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284節
看榮烺快被氣瘋了,榮晟帝又有些好笑,就沒再說她。 第360章 殿下之二六 殿下 正文第三六零章 什么秦太師啊、內閣大員啊,在齊康與公主的師徒之戰中均淪為小透明。 齊康屬于一翻臉能直接搞死親爹的人,公主身為齊康的學生,顯然也戰斗力驚人。榮烺在帝都貴女中擁有極為廣泛的號召力,甚至,許多誥命都對公主殿下非常有好感。 連顏姑娘休沐回家都讓父親跟齊尚書絕交,因為齊尚書在御前進言,說公主身為女眷,每年年下帶著一大批女孩子到廟里燒香,不大文雅,建議陛下取消此事。 這可是諸貴女一年一度的盛事,大家有積極的,提前三個月就裁好衣裙,準備跟公主為國祈福的時候穿哪。 忽然禮部上書不叫去了,貴女們能高興的? 別說貴女了,貴女家族中有見識的女性長輩都不樂意。 孩子去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不叫去了?這不掃孩子們的興么? 女孩子家,平時也會去廟里燒香拜佛啊,何至一部尚書這樣大張旗鼓的反對。 榮烺已與齊尚書翻臉絕交,現在她的貼心人成了史師傅。史太傅早就對齊尚書有些意見,而近來,自齊尚書贊同廢后之事起,史太傅就徹底將齊尚書視為jian邪之人。 其實史太傅原本不贊成公主涉政,他起先都不是榮烺的先生,原本鄭太后令他教導公主,他拒絕了。后來出于某種考量,才又毛遂自薦給榮烺講課。 但多年相處下來,縱關系不若與大殿下那般融洽,史太傅與公主也結下了較為深厚的師生情誼。 尤其在鄭皇后之事上,史太傅是牢牢站在榮烺這邊的。 皇后無過,不可廢黜。 如今齊康作妖,史太傅對榮烺更是多加回護。 尤其齊康以公主年長為由,不再擔任公主的史學先生。其實,史太傅也可以借機退下來。但史太傅沒提這事。 榮晟帝詢問史太傅時,史太傅道,“臣還有功課未曾講完,請陛下允臣善始善終,繼續為公主授課?!?/br> 史太傅堅持為公主講學。 榮烺都覺著,史師傅當真是個正直人。 故為國祈福之事,榮烺聽說后與史師傅商量,“這原是小事,可齊尚書一定要拿我作法,父皇那里不置可否。我如今能商議之人,也就是史師傅你了?!?/br> 史太傅沒有二話,“若陛下有所垂詢,臣必會為公主說話?!笔诽狄灿X著女孩子們燒香不是大事。 “史師傅你知道秦太師對此事的意見么?”榮烺引導著史師傅的思路。 說到秦太師,史太傅不禁蹙眉。他與秦太師原是同科,年輕時交情不錯,不過,兩人政見脾性都大有不同。相對于秦太師的激進,史太傅自始至終都屬平和派,所以,史太傅一直與顏相關系不錯。 顏相當年能做首輔,少不了史太傅的支持。 如今秦太師回朝,史太傅原本也很平和,可秦太師剛還朝就逼退顏相,還險把他給填了坑。史太傅心中就存了芥蒂,一直與秦太師不大親近。 史太傅道,“年下太師也忙,我們交流較少?!?/br> 榮烺問,“現在內閣里,齊尚書已自絕大義禮法之外,你們都不與他好。我以前聽齊尚書說過程御史很討厭,不過,他們是同科,程御史新進內閣,他們關系如何?” “程右都剛接手御史臺,我看他馬上就要整飭帝都官場了?!笔诽档?,“不見得能分出多少心思在內閣上?!?/br> “方御史轉任兵部尚書,現在怎么樣,兵部的差使,他可還接得穩當?” “聽說方尚書如今每天忙到深夜,怎么都要熟悉一段時間?!笔诽蹈嬖V榮烺一件事,“我看方尚書與秦太師不似以往那樣親密了。