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寵妃 第120節
書迷正在閱讀:這你都能被威脅到、小機器人把自己上交了、九零新婚日常、[綜武俠]帶著游戲系統穿武俠、位面餐館通古今[美食]、論如何攻略一只悲慘反派、大師姐手握爽文劇本、溫僖貴妃她不想奮斗了/溫僖貴妃在線養老躺平、不死美人[無限]、世子爺今日真香了嗎
隨后的幾日,康熙雖然沒有再過來溶月的西配殿這邊,但卻命人送了好幾次賞賜。 從吃的喝的,到穿的用的,每一樣都精挑細選不說,就連送賞賜的人選,都用了在御前行走的張起麟,就怕后宮眾人看不出他對溶月重視。 而太皇太后在知道此事后,也并沒有說什么。 最近康熙的表現,她看在眼里,對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孝順,怕她最近因為天氣寒冷凍著,還專門讓人給她新做了一件紫貂皮的大氅。 至于她最擔心的獨寵徐貴人之事,康熙也并沒有如此做,最近不是已經聽她的話,招了好幾個妃嬪侍寢嗎。 就算康熙偶爾寵愛一下徐貴人,在她看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康熙不是放著整個后宮妃嬪不管,只獨寵徐貴人一人就行。 反正從順治帝和董鄂妃之事的身上,太皇太后也不是什么都沒學到,她至少明白了有些事情不能逼的太緊,越是逼的緊,這人越是有逆反心理。 所以,此事就在滿后宮妃嬪恨得牙癢癢,但又什么都不能做的是狀態下,落下了帷幕。 而時間,也很快進入了十二月,這個月也是紫禁城冬季最寒冷的一個月。 去年這個時候,溶月沒有圣寵,主仆二人還住在后殿那間又濕又冷的小次間里,再加上那時候的位份只是個小答應,那日子之艱難,可想而知。 反正到現在,一想到去年的那種寒冷,溶月整個身體都會忍不住的跟著打個寒顫。 而今年相反,那真是好太多了,光貴人位份的炭例,只要不可了勁的造,就能讓她們安穩穩過完這個寒冷的冬季。 更不要說,上個月因為內務府短了這邊炭例的之事,讓梁九功抓住把柄,狠狠發落了一次內務府的奴才,還為了讓這邊消氣,裁撤了一個管事的太監。 一時間,內務府那邊如同驚弓之鳥,對西配殿這邊那是要多上心又多上心,要多盡力有多盡力,就怕因為慢待了徐貴人,再被梁總管發落一通,丟了差事。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直跟西配殿這邊關系不錯的徐管事,借著這股子東風,硬是異軍突起又升了一級,成了一個七品銜的首領太監。 對此,徐管事便視溶月為貴人,對西配殿這邊的一切事情,都萬分重視不說,還隱隱有了幾分投靠溶月意思。 徐管事名叫徐安慶,因為一直沒有靠山的原因,在內務府混了這么多年,也才混到了一個八品銜。 這次要不是因為梁總管處置內務府怠慢徐貴人的管事,注意到了他這個平日里跟王平還有幾分交情的芝麻小官,他這個八品銜的小管事,肯定是要坐到板凳坐穿的。 所以他那時就明白,梁總管給他升官,除了他跟西配殿這邊交好之外,就是因為他身后沒有靠山,不得不靠著徐貴人,才能坐穩這個內務府的管事。 而梁總管為什么要這般為徐貴人著想呢,徐安慶事后想了想,可能是梁總管想要示好徐貴人,更或者說,是梁總管很看好徐貴人,現在想趁著徐貴人位份低,正好可以拉拉關系。 你要說了,梁總管貴為御前大總管,是所有太監的頭,還用得著跟一個小貴人拉關系。 你要如此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不要以為做到了御前大總管,那就萬事大吉了。 事實恰好相反,御前太監的能人當中,想要拉下梁總管,取而代之的可是大有人在,畢竟御前大總管的這個名頭,實在太吸引人了,可以說是整個紫禁城里所有太監的夢想和目標。 所以,梁總管在御前總管這個位置上,那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時時小心。 這也是他為什么示好徐貴人這個小妃嬪的原因,那是妥妥的看到了徐貴人日后有得寵的潛力,認為徐貴人對康熙的影響力不一般,才會費這個心思的。 徐安慶一想,既然梁總管都認為徐貴人有這個潛力,他這個只有七品銜的管事,為什么不愿意投靠呢,沒看見之前的御廚趙某人,現在也在膳房給徐貴人做膳食嗎。 