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cond Letter(1-1)
隔天早上十點,我打開了辦公室的電腦,隨即發現委託人的回信。 看樣子,他并非急于下定論的類型,不會因為我提出了關于葉宏昱的嫌疑,就立刻武斷地把他當作兇手。 這對我來說,絕對是件好事情。 至于接下來的調查,我打算嘗試從犯罪現場著手,并同時調查葉宏昱這個人。 我翻出前幾天收到的房屋廣告,找到許志承一家的房子,然后撥通負責房仲的電話。 幾個嘟嘟聲后,對方很快就接了起來,話筒另一端傳來中年女性的聲音。 「您好,我是和悅房屋的田美玲,很高興為您服務?!?/br> 光憑聲音和語調,感覺對方頗像是人很和善的鄰家阿桑,充滿親和力。 「您好,敝姓李,我對您負責的一間房子有點興趣?!?/br> 我沒有多馀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題。由于不想使用真名,于是我便以李先生自稱。 當我說出那棟宅邸的地址時,電話那頭明顯停頓了一下,但對方隨即以熱情的嗓音告訴我沒問題。 「不過不好意思欸,那個物件稍微有點『特別』啦,您介不介意在實際看屋之前先見個面談一下?」 「好的,完全沒問題?!?/br> 我沒想到對方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但還是欣然同意。 如果可以在實地考察之前先了解一下狀況,那何樂而不為呢?搞不好還能發現一些新的思路。于是,我們約定好大后天早上碰面,地點就選在他們公司。 掛上電話后,我接著開始搜尋有關葉宏昱的資料。 他跟許志承不同,并沒有時常身處鎂光燈下,不管是個人資訊還是新聞報導都相當少。找了許久后,也只查到他的公司原本是他爸的,是在他爸過世后才交給他掌管的。 我邊苦笑邊盯著毫無用處的資訊,忍不住開始想些無關緊要的事。 換句話說,葉宏昱是個富二代囉?真好啊,有個有錢老爸可是能夠少打拚半輩子呢。 我繼續盯著電腦螢幕,又不死心地滾動滑鼠滾輪好一陣子,然而,除了得知他們主要進口的茶葉和咖啡豆種類外,仍舊一無所獲。 奇怪了,現在不是資訊極發達的網路世代嗎?為什么找一個人的事蹟會這么困難? 我仰頭癱在辦公椅上,揉了揉眉心。 這家位在新北的公司并不是多有名的企業,即使查得出地址,也沒有太大的幫助。而且,這個人連社群網站都沒在使用,甚至連其子女的名字都查不到。 ……乾脆直接跑去新北,問那個轄區的員警好了……就說「我想知道那個葉進口商的事情,能不能透露一下呢?」這樣。 腦中突然浮現這種異想天開的想法,自然馬上就被理智給駁回。 用膝蓋想也知道,要是真的這么做,一定會被當成八卦記者還是什么可疑人物,然后再度被掃出警局。 也許我該等許冠廷的消息……既然他叔叔曾跟這個人有往來,那以他的立場來說,可能會比較容易找到資訊。 只是,作為一個主動提出要幫忙調查的偵探,怎么可以空手赴約呢?那豈不是要顏面掃地? …… 說是這么說,但現在幾乎可說是束手無策。 無奈之馀,我打開影音平臺首頁——當然不是打算看別的影片逃避現實。 我抱著一絲絲微弱的希望,將「葉宏昱」和他的公司名稱「興江」輸入搜尋欄,并按下搜尋。 結果很快就出現了。去掉一些不相干的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他帶領員工一起參加泳渡日月潭活動,以及出席新廠區剪綵儀式的影片,時間分別是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七日和二零一九年六月三日。 我先點開剪綵儀式的影片,百無聊賴地聽著司儀讚揚他們的公司,然后介紹老闆葉宏昱和各個高層干部。 就在葉宏昱拿著剪刀站到紅緞帶后,準備要剪下去前,我忽然發現了什么,隨即按下暫停。 「這不是……那個姓何的女傭嗎?」 她就站在葉宏昱身后不遠的地方,表情嚴肅,身穿看起來像是侍者的服裝。 我在調查許志承一案時,曾在某網路媒體上看到她跟劉姓女傭的照片。那似乎是記者在她們回許家宅邸收拾東西的時候,私下跟拍取得的,照片拍攝地就是許家宅邸外。 雖然她將原先及肩的黑發給剪短,衣服也完全不一樣,我還是馬上認出來了。 可是,她為什么會在那里? 會不會是命案發生后不得已換工作,然后正巧去了葉宏昱家應徵? 這部影片的發佈時間確實是在案發之后,也就是說我的猜測不無可能。但事情真的只是這樣嗎? 原先在許志承家工作的女傭,在事發后去到與許志承發生過糾紛的葉宏昱家工作……總覺得事有蹊蹺。 我將這個畫面擷取下來存進手機,并聯絡許冠廷,請他下次見面時幫我帶許志承家傭人和保全們的資料,以及調查他們目前任職的地方。 這次他也回得很快,立刻就傳來一句「好的,我會盡快準備?!?。 我傳給他一個感謝的貓咪貼圖,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也許,終于離真相更近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