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齡寵妃 第161節
書迷正在閱讀:文房四侯(古言,NP,高H)、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宮女(1v1,h)、離個婚好難(高H)、我在天庭和神君偷情的日子(1V1)、穿成惡毒小姑子怎么辦(NP)、昏帝、耍獾游戲、帥哥都有病、竊星(高干h)
宮里已經八年沒孩子降生,可想而知汪氏該引起多大的轟動,便是太后那邊也會喜悅非常,而汪氏以前的過錯,也會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變得無足輕重。 至于乾隆自個兒,焉知他不是暗暗期盼著呢?永琰畢竟是他勉為其難的選擇,可若有個更聰敏伶俐的阿哥能取而代之,不就皆大歡喜了么? 盡管汪氏腹中尚未知男女,但正因如此,才有著無限的可能。 這也是她價值所在。 * 重新搬回咸福宮的惇嬪顯得分外揚眉吐氣,在冷宮過了九年的苦日子,她幾乎忘了眼前金碧輝煌是什么滋味,誰能想到她還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呢? 以前服侍過她的婢女都紛紛做鳥獸散,只一個叫岫云的留到現在,也實在是無處可去,不得不忍辱偷安討生活——也幸而汪氏的脾氣比先前收斂了不少,若仍是朝打暮罵,只怕她也撐不到現在。 可如今看著那個讓汪氏翻身的肚子,岫云眼中流露出的并非喜悅,而是深深不安,“娘娘,咱們當真要這么做么?” 那日她可是瞧得真真的,皇上根本就沒……娘娘也忒大膽了些,倘要是被人揭發出來,可比責打宮女的罪名還要嚴重得多。 惇嬪輕蔑地望她一眼,“富貴險中求,你若不愿意,大可以去御前檢舉此事?!?/br> 岫云連忙垂首,“奴婢不敢?!?/br> 她跟娘娘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誰會相信她是無辜的?即便告發汪氏,她也難逃干系。 汪氏嗤道:“諒你也不敢?!?/br> 她愜意地撫摸著簇新的酸枝木桌案,“內務府倒是慣會見風使舵,這么快就把好的送來了?!?/br> 想起冷宮里頭那些霉爛生蟲的家具,她便一陣惡心反胃,她永遠也不會忘記是誰害她落得這般地步! 岫云湊趣道:“聽說是豫貴妃發的話,皇貴妃如今不大管事了,宮里大半歸豫貴妃做主,看來她還是挺厚待娘娘的?!?/br> 汪氏眼中透著陰郁的光,“什么厚待,不過是做賊心虛而已?!?/br> 以為好好讓她將孩子生下便會既往不咎么?可偏偏這個莫須有的孩子,將成為豫貴妃的催命符。 走著瞧吧。 作者有話說: 歷史上的汪氏不但性情暴躁撻死宮女,也確實玩過假孕爭寵這招,實屬清宮奇女子了╮(╯▽╰)╭ 第216章 苦心 惇嬪突如其來的身孕令闔宮為之震動。 翌日來請安時, 皇貴妃的永壽宮罕見地坐滿了人——魏佳氏這一年斷斷續續生病,自然也免了不少的請安,后來雖得復原, 可那些躲懶慣了的嬪妃們,難免存些輕慢之心, 因而總有借故推脫的。 也是魏佳氏威望日衰的明證, 她從來不處罰嬪妃,這對守規矩的人固然是好事, 可對不守規矩的人來說卻也是縱容。 郁宛總覺得魏佳氏學先皇后學偏了樣, 她不信孝賢會這樣軟善可欺, 一個能令闔宮上下爭相緬懷的皇后,必定是恩威并重的。 自然, 魏佳氏可能覺得出身受限,非懷柔不足以籠絡人心, 可她一味地寬仁待下, 其結果卻是令兩邊氣焰此消彼長,都知道皇貴妃說話還不及貴妃管用了。 郁宛自然是恪守本分,她對魏佳氏沒有多尊敬,不過多年的經驗告訴她,要想不被人抓住把柄,首先就得不出錯,故而每逢晨會郁宛都掐著點到,不早不遲, 風雨無阻, 她跟魏佳氏始終維持在克制有度的同事關系, 再進一步是不能了。 哪怕她倆曾有過慶貴妃這個共同的好友, 但慶貴妃走后, 她倆依舊是點頭之交,如此而已。 郁宛并沒因汪氏遇喜擔心得睡不著覺,誠然汪氏重新獲寵沖擊最大的將是她,但,郁宛自信已不是剛進宮時那個懵懂無知的新人了,她有十七年的經驗,還有高居貴妃的尊位,足以應對一切突發狀況。 去往永壽宮前,郁宛愜意地用了頓早膳,又親手給阿木爾布置了篇功課,省得這丫頭盡是一副看八卦的模樣,又想偷懶。 眾人見貴妃前來,齊刷刷向她起身施禮,郁宛姿勢優美地道了聲平身,又上前問魏佳氏安好。 