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僖貴妃她不想奮斗了/溫僖貴妃在線養老躺平
書迷正在閱讀:不死美人[無限]、世子爺今日真香了嗎、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清穿之大齡寵妃、文房四侯(古言,NP,高H)、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宮女(1v1,h)、離個婚好難(高H)、我在天庭和神君偷情的日子(1V1)、穿成惡毒小姑子怎么辦(NP)、昏帝
書芳戲稱,這一兩年里,太醫院大概是整個皇宮最繁忙的部門了。 阿娜日那邊也不遑多讓。去年服侍太后歸了西,阿娜日身先士卒在寧壽宮日夜不離,她宮里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清閑。今年阿娜日又病了,她身邊的人個個提心吊膽,小心服侍。 唯一可稱慶幸的就是阿娜日與宮中其他嬪妃打交道不多,所以病了后對外說需要靜養,便沒多少人登門來探病,多數都是送上禮物而已。 她的小院便沒熱鬧起來,她身邊的人也沒領到額外的活計,只敏若、書芳與黛瀾常來探望小坐,日子還算安靜。 康熙的身體說是痊愈了,其實只是比最嚴重時有所好轉,他的身子一年不如一年,這一點已是肯定的,雖然御醫不敢對康熙明說,但他自己心中也有數。 去年那一遭本是為了試探兒子們,結果說不上究竟合不合他的心,失望有之,但也有些慶幸——好歹還是有幾個消停兒子的。 論理,兄弟倒了一群,四阿哥是很有優勢的,這會應該受到康熙的重用了。但他堅持走低調路線,沒乍然冒頭。 康熙如今心理矛盾,一方面是江山要后繼有人,一方面則恨透了兒子們的野心與“德不配位”,四阿哥這會蟄伏起來,倒也免于惹他的眼了。 至于日后的路怎么走,敏若并不為四阿哥cao心。 一來論奪嫡的水平,人家好歹是一代冠軍,哪怕如今尚未登位,也一定是勝過她的;二來……她替人家cao心,真的不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嗎? 小院缸里的蓮花又開了,往年這個時候,踏雪總是巴巴地躍幾子,然后將兩只前爪搭在缸沿看里邊的花。 敏若則總是坐在一旁的藤椅上靜靜地翻書,偶爾抬眼,笑著看一眼花,也看一眼貓。 今年花開得還如往年一般嬌艷,敏若卻沒有欣賞的心思。 蘭杜怕她觸景傷情,想吩咐人將這兩缸蓮花、金魚都抬走,被敏若否決了。 “就放著吧,在這小院里開了這么多年了,沒有它們,我還會有些不習慣呢?!?/br> 于是這兩口缸又被留在庭院里,不過敏若閑坐的地方從蓮花缸旁挪到了葡萄架下。 大片大片的葡萄藤在炎炎夏日中為人構造出一片陰涼地,今年藤上還是結了不少果子,不過再沒有嘴欠的小貓去偷吃果子又齜牙咧嘴地跑回來了。 敏若坐在葡萄架下拆南邊來的書信,瑞初的信中都是家常話——不然她也不會這會在院子里就拆開看,信中并沒有多少提及蓁蓁的地方,只簡單說了一句“五姐安好”,并表明蓁蓁近來忙于書院事務。 安好且忙,說明烏雅殊蘭近來很安分。 而瑞初則是一如既往的忙上加忙,哪怕不能將暗地里的事務寫在信中,光是今年她為了徹底鏟除旁人在江南的手腳而弄出的動靜,也足夠她在明面上忙好一陣了。 敏若稍微叮囑她注意飲食作息,不過這些瑞初身邊的人也會留心。