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297節
第371章 殿下之三七 殿下 正文第三七一章 回宮后,榮烺沒有再繼續無用的表達自己對于出兵的意見。她原想到顏相府上一趟,不過想想阿顏阿史應該會進宮,就沒再出宮。 事實也如榮烺預料, 第二日,顏姑娘便進宮了。 顏姑娘帶來一句顏相的話,“請殿下稍安勿躁,切莫多言?!?/br> “這我知道。請顏相放心,我雖擔憂戰事,也明白此等軍國大事當由朝廷由父皇做主的道理。我已將自己的判斷告知父皇,這就足夠了?!?/br> 榮烺神色平靜克制,全不似顏姑娘想像中的心急火燎。顏姑娘細致的打量榮烺,她陪伴公主多年,知道公主的心有多善。 榮烺笑,“看我做什么?明知不可為,便不該為。難道還要不停叨叨,倒惹父皇心煩。我還有事跟你講,不過估計顏相肯定能預料到?!闭f了渤海公主的事。 果然,顏姑娘道,“我父親也說,渤海國書既將公主置于四王子晨之上,可見公主必是勁敵??蛇@樣的勁敵,我朝先前一無所聞,遼北形勢比他預料中還要嚴峻?!?/br> “阿顏,還請你帶話給顏相,請他將預想中的危機能告知楚大將軍。楚大將軍一去,禍福難料,我等雖極擔憂他,能為他做的也僅有這些了?!?/br> “殿下放心,我必轉告父親?!?/br> 顏姑娘忍不住一嘆,勸榮烺,“殿下也看開眼。國事就是這樣,最終聽從的唯有陛下的圣諭?!?/br> 榮烺唇角勾了勾,轉而說,“把我的判斷轉告給陳翰林?!?/br> 顏姑娘立刻明白榮烺用意,“我明白?!?/br> 史姑娘主要是擔心公主太過擔憂戰事,與陛下發生不悅之事,特意進宮看望。見公主并未多言此事,史姑娘方放下心來。 史姑娘道,“我祖父也很擔憂,只是陛下心意如此,也沒辦法?!?/br> 榮烺問,“穆翰林怎么說?” “相公說內閣里多是不同意出兵的,只有秦太師夏學士一意主張出兵,他們私下也討論過,出兵成功能揚國威,朝廷收入也能有所增加。不過,渤海國并非膏腴之地,出兵的話,政治上的好處更多些。不過風險也不小,渤海國明顯是有硬茬子的。這次出兵,其實是跟渤海國的硬茬子打仗?!?/br> 史姑娘道,“可換句話說,若硬茬子掌權,必還會掠邊。只盼這硬茬子別太硬,若楚大將軍能收拾住就萬方皆好。倘收拾不住,我朝就要做好整個遼北戰事的準備了?!?/br> 榮烺贊道,“穆翰林果然有見識?!?/br> “他原就想去兵部當差,去歲有冊東宮大典,也沒顧得上他們?,F在又忙楚大將軍出征的事,總得這件大事之后再給新翰林分衙門?!笔饭媚锏?,“殿下安心,我朝頗有名將,依楚大將軍的本領,總能平安的?!?/br> “我也盼著如此?!?/br> 榮烺著林司儀到麟趾宮,自祖母贈她的珍藏中取出兩件金絲軟甲,著人送去楚家。 榮晟帝對于楚大將軍出征之事也多有賞賜,鄭皇后賞賜了楚家許多藥材,麟趾宮亦有賞賜。 東宮那里也一樣頒下賞賜。 楚大將軍的正式出征在半月之后,待楚大將軍走后,楚姑娘就回宮繼續擔任榮烺伴讀。她明顯消瘦了些,不過神色堅硬,精神尚好。 楚大將軍出征,代掌朱雀衛的是一位外地調來的程大將軍。 月底,白大將軍言其年邁,主動上書辭官歸隱。榮晟帝挽留無果,只得允了白大將軍的辭表。調來一位姓李的大將軍接掌玄武衛。 待到五月,新翰林終于進行了各部門的分派。他們皆一流才俊,經最終考校后,由內廷分至六部任實職。 