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147節
“官學的先生?!睒s烺頗覺這主意好,“現在官學有很多課程供學生修習,大舅舅你之前在戶部當差,錢糧之事何其要緊,你肯定比翰林院的翰林見識更深,我想聘你到官學講課,就專講錢糧之事?!?/br> “二舅舅你的差使我也替你想好了。楚將軍白將軍都在官學兼職,一月能講四節課,他們都是帝都將領,肯定與你這鎮邊將領不同,你若有閑,去官學任教如何?”官學是在榮烺手里進行的改制,是故,她對官學非常了解。榮烺分析給兄弟二人聽,“一則阿弢哥阿弘哥都在官學讀書,你能就近看著他們。二則,你也看看咱們帝都的官學,里面人才可多了,都是你的晚輩,你做長輩的,給他們開開眼界?!?/br> 兄弟倆再想不到公主殿下真給他們尋了“新差使”,二人都笑著應下。鄭國公道,“臣雖沒想過教書育人之事,但臣這點微末學問若有能可用之地,臣求之不得?!?/br> 榮烺見他倆答應,不禁笑道,“這就太謙了?!?/br> 她認真的說,“教書的事,一時可能看著不顯,這得等許多年后,哪怕你們只教過他們一日,若他們所學來自你們,將來說起來,都會念一聲先生。彼此見了,也是一段師生情分?!?/br> 鄭家武勛起家,勛貴們的首領,當真是幾輩子都沒想過做老師的事??山洏s烺一提醒,這還當真是件極不錯的差使。 官學里都是官宦子弟,而且,官學經整頓后,頗有欣欣向榮之氣象。 不然鄭驍也不能把倆兒子安排到官學讀書。 的確,教一教這些孩子,對鄭家沒壞處。 鄭驍說,“殿下百忙之中,還總是記掛著我們,臣與臣兄定不負殿下所托,一定用心教導?!?/br> “這我放心?!?/br> 給鄭家兩位舅舅弄了倆干活的差使,榮烺也挺高興,在鄭家玩了一日,回宮就把給鄭家兩位舅舅安排差使的事說了。 榮晟帝道,“鄭國公與鎮北將軍都還在孝中,他們愿意去么?” “愿意。這怎么不愿?”榮烺說,“我看鄭國公舅舅都在種菜了,父皇你想,大舅舅正當壯年,每天種菜多浪費啊。教教書也好。二舅舅也不能閑著,我聽說他打仗的本領十分厲害,還不趁他守孝的時節,讓他把本領也傳授一二。以后有出息的學子,不全是給父皇當差么?!?/br> “你倒挺會算?!睒s晟帝笑,“成天往官學搜羅好先生?!?/br> “那當然了。有這樣的人才,干嘛放著不用?!?/br> 榮晟帝同母親商議,“阿烺倒是提醒了我,官學的兵法課不錯。不如朝廷也辦一個,讓楚將軍、白將軍他們,還有鎮北,都抽些時間,給年輕出眾的低階將領講一講兵法?!?/br> 鄭太后道,“這法子不錯,只是得正經擬出規矩來,才好施行?!?/br> “明兒我召他們過來商議一二?!?/br> 鄭太后沒有反對。 接到榮晟帝口諭進宮的鄭驍對皇帝陛下的提議表示了贊同,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出宮時,天已近午,正月的日光并不強烈。鄭驍的面容與初春的冷風一樣,是帶著暖意的料峭。眉心豎紋是經年對戰累積的習慣: 鄭家在遼北經營數十年,鄭驍回帝都前自然都安排妥當。三年孝期,鄭驍等得起。只是,連公主都覺他們兄弟在家閑置可惜,而皇帝陛下透露出的迅號,就令人有些擔憂了。 第197章 權衡j 殿下 正文第一九七章 帝都的春天像一池波瀾不驚的潭水,表面平靜,內里卻多了些心照不宣諱莫如深的東西。 榮烺尚年少,一無所覺。 出了正月,過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楚越二位藩王上書請回藩地,榮晟帝允,令皇長子出宮相送。 榮烺愛湊熱鬧,也跟著送了一回。 榮烺特別會說話,叮囑楚王,“平安順遂的話皇兄都說了,為免啰嗦,我就不說了。倒是楚地宗學的事,您可得記心里頭?!?