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僖貴妃她不想奮斗了/溫僖貴妃在線養老躺平
書迷正在閱讀:不死美人[無限]、世子爺今日真香了嗎、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清穿之大齡寵妃、文房四侯(古言,NP,高H)、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宮女(1v1,h)、離個婚好難(高H)、我在天庭和神君偷情的日子(1V1)、穿成惡毒小姑子怎么辦(NP)、昏帝
生在皇朝建立之后,他是一位穩固基業之君,南征北討內穩朝綱,論政績與成就并不遜色太祖太宗,若生在亂世,也必是一代梟雄。 與他隔空對弈,靜彤一步不敢懈怠,一分不敢掉以輕心。 在要解決卓瑯可能會成為進一步加深大清與準噶爾部聯系的棋子這個問題時,那些一直給她添堵卻沒被她連根挖掉的“準噶爾正統遺老們”的用處就顯現出來了。 準噶爾部內請卓瑯與和碩特部汗的兒子聯姻、再續兩部舊好的聲音愈響。 在“老臣”們忙碌的同時,因事關母族部落,一直以來深居簡出的阿??啥匾查_始四處聯絡走動。 噶爾丹與策妄阿拉布坦都是行事狠辣不留余地之人,和碩特部實力不如準噶爾部,卻與準噶爾部相近,在那兩位在位時,雖然一直保持有親,但混得其實不怎么樣。 ——譬如當年,噶爾丹的大刀險些架到和碩特汗的脖子上,和碩特汗為求保命才極力抱穩大清的大腿。 如今靜彤在位,阿??吹贸鏊龑ψ楷樀闹匾?,自然為自己的母族部落謀算起來。 雖然和碩特部已經背靠大清,但準噶爾部兵馬強壯,如果能再度結親、結成友好關系,對和碩特部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從準噶爾部那群“遺老”的角度講,靜彤之女與和碩特部聯姻,一來彰顯出大清公主對準噶爾部的尊重,二來他們促成此事,也能夠彰顯一下自己在部內的地位,于是在靜彤的兩面挑撥之下,聯姻的呼聲就這樣越來越高。 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算計,甚至從頭到尾靜彤的計劃卓瑯都十分清楚,她冷靜地看著母親將自己的婚姻押到了棋盤之上,冷靜地與母親一起成為了執棋之人。 成婚之后是她到和碩特部居住,還是和碩特部的人聯姻到準噶爾部,來到準噶爾部居住,這其中的差別巨大。 這一點上,和碩特部方面尚且好辦,需要小心謀算尋求盡善,是為了盡量減少大清帝位上坐著的人可能會生起的猜忌和防備。 至于成婚之人是高是瘦、是美是丑,她都并不在意?;楹笫欠蚱藓兔狼橥兑夂?,還是相敬如賓,又或者互引為仇,她也不在意。 說她還小也罷,說她太冷透也罷,此時她只知道,她要對得起她的母親,對得起追隨她的人,對得起臣民口中一聲聲的“小汗”。 她要握緊準噶爾部的權力,而非將權力拱手讓給她的“弟弟”。身為女子又如何?她從來不比部落里任何一個同齡的男孩弱,她只會比他們更強,未來,她也會比天下的男兒都強! 不爭這一口氣,她怎么對得起為她謀劃至此的母親,對得起她名字里象征高遠的卓,和意為美玉良才的瑯。 生在大清的端靜公主、準噶爾部的汗王膝下,身為她的女兒,她就應該不平凡! 此刻,她的母親已經將一切都壓在局上,她的婚姻,又為何不能拿來用一把? 