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202節
趙尚儀看太后娘娘不反對,笑應,“是?!?/br> 她掌宮廷禮儀,對宮宴自然了然于心,上稟道,“大殿下與皇子妃娘娘的案席在陛下皇后娘娘下首,公主殿下便與大殿下相對,在太后娘娘下首,如何?” 榮烺挺滿意,還體貼的同祖母說,“祖母,雖然咱倆分開坐了,你也不要寂寞?!北葎澮幌?,“咱倆也就離一丈遠?!?/br> 鄭太后無語,“這一丈遠,真寂寞不起來?!?/br> 聽的大家都笑了。 近年這幾日,榮烺就不回自己院了兒,她都跟著皇祖母起居。 晚上看宮女在院中燃起柏樹枝,這是祛病祈福的儀式,要烤一烤柏枝火,有袪百病的吉祥之意。 榮烺還會從火盆上跳過去,她跳的可好了,從來都沒被柏枝火燒到過。而且,榮烺認為這個儀式非常吉祥,因為她一年到頭都不生病,身體特別好。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讓榮烺不滿的是,林mama能不能別在一邊端著水盆等她,好像她會掉火堆似的。 榮烺像所有孩子一樣快樂的迎接新年,那些大人可能不在意的儀式,她可在意可喜歡了。年三十這一日,榮烺都起的比平常早些,一起床,她就趕緊張羅著洗臉梳頭,待收拾妥當,就叫著祖母一起去踩門口外的芝麻秸,而且要踩的噼啪作響,這象征著芝麻開花節節高。 榮烺踩的可認真的,她踩的聲音還大,小宮女在邊兒上給叫好,不停的說,“咱們公主踩的可真好,聽這響兒,除了咱們公主也沒誰了!” 每當這時,榮烺就踩的愈發認真了。 鄭太后眼中含笑,與她一道踩著芝麻秸走到宮門口,心下亦倍覺有趣。 榮綿以往不大在意這種儀式,姜穎卻是伴著榮烺長大,早年習慣跟榮烺一起踩芝麻秸,將這儀式帶給榮綿,叫著榮綿一起踩,用姜穎的話說,“過年了,就得處處吉祥才好?!?/br> 榮綿不忍掃妻子興致,便一起踩了。 鄭太后雖規矩嚴明,一向極通人情。榮綿大婚以來,都是令他們小夫妻在自己宮中用膳。連帶榮晟帝鄭皇后都一樣,有什么禮儀規矩,用過早膳再講,從不將人一大早都折騰到自己眼前。 年三十亦如此。 今日各宮早膳皆按例而行,如鄭太后這里,早膳便多達二十五個大菜,大多是如青酒燉鴨子熱鍋、燕窩蘋果燴肥雞之類的菜。 鄭太后飲食清淡,好在壽膳房除了例菜亦備了鄭太后喜歡的清粥小菜。 榮烺喜食葷腥,故而這些大菜也做不了擺設。她早上胃口就極好,指揮著林mama,“林mama,給我夾個鴨腿?!?/br> 每當這時,鄭太后都要心下感慨,真是老榮家的血脈,阿烺這飲食喜好……據傳太.祖皇帝當年一頓能吃三斤牛rou,彼時先帝也喜葷腥。 榮烺還用鴨湯拌黃米飯吃,這是她從宮外學來的吃法,榮烺說,“今天我就想吃餃子了?!?/br> “平時也沒見你多喜食餃子?!?/br> “嗯,我就喜歡大年初一的餃子?!睒s烺喜滋滋地吃口鴨湯拌飯,然后再夾筷子素拌蘿卜纓。 便是不過節,有榮烺這么個朝氣篷勃的孩子陪著,歲月都能平添三分滋味。 早膳后,鄭皇后帶著宮妃來給鄭太后請安,姜穎也過來,大家一處說話,臨近新年,自然都是吉祥話。 晚上又有團圓宴,妃以上的后宮都得以參加,人雖不多,有歌舞助興,亦是熱鬧喜悅。 然后,自年初一,就是各種招待宗親誥命的宴會,榮烺也出宮走了幾家親戚。如嘉平大長公主處、順柔長公主處,還有齊尚書府,她順帶也往鄭家溜達了一回。 待過了正月十五,吃過元宵賞過花燈,年節便正式結束。 