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魚董端嬪 第72節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男主的親meimei、小青梅、廢后阿寶、和離后成了反派夫人、[名柯乙女]審神者的女兒想要五個男友、我的S同學(sm)、被反派強制愛了[快穿]、今天拿下世子了嗎?、表妹生存攻略(清穿)、攬明月
以前這個位置是給馬佳庶妃坐的, 以前自己只能孤零零坐左一的位置, 看著馬佳庶妃與昭妃挨在一起聊如此帶勁, 可郁悶死了。 現在輪到馬佳庶妃這個話癆被迫“內向”了。 戈雅到了自己的位置, 剛坐下抬起頭便瞧見佟格格神氣的神情。 佟格格之所以神氣,便是神氣自己坐到了左一的位置。 她心道哪怕你進宮多年生下一個深受皇上喜歡的格格又如何? 我一進宮地位便輕輕松松凌駕在你之上,就連原本座位也被自己奪走了。 佟格格在心內狂笑,她等請安這天,等得可太久了。 今日總算是揚名吐氣了。 戈雅也從佟格格輕蔑的眼神讀解出她的意思來,她暗自翻了白眼,覺得佟格格真幼稚,跟個小孩子似的。 不過佟格格今年才十五歲,在現代可不就是一個初三生嗎? 自己都活了兩輩子了,跟她計較那么多干嘛。 距離請安的還有一段時辰,戈雅跟昭妃聊了幾句,便無聊地打量新進宮的納喇庶妃。 看模樣倒是清秀動人,氣質是溫婉柔順的類型,就是不知道這性子是不是如同她表現的一般柔順。 可別像她族姐一般,又是位蛇蝎佛面的主。 事實上也不止戈雅一人在打量這位新進宮的嬪妃,她一轉眼便撞見王佳庶妃也在暗自偷看。 王佳庶妃自從禁足三個月后,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性子有些唯唯諾諾的,完全不像剛進宮時那樣意氣風發。 王佳庶妃察覺到似乎有人也在打量自己,轉頭便一下子迎向戈雅的目光。 她對上戈雅的目光,卻有些不敢直視,心虛移開了視線。 戈雅內心嗤笑一聲,跟張庶妃一個德行,自知理虧不敢,面對自己。 當初皇后被封鎖在坤寧宮不久,王佳庶妃便被康熙罰了三個月的禁足,原因是在那次自己的謠言風波,康熙也查到有她的手筆。 先前調查不出來,卻那么湊巧的在坤寧宮封鎖后才調查出來,那時候戈雅就猜測,有皇后在背后包庇王佳庶妃這個同黨吧?又或者是皇后指使她干的。 就是不知道她以前所遭遇的一切是不是都有皇后的手筆? 王佳庶妃現在也沒什么底氣囂張起來,皇后病重,她的靠山也倒了。 皇上似乎也惱了自己。所以她現在幾乎是失寵的狀況。 自從她禁足出來后,皇上幾個月內也就來翻過一二次牌子。 王佳庶妃估計如果不是自己家世,皇上估計也像對待張庶妃一樣,對待自己。 當初兩人每個月還能有一兩次的牌子,現在可以見上皇上一年都難。 不過王佳庶妃一想到張庶妃一年半載才被皇上翻一牌子,自己心里便也覺得好受多了。 有些人只要遭了難,總會下意識找一個比自己遭遇還慘的人,告訴自己還有一個墊背之人來安慰自己。 不多時,太后便攙扶著太皇太后從里頭出來了。 太皇太后坐下后,對太后道:“琪琪格,你也快坐下吧?!?/br> 太后恭敬回道:“是,皇額娘?!?/br> “奴才給太皇太后/太后請安?!?/br> 待兩位長輩坐下后,眾嬪妃屈膝行禮齊聲道。 太皇太后淡淡道:“都起來吧?!?/br> 嬪妃們謝了恩便起身坐回自己的座位。 太皇太后訓誡嬪妃們不會跟皇后一樣,多費口舌重復那些長篇大論。 只讓她們這些嬪妃們熟讀女戒、宮規等,畢竟什么規矩都在書中,旁的什么也不用多說。 然后便讓蘇麻喇姑當眾宣讀了,這期間哪個嬪妃犯了什么規矩,又受到各種處罰。 這舉讓戈雅想起前世在學校上晚早cao后,校長當著全校師生們都的面哪班誰誰誰,犯了什么校規又受到什么處分。 簡直就是公開處刑啊。 不虧是太皇太后,這招真絕。 這樣嬪妃們就算不怎么前來慈寧宮聽訓,也不敢輕易造次了。 這個月也就只發生了佟格格虐待宮人這一個流言。 戈雅心下一緊,不過自己也只是派人去起了頭,立馬便讓人抽身了。 想來也不會被查到吧? 而且她也只是讓被別人知道佟格格砸東西罷了,二那些虐待宮人,完全是人類的八卦屬性爆發,這才發酵出的流言。 事實上,太皇太后對這種小事也會發力去查,如果不是事情發生在佟格格身上,她都不會出手。 畢竟佟格格是她讓進宮的,也得護著一兩分。 而且她的人也查出佟格格的確摔了東西,弄傷了宮人,雖然是無意的,但總歸是佟格格造成的。 