只要能贏,勝過她的“弟弟”,正大光明地坐到那個位置上,對她而言就是成功。而能用那份權力為她的臣民帶來好的生活,如母親一般讓他們生活得美滿幸福,得到他們的信賴與支持,則是她心中的無上幸福、無上榮光。 與這一份“幸福 ”相比,男女之情,夫妻之愛,不過尋常。 靜彤為卓瑯的婚事決定爭一把,而康熙對弘恪的婚事,也未必沒有想法。 京中,錦妃病了,敏若少不得要去探望一遭。 啟祥宮一如既往的清寂,早年與錦妃同住的幾個低位嬪妃,如今或是遷走了,或是薨逝了,總歸如今啟祥宮中只有她一位嬪妃居住。 宮殿內布置倒是精細,有康熙吩咐,錦妃的一應月例用度都比照貴妃位份供給。 但這些剛入宮時曾看得很重的東西,對如今的錦妃而言,都并不重要了。 她病得厲害,燒得臉頰通紅,昏昏沉沉間,口中喃喃念著什么,敏若湊了近些聽,分辨出是“靜彤”。 敏若心里忽然一酸,輕輕握住了錦妃的手。 握手、拍肩、摸頭,是她安撫或者對一個人表示支持的標準三件套動作,但這些動作她也不是對誰都做,至少嬪妃當中,目前有這個待遇的只有書芳、黛瀾與阿娜日。 對于身體接觸,她還是抱著防備心理。 極親近的人可以湊近觸碰她,一般親近的是她摸別人,不大熟的是干脆不要沾邊,大家保持安全距離,別人絕對不可以坐在或站在她的無防備盲區。 ——所以這么多年,所有宮宴、出巡……那種無法控制的身后必有一片人的場合,書芳永遠是站在她身后正中,只有那種能夠擋得讓后面的人完全看不到她的站位,才能讓敏若安心。 她與錦妃稱不上十分親密,這會忽然握住錦妃的手,也并非因為都是女兒在外的母親而物傷其類。 她只是忽然想到,她不知是無影無蹤,還是干脆死了,又或者真是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的時候,她的mama,是不是也如錦妃這般痛苦。 敏若側過頭去,輕輕擦拭了一下眼角,然后輕聲對錦妃道:“你要快些好起來,才能見到靜彤啊。好起來,才有與靜彤見面的機會?!?/br> 錦妃與靜彤,好歹還有見面的機會,而她……也只能抱著那點虛無縹緲的希望,咬著牙走下去。 她三生不信神佛運氣,唯有在這件事上,她希望自己能有一點運氣。 哪怕一點點,至少讓她再看她的親人一眼,對他們說一聲抱歉。 養育她一場,尚未享受多少來自她的孝順,便為她傷心流淚,她有萬般罪過,只希望還能有承歡長輩膝下彌補的機會。 燒得糊涂了的錦妃聽到敏若的話,似乎說了什么,這一回敏若湊得很近也沒能聽清,只看到她眼角留下兩行清淚,順著太陽xue滑入鬢角當中。 弘恪小心地擰濕了巾子來給錦妃擦拭,又用冰涼的巾子替換了錦妃額頭上的那一張,康熙三十九年出生的孩子,今年已長了很高的個子,身形有些消瘦,但肩膀似乎扛得起從小相依為命的瑪嬤的重量了。 敏若沒再言語,靜靜坐了一會,起身來,弘恪跟著送她,二人走到外間,敏若道:“若有什么事,只管叫人去永壽宮找我。你額娘托付過我,這是我應該做的,不必不好意思?!?/br> 弘恪連忙應是,敏若看了看他,輕聲道:“好孩子?!?/br> 弘恪到底還小,聽敏若這樣說,眼圈忽然一紅,忍著淚垂頭,再張口時已有些哽咽,他說:“謝毓娘娘?!?/br> 多好的孩子,如果沒有康熙橫在其中,敏若會更喜歡他。 他的親生額吉,大約也是個極柔軟善良的人。 敏若沒再說什么。 