趙尚儀請示,公主已經十二歲,是否分宮別居。 這也是宮中成例,公主小時候多是隨生母居住,待公主長大,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單獨給公主分一處宮殿,讓公主自己居住。 像嘉平大長公主、順柔長公主,小時候都是如此。她們舊時住的宮殿,至今鄭太后都留有宮人看護,時時打掃,給她們留著。 榮烺與長輩公主還不一樣,她自幼養在鄭太后這里,萬壽宮并不在屬后宮。萬壽宮在鳳儀門外,離榮晟帝上朝的昭德殿不遠,所以,榮烺也就不住后宮。 這也是為何她宣召朝臣如此便宜的原因。 亦是如帝都府陳府尹、官學白館長給公主殿下請安便宜的原因。 不必經鳳儀門到后宮,萬壽宮在前朝,官員們能進宮的,順腿兒就能來,遞牌子特方便。 趙尚儀是依職責請示,不過讓榮烺警覺的是,御史臺有御史上書,公主年長,應使公主效當年大長公主、長公主之例,在內宮另辟宮殿居住。 榮烺可不想離開祖母,她自己就說了,“我好幾年前就自己住了,梨花院不就是我的院子?” 鄭太后拿著奏章給她看,“御史這意思是,在后宮單獨給你挑一處宮殿去住?!?/br> “我不要!”榮烺說,“那就離祖母太遠了!現在多好啊,咱們每天一起用膳,我放學回來就能看到祖母!” 榮烺從祖母手中接過奏章,自己就提筆代祖母批了,回一句:皇女早獨辟居所,卿有閑暇,多憂百姓為上。 榮烺漸漸長大,不再似幼時慮事單純,她諷刺一句,“內廷的事,御史臺也來多嘴。他們這手也伸的太長了,哼!” 內閣又在奏章回批中見到榮烺的字體,心下難免不適。好在之前榮烺就批過一次,這回瞧著,內閣倒像適應了一些。 當然,也可能不適感更強。 因為,緊接著翰林院也有翰林上本,言說皇子皇子辟宮別居之制應成定例,也給子孫后代做出表率。 榮烺沒再與他們啰嗦,直接將折子轉給趙尚儀,問趙尚儀公主居所的事,是歸內廷管還是屬外朝事物。 趙尚儀雖只是從五品官女,卻是掌尚儀局多年,熟諳內廷例律不說,她連刑部律條也讀過。趙尚儀十分不滿外廷插手內廷之事,就是榮烺那句話“他們手伸的太長了!”。 憤怒之下,趙尚儀帶著折子找上李尚宮,然后二人直稟內廷最高女官嚴宮令。 嚴宮令與六局一司的女官們商議后,大家聯名向鳳儀宮上書,言外朝干涉內廷,視內廷于無物,藐視內廷女官,藐視內廷例律,請皇后娘娘嚴禁外朝干涉內廷事務! 帶著鄭皇后鳳印的懿旨奉至內閣時,內閣高官方意識到,他們逾越了。 鄭皇后嚴令外朝不可涉內廷事務,當這道言辭鋒利的懿旨讀完,嚴宮令親手交給負責起居注的史官,令史官記錄歸檔。 自太.祖皇帝立國起,從未有皇后明旨訓斥外朝之事。而外朝高官也習慣無視鳳儀門內的鳳儀宮,那怕那是皇后宮殿。 他們似乎第一次感受到鳳印的重量。 這也是鄭皇后入主鳳儀宮以來,第一次如此明確的對外朝表明態度:內廷不是你們的地盤! 第273章 燈滅之七六 殿下 正文第二七三章 誰都沒料到鳳儀宮會橫刺一刀,并且刺的這樣狠。 以至顏相都要放下手中公務,上書請罪。 御史臺翰林院更要在請罪折中表明,自己完全沒有、絕對沒有干涉內廷之意! 內閣窗外,三公槐的枝椏在正月的寒風中簌簌顫動,時間仿佛在鳳儀宮懿旨的訓誡下停滯了! 顏相帶著兩位內閣同僚到御前請罪,榮晟帝未在御書房,而是去了鳳儀宮。 榮晟帝剛聽聞皇后懿旨訓斥了內閣,亦是大驚。 因為這是太.祖皇帝立國以來從未有之事。