便就證實宮中的流言中的大半內容是真實所發生的,最多也就是流出真相,宮人們多加揣測罷了。 那太皇太后更不會多派人手去查了。 所以她出手平息了流言,又懲罰了帶頭那些嚼主子舌根的宮人,這件事也就算是解決了。 走完請安流程,太皇太后便開始宣告一件事情。 “皇后身子已經大好了,日后你們可以前去坤寧宮給皇后請安了?!?/br> 一石激起千層浪,嬪妃們都面面相覷。 太皇太后望著底下嬪妃們的反應,回想前些日子,玄燁前來商討朝中撤藩事變。 現在朝中已經是分成三個分派。 一方是以那拉明珠、佟國綱、全力支持康熙的決策的大臣。 一方是對撤藩還是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們,其中漢臣居多,他們認為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不可再起大規模戰爭,而且三藩盤踞勢力甚大,一旦逼得藩王們聯合起兵造反,必定會動搖國本。 一方,便是中立派,受三藩與朝廷兩面脅迫,索性便不吭聲。 朝廷從不缺少這種中立派,當初昭妃的阿瑪遏必隆,身為四大輔政大臣,便是夾在康熙與鰲拜之間,左右逢源,不想打破現狀。 現在似乎這一派的領頭大臣變成赫舍里索額圖。 更糟糕的時候,雖然赫舍里現在跟個鵪鶉似的,什么都不表態。 可赫舍里家有些族人在朝中,竟開始發出反對的聲音,看著架勢似乎隱隱有倒向反對派的趨勢。 所以現在康熙能不能繼續撤藩,赫舍里家的支持至關重要。 康熙不知如何是好,便來與太皇太后商議。 太皇太后一聽便知道,關鍵點在于皇后。 赫舍里家不滿足于自己家族只是擁有一個被禁足的皇后。 想想也是如此,事實上一直保住一個皇后之位,也不能給赫舍里家帶來更多的利益了。 要是皇家撤藩后,再廢掉皇后,赫舍里家也是束手無策。 既是如此,那他們為何還要如此拼命為皇家賣命? 太皇太后抬眼看了一眼,一臉糾結的皇上。 想必皇上心里也是清楚的吧。 康熙心里的確也明白,只是他剛撫平自己的喪子之痛,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面對皇后。 太皇太后嘆息一聲,道:“玄燁,如今之計,也只能將解封坤寧宮,對外宣告皇后病好,這樣方能安撫住赫舍里家?!?/br> 康熙低頭沉默不語,像是在心里猶豫著做什么決定似的。 太皇太后繼續勸道:“玄燁啊,皇后她...做出如此大逆不道這事,有一半原因也是因為中了吳三桂的jian計,也是因為失去承祜后,這才被吳三桂所蠱惑才鬼迷心竅的?!?/br> 康熙聞言眼神閃爍了起來。 皇后在被查出真相后,所做出的措施,在此時發揮了作用。 太皇太后見狀不由地嘆息一聲。 她感覺康熙身為帝皇還放不下自己心中的最后一道枷鎖,那便是自己的喜惡,自己的仇恨, 這些也同樣會左右到皇上的抉擇。 什么都沒有江山社稷重要,太皇太后決定自己再推康熙一把。 “說來當初鼠疫之事,玄燁你也要擔一部分責任,一則,承祜可是因為你執意要撤藩而死的,二則,你作為皇后枕邊人卻未能發覺到皇后的情緒異樣,安撫好皇后?!?/br> 太皇太后也知道,其實這也不能太過責怪皇上,畢竟當時他還在為軍營中突發鼠疫之事忙得焦頭爛額的。 但為了說服皇上做出對江山最正確的決定,只能將部分責任推到皇上身上,或許能讓皇上對皇后放下些許怨恨。 她又道:“所為先治家,后治天下,你連自己后宮都管理不好?你該如何管理這大清的江山?” 當初皇上沉浸在喪子之痛,她不愿意明說,如今為了讓皇上走出那一步,便將這一切血淋淋顯現在眼前。 康熙頓時內心頓時痛苦不堪,其實他內心深處一直都認為這其中有他的一部分過失。 雖然當時他正在處理軍營中的鼠疫,沒辦法顧及皇后,可是鼠疫也是他要撤藩而造成的。 所以他才如此內疚,是他自己沒有做好的一個父親。 太皇太后緩緩道:“玄燁,撤藩一事,一經頒布便覆水難收,現在這個局面你就該將對皇后的怨恨先擺在一旁,做出對這江山最正確的決定,” “這關乎江山存亡,可不能再錯了?!?/br> 說道末尾,太皇太后聲音都激動得有些顫抖了起來。 康熙沉重地點了點頭。 其實他在來慈寧宮之前,便就在自己心中做了抉擇。 為了獲得赫舍里氏的支持,皇后他是必須要放出來的。 他來找太皇太后商議,因為他知道太皇太后也是跟他的看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