值得一提的是,穆然在新翰林的最終考校中仍名列首席,被秦太師點名留在內廷,跟著秦太師學習。 丁歡則進了禮部,他頗是愁悵,齊叔叔雖然也很好,不過聽說齊叔叔現在跟公主是死敵。他現在跟著齊叔叔做事,不要被公主誤會才好。 丁瓔覺著弟弟這擔憂真是邊兒都不沾,她是大殿下的側妃,弟弟便是再仰慕公主也不可能做駙馬的。 丁歡道,“駙馬當然不可能了,但也不只我一個人仰慕公主,許多人都很仰慕公主的?!?/br> 丁瓔問,“是嗎?” “當然了?!倍g近年也見公主見的少了,不過,想到公主先前的美麗面寵,丁歡的少年心還是忍不住要悸動一二的。 丁瓔一想也笑了,公主不論身份還是相貌,都是上上等。若無人仰慕反是奇事,興許是認識公主的時候,公主還小,潛意識就覺著公主還小,沒往這方面想過。 其實,公主今年也十七了呢。 丁瓔眸中閃過一絲奇異:倒一直沒聽說要給公主議親的消息。 此事未及深思,與丁瓔一樣為側室的徐良娣于五月中產下一子。麟趾宮大喜,三宮皆賞賜豐厚,皇家大喜。 榮晟帝決定,升一升徐妃的位份,便是徐家,既是太子舅家,也應有所封賞才是。 榮晟帝找來齊尚書商議。 齊尚書道,“徐娘娘的位份,按理早該升了。在冊東宮的時候,臣就想到了。結果因正副使的事鬧的不可開交,這事就錯過了。陛下放心,先升貴妃位如何?” 榮晟帝心下滿意,還是道,“徐妃服侍朕多年,頗是不易,朕想重酬徐氏之功?!?/br> 齊尚書勸道,“陛下,還是一步步來。雖說升皇貴妃未為不可,在臣心中,鳳儀之位也當徐娘娘來坐。不為旁的,一則便為江山萬年計,鄭家也該冷一冷;二則,憑東宮生母的身份,徐娘娘便做的??缮洗问Я藦U黜皇后的機會,秦太師又對臣虎視眈眈,臣若提皇貴妃之位,秦太師必要以皇貴妃之位過尊,且徐良娣剛誕下皇孫,人皆有私心,皇貴妃也是一樣的。陛下,總要看大長公主的面子。暫讓娘娘委屈一二吧?!?/br> 榮晟帝想到姜家,“姑丈為人謙遜。哎,的確是要顧忌姑媽的心意?!?/br> 齊尚書笑,“那臣明日便上本?!?/br> 榮晟帝頜首,“有勞卿了?!?/br> 齊尚書道,“這樣的喜事,臣便一天勞他個二三十件都愿意。只盼徐娘娘看在臣上書保奏的面子上,不要計較臣與徐家的私怨才好?!?/br> 榮晟帝莞爾,睜眼說瞎話,“不會的。徐妃心胸寬廣,不是那樣人?!?/br> “那臣就多嘴再說一句如何?” 榮晟帝好笑,“又有什么事?” 齊尚書嘆,“這原非臣份內之事,臣也只是聽說而已。聽聞多有大商賈往內務司走動,只盼是莫須有之事。徐家畢竟是東宮母族,臣為東宮聲譽計,方多嘴了?!?/br> 榮晟帝問,“是不是往內務司送貨物的。內務司也常委派商賈采購貨物?!?/br> “臣也希望如此?!饼R尚書微微欠身,告退離開。 給徐家封賞之事被此事一打岔,榮晟帝就沒再提。他召來徐大舅問詢,徐大舅道,“是以往有些商賈不大得用,換了新的。他們剛來,有些生疏,又擔心辦錯了差,誤了朝廷的事,便往內務司走的勤了些?!?/br> 榮晟帝便未再問。 第二日,齊尚書上本,以麟趾宮為東宮生母之名,請升麟趾宮位份。 宮妃位份升降一般是后宮的事,前朝鮮有討論。齊尚書身為一部尚書,竟然cao心陛下妃嬪升降之事。哪怕這是太子之母,也令許多清流不恥。 但這又是東宮生母,一時間,諸人看太子顏面也不好說太難聽的話。 秦太師依舊說了句,“此后宮內闈事,非國政?!?/br> 齊尚書道,“天子無私事。本官司五禮儀制,令太子生母與諸妃嬪同列,不合禮制,請陛下以貴妃位尊東宮之母?!?