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兩個女人(一)
吳思華讀小四的時候,吳漢威與賴玉芬結婚;半年后傳來喜訊,秋天將為吳家增添生力軍。林春子高興得不得了,謝天謝地,一放暑假就說要提前回高雄安排一些事情。 「我只是回去看頭看尾,等孫子滿月我就會回來了?!沽执鹤有ξ刈M兒子的車,又探頭出來說。 幾個月之后,林春子打電話說賴玉芬生了一個胖小子。又過了幾個月,她又打電話給吳映雪:「阿雪啊,你弟弟他們夫妻都要上班,小孩又不放心隨便找個人就交給他帶,我看思華也十歲了,所以我──我」 「我了解的,媽。感謝您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幫忙我,過去這十年您的辛勞我跟思華都牢記在心底?,F在您要幫漢威我怎么會有意見呢?我只是擔心您身體不知道是否受的了?我與思華會照顧自己的,請您放心?!?/br> 老天爺肯幫忙,吳思華六年級畢業,轉到仁愛國中讀七年級的時候,王芝蘭帶也正好被安排為新生班的導師之1;吳映雪動用了一些人際關係,把吳思華排進王芝蘭擔任導師的班級。 王芝蘭一向的習慣,每接到新班級,都會馬上將他們的家庭背景與小學時代的成績溜覽一下,從書面資料初步判斷,其中可能屬于「問題」學生的人物,讓自己先有個心理準備。 這一班學生中,有一位名叫吳思華的學生,居然是「父不詳」!以目前的社會與法律來說,所謂「父不詳」的孩子,就是母親在無婚姻狀況下所生產,事后又沒有男人愿意出面認領。 1般來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與男人發生關係,甚至被強暴,事后卻不愿意讓對方知道懷孕的事,或者男方知道了卻不肯承認負責;有的是特種行業的女人,不小心懷孕又不肯墮胎生下的??墒沁@個孩子不但品學兼優,她的mama還擁有碩士的高學歷??傊?,這對母女充滿了神秘感,使王芝蘭對她們一開始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一次看到吳思華,王芝蘭就發現這是一個很有教養的孩子。根據她的經驗,單親的小孩比較會形成兩極化的現象;要不就是很獨立,否則就是缺乏自信,吳思華不只很會處理事情,而且非常合群,樂于助人,所以人緣很好。 第一次班會,舉行干部推選的時候,吳思華就以壓倒性多數當選班長。 國小的級任老師,班上的課除少數由科任老師擔任之外,都由她一個人負責,所以與學生幾乎都相處在一起,處理班上事務十分方便簡單。國中導師就不一樣了,雖然說大部分的導師都是上課時數最多的國文或英文老師,但頂多也是每天一兩堂而已,其他的時間還要到其他班級去上課,所以學生若有事情要找導師并不是很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班長與導師之間的默契就很重要;導師必須盡量把自己的「行程表」告訴班長,當有人要找導師時,班長先判斷能否告訴對方哪里可以找到老師,如果沒把握就自己先找到老師,讓她決定;最重要的是,如果有重大事情,一定要以最快速度通知老師。 這種輕重緩急拿捏得宜,做事明快干練的學生,即使九年級也很難找到,想不到吳思華小小年紀就辦的到,讓王芝蘭不禁想起黃建華。 王芝蘭的辦事能力,在同事之間算是不差,可是卻常常被黃建華指出缺點,每次想辯駁又覺得他說得實在有道理;久而久之,王芝蘭只要跟黃建華在一起,就幾乎成為一個完全不會做事的人,讓他主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