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僖貴妃她不想奮斗了/溫僖貴妃在線養老躺平
書迷正在閱讀:不死美人[無限]、世子爺今日真香了嗎、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清穿之大齡寵妃、文房四侯(古言,NP,高H)、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宮女(1v1,h)、離個婚好難(高H)、我在天庭和神君偷情的日子(1V1)、穿成惡毒小姑子怎么辦(NP)、昏帝
瑞初沒有退路,或者說她在心里便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從做下決定的那一天開始,她便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橐鍪撬虻淖畛志玫囊粓稣讨?,她必須贏得徹徹底底。 她的額駙可以與她感情疏離,但必須絕對可靠,或者絕對愚蠢。 敏若凝視著女兒的眉眼,半晌,在她眉心輕輕落下一吻,“無論何時,你與哥哥,都是額娘在這世上最愛的人?!?/br> 瑞初環住她的腰,如幼時一樣將頭貼在她腰腹間,帶著冷面下極為隱蔽的眷戀輕輕蹭了蹭,低聲道:“有您和哥哥在,無論遇到任何事,我也永遠都不怕?!?/br> 再坐起來時,她又是一貫平靜清冷的模樣。敏若憐愛地摩挲女兒的鬢發,笑著拍了拍她的肩,“去吧。你五姐早等著你呢,你從南邊給她挖了這么多人回來,她可答應給你什么謝禮了?” 瑞初道:“央我再資助些銀錢,讓我有投資修建大清第一座女子書院的資格算不算謝禮?” 她言語間帶著淡笑,敏若無奈搖頭,擺擺手道:“去吧?!?/br> 接下來的日子里一切都很順利,九月,蓁蓁來請敏若給書院提了八個字的校訓,書院名為“微光”,敏若取的,康熙御筆欽賜匾額。 蓁蓁在書案邊為敏若研墨,看著她揮筆落墨一蹴而就。 志潔行芳,志美行厲。1 蓁蓁道:“我本想定自強不息,瑞初說那便太招眼了些,于是只定了這八個字。不過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會將那四個字也加進校訓當中?!?/br> 敏若笑著看她,“愿你如愿?!?/br> “也愿我有生之年,能親眼見到這天下女子,自由自重,自尊自強?!陛栎枘坎晦D睛地望著紙上那八個字,堅定地道。 微光書院正式剪彩的日子,蓁蓁沒用欽天監擇出來的吉日。 她拉著瑞初費找了間女媧廟拜了拜,寫了十幾張紙條,上面都是她翻黃歷翻出來的好日子,然后抽出一張,選中日期,定做吉日。 康熙不知這吉日來得如此隨便,見蓁蓁沒選欽天監選的好日子,便與敏若抱怨:“蓁蓁這孩子未免也太胡鬧了?!?/br> 敏若但笑不語。 這就抱怨了,如果讓他知道蓁蓁的原話是“才不用那些臭男人算出的日子”,也不知他該作何感想。 孫女要辦的書院,太后娘娘很賞臉。除了避暑出巡,她老人家這些年幾乎從未離過宮,這回卻特地扮了整齊大妝來到城外的書院,笑呵呵地鼓勵了蓁蓁與書院中的教工、學生們幾句。 太后如此,上行下效,敏若也算有了正大光明出宮的理由,宮中妃位之上皆隨行至微光書院,敏若作為名譽校長,多了一個講話的環節。 望著堂下一排排年輕端莊的閨秀們,她沉吟半晌,道:“青春如歌,惜重光陰,莫負年華?!?