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寵妃 第237節
書迷正在閱讀:這你都能被威脅到、小機器人把自己上交了、九零新婚日常、[綜武俠]帶著游戲系統穿武俠、位面餐館通古今[美食]、論如何攻略一只悲慘反派、大師姐手握爽文劇本、溫僖貴妃她不想奮斗了/溫僖貴妃在線養老躺平、不死美人[無限]、世子爺今日真香了嗎
錢太醫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道:“時間如此之短,按說影響不大,只是貴人所懷龍胎,之前就尚未穩固,又趕上太皇太后大喪,身體太過勞累,微臣也不敢絕對保證這東西就不會對龍胎產生一點影響,所以微臣還是建議貴人喝一段時間的湯藥,也能更讓人放心一些?!?/br> 聞言,溶月心頭一跳。 畢竟之前的時候,她可是一直抱著只聞了半天,應該對肚子的包子沒什么影響的心理,才會如此鎮定自若,沒有失態的。 可現在錢太醫竟然說什么,他也不敢保證包子就一定無事,這讓她心里頓時惴惴不安起來。 心里開始忍不住胡思亂想:她最后不會生下一個畸形的小包子吧。 如此一想,之前還對平貴人沒有什么憤恨之心的溶月,現在卻弄死平貴人的心都有了。 溶月語氣帶著一絲慌亂道:“錢太醫,您再好好幫我把把脈,看看有什么挽救的措施,能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br> 她只要一想到因為自己的過失,讓小包子一生下來就身帶殘疾,或者從胎里就帶有某種疾病,她就心痛如絞,自責不已。 倒是范嬤嬤比較了解宮中太醫的套路,說一半留一半,還要為自己留好后路。 現在見錢太醫不疾不徐的模樣,自家主子只要好好吃藥,肚子的龍胎應該問題不大。 錢太醫現在如此說,也只因為作為太醫的小心謹慎而已,也是怕給了徐貴人太大希望,萬一真有事,他怕自己成了背鍋俠。 果然,錢太醫見自己的話將徐貴人嚇得不輕,又連忙開口安慰道:“徐貴人也不用太過擔心,這也是只是微臣的假設而已,其實遠沒有這么危險,所以徐貴人不用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只管保持好心情便可?!?/br> 溶月:……,頓時不想說什么了。 診完脈,錢太醫站起身來:“微臣已經給貴人診完脈,這就前去向皇上回稟,貴人若無事,微臣便先行告退了?!?/br> 聽到此話,溶月心思一動,開口道:“那錢太醫去向皇上稟報的時候,能不能將我的情況,說的嚴重那么一點點?!?/br> 說到此處,她還有幾分不好意思道:“其實,我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不想,嗯……,我的意思,錢太醫能明白嗎?!?/br> 作為常年跟后宮貴人打交道的太醫,哪個不是人精一樣的存在,溶月雖然沒有說得太明白,但錢太醫卻是秒懂。 他開口道:“徐貴人意思,微臣明白?!?/br> 不就是不想繼續為太皇太后哭喪嗎。 不過他也能理解徐貴人的想法,畢竟身懷龍胎,慈寧宮大喪期間又人多眼雜,最是容易出事的地方。 更何況,這次是徐貴人運氣好,早早發現了平貴人的異常,這才沒有著了算計。 可誰又能敢保證,下一次還會有如此好的運氣,躲過去其他妃嬪一次次的算計呢。 畢竟這世上只有千日做賊,卻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所以,錢太醫很理解徐貴人會有這種心思。 而且他也覺得溶月心思通透,懂得變通,不是迂腐之人,知道現在什么對自己最為重要,而不是為了自己的臉面和孝心,去以身犯險,去賭那個好運氣。 所以,錢太醫最后臨走前,還故意說了一句:“條件允許的話,微臣也是建議徐貴人現在靜心養胎的好?!?/br> 聽到此話,溶月心安的同時,也覺得這位錢太醫是位妙人。 說實話,溶月會讓錢太醫將自己的狀況,在康熙面前故意說的嚴重一點,除了想逃避給太皇太后哭臨的事情,再次免遭其他人的算計之外,也是不想讓康熙對平貴人所做之事,輕拿輕放罷了。 