/br> 楚王頭一遭見送別還有這般掃興的,好在,皇長子立刻道,“阿烺,這不提,楚王也不會忘的?!?/br> 楚王面無殊色,向榮烺做保,“臣時時銘記心頭,再不敢忘?!?/br> “那就好?!睒s烺想楚王這把年歲,遂叮囑楚世子一句,“楚王上年紀了,世子你多分擔些?!?/br> 楚世子也只能恭謹應諾,心里倒是很愿意替父親分擔。 榮烺轉頭與榮臻道,“待楚地宗學改制好,你們親自去看看,到底是表面兒好,還是真的好。別再給人糊弄了,到時給我寫信,讓我知道,我才放心?!?/br> 榮可道,“殿下只管放心,必能改好的?!?/br> 榮烺看向越王,“越王你家藩地也勤巡視著些,咱們自家人,肯定比旁人可靠?!?/br> 越王委實有些聽不慣榮烺小小人兒故作老成說話,他頗是慶幸自家藩地沒叫尋出錯漏,此時也應道,“殿下放心,臣等必然用心?!?/br> 然后,榮烺照便安排了越王的兩個孫女做自己的檢驗官,讓她們回藩地親自去看,然后給自己寫信。 搞的兩位藩王心下都覺怪異,公主這是找我自家孩子監視我哪。 哎,小小女娃,人不大,事兒不少。 過了三月的桑蠶禮,嘉平大長公主上奏章,想回帝都給兩宮請安。鄭太后榮晟帝欣然應允,榮烺聽聞此事,跟祖母說,“祖母,給姑祖母布置宮室的差使就交給我吧。姑祖母好幾年沒來,我給她好好布置,到時讓姑祖母也在宮里住幾日?!?/br> 鄭太后笑,“行,那就交給你了?!?/br> 榮烺悄悄朝姜穎擠眼睛,姜穎也極歡喜,她也有三年沒見過自己祖母了。今年又是她的及笄之年,祖母肯定是來給她過及笄禮的。 鄭太后顯然也想到了,與鄭皇后道,“既然大長公主回宮,阿穎的及笄禮就往后延些時日,待大長公主來了,咱們再一起舉辦?!?/br> 鄭皇后道,“我也正想同母后說這事?!?/br> 鄭太后道,“還有一事。今年也是阿錦的將笄之年,阿錦六月就出孝了,國公他們還在孝中,他們怕是不好張羅,明兒打發個人過去,跟他們說,待阿錦生辰,我在宮里給她辦?!?/br> 鄭皇后道,“那可好。原本jiejie還說,國公府不方便張羅,想讓阿錦與阿玥一起辦??蛇@又不太合規矩,郢王府畢竟是藩王,鄭國公不敢托大,就沒答應?!?/br> “這不必煩惱,阿錦既叫我皇祖母,自有我替她張羅?!?/br> 嘉平大長公主這次回帝都,除了給長孫女姜穎辦及笄禮,還有長孫姜洋的親事。陛下已經賜婚,按理兩家便要先擇吉日過小定禮。 這不趕上老國公病重過身,大長公主一家子都在外地,如此小定禮的事就耽擱下來。 鄭國公一代人守完孝得后年了,那時鄭錦十七歲,姜洋十九歲,正當成親。 鄭錦是孫輩,孝期短,九個月除服出孝。 今年也是鄭錦的及笄之年,嘉平大長公主算著日子,想若是湊巧,也能一起湊個熱鬧。再有姜穎的親事,也要有個籌劃了。 微晃的車轎中,大長公主瞇了瞇眼。 鄭公府剛剛收到萬壽宮要親自為鄭錦舉辦及笄禮的信兒,府中上下皆是歡喜,鄭錦也松口氣。先時大姑母想替她籌辦,姑媽是好心,只是家里與郢王府這幾年不是十分對付,且郢王府并不熱絡,父母都婉拒了。 家族中也有族人可愿意為她cao持,卻終不及宮里體面。 鄭國公兄弟都感念姑媽鄭太后的慈心,鄭夫人私下同丈夫商議,“阿錦過了及笄禮,我想就別讓她再進宮了?!?/br> “這是為何?”小輩們都已出孝,他們這代還得再守兩年。閨女年歲不大,過兩年十七,正好跟女婿成親。 “阿錦這幾年都在宮里,我想,讓她在家同我學著當家理事。還有咱家這些親戚故舊的,多少走動來往,咱們守孝不好出門,有阿錦在家,也是我的一個臂膀?!痹卩嵎蛉丝磥?,自家同宮里關系牢固,閨女過兩年就要出嫁,這會兒該練習掌家技能了。 鄭國公聽著有理,點頭同意,“成。那就別讓阿錦去了?!?/br> “我有點自己個兒的私心?!编嵎蛉艘汛虬l了侍女,悄悄同丈夫道,“我想,阿錦不去。能不能叫咱阿繡去?!彼齻z閨女。 鄭國公也挺想讓次女去宮里做伴讀,可這事這樣做不大妥。