/br> 也莫負活這一回,莫負這在瑞初和蓁蓁百般謀算之下,才給她們帶來的機會。 從宮外回來,敏若調整了兩天情緒。 主要是又低沉又興奮的復雜情緒讓周歲已經四十的她有點招架不住。 低沉因為看著年輕女孩們一個賽一個的端莊內斂、優雅貞順,忽然意識到這京城已經快要發展到滿族閨秀要比最高規格的漢家貴女還要講究禮儀禮節、三貞九烈的時期了;興奮是覺得自己好像在見證一段沒有辦法預判的歷史。 在這個節點上,她仍能夠預知大清朝廷未來幾十年的風云變幻,知道誰才是奪嫡之爭的最終贏家,又無法預知,瑞初和蓁蓁她們的路最終會走向什么樣的終點。 她們會成功嗎? 會的。敏若對此堅信不移。 因為光明終將戰勝黑暗,陽光總會一掃陰霾。 但現實最殘酷的地方,便在于現實中的一切往往不會盡隨人意。 敏若的感情讓她堅信她們會成功,她的理智讓她希望她們會成功。 撰寫歷史的筆,將在此開始改變方向。 “思悠悠來恨悠悠,故國月明在哪一州……1”敏若倚著憑幾,隨口哼了一句,蘭杜沒曾聽過,笑道:“這調子怪好聽的,只是詞不大吉利?!?/br> “是不吉利?!泵羧舻溃骸巴?,不會有這一段詞了?!?/br> 蘭杜茫然地眨眨眼,敏若輕輕笑了一聲,又哼起另一段調子,“番邦小丑何足俱,我一劍能擋百萬的兵——2” 這回換蘭芳茫然了。 她遲疑了一會,道:“這詞,在這唱是不是有點不大合適?” 蘭杜輕拍一下她的后背,帶著點警告的意味:“言語慎重些 ?!庇謱γ羧舻溃骸笆悄鷮懙膽蛟~嗎?” “偶然間聽人唱的,忘了哪里聽來的了?!泵羧糁浪谙胧裁?,笑吟吟地安撫她道:“你且放心,我心里有數?!?/br> 又笑看了蘭芳一眼,“多大人了嘴里還沒遮沒攔的,挨這一下可不虧?!?/br> 蘭芳哼哼道:“您就偏心吧!” 幾人一笑,無人再提這話。 一轉眼,潔芳也在宮里待了有一個月,清楚了敏若的性子,對各處也熟悉起來,在永壽宮中拘束逐減,更自如了些。 本來永壽宮這地方,關起門來,便好似獨立在紫禁城中的小天地一般。外頭的風雨一般波及不到這里,慣常來的人除了公主們便是黛瀾書芳阿娜日那幾個。 潔芳想象中的勾心斗角、波詭云譎的宮廷生活在這里似乎完全不存在,一切都那樣的靜謐美好,悠閑自在。 然真到年下,宮里怎么也不可能真正消停下來。宮中對潔芳好奇的嬪妃們自不必說,只說年下各處節禮份例發放,再有采買籌備過年應用……哪一處不動錢幣? 那宮里就消停不下來。 往日和和氣氣、稱姐道妹的五妃好像一下就成親姐妹變成了繼姐妹(而且是灰姑娘家那種繼姐妹),明嘲暗諷唇槍舌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總有事端,因為人總是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戰。 為自己私利的那一部分且不談,只說公事上的,年下宮中各處都要動銀錢,但在內宮花銷上康熙素行節儉,內帑批的銀錢有限,人人管的那一塊都要辦得體面,體面怎么來的?誰拿到的錢多,自然能把事辦得體面。 何況五妃內部也并非沒有競爭關系,誰那一部分事做得最漂亮,康熙或太后夸兩句,底下人能得實惠,她們要的則是體面。 在這種內卷的競爭環境下,年底開會想讓她們和睦友好其樂融融地磋商談話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種時候,潔芳就知道,為什么永壽宮的日子總是能過得那么寧靜順心了。 