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考科舉 第56節
易全山猶豫著問:“敘 言,你去嗎?” 人家大老遠托人把請帖送來,不去不好。但是…… 之前在村里那攤爛事,易全山還沒忘,實在是膈應。 程敘言把請帖隨手扔在一邊,這請帖應該是大房的人自作主張送的。程長泰和老陳氏到底要臉。 程敘景對院中玩的程偃招手,等人奔過來,程敘言溫聲道:“畢竟是年節,帶我爹回去看看他娘?!?/br> 這一次程敘言回去祭拜過陸氏,各家該送的年禮送了,他們就關門閉戶。旁人問起程敘言只道:友人之父去世,他若大肆開懷心有不安。 并以這個借口拒絕出席程青業的婚事,不過禮錢托易全山送去了,他給的不多不少,跟村里大多數人差不多,讓人挑不出錯。 年后眾人還未反應過來,程敘言又帶著程偃離開。這一次易家父子沒去,有人歡喜有人茫然,大部分人以為程敘言不搭理易家父子,那程氏后輩就有機會。 但半個月后,易家父子跟著離村,一問才知道那父子三人奔縣城去尋程敘言。 程氏一族:白開心了。 然而就在平靜的二月里,裴家忽然傳來裴老病重的消息。 程敘言看著眼前形銷骨立的老者簡直不敢信。大半月前他來探望裴老時,對方只是氣色不佳,但兩腮還掛著rou。 當時裴老拉著程敘言說了許多,大部分是關于裴三小時候的事,說裴三調皮頑劣。 【我這些日子一直在想,他小時候是不是故意的,明知道會被我斥責還是要胡鬧,這樣我的目光就在他身上…】 程敘言沒吭聲,他跟裴三不熟,不了解裴三,自然也無法發表意見。 裴老對床前侍疾的孫子揮揮手,“你們都下去,我跟敘言說說話?!?/br> 裴讓沒動,過了會兒他才端著藥碗出去。 因著裴老生病,正屋的門窗都關的緊,時下窗戶用紙糊著,桐油浸過的窗戶紙見光不錯,但架不住門窗皆僅閉,正屋里灰沉沉。 程敘言將柜子上的蠟燭移至床頭,照亮裴老面上虛弱的笑:“你這孩子還是這么心細?!?/br> 他拍拍床沿:“敘言,坐近些?!?/br> 程敘言盯著那只手,干枯瘦弱,他想起陸氏臨終前的時候,心臟不受控制的緊縮。 待程敘言坐下,裴老緩出一口氣:“上次我們說到哪兒了…”不等程敘言回答,裴老自顧自道:“…說到三兒故意跑我書房,把我的一本詩集燒了咳咳……” 裴老的前半生都費心大兒子,從大兒子的學習,到大兒子的前途。他都沒給裴三費心想個名和字。等人去了,只“三兒”“三兒”的叫。 裴三從小就混賬,裴老總是這么跟程敘言念叨著,然后細數裴三那些混賬事。 紅木架子床兩側的帷帳被勾起,經過燭光的映照,在窗內投下一道弧形的陰影,剛好掩去裴老的半張臉。 程敘言是個很好的傾聽者,他認真在聽卻不發表意見,實在問到他頭上,程敘言才會簡單說幾個字,雖然話少,但仔細推敲又覺得很有道理。 今兒個說的差不多了,裴老緩緩低下頭,程敘言扶著他躺下,沒想到被虛虛握住手腕,裴老兩眼含淚:“他把我推開跑了,我…我…” 兩人對視,最后裴老閉上眼,終究是沒再開口。 程敘言照顧他睡下,猶豫著是不是將蠟燭吹滅,最后還是留下燭火。 他從正屋出來,外面春光明媚,院子里的花樹都冒出新芽,裴讓一身素衣站在垂花門下,估摸著在等他。 裴讓比程敘言年長四歲,今歲及冠。只看樣貌,程敘言身上還看得出一點少年的影子。但裴讓已經完全褪去青澀,氣質成熟不掩陰郁。 他身量高,身形清減,一般這樣的讀書人 都像清竹或松柏,但裴讓不然,他像一汪寒潭。 程敘言慢慢走向他,眼前的景象錯亂,一名著嫩青色長衫,頭發半束,踩著千層底布鞋的少年向他走來,那雙琉璃般清透的眸子含笑,燦爛的像盛夏的驕陽。 “程兄?”裴讓低聲喚他。 程敘言回過神來,兩人并肩在院中行走。 裴讓的聲音很輕:“祖父病重,我已給大伯父去信,再過些時候應該就回來了?!?/br> 程敘言靜靜聽著,偶爾有沙沙聲,是風吹動新綠亦或是新綠在回應春風。 “你…”裴讓停下腳步,欲言又止。 程敘言頷首:“裴兄若是信我,有話直說就好?!?/br> 裴讓抿了抿唇,扭身看向遠處的草叢,許久才傳來詢問聲:“我祖父跟你說了什么?” 他沒得到回答,重新看向程敘言,眸光帶利。 那一瞬間程敘言猶如被刺了一下,他無奈道:“也沒什么,只是關于…關于裴三郎君幼時的事?!?/br> 開了頭后面就好說許多,程敘言揀著重點說。 等程敘言講完,裴讓扯了扯嘴角:“我六歲那年學孝經,只學到一半,書就不見了,后來才在我爹的院角找到殘留的書籍?!?/br> 程敘言沉默。 裴讓越過他往旁邊去,揪著小樹剛冒出的新葉:“他沒甚天賦,也見不得自己兒子學,那幾個蠢貨也是,一碟點心就哄走了?!?