人家能投靠,他為什么不能。 所以,徐安慶就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的投靠了溶月。 對于此事,溶月還事先咨詢過王平和念雪兩人的意見,畢竟她對后宮之事,真的稱不上熟悉,不知道投靠過來的人,會對她產生什么麻煩。 王平和念雪當然是舉雙手贊成,讓自家主子接受徐安慶的投靠了,麻煩不麻煩的先不說,對她們有很大的好處那是絕對的,至少他們以后在內務府有人了,日后行事呢,肯定也更方便。 就比如說眼下,西配殿這邊自從杏雨離開之后,缺了一個宮女,那就可以通過徐安慶,調過來一個老實穩重,背景看上去很清白的小宮女。 這要是擱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分來什么樣的,你就只能接受什么樣的,要是個滑頭不忠心,你也只能受著了。 對于這樣的小事,安嬪這邊自然是不會攔著,畢竟因為溶月得寵,啟祥宮這邊可是受了莫大的好處,對于調派一個小宮女的事,她還懶得cao心呢。 至于之前在溶月身邊的杏雨,早就跑了門路,去鐘粹宮瑞常在身邊伺候了。 說到這個瑞常在,就是之前在太皇太后干涉此事之后,獲得了一次侍寢機會的既得利益者,杏雨走門路去她那里,也是因為瑞常在現在有寵的原因。 只是杏雨的運氣不大好,她前腳剛走沒兩天,后腳康熙冬至的那一晚就來了西配殿。 對此,杏雨懊惱了許久,還托人遞話過來,想繼續回來西配殿伺候。 畢竟她在這邊呆過一段時間,康熙對溶月到底是什么態度,她看的最清楚了,瑞常在就算再有寵,也是沒法跟溶月相比的。 只是溶月并沒有答應,她當初已經把話說得明明白白了,想走可以,但是走了之后就不要再想著回來了。 對于杏雨這種三心二意的宮人,她只要不是腦子不好使,就不可能再用她。 再說了,真讓他回來了,那她當初說的話,豈不是成了屁話。 扯得有些遠了,剛剛說到的是內務府有人好辦事的事情,自從徐安慶投靠了西配殿這邊,果然有些事情就方便了許多,至少再要個什么東西,不會再出現拖拖拉拉的情況了。 第122章 初四這一日,溶月從安嬪處請安回來,剛用過早膳沒一會兒,王平就進來稟報說,定常在那邊好像發動了。 她趕緊換了一身藕合色旗裝,趕去正殿。 安嬪也已經接到了消息,收拾妥當,等人到齊后,帶著她們急匆匆趕去儲秀宮。 定常在住在儲秀宮前院的東配殿,她們到的時候,作為看護定常在這一胎的端嬪,已經沒了平日的穩重端莊,急出了一腦子門的汗。 能不急嗎,眼看著多年夙愿,就要在今日一見分曉,得償所愿,再加上這八個多月的看護和煎熬,端嬪能坐得住才怪呢。 不僅如此,此時已經顧不上形象的端嬪,還雙手合十在院里拜起了滿天神佛,祈求上天看在她心誠的份上,賜給她一個小阿哥。 溶月倒是有點了解歷史,知道定常在這一胎,肯定就是歷史上的十二阿哥。 只是她也好像隱隱記得,史書上說十二阿哥是在太皇太后身邊的蘇麻喇姑教養下長大的,就是不知道定常在生下十二阿哥之后,康熙會不會如了端嬪的心愿,放在她膝下撫養了。 或者說,一開始十二阿哥確實是放在端嬪膝下撫養的,只是后來宮里發生了什么變故,康熙又將十二阿哥給蘇麻喇姑養育了。 畢竟后宮瞬息萬變,發生這種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比起當初貴妃生十一格格的艱難,定常在這一胎生的很是順利,早晨巳時發動,然后只用了一個時辰,新鮮出爐的十二阿哥就迫不及待跑出來了。 聽著十二阿哥那有力的啼哭聲,溶月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一身月白色旗裝的敏常在,表情微微帶著幾分激動。 十二阿哥已經出來了,有著拼命三郎之稱的十三阿哥還會遠嗎,說不定呀,現在敏常在的肚子里都已經有了。 如此一想,她看向敏常在的眼神里,都帶了幾分火熱,她可是極喜歡歷史上這個十三爺的,那可是四爺的鐵桿兄弟啊。 但是她可能忘了,她這個蝴蝶的翅膀一揮,十三阿哥現在還不知被她揮到了哪個犄角旮旯呢。 而敏常在也感受到了溶月看向自己的目光,便直接走了過來,同溶月圍繞著聽十二阿哥這響亮的哭聲,就知道是個健康的皇子這一話題,開始了閑聊。 溶月對敏常在的印象一向不錯,又加上敏常在也是個讀過書認過字的,兩人自是相談甚歡。 