相隔千里,多少關懷都無用,能落在紙上的,唯有敏若分享的一點京中的生活。 小院里的石榴花開了又落了;芽芽做出一點小成就,歡喜得很,美滋滋地來向她展示;舒窈在石榴花開的季節平安產下一個小女孩,生出來時不輕不重,皺巴巴的小娃娃,皮膚紅彤彤的,長大一點后皮膚變得白嫩,也能看出眉眼與舒窈的相似了,敏若喜歡得緊,又送出一塊玉鎖去…… 這些家常事務寫起來落在紙上,不知不覺便是一長篇,這些年敏若送給瑞初的所有書信,都被瑞初妥善收好,這些寫家常事的信被收在案頭,書房的主人會三五不時地取出來來回翻看,紙上的墨香都是瑞初少時嗅慣的,來自額娘的味道。 蓁蓁的信里則提及一點江南的夏景,說天氣很熱,泛舟郊外湖上,見蓮葉接天,目之所及一片翠色,探手拂碧,美不勝收;說夏月化作平常富家夫人身份施避暑湯,還化妝去慈幼堂照顧了幾天孩子,體驗格外新奇。 這些事情蓁蓁在京中也是做過的,體驗新奇的人究竟是誰不言而喻。 敏若對此不發表意見,也沒什么感想。如果能自己做選擇,烏雅殊蘭會愿意拋下一切跟蓁蓁走,變成一個毫無身份、沒有特別地位的人嗎? 只怕不愿意。 但蓁蓁還是帶她走了。在她生命最后的兩年里,她會被蓁蓁帶在身邊,心智從懵懂重新走向成熟,只是不知還會不會走了老路。 但那些都與敏若無關了。 有瑞初在,哪怕所謂“本性難移”是真,烏雅殊蘭也沒有再作妖的機會了。 她仍然是個囚徒,卻又獲得了相對的一點自由,至于是不是真正的自由……誰說得準呢? 敏若將信紙重新折好收回信封,漫不經心地想——畢竟真正的自由,在心里,而不在身上啊。 大抵是康熙大清洗的動作嚇到了一部分人,這一年里朝中還算安靜,只有二月里又跳出的一個請復立廢太子的大臣為枯燥的前朝后宮增添了一些樂趣。 比起他真是為廢太子請命,敏若更傾向于他是被推出來試探康熙的心意的。 但無論是不是試探,他這種頭鐵的行為都惹怒了康熙,斥其不忠不孝,誅殺。 敏若聞訊,沒有多少感慨,都是盤上的棋子,自然自愿入局,就要做好付諸生死的準備。 康熙的身體好轉后,偶然會來敏若這坐坐。 夏日過去,京中天氣稍微轉涼,小院里的金桂開了花,是敏若后來又從布爾和院里移來的一株,花香很濃,靠近樹梢更是馥郁撲鼻。 康熙看著敏若細致地挑揀花朵,她要選品相最好的、香氣最濃的花晾干入香,冬日燃起,有甜香濃郁,吹得一室暖香。 在這些風雅事上,康熙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如敏若的耐心,他定坐著看了一會,看著盤中色澤金黃的桂花,忽道:“你可夢到過布爾和?” 敏若明顯愣了一下,康熙出口的一刻便意識到失言,但并不后悔,而是安靜地等待著敏若的回答。 敏若回過神來,笑了,“早些年還不會夢到,這幾年許是老了,夢中常有舊時情景,才夢到過她幾回?;噬暇壓斡写藛??” 康熙收回目光,倚著暗囊靠坐炕上,淡淡闔目,掩住眸中的萬般情緒。 “朕也有數月未曾夢到布爾和了?!彼曇艉茌p,聽不出有什么情緒。 敏若聽罷,一陣緘默,面容柔順平靜,又似有些感慨懷念之色。 然而鬼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秘方香料珍奇難配,請某位皇帝有些自知之名,給你用一春天就很夠意思了!她又不是讓唐明皇見楊貴妃的術士,人家還有報酬呢,她光自己賠本去了! 