魏佳氏看她的眼神有些復雜,顯然未料到郁宛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冷靜,但卻并未多說什么,只溫聲請她就座。 郁宛環顧四周,只見最為人矚目的汪氏卻沒有來,這可不像她以前的做派,有兩個可能:其一,便是她修行之后變聰明了,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干脆避避風頭,好保護自己跟腹中孩子的平安;其二,便是恃寵生嬌,仗著有孕故意不來,明擺著給皇貴妃和貴妃臉色看。 對于大多數羨慕嫉妒恨的嬪妃,自然更傾向后者。 舒妃從八公主夭亡之后老實不少,可積習難改,仍不禁流露出酸溜溜的口氣,“惇嬪未免也太猖狂了,這才剛遷出冷宮,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誰,不知所謂?!?/br> 沒人接她的話茬,郁宛在端詳護甲,覺得用鳳仙花汁染的還是差那么點意思,忒容易掉色,有沒有半永久的? 魏佳氏亦沉默不語,仿佛沒聽見這話。 舒妃只能背過身去跟穎妃咬耳朵,“難不成兩位娘娘也怕了汪氏?一聽見名字就聞風喪膽似的?!?/br> 穎妃沒好氣道:“你不怕,你去御前鬧吧?!?/br> 明知道懷孕的女人是塊燙手山芋,誰敢上虎口拔牙?設若汪氏回頭鬧將起來,保不齊吃不了兜著走。好歹忍過年關,等胎氣坐穩便沒事了。 舒妃興味索然,還以為汪氏的到來能令宮里熱鬧些,哪知一個個都成了佛爺——真懷念戴佳氏活著的時候,她倆這對臥龍鳳雛多有意思啊。 眾人也都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似的,囫圇吞棗沒什么滋味兒,可到底還是有些隱隱期待:皇貴妃失寵多年也就罷了,豫貴妃這樣寵擅專房的,真能容忍別人在她頭上撒野?怕是留有后手,所謂真人不露相、笑里藏刀即是。 這么一想倒覺舒服了些,實在汪氏為人討厭,若豫貴妃真個出手料理了她,倒幫她們出口惡氣呢。 散會之后,魏佳氏將郁宛單獨留下,對她道:“本宮知道惇嬪出來,meimei必然會受些委屈,也請meimei看在她腹中天家血脈的份上,千萬饒恕則個?!?/br> 說是勸告,其實也有點提防的意思,畢竟郁宛這幾年料理宮務下來日益嫻熟,她想做點手腳,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 何況年老之人總是分外垂愛幼子,倘若汪氏生下位公主,皇帝分在阿木爾身上的心自然便少了。 魏佳氏怕她糊涂之下做出錯事。 郁宛笑道:“謝jiejie提點,但,您實在是多慮了?!?/br> 她不覺得汪氏能對自己有什么威脅,就算等她平安生產完,皇帝頂天也就給她個妃位,難道還能許她當貴妃么?歷史上她那樣千伶百俐,屢作不死,照樣也只是以妃位下葬呢。 郁宛好奇魏佳氏抱著什么心態,“jiejie不怕惇嬪誕下皇子么?” 魏佳氏嘆道:“怕,可又能如何?是萬歲爺臨幸了她,本宮既阻止不了,便只能幫著安頓?!?/br> 她又有一重隱秘的心愿,汪氏生得那樣像孝賢皇后,她的孩子會否也像端慧太子;若真如此,她將這個孩子平安撫養成人,也算全了孝賢皇后的遺志。 郁宛:…… 這人完全沒救了,看她總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又口口聲聲因果輪回,怎么不去學佛? 她還有一事要跟郁宛商議,“萬歲爺只下旨讓惇嬪遷出冷宮,此外未置一語,本宮想著,不若先晉了汪氏位份,也好讓她安心養胎,你意下如何?” 當然晉位得皇帝同意,她先跟郁宛提起,自是希望她能幫忙說上一嘴,到底皇帝對那晚的事懊惱著呢。 郁宛很干脆地拒絕了,她可沒魏佳氏那般大度,就算要扮賢惠也不想用這種方式,短暫提高一下待遇倒無妨,晉位的話汪氏可就太得意了——郁宛不跟她計較,可也不代表要像春風一般溫暖。 魏佳氏就知道她還是嫉妒,只得嘆了口氣,暫且作罷。 回宮之后,郁宛檢查了阿木爾的功課,確定是她一筆一畫親自完成,并未找人代勞,這才點了點頭,讓她自去作耍。 以往的阿木爾是會如乳燕投林般飛奔到庭院里去,這回倒是多看了郁宛兩眼,想要說點什么——顯然她已聽聞外頭的風言風語——可最后也只是撓了撓頭,略帶沮喪的出去。 她覺得她幫不上額娘的忙,而且宮斗這種事距離她們的日常已太遙遠了。 新燕笑道:“格格還是想為您分憂的?!?/br> 郁宛輕輕搖頭,“我沒事,她管好自己就阿彌陀佛了?!?/br> 身為家里的大孩子,乍一聽聞父母要生二胎,不知是什么心情。