說來,原我料著方大人怕是要外放,秦太師必會提拔自己的舊交掌兵部,沒想到陛下點了方大人接掌兵部?!?/br> “那秦太師在內閣豈不少了一位盟友?” 史太傅苦笑,“陛下對太師信任極深,太師無需盟友?!?/br> “人人都需要朋友,首輔更不例外?!睒s烺眼眸微瞇,“方尚書程御史性子獨,齊尚書有自己的打算。秦太師能拉攏的就是您、吏部徐尚書、刑部李尚書、戶部鐘尚書了。我不喜秦太師,倒不是出自私怨。如果內閣變成某個人的一言堂,那么,豈非國事也成某人一言堂么? 應該讓君上聽到大家的聲音,這樣言路才能通暢,言路通,而社稷安哪?!?/br> “何嘗不是如此啊?!?/br> 對此,史太傅是極贊同的。 他不喜秦太師的地方也在于此,陛下太過偏愛秦太師。只聽秦太師一人的,像上遭的江南案,就殺戮太過。 官員都掉了上百顆腦袋,其余受牽連都有數千人判刑。 江南官場至今動蕩不安。 “史師傅,我知道你向來潔身自好,更是不結黨不營私的忠耿性格?!睒s烺說,“但內閣不能再如一盤散沙了。自顏相辭官,內閣便人心患散,秦太師品行有虧不能服眾,這個時候,要有個德高望重的人主動跟大家通通氣就好了?!?/br> 德高望重,史太傅足夠。 但史太傅有自身缺陷,他太過耿直直接,而且,靈活不夠,就顯得很硬,不能團結大多數。其實,齊尚書手段多,而且不計較臉面,與史太傅是絕好配合。 但現在齊尚書判變,只能用史師傅了。 榮烺給史師傅出的主意,不用結黨營私,你就多跟徐、鐘、李三人多通氣,你們四個綁成一條繩,就能在內閣站有一席之地。 史太傅尋思著,內閣里有帝王偏寵,有齊康為禍,眼瞅江山不太平,的確不能袖手旁觀。史太傅擔得一腔正氣,“老朽凡事秉公而論,對得起良心?!?/br> 榮烺就是要史師傅如此,不改公心,稍稍靈活些就可。當下不吝贊美,“忠臣當如是?!?/br> 史太傅遞出的橄欖枝,很快被徐李鐘三人接到。史太傅年紀最長、資歷最高,他是個正直人,凡事都按公心而論,大家提前商量,能議到一塊就議一塊,議不到的,那就在君前各說各的不同意見。 這樣的方式,大家舒坦的同時也添了幾分親近。 起碼在風雨動蕩的內閣,非但能一起生存下去,秦太師還對他們客氣三分。 秦太師也沒少拉攏這幾位,一則史太傅與他脾性不同,若能交心,前頭幾十年早交了。既然到現在仍沒有太親近,可見就是天生性情不投。二則秦太師空降內閣,大家皆心有不服。其實大家也不直接得罪他,但即便新人如鐘尚書,也沒有要投靠秦太師的意思。 給人當小弟哪兒有自己作主好。 他現在與史太傅親近,秦太師還更客氣哪。 秦太師只能退而求其次將功夫用在江南官場上,江南出這樣的大事,總督巡撫都有空缺,秦太師皆換上自己舊交,三品以下官位他無法直接插手,卻也與徐尚書舉薦了不少人。 徐尚書這輩子都鮮少這樣公正過,一切按制度選拔,履歷不合格者,一律黜落。履歷相同的,看在任時政績,政績優者上,劣者下。 別說秦太師舉薦的人,徐尚書親朋故舊皆同等視之。 徐尚書公正到,縱秦太師的人被剔下來,秦太師看過選拔流程,都沒說出一個“不”字。 史太傅對徐尚書這一舉動敬佩至極,當眾贊道,“將來江南大治,必不忘徐公之德?!?/br> 徐尚書累的面頰消瘦,淡淡一笑,謙道,“皆份內之責?!?/br> 鐘尚書原也是史太傅一類的書生性情,他雖性情稍改,入閣后步步小心,不過,廢后事上鐘尚書也是堅定的站在史太傅一邊的。鐘尚書想,我雖內閣后進,差使上必要秉公來辦,方是我讀書人的風骨。 