敏常在還當場表示,等日后有空閑了,就到溶月住的西配殿喝茶。 站在不遠處的德妃,自然是將兩人關系不錯的這一幕看在了眼里,只見她眸色微動,笑著對跟在身邊的蘭心意味深長道:“沒想到徐貴人和咱們宮里的敏常在,倒是很聊的來?!?/br> 蘭心不知德妃這話什么意思,是指徐貴人的手伸的太長,還是敏常在心思多,竟然背著主位娘娘跟其他宮里的妃嬪交好。 而此時,端嬪見定常在真生了一個小阿哥,激動的差點喜極而泣,歡喜的不知怎么好了,從接生嬤嬤手里接過襁褓的雙手,都微微帶著幾分顫意。 只是她是高興了,膝下沒有一兒半女的另外三嬪,心里卻不是滋味了。 本來她們四嬪膝下誰都沒有阿哥,誰都不用瞧不起誰。 可現在端嬪宮里的定常在生了十二阿哥,這種平衡局面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所以,三嬪看向端嬪的眼神中除了羨慕嫉妒之外,也多了一些其他意味不明東西。 就連向來穩重的德妃,看到定常在生了一個小阿哥之后,眼神里都滿是羨慕,心里更加堅定了這一胎一定要生個小阿哥的念頭。 畢竟她現在位列四妃,膝下要是沒有個阿哥的話,妃位肯定是坐不穩當的,六阿哥現在剛去沒多久,還看不出來,但是時間久了,這種弊端就會顯露出來了。 乾清宮的康熙,接到定常在生了小阿哥之后,心情高興那是自不必說。 再聽到給十二阿哥檢查過身體狀況的太醫過來稟報,說十二阿哥身體康熙,沒什么大問題之后,更是當場就下了晉升定常在為定貴人的旨意,并按例賜了許多賞賜下來。 不過,定常在雖然升了一級,成了定貴人,但按照宮里的規矩,還是沒有資格撫育皇子。 如此一來,康熙又下了一道口諭,讓一直照看定常在這一胎的端嬪撫養十二阿哥,也算是對端嬪的一種獎勵和肯定。 畢竟要不是她全力護著定常在,在這充滿著危險的后宮,定常在還真不一定能撐到最后。 * 定常在生完十二阿哥之后,宮里就迎來了臘八節。 清宮對臘八節還是比較重視的,從臘月初一就已經開始準備做臘八粥的食材,然后康熙還要派下監粥太監親自監視著熬粥。 而且這一鍋粥呢,還不能立即喝,先要供到佛前,等熬好了第二鍋粥,才能輪到皇帝和宮里了,之后的幾鍋粥,才是王公大臣、文武大臣還有施粥。 溶月這邊的西配殿也分到了幾份,她還跟著喝了一碗,至于味道嘛,用她的話說,也就那味吧。 反正她現在這個被養刁的嘴,沒嘗出來這臘八粥有多好吃。 等過完了臘八節,宮里的年味開始漸漸濃了起來,但也迎來了今年最大的一場雪。 之前的時候,雖然也下過兩場小雪,但都不大,這一場雪卻不一樣。 先是從初九晚上的小雪花,到下半夜,就變成了鵝毛大雪,而且到了第二天之后,也絲毫沒有停的意思。 直到又過了一日,這一場大雪才徹底停下,而此時,整個紫禁城早已經變成了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 下完雪之后,溶月終于按奈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心,打算出去賞雪景,然后順帶著玩雪。 當然了,想在啟祥宮里玩雪是不可能了。 畢竟這邊一停雪,那邊勤快的宮人就已經開始合力掃雪了,不管是想玩雪,還是想賞雪景都不要想了。 但是御花園那邊,倒是可以肖想一下的。 所以,心動不如行動,溶月立馬開始為出門做準備,由于出去的時間比較長,保暖自然為第一要務。 總不能因為出門看個雪,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再把自己凍生病了,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只是出門前,她忽然靈光一閃,就讓王平跑了乾清宮一趟傳話,說她要去御花園踏雪尋梅,問康熙同不同去,之后,這才帶著念雪和之桃出門。 而在乾清宮里接到她這個傳話的康熙,卻有點哭笑不得。 你說你都要出門了,才派奴才過來傳話,這是想讓他去呢,還是不想讓他去呢。 就不怕自己花都賞完了,他人都還沒到嗎。 雖說心里是這樣想的,但他還是一邊搖頭失笑,一邊讓梁九功給他著裝,準備出門赴約。 說讓這是他家貓兒第一次主動約他呢,就算天下下刀子,他也是要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