/br> 榮晟帝準其所奏。 于是,小皇孫滿月酒未至,先迎來徐妃的晉升禮。 徐家一時風頭無兩。 徐妃雖只晉貴妃位,榮晟帝心疼她,一應供奉卻是按皇貴妃的例,與鳳儀宮也只差一線而已。 小皇孫的滿月酒,皇家辦的頗是盛大。尤其這孩子會長,與榮晟帝仿佛脫了個影。榮晟帝親自參加了小皇孫的滿月酒,感慨道,“倒叫朕想到當年阿綿出生時的事?!?/br> 徐妃伴在榮晟帝身畔,柔聲道,“這孩子比阿綿生的好,像陛下?!?/br> 邊兒上人紛紛道,“是啊,真是太像了?!?/br> “眉毛、眼睛、鼻梁都似一個模子刻出來的?!?/br> 獨德妃說,“也很像公主啊?!?/br> 其實榮烺的相貌與榮晟帝最像,相對的,大殿下榮綿更肖母親徐妃,是有些柔弱的。榮晟帝的氣質也偏斯文,故而父子倆給人的感覺很像。 榮烺五官酷似父親榮晟帝,不同的是,榮烺氣韻多變,活潑靈動時有,現在更偏冷凝威儀了。 榮烺瞅小皇孫一眼,“我小時候長這樣么?” 徐妃笑,“你不足月就生了,哪有福哥兒這樣壯實?!毙』蕦O的小名是榮晟帝親自取的,叫福哥兒。 德妃也說,“公主生下來小小一個,我們還都很擔心哪。后來就越長越壯實了,現在公主多好啊?!?/br> 榮烺對德妃一笑。 待小皇子滿月酒后,榮晟帝再起封賞徐家之心。這事把萬能的齊尚書都難住了,“陛下,以什么名義呢?總不能以小皇孫的名義。前年皇長孫降生,陛下也只是賜大長公主金帛而已?!?/br> “這我知道?!睒s晟帝嘆道,“當年,徐國公是有些冤屈的?!?/br> 齊尚書一笑,“這事好辦。讓徐家喊冤,陛下再令刑部重審徐國公之案。若屬實冤屈,就要為徐家平反。平反后,爵位便可賜還?!?/br> 榮晟帝有些為難,“可當年徐國公的案子是母后欽定的?!?/br> “娘娘也是因國法裁定。既是冤案,自當重審。哪怕娘娘在世,以娘娘的賢明,亦當如此?!饼R尚書道,“陛下是明主,怎能令忠臣含冤呢?” “既然卿也贊同,那這事就這么辦了?!?/br> “陛下讓徐家準備好喊冤的證據?!?/br> 榮晟帝一愣,證據? 齊尚書看出榮晟帝的為難,眉心微蹙,“沒有證據嗎?” 榮晟帝含糊道,“畢竟事情都過去這許多年了?!?/br> “那臣請陛下稍安,暫不要提及此事?!饼R尚書正色道,“當年是三司共審此案,當年的三司長官現在都在內閣,就是方尚書、李尚書、鐘尚書三人。徐家一旦翻案,便說明他們當年誤判了一樁天大冤案。三個雖都是討厭鬼,可沒有確鑿證據,怎么能一下子除去他們呢?” 榮晟帝聽到最后嚇一跳,連連說,“不不,朕可沒有要撤換三位尚書的意思?!?/br> 齊尚書遺憾極了,“陛下不是要換他們么?” “當然不是了?!睒s晟帝明白,齊康雖好用,也貼心能干,卻私心亦重,總想排除異己??沙⒖傂枰恍┕⒅惫娜?,榮晟帝道,“朕只是想賞賜徐家罷了?!?/br> 齊尚書有些沒精神,“那陛下就隨便賞他家子弟些實缺,賞徐老夫人個誥命。只要不依著小皇孫的名義,怎么賞都行?!?/br> 榮晟帝看他無精打采的樣,忍不住好笑,“齊卿也該跟同僚和緩一二,你們都是朝中棟粱?!?/br> 齊尚書白眼險翻到天上,“臣跟他們和緩?他們怎么不來跟臣和緩?陛下不用勸了,臣焉能與這些烏鴉為伍!” 榮晟帝無奈,“罷了罷了,朕也不強求你?!?/br> 因為榮晟帝沒有給內閣換血的意思,齊尚書頗失落,“那臣就告退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