于是,鐘尚書在立場上傾向史太傅,公務上則向方程二人靠攏,埋頭浸在戶部事務上。 內閣第一做官小能手的李尚書,原是有些向秦太師靠攏的。畢竟秦太師深得陛下信賴,他們做官的,還不是得看陛下臉色。 秦太師也與李尚書走的親近,要知道,尚使風向之人一般立場都不堅定。 李尚書仔細一瞧,這不對呀,史、徐、鐘三人隱有抱團cao作。史太傅沒嫌他與秦太師交好,有事也都叫他一份。李尚書一想,我也不能把前程都賣給姓秦的,于是,他腳踏兩只船。 這原是最令人不恥的。 奈何秦太師失了方尚書這一大助力,他在內閣愈發勢單力孤,于是,哪怕墻頭草如李尚書也只能湊合著用了。 至于史太傅,他不在乎李尚書是不是搖擺不定,反正他又沒結黨的心,他就是在能爭取李尚書的時候盡心爭取一回罷了。 至于李尚書會不會與他立場一致,史太傅并不在意。 一時間,內閣八人,為了四派。 秦太師、翰林夏掌院,為堅定的太師派。 方尚書、程御史,為堅定的只管自己衙門事,不理其他的自掃門前雪派。當然,如果陛下想問他們關于其他朝務之事,他們也有自己看法,法治。按朝廷律令。 當初江南一百多顆人頭落地,秦太師便是得到了法治派的支持。 之后秦太師削鄭家官爵,也被法治派所反對。 再有就是史、徐、李、鐘的松散聯盟派。這四人都樂于對朝務發表見解,但并未有一個確定的中心,甚至觀點有時也不一致,但四人較其他們更顯親近,要想單獨對付其中一人,余者三人都不會袖手。 總之是不主動惹事,但也別惹他們派。 最后是齊尚書,自成一派。 別稱jian佞派、小人派等等。 當然,這是旁人送給齊尚書的評語,齊尚書是絕不會承認的。 他統一稱內閣七人為,烏合之眾派。 秦太師按壓著自己的太陽xue,原想讓方御史外任,正好御史臺、兵部尚書都可以換上自己人。結果,陛下更囑意方御史轉任兵部尚書,程右都提拔為左都御史。 這樣的調整也不能說不好,但對秦太師而言一定不夠好。 更讓秦太師警覺的是,陛下對齊康日漸一日的寵愛。 齊康是什么東西,原不過太后的狗,如今主人沒了,尾巴一搖就巴上了陛下!秦太師搓了搓手指:既然內閣沒其他空位,把齊康攆出去,不就又有了么? 不過,齊康并不好對付。 這王八羔子為了向陛下表忠心,直接跟公主翻臉了。只是,一個連親爹都能弄死的人,他的忠心有幾分值得信任呢? 秦太師絕不會坐視齊康奪去陛下的信任,秦太師私下進諫時提醒榮晟帝,“齊尚書總是對公主發難,也不知他這事能不能辦成?若事有不成,豈不有害朝廷威信么?” 榮晟帝正為公主祈福之事煩惱,問秦太師,“秦卿怎么看,齊尚書的話未嘗不在理,這大冷的天,大長公主上了年紀,冷著凍著如何是好?” 秦太師聽出榮晟帝是不想讓公主去的,但自前年起,這事就已不在是公主打頭,而是大長公主、長公主打頭了。 秦太師道,“此事難就難在這里。若僅關乎公主,陛下您私下跟公主說一聲就是了。做父親的關心女兒,此乃家事。對大長公主卻不好直接命令,總得問一問大長公主的意思。大長公主一向精神頭好,怕是還想去的?!?/br> 榮晟帝微微皺眉,秦太師道,“陛下無需煩惱,既是齊尚書反對,想來他自有解決之道?!?/br> “也罷,既是他上折子,就讓他來辦吧?!睒s晟帝也不想得罪大長公主。 榮晟帝讓齊尚書酌辦此事。 齊尚書當即應下,“還請陛下恕臣大膽,借陛下龍威一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