良久,敏若方輕聲道:“故人入夢,何等珍貴,若時時刻刻都能得到,便不算珍稀了。沒準那日布爾和心情好了,又舍得來看看咱們呢?!?/br> 康熙靜默不言。 今年冬瑞初未能回京,蓁蓁也未曾回來。 霍騰又領了外任,往西寧一代駐軍練兵去了,這一回夫妻兩個都在外面忙,倒是沒有誰獨守空閨寂寞清冷,比較公平。 安兒在京中第一場雪落下前趕回京師,今年育稻似乎出了點問題,所以他回來得格外晚。 弘杳已經長得很高了,十多歲的孩子,隨先生讀了四書,因在塞外的時間長,也很擅弓馬,身量高挑、體格健壯,但無論安兒和潔芳,都是生得很秀氣的面容,因而他面孔也頗秀氣,反差感很強。 敏若忍不住捏捏肌rou,感慨,“你阿瑪當年練騎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是我們弘杳有出息?!?/br> 弘杳乖巧地任她捏胳膊,還配合地鼓了鼓肌rou,安兒在一旁哼了一聲,道:“額娘您就別夸了,您越夸這小子越得意?!?/br> 弘杳配合地得意洋洋地昂起頭,敏若忍俊不禁,順手揉了把他的腦袋,問:“明年還跟著你阿瑪額娘走?” 弘杳點點頭,敏若思忖著道:“也好,京里也不消停,你留下必得入學讀書,兄弟們之間事情也多,不如在外面了?!?/br> 安兒又低聲道:“四哥的意思是明年叫弘暉也隨我去?!?/br> 敏若揚揚眉,想想道:“你心里有數就好?!?/br> 安兒點頭應著,輕聲道:“您放心吧?!?/br> 十二月宮中一場大封,終于帶來了一股喜氣,再加上新年的籌備,宮中各處都忙碌了起來。 年底工坊停工,舒窈本來該帶領她的核心團隊繼續卷研發卷死同行,但一來去年已做出了成就,今年任務并不緊迫;二來她家里又添了小崽,好容易有段時日能陪陪孩子,她也舍不得繼續忙了,因而難得地良心發現,帶領核心研發團隊也休年假了。 芽芽在家陪了阿瑪額娘一段日子,又踩著沒到年根的時候打包袱入宮來陪敏若。 蘭杜見她入宮自然是很歡喜了,一面張羅使人打掃偏殿,一面笑道:“格格這會住幾日?” “二十七回去就成!”芽芽道:“正經能住幾日了,只要瑪嬤不嫌我煩?!?/br> 敏若正坐在炕上剪花枝,聞聲斜眼睨她,笑了,“我幾時嫌過你煩了?且住著吧,年底出宮也好,避個清靜?!?/br> 這段日子是敦親王府里熱鬧,等二十七往后,便是她的永壽宮里熱鬧了,芽芽正好能把兩邊的熱鬧都避開。 芽芽湊在敏若身邊便笑,又去后頭換了衣裳來陪敏若說話,一瓶梅花已修剪好了,插入凈瓷瓶內擺放在炕桌上,芽芽左右欣賞,贊道:“還是瑪嬤的手藝好,都是一樣的花,落在瑪嬤手里的就比外頭的好看?!?/br> 敏若有些無奈,看了她一眼,道:“別和你阿瑪學那油嘴滑舌的。這段日子在家里修整的可好?跟著你十二姑,可受罪了?!?/br> 芽芽年紀輕輕,已頗有卷王風采在身,道:“在家里很好,跟著十二姑并未受罪,其實忽然閑了下來,我還有些不習慣呢!阿瑪說叫我好生養養精神,不許我畫圖,我也手癢得很??上Ш腓脤鹌髦圃觳桓信d趣,不然我在家里還能教教他,有點事做?!?/br> 敏若目光一變,默默挪動身體讓自己離芽芽稍微遠了一點——她這種陳年咸魚,還是不要污染難得的絕世卷王了。 不過轉過來想想,容慈、靜彤、瑞初、舒窈她們都是在她身邊長大的,不也沒被她的咸腌入味?長大了一個比一個卷,真是難得。 芽芽不知她都想到哪里去了,很不客氣地膩著她撒嬌。敏若目光溫柔地注視著她,芽芽是康熙四十一年生人,其實還是個小姑娘的,放在現代,是連大學校園還沒踏入的年紀。 