郁宛那時候倒還好,蒙古女人生娃就跟下崽似的,本來也沒怎么斷過,反正一捧苞米一碗羊奶就夠活了,可對宮里的金枝玉葉而言,想必更注重精神感受,何況阿木爾當了她老子十多年的小棉襖,如今眼瞅著多了個分寵的,總難免會有些低落。 新燕沉吟,“娘娘當真不怕么?” 郁宛失笑,“怕什么?” 怕汪氏母以子貴后來居上?可她已經是貴妃了,汪氏無論如何越不過她去,比起寵愛,郁宛更看重的倒是實際待遇;至于阿木爾,反正再過兩年也得出閣,即便真有個小格格取而代之,那也是后話了,影響不到阿木爾的終身。 且不知怎么,郁宛總懷疑汪氏這胎有些蹊蹺,雖說按照歷史進程推算,汪氏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段懷上和孝的,可那時候她畢竟如日中天呀,誤打誤撞中了一次也不稀奇;如今的汪氏卻失寵九年,皇帝只到她那里過了一夜就有孕了,這準頭未免太足了些,真叫她生出個全須全尾的下來,那乾隆倒成神射手了。 新燕大驚,“娘娘懷疑惇嬪假孕?” 郁宛忖道:“倒也未必,興許太醫院誤判了也說不定?!?/br> 她看那些民間故事,就有婦人因為求子心切導致脈象紊亂的,興許汪氏日思夜想有個孩子翻身,才出現類似喜脈的征兆。 不管怎么說,郁宛都決定靜觀其變。因此她才沒同意魏佳氏給惇嬪加封——萬一是場烏龍,不就等于汪氏白賺了個妃位么? 當然,這還得在汪氏無意的前提,可她若有意為之,那郁宛更需戒備了,考慮到汪氏以前就有設計戴佳氏的前科,郁宛可不想中了暗算,無論汪氏想賴在誰頭上,反正不能是她! 郁宛叮囑新燕,“往后汪氏若是單獨上門求見,不許讓她進來,吃食之類也別往咸福宮送,她若有缺的,只管問內務府要去?!?/br> 當然,也不能叫阿木爾被她碰瓷賴上,郁宛決定把阿木爾送到她十二哥府上去住幾天,正好諾敏最近因為時氣所感身體不太爽快,阿木爾也能幫忙照應——功課么,就讓她五哥布置,橫豎都在宮外,住的也近。還有永瑆這位書法大師也能教她練字。 哥哥多就是好啊,阿木爾一定會感激她望女成鳳的苦心。郁宛一副自我陶醉的神色。 新燕:……感動得她都要捶胸頓足了。 可憐的格格。 第217章 應變 阿木爾過去不久便傳來佳音, 原來諾敏竟是有身孕了,難怪總懨懨的沒精神,吃不下睡不著的。 這實在是個意外之喜, 永璂跟諾敏成親四年,一直不見消息, 穎妃還以為是義女不能生呢, 急得都想找個專治不孕不育的蒙古大夫來看看究竟。 如今才算放下心頭大石。 慈寧宮的老太太也高興得連聲叫好,今年不知交了什么大運, 宮里宮外雙喜臨門, 這會子即便叫她兩腿一蹬兩眼一閉, 她也能幸福地上西天了。 太后便照著惇嬪的例給十二福晉也送了份禮去,又交代永璂一定要好好照顧諾敏, 頂好給她生出個重孫子來,她才含笑九泉。 當然, 重孫子比起孫子還是隔了一層, 太后更看重汪氏的龍胎,反正她老人家庫房里別的沒有,各種逢年過節的補品最多,太后便每日流水似的命人將人參鹿茸等等珍稀藥材往咸福宮送,只要吃不死就往死里吃,非得叫汪氏生個白白胖胖的阿哥不可。 汪氏暗暗叫苦,她又不是真有了,誰耐煩喝那些苦藥, 奈何盛情難卻, 不得不捏著鼻子咽下。 她更憂心的是以后, 眼看著頒金節都過了, 若三四個月肚子還不大起來, 她該如何交差? 不成,她得快些將包袱甩掉。 汪氏愈發殷勤地往永和宮走動,絲毫不畏天寒,她往永壽宮都沒這般勤快。眾人看在眼里,就覺得這位惇嬪娘娘眼光毒辣,敢情她也知道豫貴妃才是掌握話語權的人物,需要巴結討好呢。 可看到汪氏每每吃了閉門羹敗興而歸,眾人便又換了種說法,豫貴妃真是鐵石心腸,誰的面子都不給,惇嬪不自量力妄圖高攀,被人輕賤也是活該。 郁宛任憑外頭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本來她也沒有接見汪氏的必要,不管真孕還是假孕,這孩子又不是為她生的,還得要她負責么? 只是落在皇帝眼里,就難免以為她借著位高權重使小性子。 這日郁宛在養心殿內紅袖添香為他研墨,乾隆笑著拉起她的手,“還在生氣?朕都說了是無心之失,你看朕這些日子不是也沒見她么?” 他這么盼她吃醋,郁宛不演一演簡直對不起人,便輕哼一聲抽出衣袖,“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您這會子說得好聽,等惇嬪臨盆的消息傳來,保準跑得比兔子還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