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俠]帶著游戲系統穿武俠 第260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位面餐館通古今[美食]、論如何攻略一只悲慘反派、大師姐手握爽文劇本
他當然不會問席應這一趟出去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禍事之類的,萬一當場踩爆了對方的雷區,直接把他給殺了泄憤,那多劃不來。 他吞咽了一記后遲疑著開口:“這窗戶壞了我明日是找人來補補, 還是用師兄您給的錢再另挑一個地方???” 這另挑一個地方,自然也就包括了他們干脆撤離出城去。 瞧瞧他這個問法多么迂回。 席應也不由陷入了思索。 若是現在出城,也別管此時宇文閥因為他今日的闖入到底是怎么看他的,總之他人都不在此地了,這江湖之大以他天君席應的身份,可沒什么地方去不得的,宇文傷這老賊也沒這么無聊還打上門來,這的確是個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但一想到他被這么云里霧里地一番捉弄,若不能弄清楚其背后的所以然來,只怕他今夜之后的覺都睡不安穩。 而這個奇奇怪怪的神秘人無論是從身形的古怪程度,還是那種讓人產生看到白骨鬼爪虛影錯覺的掌風,再到這青紗紅影遁術和毒香的使用,都儼然是魔門做派,難保不是兩派六道中的哪一支此前并未現世的繼承人,這么一想他更該留在此地才是。 但席應大約無法不承認的是,最根本上來說促成了他這個決斷的,還是他這不服輸的念頭。 即便現在感覺不到對方的存在,他也覺得好像有那么一雙眼睛透過墻壁正在觀望他的一舉一動。若是他就此落荒而逃,豈不是讓對方看了笑話! “你讓人來修修窗子?!毕瘧а勒f道。 他不離開!要知道他還得看岳山的笑話呢。 他又哪里知道正是這個選擇讓他暫時逃脫了一次死亡的陰影。但凡他當即出城,只怕走不出城門多遠就會被人擊殺當場。 好在,現在他還是個很稱職的工具人。 第二日宋缺和了空見到戚尋的時候便發覺她的心情實在不差。 連日放晴了幾日,在檐下的積雪都消融了不少,戚尋披著一身雪色的輕氅側坐在這小院回廊的邊緣,手中抱著個小碗,碗中裝著的是一捧粟米。 晨光從天井間鋪落了一地,也將院中一只短暫停留,銜了枚粟米便走的飛鳥身上的翎羽給映照了個分明。 兩人走近的時候便看到她伸手撈起了一把朝著庭院中拋了出去。 從檐口遺落的一線天光照在她的側臉上,也照亮了她唇邊這一縷松快的笑容。 “你什么時候來了興致喂鳥?” 宋缺知道她昨夜出去過一趟,但宇文閥的地牢被人輕易闖了個來回,那兩人甚至還毫發無傷地抽身而退這件事,但凡宇文傷是個腦回路正常的閥主便不可能鬧得長安城眾人皆知,反正宋缺是肯定不知道的。 他伸手從戚尋面前的碗里也抓了一把拋在了庭院里,卻忽然看到一只幾乎與庭中地面的顏色完全融為一體的鳥兒,把他拋出去的那一把在飛快的來回騰挪中吃了個干干凈凈,又宛若疾電一般落到了戚尋的肩頭,通身的羽毛則變成了與輕氅相同的雪白色。 這鳥兒的一來一回快到連宋缺都幾乎沒有反應過來,他甚至很想問問這家伙是不是覺得自己干擾了自家主子的投喂趣味。 但還沒等他問出口,又看到一只灰撲撲的雀兒不像是先前的那只過客一般一掠而過,而是在庭院的地面上蹦跳著啄食了兩枚粟米后,仿佛看到了這食物的來源,落到了戚尋的膝上。 明玉功九層幾乎等同于武道入天人之境,當戚尋此時完全收斂起了自己的人氣,在這只小雀兒的認知中可實在沒有什么威脅性可言,它小心地又從碗里叼了幾粒粟米走,蹭了蹭戚尋推推它示意離去的掌心,這才重新竄入了云霄之中。 “你不該問我為何忽然來了這樣的閑情逸致,”戚尋收回了目送對方遠去的視線,轉到了宋缺的臉上,“而應該問為何這些小家伙甚至不怕這是冬日里的捕獵者設下的陷阱,居然會輕易地跳到院子里來覓食?!?/br> “你總不會說這是因為你自帶什么百鳥朝鳳的氣場?!彼稳闭{ 侃道。 反正鍋已經背得夠多了,宋少主還是很能苦中作樂的。 他甚至堪稱下意識地抬手,正好接住了戚尋丟過來的小碗。 雖然下一刻他便看到在她肩頭那只幾乎快縮進輕氅白毛里的那只鳥,用那雙綠豆眼死死地盯住了他的手。 “……”也不是怕一只鳥吧,他總覺得以對方的離奇飛行速度會干出什么讓他很掉面子的事情的。 