/br> 程敘言心想,裴讓口中的幾個蠢貨應該是被裴老強行過繼出去的裴三的庶出子女。 “那個妾室還以為那人真喜歡她兒子?!眲倓傞L成的小樹苗被攔腰掰斷,留下一個嶙峋的斷口。 裴讓隨手丟棄斷枝:毫無價值可言。 園里只剩下程敘言一人,他吐出一口氣,準備回家,沒想到一抬頭愣在原地。 在他幾十步開外,一株粗壯的桂花樹迎風而立。 年年有秋日,年年有桂香,但那個拿著桿子壞心眼敲桂花的少年再不見身影。 最初他們互稱“言弟”“讓哥”,什么時候變回禮貌而疏離的“程兄”“裴兄”了。 程敘言一甩袖,慢步而堅定的從桂花樹下過,待他日秋時來,難嗅桂花香。 第51章 胭脂鋪姐弟 暮春三月, 萬物好時節。 然而此時裴家再度蒙上一層陰影,裴老病情加重,異地為官的裴大郎君帶著妻兒緊趕慢趕奔回來,卻來不及見父親最后一面。 靈堂前, 這位素來威嚴的男人幾乎是泣不成聲, 幾度暈厥。 程敘言著喪服前往裴家, 他并沒有正式拜師裴老, 可裴老教導過他是事實, 這份情他記著。 程敘言在裴老靈堂前磕三個頭,上完香又跪了一段時間, 期間有裴氏族內的人來上香磕頭, 程敘言到底不是裴家的人, 不多時他退至旁邊新起的靈棚。 這個時節乍暖還寒,一陣風穿過簾子吹進來, 冷意十足。但隨著進來的人漸多, 棚內慢慢暖和起來。 之后的事宜由裴大郎君一家人接手,裴讓協助,再加上裴氏一族的族老看顧,壓根沒有程敘言這個外人的事。 他與裴老無師生名分,只是短暫的受過裴老指點,在裴家住過一段日子。名不正言不順。 裴大郎君為父守孝, 裴讓也要為父守孝,程敘言不好再登門,他待在自己的小院中。 每日程敘言除了學習和陪程偃,就是指點易家兄弟。 自年關前程青業趕著成婚后, 年后同輩其他人的婚事也加快進程。三月底的時候, 大房的大女兒出嫁, 隨后二房的程青嶺說親。 鄉下人家有時候沒甚講究,請媒人登門說和,雙方爹娘再相看一眼,聘禮說定,婚事基本就敲定了。 村里人參加程長泰一家的婚事都逐漸麻木,再一次感覺到程長泰一家是真的人丁興旺。程敘言不計較那點隨禮,左右跟村人相同。 隨著程長泰一家孫輩的婚事告一段落,村里的莊稼把式再度迎來豐收。今歲程敘言并無要事,是以農忙時節他讓易全山父子三人回村秋收,免得累壞家里人。 離開前易全山還不放心,“敘言,你一個人可以嗎,不然讓知仁留下來?” 程敘言無奈:“叔,你們回去吧,我已經是成人,能照顧好我爹?!?/br> 他揮揮手,面色柔和但眼神堅定。易全山見狀不再多言,在清晨的陽光下,帶著兩個兒子坐上回村的牛車。 程敘言帶著程偃回到正屋,從柜子最下面翻出一個紅木匣子。 “我的?!背藤扰d奮得緊,這個紅木匣子就是當初程偃從書房翻出來的那個。 這幾年程敘言能不受生計所擾,安心備考多虧它。 兩人在榻上對坐,程敘言把上層的碎銀銅板倒出,之后打開夾層,翻出下面的銀票。 在縣城租院子和生活開銷是大頭,這生活開銷不止每日口嚼,還有柴禾,冬日碳火,四季衣裳,文房四寶和程敘言參加文會,一定的人情往來。 程敘言之前去府城和郡城趕考花費也不小。他爹和他先后進醫館,又是一筆開銷。 還有,去歲楊氏差點自盡鬧出的那攤破事,程敘言雖然目的非安,但過程中的確是幫著周旋。他給的15兩銀出去,算是全了對程青錦和程抱容等人的情誼。 幾筆大的開銷加起來,包括其他零零碎碎,程敘言快速算一筆帳,然后驚訝的發現,他這幾年竟然去了一百五十兩左右。 程敘言捧著空匣子發呆,他感覺平日里也沒亂花錢,怎的花費這般多。 程偃歪著腦袋看他,黑色的眼睛亮亮的,眼睛里都是茫然。 程敘言干咳一聲,挪開視線。 當時他爹翻出紅木匣子的時候,碎銀銅板加上夾層里的銀票,一共有三百五十一兩六錢二十八文。還附帶一塊品相上佳的白玉。 現在他手里還有200兩左右,200兩絕對不算少,可一旦涉及到趕考,這筆錢也有些吃緊。 程敘言扶額嘆氣 的時候,瞥見對面程偃身上的長衫,青綠顏色,料子又柔軟,上月他打成衣鋪子經過,當時覺得很適合程偃就買了。然后程偃又拿了一套天青色的長衫給他,鬧著要買,于是父子兩人一起添置新衣。 程敘言:……… 咳咳,這…這生活必需品,少不得少不得。 程敘言把銀錢重新放好,前兩年他忙著府試院試便不提了,如今距離鄉試還有兩年有余,再不能坐吃山空。他得尋些營生來做。 然而真要確切到具體的營生事宜,程敘言一時又沒個頭緒。 那學習系統他這幾年都用來學四書五經,為的考個好名次。旁的卻是未學。 程敘言想事情想的入神,忽然后腰被戳了一下。 程敘言:??? 程敘言扭頭看去,“你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