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人生殿堂,三大中學
老實說,學校的生活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有趣,即使和十幾年前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但大多的時候都很枯燥乏味。 所以來學校對我來說,就是單純按表cao課,放學時就趕快回家,平時那么早到,多留一分鐘只是再延長我在校時間罷了。 走進校園內,我抬起左手,看了看時間,六點多了。 其實早點來也不是壞事,總比在家里也沒事情可做好。 華峰中學是全臺佔地面積最大的學校,畢竟是三間大校之一,設備也都是最新款,男女混校,設有高中部和國中部。 我目前就讀國中部三年級,根據國家規定,進入三大中學的學生一律得直升,也就是說,國家栽培你六年,時間一到,就各自安好了。所以目前我沒有任何「升學壓力」。 從古典的川堂走出來,就到了學校的中央庭園,西式的風格,許多花草樹木,已經很少學校還保留自然景觀了。 正中央是座噴水池,池子里,我的臉清晰的被倒映出來,底部還有一顆顆小石子。 國中部的教室是在右側,我邁開步伐,前進。 三年一班,是我的班級。 高中部和國中部每年限收450人,也就是整個中學有2700人,并且一定收滿450位學生,不會多一人或少一人,每班30人,共十五班。 三大中學都是如此規定,全國有8100人接受國家直接培養。 但最終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畢業,到了最后,整屆就只有300個人可以畢業。 好了,先不說數學問題了,即是現在的政府造就這個制度。 就是所謂的淘汰制度。 高三畢業那年,在學六年期間成績吊車尾的150人只能領到肄業證書,而且升大學時會被人在心里貼上未從三大中學畢業的標籤。 看了看頭頂的班級牌,我走進教室。我的位置是靠窗的第一個,所以上課時我總是喜歡手托腮「望春風」,但大多數時間我還是有在聽課的。 想到下禮拜要測驗,我的頭可大了,不過再熬一陣子就可以從國中部畢業了,聽說高中部有很多有趣的活動,有些期待呢。 陸陸續續有人進來了,對了,十五個班是用入學考的成績來分班的,但這三年成績變化也不大。 意思就是說,后面五個班屬于較危險的班級,能否畢業是看六年的總成績,每次測驗完,只要總成績有變動,班級成員也會隨之更動,挺變態的規定。 順帶一提,華峰中學以男生人數較多,雖然是男女混校,可是比例有些懸殊。 另外兩所中學分別是易輝中學、嵐堂女中。 易輝中學招的全是男生,而嵐堂女中就全是女生。當初進來華峰純粹只是不想跑太遠而已,不然我反而想去嵐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