宋少主能屈能伸,雖然不知道這只信使能吃十倍于信鴿的分量,還是在此時很果斷地把碗重新朝著戚尋的手里塞了回去。 “這長安城里貴族子弟聲威赫赫,飛鳥不敢靠近,平民在天子腳下尚且有忍饑挨凍之嫌,哪里舍得用粟米去測試捕捉到一只雀兒來填補rou食的可能性?!逼輰ぬы稳蓖?,見對方臉上也露出了幾分凝重之色,又忽而展顏一笑,“行了,先不提這個了,你就當我的確是今日心情尚可才做這種無聊打發時間的事情好了?!?/br> 昨夜折騰席應搞出來的動靜,的確讓她覺得心情好得很。 李閥如今就只有李淵這么個年方十三的家伙,大可排除在外不管,剩下的長安城中頂配勢力里—— 獨孤閥這會兒因為尤楚紅的病情不得不仰仗于她醫治而對她尊敬有加,更被她忽悠去跟西梁親近于南陳的蕭巖聯絡,還弄出了按照既定軌跡的天刀霸刀約戰。 宇文閥被她和天君席應的一并出現,誤以為這京城中還有一支魔門勢力,甚至可能是已經統一了魔門的圣君正在尋找什么東西,等把席應這個工具人再動用在恰當的時候,大約也能牽制得住。 霸刀岳山和天君席應都出自魔門,此前又有石之軒和邊不負之死,戚尋絕不相信此時身在長安城的魔門高手只此兩人而已,但人來得越多反而對她來說越是個好事兒,反正宇文閥會自己腦補的。 而囚禁吳明徹的地牢既然已經被人闖入還一無所獲地退出來,誰又會想到這地方會在短短時日內被人光顧第二次? 至于隋國公楊堅這里—— 戚尋還盤算著再給他添一把火。 想到這里戚尋又開了口:“說起來,岳山應該這兩日就該到了。昨日我去獨孤閥府上問診的時候,尤老夫人提到過他們的行蹤?!?/br> 雖然說岳山昨晚就到了,但戚尋總不能說什么她是通過紅名監測發現的,說的自然還是有跡可循的進度。 “我之前與你說過的,找來霸刀岳山是為了將這個最適合你的對手帶到你的面前,”戚尋繼續說道,“這話我昨日跟尤老夫人也是這么說的?!?/br> 尤楚紅早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哪里還用戚尋再解釋這個。 但是把宋缺丟在臺面上實在是有個莫大的好處的,尤楚紅想要嘗試拉攏戚尋,總得先考慮一下她丟出來的這個籌碼在長相上有沒有宋缺的七成,在武功和身家上有是不是這位標桿的對手,這一糾結便讓戚尋幾次出入獨孤閥府門,都實在算得上清凈。 “而后呢?”宋缺淡定地回道。 戚尋:“而后便是我與尤老夫人商量這個比斗之地該當放在何處,我與尤老夫人說,要知道刀客之斗大多有生死一訣之烈性,這一場未免影響到尋常人,最好還是放在城外,但尤老夫人卻說,這北周的天子似乎不知道從哪里聽到了點風言風語,對這場比斗也很是有興趣?!?/br> 她目光一轉,話中別有深意,“你是知道的,這位慣來喜歡一些不多見的大場面?!?/br> “……”宋缺努力讓自己不要因為聯想到這街上的乞寒胡戲花車,而不免有些失態。 大約并沒有哪位刀客會樂意讓同為江湖上風云人物的對決,變成這種仿佛看猴戲一樣的東西。 可這份震驚顯然也不如戚尋旋即說出的話讓人為之震悚。 她斜靠在這合院側廊的柱邊,唇畔依然是那種先前在投喂飛鳥時候云淡風輕的笑意,說出來的話卻字字帶刀,“宋公子,其實他若想看便讓他看又何妨?他看那些個雜耍表演,是沒有什么性命之危,但看的是這天下間最頂尖的刀手之戰,便得做好付出他的腦袋的代價是不是?” 宋缺沉默。 這倒也不必這么兇殘。 以他所知的戚尋行事作風,顯然并不像是會做出這樣直白行徑的人,而這樣一句在他聽來更覺像是泄憤之言,竟然讓他思緒跑偏了一瞬,仿佛尤楚紅那種腦補還真有其事。 但他沉默了,有個人卻并未沉默。 即便是宋缺都并未想到會在此時聽到一道清潤的聲音,以異常斬釘截鐵,像是全然覺得戚尋在說個真話的情況下,回出了一句“不可!” 可在場并沒有第四個人。 這話赫然出自了空! 在這二字下意識出口的一瞬,了空原本還停滯在戚尋掌中飛鳥入空一幕的頭腦忽然一片空白,他旋即合攏了雙唇,卻在戚尋抬眸朝著他看過來的時候也掩蓋不了這唇邊笑意不復往昔的樣子。 他更是在與對方目光對上的一瞬陡然意識到了一個事實,戚尋先前說出的那句話并非出自她的本來意愿,而分明是為了誘導他說出這句不可弒君之言而刻意說出的! “那么了空大師覺得,何為這個“可”呢?”戚尋站起身來,追問道。 已經開口說了話,便不復再有什么閉口禪這樣的限制來充當緘默的理由。 