無她,一力降十會爾。 她看著娘娘四兩撥千斤輕描淡寫地化解一場場可能即將爆發的爭端,最終實在不耐了,手里的茶碗一扣,往炕桌上一撂,發出清脆的一聲響。 原本冷笑著對視的宜妃和德妃都下意識地看了過去,娘娘才淡淡道:“行了,大冬天的說這么多話也不覺著凍牙。你們累了嗎?” 敏若的話題跳躍得有點快,宜妃一時有些茫然,榮妃已忍俊不禁,她道:“貴妃這樣說,想來是你累了?!?/br> “大清早起來就滿腦子都是那些賬目數字,誰不累???”惠妃笑吟吟地打圓場道:“也罷,咱們就快些說完,也快些散吧。還有一大攤子事要辦呢?!?/br> 她資歷最老、在五妃之中身份最高,她一開口,敏若又明顯不耐煩了,宜妃訕訕收聲,德妃淡淡收回自己的目光,微揚起下頷,示意自己是給毓貴妃和惠妃的面子,可不是怕了她。 接下來的進程就快多了,事情大致說完,敏若一向是不管這些的——她雖擔了個監理宮務的名頭,但她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其實是做宮里的一尊佛爺。 啥都不管,按月接受上供——即聽工作匯報,也不要對工作發表意見。調節矛盾是為了讓自己耳根子清靜,真讓她們幾個在這里吵起來,那今日的午點又要遲了。 至于為什么宜妃怕她、德妃惠妃在她跟前也隱隱有點慫……敏若覺得這屬于歷史遺留原因。 在人走后,面對未來兒媳婦略帶驚嘆仰慕的目光神情,敏若淡定地裝了一下,意味深長地道:“這世上從沒有真正的消停年月,在哪里把日子過成什么樣,都是自己說了算的。若有足夠的底氣,在哪里辟不出一片凈土來?” 安兒主持試種兩季稻之事,歷時三年,如今取得圓滿成功。 江南豐而天下足,康熙高興之下大手筆地封了一個郡王出去,安兒如今正蹲家里盤算成婚之后帶著媳婦去哪里才能遠離朝堂中心的混亂。 但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是不能徹底離開這座都城的,他們當然可以離開,卻避免不了會有在這里生活的時間。 在改變不了生存環境又無法完全逃避之前,先學會適應環境,然后再謀求征服環境。 作者有話要說: 1:《后漢書·張堪傳》 志潔行芳:志向高潔,品行端正。 志美行厲:志向高遠,又能砥礪cao行。 文中出現了兩段戲詞。 2部分出自《生死恨》,由齊如山先生根據明代傳奇《易鞋記》進行初次改編,寫的是北宋時金人侵略大宋搶虜男女發生的故事,抗日時期被梅蘭芳、徐蘭沅等人再度改編后搬上舞臺,借古喻今,意在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 第一百四十二章 臘八之后,宮里的年味愈濃。永壽宮預備過年賞人的金銀錁子內務府先傾得了送來,往年都是蘭杜或迎夏稱量交接,今年她們卻成了打下手的那個。 潔芳身在在宮中,穿的還是漢式衣裙,襖裙外罩著褂衫,潔白細密的風毛滾邊鑲嵌,發間點綴兩支嵌了寶石的銀簪花。 內務府的太監每年經手的貢品珍品不計其數,一眼認出潔芳身上褂子面料是今冬新進的妝緞。妝緞顏色素以華美明艷為多,這樣清雅的月白色十分少見,不過這緞子也只素凈在顏色上,在紋飾上還保持著一貫的精奢作風,底緞上織的竹葉紋均以銀線為材,靜處不顯,在日光或燭光下卻隱隱有流光浮動,片片竹葉清雅非常。 