沒隔多久,舒窈入宮來請安,她就快要啟行了,已經開始收拾行囊,今日得空,來宮里轉了一大圈,先去寧壽宮,然后陪淳妃坐了一上午并用了晚膳,最后來敏若這,待到宮門落鎖的時辰才走。 閑坐聊天時,她笑瞇瞇對敏若道:“您不知芽芽有多聰明,論天分,除了我,我敢說滿大清的火器工坊摞起來都尋不出一個比她更有天分的!” 敏若默了一會——這本來應該是一句正經話,但為什么她現在覺得這句話可信度不高呢? 作者有話要說: 1:《周易》 第二百零九章 五十三年的夏日還是在暢春園中度過的,黛瀾今年身體不錯,天氣雖炎熱,她倒也能出門走動,每每是早晨來,黃昏天氣涼爽時才回去。 長夏一日,或安靜同坐,黛瀾打坐抄經,敏若讀書插花,雖不言語交談,默契卻在其中;或共同品評詩賦,寫字作畫,焚香撫琴——大多數時間還是看敏若樂不樂意動彈。 她常年懶得出奇,但偶爾還是有些風花雪月的興致的。 胤禮與成舟早離了京,前兩年在河道衙門上跟隨學習——用胤禮的話說,成日凈聽打機鋒去了,東西沒學到多少,朝堂上為人處世的關竅倒是被灌了七分飽。 今年回京過年,他就求了康熙,麻溜地開始沿著運河南下做考察,淮黃兩條大河考察下來,夠他和成舟走一年了——這還未必能完呢。 治水并非一日之功,這一點康熙知道,這兩年他們呈上的幾個小點子做出來倒是不錯,也讓康熙增添了一些耐心,胤禮如此請求,他便允了。 書芳倒是叮囑了胤禮和成舟一些在外行走需要注意的事項——其實她十歲便入了宮闈,對外面的事,除了赫舍里府,就沒有什么了解深刻詳細的了。 她年少時,在敏若身邊讀書,敏若偶爾會絮絮對她說些外面的風土特色、人情世故,或是炎夏清涼的黃昏,或是寒冬溫暖的午后,伴著茶香、果香、花香,歷經多年,那時讀的書如今許多已忘得散碎,唯有那些敏若絮絮說起的“閑事”,書芳常常拿出來重新品味,因而從未忘記過。 胤禮與成舟自然恭敬聽從訓教,成了婚,胤禮確實長大不少,不過或許是生活里又多了個能給他拿主意的人,成舟又是那般的沉穩可靠,他那“長大”里頭水分也不少。 用書芳的話說,胤禮和成舟相處,“她都沒眼看”。 將兒子打發走了,書芳好像忽然也想通了,覺得自己不應該再滿心撲在宮務上兢兢業業干活——干得再多,除了聲名和權利,還能有什么別的好處嗎?如今又不是需要她將權利緊緊抓一手的時候了,倒不如松快下來歇一歇。 于是今年到暢春園的隊伍里又加上了一個人。 她來到園子中,又被康熙委托以主持園內經濟事務——人多了就有事情,月例的發放、時令鮮物的分配等等,從前園子里有掌事的太監,卻不敢在主子們都在的時候拿主意。 康熙交給幾個年輕嬪妃照管了兩年,總覺著不合心,今年好巧書芳來了,便直接將事務交給她。 書芳本是來躲懶的,卻還沒逃過干活,好在這邊事情比宮里少了許多,只有進上新東西時和月初需要忙一陣,工作量比從前銳減,她便也認了。 忙過月初的兩日,得了閑,她便往養樂齋這邊來了。 正逢莊子上送了新得的雞頭米與菱角來,兼有幾枝小蓮蓬,因還不是蓮蓬成熟的及笄,那蓮蓬嫩得不像話,小蓮子不過有小指甲蓋大,皮輕輕一搓好像就要掉了,剝去了皮,里頭果實嫩得一掐能出汁。 蓮心長得不大,敏若懶得去便干脆直接送入口中,蓮蓬的清甜里混雜著一點點清苦味道,并不突兀,敏若一顆借著一顆地當零嘴兒吃,感覺滋味很不錯。 書芳來得正是時候,那幾枝瘦伶伶的小蓮蓬還沒被敏若全消滅掉。 蓮蓬、菱角、芡實等鮮果味淡,如用茶湯或梅湯送服,難免壓過了果子的鮮甜,消遣磨牙也罷了,這個月份的小蓮蓬實在難得,敏若不忍辜負了它們,因而今兒只喝的清水。 