然而如此小的芽芽,肩上已經扛起了不小的重量,一雙手哪怕未曾攪弄風云,也實打實做出了自己的成就。 敏若指尖溫柔地摩挲著她的鬢角,低聲道:“歇歇也好,換換腦子,沒準明年能有更多點子呢?” 芽芽乖巧地答應著,外面下起了雪,她趴在祖母的懷里向外看,看到漫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她低喃道:“瑪嬤,您說哪里會有比京師還大的雪呢?” 敏若想了想,道:“塞外吧?關內的雪再大也是有限的?!?/br> 芽芽便笑,道:“可惜去那幾次都沒機會看到?!?/br> 她仰頭望著外面的天,“瑪嬤,此生能做阿瑪額娘的女兒,能做您的孫女,我好幸運?!?/br> 敏若輕撫她鬢角的手一頓,又笑了,道:“日后歲月悠長,這天高地遠,你盡可以去一一看過?!?/br> 芽芽笑瞇瞇地摟住她的腰,趴在她懷里應一聲,繼續看窗外的雪。 雖然近年瑞初和蓁蓁、雪霏都未回京,但近年江南那邊也不是“顆粒無收”。 至少舒鈺回來了。 ——雖然如今忙著帶小孫女的海藿娜對小兒子的想念已經沒有那么濃郁,單是聊勝于無吧。 令海藿娜比較歡喜的是舒鈺回來的同時,還帶回了海藿娜日思夜盼的小兒媳的消息。 經歷過肅鈺那一遭,海藿娜如今對兒媳的要求就剩下五個字:人、是個好人。 至于身份、家世,她都不在乎。鈕祜祿家如今可謂是富貴已極,她和法喀甚至沒有在門當戶對的人家里,為舒鈺琢磨一樁姻親的打算——結親后惹人眼并非什么要緊的原因,兩家的政治立場也不是大問題,只因為沒必要拉攏盟友。 她與法喀商量過,一旦今上駕崩,無論繼位的是哪一位,法喀都是一定要退下來的,結果總歸如此,舒鈺也不打算走仕途,與其汲汲營營為他盤算婚事前程,不如讓兒子找自己喜歡的,好求一生夫妻和順。 舒鈺自己看中的姑娘并非官宦人家出身,家中幾代耕讀,稱不上多么富貴,但衣食不缺,家中女子也都讀書識字。 是瑞初先看中的人家的女孩,帶在身邊行走學習,舒鈺也常在瑞初身邊,巧合之下二人認識,偶爾逐漸熟悉,愈發投契,直到今年舒鈺終于下定決心,對女孩表明心跡,又將信物交了出去,同時回京向父母親人坦白。 說起這件事來,海藿娜帶著幾分好笑,道:“我可是看準那小子了,他怕是連我與法喀若不同意,要怎樣私奔都盤算好了!”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敏若看海藿娜的神情就知道這門婚事八成是準了,她悠閑地拈了枚松子仁吃,盤算著庫房里有什么適合給侄媳做見面禮的東西,一面聽海藿娜說話。 海藿娜果然笑了,道:“我能怎么想的?既然舒鈺看中了,自然是沒有棒打鴛鴦的道理。只是那小子辦事我也不放心,便去信向瑞初打聽打聽,瑞初若是說好,那必然是準了。明年開春,小知遠也稍微大些,公主府里的乳母、保母們照顧得來,我便可以安心動身南下。法喀去不得,我總得去親自相相媳婦吧?如果真是個好孩子,他們只管成婚,旁的事自有我和法喀主張?!?/br> 滿漢不通婚是習俗不錯,但約束的也有限。 敏若道:“有需要我的,知會一聲便是?!?/br> 海藿娜笑道:“jiejie您吶,就等著吃侄媳婦茶吧?!?/br> 敏若靜靜看著她,看她喜上眉梢的模樣,不禁也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