這樣的緞子是今歲新得的花色,有云紋、竹葉紋、如意紋、蓮紋四種,清雅別致又不失華美,十分難得。若非年底下進素緞寓意不好,這種品質的新花樣緞子,怎么都會扣到年下再進來好討個好處彩頭的。 緞子進后宮前,皇上先扣下兩匹賜給了七公主,剩下的沒等到底下娘娘們那,兩宮貴妃先給分了。 如今這位謝姑娘衣裳已上了身,毓貴妃宮里那匹緞子的去處便已十分清晰了。再稍微一瞧,何太監又認出謝姑娘頭上看似不顯眼的銀釵上嵌著的模樣古樸、又并不通透的寶石是湖北總督去歲進上的寶石中的一種,因其顏色濃郁、古樸清幽,皇上頗為喜歡,后宮中除了幾個時正得寵的年輕嬪妃各得幾顆置辦釵環,幾位有權的妃主子有些在手里,便只有永壽宮貴妃得了一整匣。 現在也在這位謝姑娘的頭上了。 這會又是謝姑娘走出來與他們交接金銀錁子,眼見永壽宮貴妃底下兩尊“大佛”迎夏和蘭杜都在一旁侍立幫助打下手,來往宮人亦恭敬非常,他便知道貴妃的意思了。 這是要明白地告訴這紫禁城乃至京師中的所有人,她對這兒媳婦很滿意 ——至少明面上是,哪怕貴妃心里對謝氏女子的出身有所不滿,但做到這個份上了,就是不容人再有議論詆毀的意思。 而且……他冷眼瞧著,貴妃行事一向坦蕩磊落,也不是會委曲求全的性子,能做到這個地步,想來數月相處下來,心里對這位未來十福晉還是喜歡了幾分的。 想通這其中關竅,何太監愈發不敢拿大,言語處處恭敬熨帖,迎夏蘭杜都是在宮里混得成了精的人,豈能看不出他心里都想了些什么,不著痕跡地對視一眼,眼中都有幾分笑意。 送走了何太監,潔芳回到后殿中,敏若正在窗邊暖炕上一面品茶一面翻書,看的是去歲初成的《桃花扇》的劇本。 此劇本成后,京中很快有人開始排演,康熙也弄了一份劇本來看,看完后不喜不怒,一聲輕笑,寫它的孔尚任被罷官免職,倒是沒有下令禁演《桃花扇》。 宮里人揣摩康熙的心意,聽說這戲本里指罵清為賊,雖好奇卻不敢一觀,直到今年中秋后,康熙命人在宮里也排了一臺《桃花扇》來看,觀看時全神貫注于戲文劇情,為臺上人喜怒痛心,儼然是對這部戲并無芥蒂之意,有好戲文的娘娘、皇子乃至朝臣們才放心地觀看、討論、在自己府內排演起來。 不過是一臺寫南明之亡、復社文人與權jian之爭的戲罷了。江山民心在握,康熙容得下這一臺戲。 他罷免孔尚任,因孔尚任戲文中指清政權是賊,寫前明開國元勛徐達后裔在清衙門當差是“開國元勛留狗尾1”。 在宮里演這出戲,因為這出戲已經動搖不了大清的江山,動搖不了他的穩固皇權。便全當做是一臺戲看,又如何? 不得不說,在滿漢民心的處理上,康熙絕對比他那孫兒大氣多了。 敏若翻著劇本,當年跟著奶奶看戲時候只當是個故事看,這會身處這個年代,離那曾經感覺十分遙遠的歷史只有區區幾十年之隔,感觸才真正深刻起來。 潔芳進來,見她還保持著自己出去前的姿勢在窗邊坐著,便輕聲道:“您用過早膳便在此飲茶看書,起來活動活動吧,仔細頸子疼?!?/br> 敏若回過神,抬眼笑看她,“你穿月白好看,哪日叫瑞初也換這身衣裳,你們倆在一處,我給你們畫幅畫?!?/br> 又道:“內務府的人可好相處?” “有娘娘在,宮里就沒有不好相處的了?!睗嵎嫉溃骸翱蜌獾梦倚睦锒蓟炭??!?/br> “久了便知道,皇家民間,其實都是一樣的人。理這邊的事,和你理家里的事也沒什么根本的區別,只是有些規矩習俗不同罷了?!泵羧艚兴潞缺瓱岵枧?,緩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