雖然這個希望有點渺茫和奢望,畢竟平貴人的身份擺在那里,元后的meimei,太子的姨母,赫舍里氏在后宮唯一的女兒。 每一重身份,都是她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想要讓康熙對平貴人下狠手,實在是苦難重重。 只太子和赫舍里家第一個就不同意。 再加上平貴人雖然做了錯事,但對她卻沒有造成什么實質性的傷害,這就更不好平貴人定罪了。 最多也只能算是個傷害未遂罷了。 錢太醫走后,溶月一邊撫摸著自己的肚子,一邊對身旁的范嬤嬤道:“它應該會沒事吧?!?/br> 這話是說給她自己聽,也是詢問范嬤嬤的意思。 聞言,范嬤嬤寬慰她道:“主子寬心,老奴在后宮多年,最知道太醫為了怕擔責任,喜歡說一半留一半了,主子肚子的龍胎肯定不會有事的?!?/br> “再說,主子只聞了半日,時間又不長,更沒有出現腹痛和宮縮的癥狀,肯定不會有事的。等喝過幾天錢太醫開的湯藥,肯定藥到病除,一點后遺癥都沒有?!?/br> 聞言,溶月總算心里放心了一些。 說實話,這時候她最需要的就是身邊親近人,說些安慰肯定的話,才會讓她安心一些。 如此,溶月一邊留在房間內休息,一邊等著錢太醫去向康熙稟報,好帶回點消息。 只希望一切順利,她能盡快回到自己住的西配殿。 因為她實在不想再在慈寧宮呆下去了,總覺得人多的讓她心慌。 第240章 正殿內,裕親王福全正在跟康熙稟報著太皇太后喪禮上的一些事情。 只見梁九功從外面走進來,附在康熙耳旁耳語了幾句。 康熙微微皺了皺眉,開口道:“既然有了身孕,那就讓大阿哥福晉回去休息吧?!?/br> 只是語氣聽起來淡淡,并未因大阿哥福晉懷上身孕,而有半分喜色。 “嗻?!绷壕殴?。 但心里卻跟明鏡似的,知道萬歲爺這是因為大阿哥福晉有孕之事,心里不悅了。 果然是同人不同命呀。 旁邊的裕親王忍不住開口問道:“大阿哥福晉這是懷上了?”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臉上還是未見喜色,神情淡淡道:“之前宮人來報,說是大阿哥福晉在哭臨的時候暈倒,朕便讓太醫前去瞧了瞧,診出大阿哥福晉已有一月的身孕,只是之前不知,這才因為太過勞累直接暈倒,還差點小產?!?/br> 聞言,裕親王也能猜出大阿哥福晉查出有孕,康熙臉上為何不僅沒有喜色,還會面露不虞了。 概因為大阿哥福晉現在懷孕一個月,算算日子,這一胎正好是在太皇太后病重期間懷上的。 特別是大阿哥自打大婚之后,連妾室的屋都不進,誓要跟嫡福晉生下皇長孫,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之事。 說實話,這原本也沒什么,誰還沒點私心呢,再說,想傳宗接代又不是錯事。 但大阿哥錯就錯在太皇太后重病期間,不憂心老人家的病情也就罷了,還一門心思想著自己的造人大業,想著生出皇長孫來。 這種做法就有些過了。 說去來,這期間大福晉要是沒懷上也就罷了,反正關起門來,誰也不知他們兩人的房里事 但事情就這么的不湊巧,半年多沒有懷上的大福晉,卻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懷上了。 簡直不知該說大阿哥兩口子這是幸,還是不幸了。 而以康熙和太皇太后之間的深厚祖孫之情,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能高興的起來才怪呢。 一時間,裕親王也不知是該同情自己這個大侄子,還是該恭喜他終于得償所愿了。 裕親王沉默片刻,最后還是開口道:“這倒是喜事一樁,皇瑪嬤生前就盼著大阿哥夫妻早日誕下子嗣,只是一直未能如愿,現在大福晉正好在皇瑪嬤的喪禮上暈倒,而且還沒有小產,可見是長生天保佑?!?/br> 裕親王還是打算在康熙面前,為自己這個大侄子說上兩句好話,最起碼不能讓他們父子二人,因為這件事情而心里有了疙瘩。 