鄭國公一搖手指,“姑母對咱們,關懷備致。待阿錦,也是親孫女一般。咱們有為難之處,姑母都替咱們想著。咱們既決定不讓阿錦再進宮,怎能讓公主殿下空著位子等阿繡呢?這既辜負了姑母待咱們的心,也辜負了公主待阿錦的心?!?/br> 鄭夫人心里也明白,原也應你抬我、我敬你。 只是她做母親的,難免心偏。 她找丈夫商量,就是因拿不定主意。既然丈夫這樣說,鄭夫人便道,“那咱們就托大meimei進宮時跟姑母說一聲,別讓公主再空著伴讀的位子,倘有別的閨秀合適,另選旁的閨秀補阿錦的缺吧?!?/br> “嗯,就這么辦吧?!眘 郢世子夫人鄭氏進宮說了此事,傍晚,鄭太后問榮烺的意思,榮烺怪遺憾的,“阿錦姐不來了啊?!?/br> “阿錦定了親事,得在家學著當家理事了?!?/br> “這在宮里不能學么?”榮烺問。 “這還有個緣故,你舅媽也想她能在家分擔些家務。這也無妨,你若想她,召她進宮便是。何況你又常出門,以后宮外有什么趣事,阿錦進宮也能跟你說說?!?/br> 榮烺雖不樂意,也沒勉強,將話一轉,“下回我出宮,叫阿洋哥請我去最大的酒樓吃飯。要不是他跟阿錦姐定親,阿錦姐還在宮里一起住著哪?!?/br> 大家都叫她這歪理給逗笑了。 鄭太后問,“你這伴讀就差一位,你心里有想補的人選沒有?” 榮烺原是要等鄭錦回來的,她從沒想過選新伴讀的事,一時間心里好幾個人選,正琢磨著,就聽父親說,“你不??涠∠嗉覍O女才氣過人么,不若選丁家姑娘?!蓖赣H道,“丁相家的孩子,總不會錯?!?/br> 鄭太后眼底有一絲幽深的光芒,斜倚玉榻看榮晟帝一眼,見榮烺有些猶豫,道,“聽一聽阿烺自己的意思?!?/br> 榮烺說,“父皇,我原想著,阿錦姐出身勛貴,再找伴讀,是不是也找個勛貴家的女孩子?”這是姑媽順柔長公主提醒過她的事,阿顏她們各自出身,也代表朝中不同的派別。就榮烺本身,她有交好的勛貴出身的閨秀,遞補鄭錦留下的伴讀空缺。 榮晟帝一擺手,“哪里的事。咱們皇家,只看誰當用誰不當用。有用的合適的留下來,這就是了?!?/br> 榮烺有些懵,她說,“丁姑娘也不錯,可她年紀也不小了,興許也很快就定親哪?!?/br> “想那么遠做甚。丁相與社稷有大功,他是已致仕的人,如今又回朝教導你們兄妹,這也是加恩丁相?!?/br> 既然父親這樣說,榮烺便答應了。 鄭太后有些意興闌珊,“那就把阿錦住的屋子收拾出來,給丁姑娘住?!?/br> “先不要?!编嶅\是榮烺最初的伴讀,情分是不一樣的,“給阿錦姐留著唄,等她出孝我還要邀她來宮里小住哪。另讓宮人收拾出一間小院給丁姑娘就是了?!?/br> 鄭太后令女官安排。 第二日,榮晟帝單獨召見丁相,告訴丁相點其孫女為公主伴讀之事。丁相極為意外,他不掩驚訝,先行謙虛,“陛下天恩,臣孫女長于鄉野之地,焉能入宮為公主伴讀?” 榮晟帝擺手,“丁相不必多禮。朕時常聽母后提起當年,丁相匡扶社稷于危時。朕當時年紀小,可丁相的功績,朕一直記在心上?!?/br> “此乃臣份內之責?!倍∠嘈娜珉娹D,公主身邊已有顏相之女為伴讀,陛下為何又點一位清流之女為公主伴讀。 當然,公主身邊的位子不若皇子重要。 可丁相從不疏忽任何細微小事。 不管如何,回家先把孫女的親事定下來。 丁相剛想此事,榮晟帝已道,“你家長孫女的親事,暫不要急?!?/br> 丁相心下迅速襲來一股極不好的直覺,他露出一絲惶恐,躬身一禮,“臣惶恐?!?/br> “不必惶恐?!睒s晟帝眼中流露出淡淡笑意,親自上前扶起丁相,拍了拍丁相雖瘦削卻依舊筆挺的肩頭,“丁相的肩背,扛過社稷,扶過危難,是朝廷的邸柱。丁相的孫女,必也是極好的孩子?!?/br> 丁相誠惶誠恐的自昭德殿退出,想了想,還是往萬壽宮請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