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294節
楚王妃輕輕頜首。 楚王府沒有任何余地的回絕了徐家的條件,徐家無奈,轉而令郢王稱病。郢王雖氣個半死,卻知自己能在御前復寵,悉賴徐家之力。他自身也爭不過楚王,只能憤憤稱病,主動上書說怕不能履副使之職。 榮晟帝令楚王代之。 姜駙馬一看楚王為副使,立刻辭讓正使之職。姜駙馬說的極為誠懇,“楚王不僅是藩王中的長者,也是朝臣中的長者啊。臣自幼聽著楚王追隨太、祖皇帝的故事長大,臣明白陛下器重之意。還請陛下必要以楚王為正,臣為副才好?!?/br> 姜駙馬滿心都是為榮晟帝考慮,主動請楚王為正,自己甘居副位。 榮晟帝心下感慨,若朝臣都如姜姑丈這般,朕就再無煩惱了。的確,楚王既進入冊封使行列,憑楚王的輩份資歷,只能為正。 榮晟帝道,“既然姑丈誠心要讓,那就這么辦吧?!庇峙c姜駙馬道,“楚王上了年紀,姑丈多幫襯著些?!?/br> “陛下放心,冊東宮乃國朝盛事。楚王只管吩咐,臣必竭盡全力!” 榮晟帝又感慨一回姑丈當真是個極好的人,便讓姜駙馬退下了。 如此,楚王為正使,姜駙馬、秦太師為副使。 對于姜駙馬讓正使之事,楚王雖心下熨帖,到底有些不好意思。這事與姜駙馬沒什么關系,其實是榮晟帝要籠絡姜家,方令姜駙馬為正的。 楚王對榮晟帝籠絡姜家毫無異議,這是正常的政治手段,但榮晟帝不該點郢王進入冊封使的行列。 因為若有藩王為冊封使,必是他楚王無穎。 榮晟帝無視他這位宗室長輩,才致使事情到這步田地。 楚王接到冊封正使的旨意,打發掉傳旨內侍,親自將圣旨奉至偏殿供放。 上午的陽光穿過窗格落在明黃閃耀的圣諭卷軸之上,楚王卻是暗暗嘆氣,陛下雖是國朝正支,以往瞧著還好,如今卻偏信婦人之言,行事之荒謬,真是差了鄭太后十萬八千里。 楚王的視線穿過卷軸,看向更深的地方。太子幾乎亦步亦趨的跟隨著榮晟帝的步伐,既無識人之明,也沒耀眼的政治建樹,倒是名聲不錯。 可光有名聲有什么用呢? 窗格將光線切成片片碎金,一直延伸到楚王按在桌沿的手上,臉上。楚王的皺紋在薄金色的陽光中慢慢舒展。一眼就看透他心事的人是公主,看透不稀奇,公主還嚷嚷的人盡皆知。 公主雖一慣快言快語,卻并非那種乍乍呼呼的性格,她說出來,傳出來,就是讓他借傳言之勢翻身,把郢王擠下冊封使之位的。 公主當然不是為了幫他,公主與他并無交情。倒是聽說公主與郢王一向不睦??赡芄骶褪菃渭儾幌槽醪殴室饬钲蹼y堪。 楚王垂下眼皮,又看了一眼供桌上的圣旨卷軸。當天,楚王親赴羅公府,為榮柒定下與羅公府的聯姻。 第369章 殿下之三五 殿下 正文第三六九章 盡管楚王親自代孫求親,誠意滿滿,但樂平郡主也沒有立刻答應下來,怎么也要問一問孩子的意思。 楚王也沒非得讓羅公府當天給信兒,他與樂平郡主說了不少當年事,又著重將榮柒從頭到腳狠夸一通。樂平郡主也是個圓滑人,或者是出于同類相斥,頗有些受不了楚王滑頭。 樂平郡主道,“榮御史這孩子,我也熟,早就見過。當初還是陛下看他在帝都沒個著落,讓幾個孩子到官學讀書的。是不是?” 榮柒這孩子自身是不錯,可出身嘛,雖是楚王嫡脈,卻楚世子的庶子。他要是在楚王府受寵,也不能小小年紀來帝都討生活。后來榮柒他們入了官學,巴結上公主,與羅公府子弟交了朋友,時常來羅公府。 樂平郡主也是宗室出身,都是姓榮的,就對榮柒頗多照應。 這也是楚王厚著臉皮來羅公府為孫子提親的原因。 