只是康熙心智堅硬,哪里是兩句話就能隨意改變心意之人,最后也只是不咸不淡回了福全一句:“你說的是?!?/br> 但心里到底是何種想法,只有他自己清楚。 見狀,裕親王自然不會再冒著被帝王猜忌的危險,而多言了。 畢竟大阿哥有問鼎之心,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了,他真要再為他多言,說不定康熙都要懷疑他是大阿哥一黨了。 房間內,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好在之前出去辦事的梁九功很快回轉,而且身后還跟著錢太醫。 錢太醫進來后,先給康熙和裕親王福全兩人行禮。 康熙在叫“起”之后,率先開口問他:“徐貴人的龍胎如何,可有什么大礙?” 錢太醫便將跟徐貴人之前說的那一套說辭,又復述了一遍給康熙聽。 最后,他又建議道:“徐貴人肚子里的龍胎,之前時候就未完全養好,這次又聞了誘發滑胎的濃烈麝香,依微臣的建議,徐貴人除了要再喝一段日子的湯藥,還是臥床休養一段時日為好,以免再出現其他問題?!?/br> 聽到此話,康熙在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知道平貴人之事,雖然對溶月造成了些許影響,但終究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這之前,他可是一直提著一顆心的。 至于錢太醫建議徐貴人吃藥和臥床養胎之事,在他看來,反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畢竟可是剛剛發生了大阿哥福晉差點小產,他讓人回去休息的事情。 自己對讓他不悅的大阿哥夫妻都如此寬容,對自己最寵愛的妃嬪自然也不會太過嚴厲,更何況只是回去休息這等小事情。 之后,康熙便傳來御前的張起麟,讓他去給徐貴人傳口諭,讓她以肚子里的龍胎為重,不用再繼續為太皇太后哭臨,讓其回啟祥宮好好休息。 這還不算,他又吩咐梁九功,讓人準備一些養身體的好東西和藥材,派人送去那邊。 如此一通安排下來,看得旁邊的裕親王福全那是一愣一愣的,外加嘖嘖稱奇。 畢竟這位前一刻還在因為大福晉懷有身孕之事,而心情不悅,轉過頭來卻對自己后宮懷有身孕的妃嬪,開始噓寒問暖,并將一切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這種區別對待,也太過明顯了吧。 知道的知道康熙是個皇帝,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什么都cao心的管事嬤嬤呢。 康熙變臉的速度,簡直讓裕親王大開眼界。 說實話,裕親王雖然對后宮不是很了解,但對這位徐貴人,他還是聽說過一二的。 應該說,聽過徐貴人的不少傳言,比如皇瑪嬤很是厭惡這一位。但向來對皇瑪嬤敬重有加、孝順至極的三弟,這次卻沒有聽話,不僅違逆了皇瑪嬤的意思,還對這位徐貴人一如既往的寵愛有加,讓后宮妃嬪恨得牙癢癢。 說實話,裕親王之前從自家福晉口中聽到這個傳言時,也是將信將疑,或者是根本就不相信。 但是看著眼前的這一幕,裕親王由之前的不相信,立馬就變得相信了宮里的那些傳言。 而且還覺得那些傳言,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這個三弟何止是寵愛這位徐貴人呀,這是喜歡的不得了吧,要不然怎么會表現的這般關心和愛護呢。 覺得今日被喂了一嘴狗糧的裕親王,此時小心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 等待在后院小房間內的溶月,在接到張起麟帶來的康熙口諭之后,心里自然是樂開了花。 但又因為是在慈寧宮,只能暗自歡喜,卻不能表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