出生,應該也有著許多的期待。 不能因為他當時只有幾個月大,沒有印象,就否定了他們。 馮嘉幼只聽他說,也不搭話。 看齊瞻文近來的態度,他肯定知道齊封將謝攬當兒子看的事兒了,謝攬和齊封之間的恩怨已經拖不了太久,她也沒必要再苦口婆心的勸謝攬多加忍耐。 不如想想該怎樣以最小的代價對付齊封,斷了謝攬心中逐漸膨脹的心結。 “幼娘,你怎么都不安慰我兩句?”謝攬掏心窩子講了半天沒有得到一句回應,以為她睡著了,抬頭一看,她正睜眼盯著床頂的幔帳。 屋里不曾點燈,看不清楚她是在想事情,還是在發呆。 “嗯?”馮嘉幼回過神,她以為謝攬只是傾述下,沒想過他還需要她安慰。 從上次他被謝朝寧打擊,她看出來了,謝攬雖然性格沖動,又情緒多變,但他對于“痛苦”的承受能力超乎她的認知。 聽他提過,小時候他五叔為了救他而死,他曾躲進柜子哭,可見這份承受能力不是天生的,像他的武功一樣,都是練出來的。 想到這兒,馮嘉幼胸口悶悶的。 “你過分了啊?!敝x攬等了半天,依然不聽她安慰兩句,“像我這樣無敵的人,多難得才會流露出這么一點點脆弱,你竟然無動于衷?你有沒有心?你……” “你瞧你,是需要別人安慰的樣子?”馮嘉幼湊上去吻住他的嘴唇,將他的指責給堵了回去。 以往她總是很主動,但自從兩人圓房之后她挺多逞兩句口舌之快,很少再付諸行動。 雖然還是能看到他的傻樣子,只不過等他傻過那一瞬,就該她付出代價了。 這夫妻之事雖說有必要,她也樂在其中,但再怎樣快活的事兒一旦超過了“度”,一樣是種折磨。 而他和她的“度”,顯然是不同的。不過馮嘉幼不會刻意去說他,因為她心里清楚,他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愛惜她了。 就比如出了京城,驛館內炭火不足冷的要命,洗澡也不方便,知道她講究,他每晚只抱著她睡覺,給她當暖爐子,旁的事兒提都不提。 但現在她一主動,他哪里還能忍得了,火燒火燎的,念什么經都沒用,狠狠親回去。 很快這寒氣四溢的房間內,變得春情涌動。 馮嘉幼很快后悔了,不比家中獨門獨院的環境,縣郊小驛館房舍簡陋,隔音差極了,隔壁住的好像還是禮部顧侍郎。 她咬著牙不讓自己發出聲音,他卻故意使壞,她便不咬牙了,使勁兒去咬他。 早上謝攬起床穿官服時,不得不夸馮嘉幼真是將“講究”寫進了骨髓里:“你真是厲害,我都快被你吃了,穿上衣裳竟然連一個牙印都露不出來?!?/br> 馮嘉幼正在床上翻找自己的發帶,聞言回頭瞪他:“你再說!” 謝攬被她瞪的臉紅,清清嗓子:“不能賴我,是你主動的。我知道你是想安慰我,但我原先只是想讓你說幾句好聽話?!蓖nD了下,“不過這樣安慰也挺好?!?/br> 哪里是挺好,簡直是超出了他的期待。 馮嘉幼不理他了,等她找出發帶,謝攬走過去幫她束發。 說好了不帶侍女,由他來照顧,自然連這些小事也全都給囊括在內了。 束了好幾次馮嘉幼都不滿意,讓他抖散了重新來,今早上就是有點折騰他的意思。 謝攬并不覺得是折騰,他手上握著的不像發絲,像蛛絲,將他黏的死死的:“我真納悶了,從前我為什么會覺得在漠上遛馬獵鷹才是神仙日子?” 現如今再讓他回去遛馬獵鷹,他都不敢去想自己的狀態。 “回不去了啊?!彼仁敲糟母袊@一句,隨后哈哈奇怪的笑了幾聲。 馮嘉幼從銅鏡里看著他笑,雖說看上去不太聰明,但他的笑容總是充滿了感染力,令她也情不自禁的彎起唇角。 但想起他昨夜里的惡劣,又繃起了臉。 …… 使團一行幾十人先是一路南下,隨后轉向西南。 一旦進入了滇南地界,氣候逐漸暖和起來,但每個人臉上或多或少都顯露出些疲色。 尤其是沈時行。 他實在是太無聊了,跑去馮嘉幼馬車上和她聊天:“每天都是這樣,白天走官道、山道,晚上宿在驛館、衙門。一路上別說遇到吃人的怪魚了,連個打劫的都沒有?!?/br> 馮嘉幼:“……” 她問:“你告訴我,哪個會跳出來打劫京城使團?” 還是十二監、軍府、玄影司三方勢力都在的使團。 沈時行攏著手唉聲嘆氣:“沒有打劫的,來個攔路告狀的也行???好不容易碰到‘欽差大臣’,竟然沒人來攔路喊冤?” 馮嘉幼無語:“別忘了是誰帶隊?!?/br> 曹崧是從前的東廠頭目,“威名赫赫”,誰會那么想不開,跑來找他告狀? 沈時行耷拉著腦袋:“總之真是好無聊,這一路實在是太平靜了?!?/br> 馮嘉幼懶得理他了,天氣晴好,車窗大開著,她朝外望,滇南大地上已經看不到從前戰爭的痕跡。 “對了?!鄙驎r行忽然想起來,“險些忘記了,我是過來告訴你,隋瑛已經抵達了滇南都司?!?/br> 馮嘉幼:“哦?!?/br> 意料之中,隋瑛從濟南府回京城,知道她來了滇南,肯定會來的。 隋瑛也有一整年沒見她爺爺了。 還有駱清流,早上她還在和謝攬聊起駱清流,他去跟蹤衡王,這么久了,怎么連一點消息都沒有。 …… 又過了幾日,使團翻山越嶺的,終于來到了鎮國公隋敬棠的駐扎地,從前的滇南都司舊址。 如今的大魏,滇南和西北是兩個極特殊的區域。 最初時和其他地區一樣,軍事都由軍府統管,設置都司,從指揮使到五品武官,基本上每三年一換。 其他地區還好,滇南和西北顯然是不行的,統率不在這兩個地方待上十年,和當地土著打仗都會非常吃力。 以謝攬這個西北土著為例子,漠上一起風,他立馬就能判斷出沙暴幾時會來,以及強弱程度。連刀都不用拔,就能置人于死地。 而自從滇南都司上下被徹查后,滇南原本的軍制基本算是廢除了。 先皇派了信得過的鎮國公親自來守,除了原先滇南都司的兵,為了震懾南疆國,先皇又不斷增兵,一直到現如今的二十幾萬人。 先皇駕崩之后,這兵權沒能收回去,始終攥在鎮國公手里。 因為收歸軍府之后,會落入齊封手中,內閣對此是猶豫的。 即使內閣也擔心鎮國公擁兵自重,但齊封顯然更不靠譜。 于是只禁了隋思源的足,不準他離開京師,作為保障。 此刻夕陽西下,車馬隊伍被擋在滇南都司門外,已經被晾了一個多時辰。 “大人,您不下車去喊喊門?”沈時行心里好奇,為何一貫講“禮”的顧侍郎竟然坐在車里動也不動,任由鎮國公如此無禮。 “這你就不懂了?!鳖櫴汤尚Φ?,“在我朝,宦官被派出來監軍,不管被監的是誰,得到的都是這種‘禮遇’,鎮國公為人算是厚道了,只將曹公公晾著不管,沒派人站在城樓上罵?!?/br> 沈時行心道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