聽樂平郡主這話中有話的話,楚王笑,“可不是么?樂平你也知道,我府里孩子多,說句實在話,兒子輩的我還能照應過來。孫子輩的,我縱有心,到底他們有自己爹娘。我做祖父的就疏忽了,可這孩子爭氣呀。要說爭氣的孩子也多,祖宗保佑,阿柒還有點運道,自己跑來帝都,掙出了前程。 你不知道,當年他中秀才就把我嚇一跳。我私下都給祖宗上了好幾柱香,想著莫不是我爺爺墳頭埋的好,這孩子咋這么出息哩。 后來的事,更想不到。 原想他能掙個秀才就頂天了,這孩子,竟一下子考到了進士。 你說說,咱們宗室又不愁吃喝,考啥進士啊。我都沒想過,也就這實心眼的孩子,一心好學,這不就金榜題名了么?!?/br> 說到孫子中進士的事,楚王又是一通大笑。 雖然這個孫子他也沒太重視過,可有這么個進士孫子也委實有面子。 樂平郡主端起細瓷盞,慢悠悠的呷口香茶,“我怎么聽說,當初你跟阿柒說中舉人給十萬,中進士給二十萬?” 楚王笑聲嘎然而止,繼而又是一陣大笑,他笑著點頭,“這都叫你知道了??梢姲⑵馀c你家孫兒是真挺投緣?!?/br> 樂平郡主也被楚王的無恥逗笑了,楚王笑,“要是三十萬就能養個進士孫子,我寧可再花三十萬?!?/br> 他以不同于往日的富貴閑散,倒更像年輕時疏闊豪爽道,“說真的,我倒喜歡阿柒這坦誠勁兒。我倆原也相處的不多,我兒子就有十來個,孫子好幾十,顧不上就得自己想法子。阿柒有本事,我替他高興。也不用說那套祖孫情深,他缺什么直接開口,他既有出息,能給的我都給。我還不用他還,我也不用他孝順。人這輩子,不就這么回事么?他盼他比我活的更有滋味,那才有意思哪!”j 說到對孫輩的期盼,楚王神采飛揚。 樂平郡主也不禁笑了。 此時,宮里也在說楚王忽然變成太子冊封正使的事。 徐妃想與楚王交易碰了壁,沒辦法只能把郢王換了下去。她不敢嗔怪榮晟帝,可追根溯源的一琢磨,這事都怪榮烺多嘴。g 徐妃就跟榮晟帝念叨一回,“也不知咋這么多話,楚王病就讓他病唄,就她聰明,就她看透楚王是裝的。多少看透人都不說哪,就她話多?!?/br> 榮晟帝對榮烺的感情一直有些復雜,此時也得說句公道話,“阿烺一向有什么說什么,她又不是能憋住的人?!?/br> 徐妃頗是悶氣,待榮烺到麟趾宮定省時又說起來,讓她以后謹慎言語,別什么都往外嚷嚷,“你這一說,楚王趁勢就跟你父皇訴起苦來。你說,他那一把年紀,他非得做冊封使,能不讓他做么?為了他的事,郢王得稱病,連你姑祖父都把正使讓給了他。你不是跟大長公主最要好么,看你辦的這事!” “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榮烺雖給楚王搭了張梯子,卻也沒料到楚王能厚臉皮到這種地步,她不與母妃多言,同父皇道,“楚王怎么這么厚臉皮??!姑祖父那就隨便一讓,他還真接??!” 一同隨丈夫過來定省的姜穎連忙說,“這事我也聽說了,祖父言行素來認真,既是讓,就是真心相讓?!?/br> “那是姑祖父謙虛,楚王這超級厚臉皮的家伙!”榮烺道,“父皇你也太心軟了!楚王跟姑祖父能比嗎?讓姑祖父做正使,既有姑祖父有戰功、輩份高的原因,也有姑祖母的原因。姑祖母身為皇家長輩,跟姑祖父在嘉平關多年。這是實打實的功勞。楚王拿什么比呀?” 榮綿更理解父親的難處,“誒,楚王也是當年隨太、祖皇帝征伐天下的?!?/br> “可他跟太、祖皇帝不過是族兄弟,當年他的戰功也不是最大的,就因這點血緣關系,他就封了親王。這是何等厚賜!