而在這仿佛披了一層落雪在肩頭的少女又朝前邁出一步的時候,了空先前所見她表現出的禪境空明早已不見分毫,只剩下了一派鋒芒畢露。 不,或許說是圖窮匕見更合適一些。 但了空又忍不住想到這一路從洛陽往長安,尤其是在長安的所見所聞,這種被人劍鋒所指迫使開口的絕地處境,最后也只剩下了一道無聲的嘆息。 他口誦了一句佛號后,開口說出了第二句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br> 他本以為看到的該是對方繼續咄咄逼人的追問,即便如此他也并不覺得奇怪,時局如此,世事如此,人不爭一爭便跳不出這樊籠怪圈,跳不出這塵世荒蕪。 但他只是看到戚尋聞言一笑,忽而俯身鄭重其事地朝著他作了個禮,“我等大師這句話許久了?!?/br> 這便是她要等的那一陣東風。 也是她要給隋國公門下添的那一把火。 第127章 問道宗師 09 “貧僧好像并未應允施主什么?!?/br> 戚尋這一拜一言, 讓了空的唇角不由泛起了一點苦笑。 他對世事自有一種自己的評估,她這長揖俯身之中的確出自真心,而非是將人騙上了賊船后的得逞,他也不會看不出來。 可越是如此他越覺得自己在倉促之間做出的這個決斷, 好像未必真有這么明智, 因為這絕不只是代表著破壞了閉口禪的修行,還更有一種天命歸宿的導向。 作為凈念禪院的住持, 了空很清楚自己所要承擔起的是什么責任。 昔年楚人卞和入荊山令其得見天日的和氏璧, 在東漢亡后輾轉于多方之手,經歷戰亂與王朝變遷, 在數年前流落到了南陳寶庫之中,卻又為慈航靜齋暗中著人帶走。 按照原本白道為重現聲威的計劃, 慈航靜齋與凈念禪院理應聯手,以和氏璧之名代天擇主,在當今亂世之中選中一位由雙方支持的梟雄一統天下, 而作為回饋,此人在上位之后便該投桃報李, 以天子之名助長白道勢力。 在先前戚尋闖上凈念禪院, 將了空帶走之前,慈航靜齋這一代的繼承人梵清惠曾經到訪凈念禪院, 并帶來了這一代慈航靜齋齋主的傳訊, 以慈航靜齋觀望天下勢力所見,如今這個最合適的人選, 非楊堅莫屬。 因為楊堅信佛。他還是在佛寺里出生的。 凈念禪院在北周滅佛之舉中依然能夠保存下來,不必如諸多并無武功傍身的僧侶一樣南渡至南陳地界是不錯, 卻并不代表也喜歡這樣的待遇。 慈航靜齋避世于外, 也是同樣的想法。 了空此前不出山門, 也覺慈航靜齋并無必要在此事上說什么謊,只是當他真正走到長安城中來的時候方才發覺一些問題。 即便比起這位說昏聵都大約已經不足以形容的天元皇帝,楊堅的確更合適當個統治者,但當獨孤閥宇文閥這些門閥勢力依然存在的時候,哪怕在當前的局面下或許不出數年他便會看到中原平定,作為新君背后支持者的凈念禪院和慈航靜齋身份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也…… 這也依然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雖是帝都長安,在上層鼎沸的宴飲歡愉之下,尚且藏著這些粟米難食的鳥雀。 楊堅也的確可以取代宇文闡而代之,但他所依托的依然是以各家門閥勢力所組成的關隴集團,但凡行差踏錯一步,便必然再度在天下掀起又一輪翻覆的狂瀾。但屆時,這些真正裹挾在洪流之中的人,或許還不如此時可以偷偷停在這方院落里用上一頓飽飯的鳥雀。 了空誠然是個當真心懷悲憫之人。 所以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便已經不再打算將凈念禪院的未來,交托在助力于楊堅青云直上這件事上了。 更讓他決斷于這出口之言的,是他眼見戚尋行事之中的雷厲風行,分明有直奔將如今的各方勢力一并打亂又打碎,一次性解決后患的意圖,更眼見這位宋閥少主不缺一顆赤血丹心。 等等,這么看他又有點懷疑自己的決定對不對了。 這世上終歸有些事是沒法兩全的,比如說在此前二十年中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習練刀法上的宋缺,在此時便顯然還沒反應過來戚尋和了空兩人在打什么啞謎。 了空估摸著這家伙說不定到現在就看出了他被戚尋坑出了個破閉口禪之功而已,現在很有一種又多了個一并受害之人的同伴心理,讓他不由在心中暗嘆了一聲傻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