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一國之母,但鳳印的力量一直以來都被視為禮法上的至尊存在。因為皇后除非正式賞罰賜封,其他時候都不會動用鳳印。 而正式的賜封賞罰則多是皇帝的決定或者外朝的決定?;实凵祵m妃品階,外朝考核后賞賜官員妻母誥命,這些事一般不由皇后做主。 皇后的職責只是在這些決定名單上蓋上鳳印而已。 所以,鳳印也只是名正言順的工具。 可如果認真研究過律法就會明白,沒有鳳印的妃嬪升降,便不會具備律法的認同。同理,沒有鳳印的誥命敕封,侍詔廳便不能擬旨進行命婦的封賞。 甚至,哪怕禮教森嚴如當朝,也要承認皇后是與皇帝比肩而站的正妻。 所以,鳳印還有一項用處,正禮法。 當年,顯德皇后編纂《貞烈傳》為天下女子必修書籍時,便是以正禮法之名進行的。 并且,不論哪一位皇帝當朝,哪怕當訓誡碑立在鳳儀門內的太.祖皇帝,也要將管理內廷之事交付鳳儀宮管理。 因為不論男人再如何精明強干,都不可能兼管內務之事。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圣人其實有句話說的很對,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屋較天下似乎極小,可多少男子掃得了天下,卻不見得掃得了一屋。多少男子青史留名,卻身后子孫一塌糊涂。 是何緣故? 其實很簡單,掃天下易,掃一屋難。 盡管九成九的人會呈相反看法。 太.祖皇帝規定后宮不涉前朝,鄭皇后維護的是內廷規矩。榮晟帝說起鄭皇后訓斥內閣的事,道,“怎地突然這樣大動肝火?” 宮人捧上茶,榮晟帝接了放一畔的海棠幾上,“你可不是這樣的人?!?/br> “若旁的事,我也不理會。嚴宮令帶著六司一局的女官們向我上本,我方知此事。簡直豈有此理,公主移不移宮的事外朝竟也敢插手!”鄭皇后自幼就不愛說笑,天生一副肅穆脾性,提及此事非常不滿,“今天管公主居所,明兒就要管到皇后嬪妃了!” “不至于此?!睒s晟帝忙勸她,“不要動怒,怒大傷肝?!?/br> 鄭皇后道,“我現在氣還沒消!陛下也當警醒,外朝內廷必需各有分野,我不是懷疑外朝的忠心,可內廷就是內廷,內外不得有過密聯系!外朝更不可干涉內廷事務!不然,若內廷也叫他們管了,那么,皇室就會成為官員的掌中玩物!” “請陛下嚴懲內閣!” 榮晟帝的神色也漸漸嚴肅,他斟酌道,“御史臺一向愛對公主的事cao心,翰林也多是清流,他們不見得有這個心?!?/br> 鄭皇后眸光銳利,“怕就怕這里頭不見得就是一種心。且,不論有沒有這心,外朝逾越是事實,陛下要給內廷一個交待?!?/br> “如果陛下默許,以后內廷諸事皆請外朝做主?!?/br> “這是哪里話?!睒s晟帝沉聲道,“內廷自然是皇后做主?!?/br> “陛下做主,我做主,都可以。甚至,陛下可委與任何宮妃嬪妾、內侍女官,但必需得是皇室做主,而不是大臣插手?!编嵒屎蟮?。 帝后二人正商議此事,內閣的牌子便遞了進來。榮晟帝看看鄭皇后,對內侍官道,“宣他們進來說話?!?/br> 外朝官員要進入后宮不是容易的事,規矩繁瑣,如顏相等人也一樣在鳳儀門外遞牌子,這牌子經一道門一道門的記錄,方能遞到鳳儀宮,再待鳳儀宮回信,已是小半時辰過去。 大家都是第一次來鳳儀宮,雖不敢亂看,也覺出宮禁整肅,更勝前朝。 待宮人進去通稟,方請三人入內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