書芳來了,自指那只青瓷把壺倒了杯水,見顏色干干凈凈的,不禁揚眉,抿了一口,打趣道:“莫非是我們常來,把jiejie的私庫都喝空了不成?” 敏若摸著蓮子在那剝,聞言看她,道:“你要的釀桑葚可做得了,還能不能拿回去,端看你怎么說了?!?/br> 書芳立刻道:“我說jiejie原是最疼我的,我才說一次,jiejie就叫人做了,真是溫柔慈悲菩薩心腸!” 本來敏若覺著,自離了紫禁城,書芳性子活潑不少,也是一件好事,這會她忽然不那么覺得了。 她皺眉嫌棄道:“你再多說一句,釀桑葚就沒有了?!?/br> 言罷,將蓮子送入口中,第一口是清新甜嫩,咬著咬著一點點苦澀滋味蔓延開,因格外清新,并不惹人煩。 書芳知道這是馬屁拍過頭了,干脆湊過來殷勤地給敏若捶腿,并沖她討好一笑。 敏若看著她,不禁也笑了。 將胤禮安安全全地護持著長大、打發走了,赫舍里家當年強送她入宮、逼她、害她的幾家也都沒落了,如今又將繁瑣的宮務暫時甩出去,偷得幾個月空閑,對書芳而言,是難得的清閑舒心。 蘭杜噙著笑捧上來兩個精致的小玻璃瓶子,約莫有人手掌高,兩寸余寬,盛著晶瑩濃亮的釀桑葚,說是釀桑葚,其實是腌了又熬的桑葚果醬,糖用得不算極多,入口酸甜,沖水服用,消夏生津最好。 書芳一向喜歡這一口,原本要了敏若的方子去,在宮里年年做,但今年不在宮里,她多年未來暢春園,小院子里爐灶都荒廢了,做起來不甚方便,干脆便托了敏若。 和時節時,莊子上送了不少桑葚——敏若畢竟是有做專門種果子的山的人,沉甸甸幾簍子,就是預備給敏若做東西用的。 又不是多難得,當然見者有份,敏若這本來就做,多勻出了三瓶,黛瀾、書芳和阿娜日人人有份。 不過東西交出去之前,敏若看了黛瀾一眼,囑咐她:“甜重生痰,少用?!?/br> 黛瀾輕輕應下,眉眼微不可見地一彎,書芳喊人又抬了張躺椅來,在樹蔭底下歪了一會,又揀菱角吃,吹著清風,長舒一口氣,道:“這才叫清閑呢?!?/br> 她本就是為了躲清閑才來的,結果來了之后又被安排上活,雖然事情不算很多,對她而言也實在稱不上麻煩,而接管一部分園子里的事務,對她而言也并非沒有好處,但忙起來這一點,還是莫名令人不爽。 這會坐下吹著風吃菱角,才忽然感覺到歲月靜好。 她嘆道:“也不知何年何月,我這口氣才能徹底松下來?!?/br> 敏若吃罷了蓮子,在一旁的水盆里凈手,然后回來摸踏雪,聞言隨口問:“胤禮他們在外邊如何了?” “他自然說一切都好,瑞初也來信給我,說已將事情為胤禮他們安排打點好,叫我放心。若是他自己出去,我還未必能放心,他雖有幾分聰明,行事卻太跳脫。好在還有成舟,成舟行事縝密穩妥,又能降服得住他,如今又在瑞初能用得上力的地方,我也能安心了?!?/br> 人家婆婆是怕媳婦太厲害,將兒子降服欺負住了,她早年則最怕媳婦不夠厲害、不夠有主意,被胤禮那性子拖著在不靠譜的道路上快馬揚鞭,再找不著回頭路。 胤禮和成舟這一樁婚事,一開始她是抱著能幫一個是一個的心理,等兩個孩子相處了兩年,她才真是滿心歡喜,恨不得從愛新覺羅家的祖宗感謝到成舟家的祖宗。 這門婚事,她喜歡??! 書芳如今分外感激成舟的爹娘和蓁蓁,若不是宮門相隔身份不便,她甚至想拉著成舟他娘拜個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