他能跟姑祖母比么?姑祖母可是太、祖皇帝的直系,是父皇的姑媽,咱們多近哪?!?/br> 丁瓔暗暗點頭,公主這話在理。 榮烺十分苦惱的說父兄,“父皇、皇兄,你倆的心是不是棉花做的,楚王一訴苦,你們就心軟!讓他做個副使就頂天了,竟然正使都給他做!若當時我在場,我就問他,你要跟姑祖母爭先嗎?包管他沾都不敢沾正使一下!” 徐妃吃驚的說,“我的天哪,做夢都不敢想阿烺你竟還有這般明白事理的時候?!彼矊Τ踝稣共粷M。 雖然她與榮烺不滿的原因完全不同,但這并不妨礙徐妃認為她與榮烺現在是共同戰線。 榮烺可不愿聽她的夸贊,她無奈的看向母妃,“您這說的好像您多有理似的。誰不知道郢王跟徐家聯姻在即,郢王干副使的事,肯定是您給吹的枕頭風。您就老老實實的的吧,要不是您這多此一舉,能害得父皇這樣為難,叫楚王占了便宜嗎? 你不是楚王的細作吧?” 坐在姜穎下首的徐環很想解釋一下郢王與徐家聯姻之事,奈何這場合實在輪不到她開口。 徐妃哭笑不得,笑罵,“闔著就你是個好人。要不是你多嘴多舌,楚王現在還病著哪?!?/br> “這能怪我?始作俑者是母妃你?!?/br> 母女倆拌起嘴來,榮晟帝倒是喜歡這樣熱鬧的氣氛,笑著擺擺手,“好了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就這么著吧?!?/br> 榮烺素不吃虧,“我可不能這么算了!” 榮綿忙問,“你要做什么?” “這不能告訴你。不然就皇兄你又得叨叨我!”榮烺誰都不說,然后,她干了件十分讓人無語的事。 她寫了封信,讓姜洋給楚王送去。 姜洋未曾多想,因公主交待他要親自送到楚王手上,他便親自送的。 結果,楚王打開來一瞧,當即放聲大笑。 姜洋見楚王如此開懷,便問,“想是公主寫了什么趣事,王爺如此開懷?!?/br> 楚王遞給他,“阿洋你看看?!?/br> 姜洋接來一瞧,信上就九個大字,上書: 楚王你這超級厚臉皮! 姜洋:公主您這讓我送的啥信! 楚王反正占了便宜,他才不怕被人叫厚臉皮哪。太子冊封正使的差使多體面哪,雖然有點得罪大長公主,但他都已經到大長公主府賠過不是啦。他已經八十好幾了,沒幾天好活了,他就想做冊封正使嘛。 姜洋回府把這事一說,大長公主揉揉胸口,“阿烺把我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我可算痛快痛快!” 鄭錦膝上抱著她家元宵,也長長的舒了口氣,“就是??!楚王真的臉皮太厚了。祖父真心讓,略要臉皮的人都不能接呀!” 獨姜駙馬呵呵笑,他是真心不在意這些,“這可怎么了。楚王畢竟是長輩,正使副使的,不一樣是為朝廷效力么?!?/br> 大長公主連喊他,“菩薩!菩薩!” 姜駙馬立刻閉嘴。 這事自然瞞不過宮里,不過,宮里一致決定:他們就當不知此事。 如此,冊封使一事塵埃落定。楚王得了正使的實惠,但也擔了點仗著輩份就任性的名聲。姜駙馬讓出副使,得到了謙遜的美名。而榮晟帝也得到慈悲的贊譽。 算是各有所得。 第370章 殿下之三六 殿下 正文第三七零章 東宮冊封禮莊嚴隆重,榮烺在后宮,聽到前朝隱隱傳來的雅樂聲,心中亦為兄長歡喜。 只是不能去觀禮,到底有些遺憾。 榮烺看一眼姜穎,說,“我不能去還罷了,怎么皇嫂你也不能去?” 姜穎道,“規矩如此,也沒法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