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零年代搞錢 第169節
梁松問他:“你說的那個廣告?”結婚之后,兩人之間就沒有什么秘密了,沈夏跟孫富貴合作開公司的,還有吹風機這生意的事,以為她準備在電視臺投廣告的事,梁松全都知道。 “對,要是順利的話,明天就過來拍?!币遣豁樌?,可能是后天。 沈夏湊過去,大眼睛看著他,“你不反對吧?” “只要不把家里弄臟弄亂,就可以?!绷核烧f。 “我保證!”沈夏高興的親了他一口。 梁松側過身,把她抵在沙發上,親了回去。 - 安市。 吳桂英關了店鋪,坐在椅子上數完錢,今天賺的錢她是滿意的,沒想到這小小的炸黃豆還挺有用的。 炸黃豆做得多,客主人愿意挑幾勺就挑幾勺,任由他們吃。 這辣椒醬她晚上又調了幾味,現在還在試,味比之前是好了。 她心想著,明天叫給村委會打個電話問問,看誰家還有今天的新黃豆,沒賣完的,都送過來,她這里收。 吳桂英把錢收后好,回來看沈大國還坐在那洗碗,現在他們這碗都是中午一波,下午吃,晚上一波,晚上吃。 吳桂英扒了扒沈大國,“你讓開?!?/br> 沈大國不站了起來,有些迷惑。 吳桂英坐到沈大國的位置,拿起邊上爐子里燒的熱水,往盆里加了加,拿著刷碗的絲瓜瓤,刷了起來。 沈大國有點急,“你站了一天,這腰不累???” 還是他來吧。 吳桂英看著沈大國泡得有些發脹的手,問:“給你買的塑膠手套呢?” 沈大國道:“這就是洗個碗嗎,咱們這手又不精細?!?/br> 吳桂英遲疑著:“要不,中午咱別開了,就做晚上的生意?!弊鰞刹?,沒有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無非是少賺些。 沈大國道:“你不是還惦記著在市里買間屋子嗎?” 老家有屋子,可是吳桂英不愿意回去。 現在他們家那屋子是沈爺爺沈奶奶住著的,兩老人在沈夏結婚的時候沈小兵那住了兩天,小兒子好不容易回來,沈奶奶想多陪幾天。 吳桂英道:“這事急不來,要是咱們把身子累垮了,還得孩子照顧呢?!?/br> 似乎有些想開了。 可仔細想想,還是舍不得不賺中午這錢。 要不,賣點別的? 不累人的? 這鋪子開不開一個月都是那么多租金。 吳桂英的眼睛落到了炸黃豆的空碗上。 炸黃豆好多人都愛吃。 要不多炸一些,散稱?到時候她只用坐在那里,裝袋子,稱秤跟收錢了。 除了炸黃豆還有什么吃食呢? 豆子。 豆漿早上別家店有賣的,磨豆子太累人了。 還有輕松一點的活呢? 吳桂英想來想去想不出來。 決定不想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琢磨著,她這是人手不夠才覺得累的,那就招個人?,F在這時候確定不好招人,有什么法子呢? 第二天。 吳桂英一大早讓沈大國去補菜,自己去了婦聯,說找這邊的婦聯主任。 這是吳桂英頭一次來。 這邊婦聯的主任姓李,四十來歲,一頭短發,一看就是利落人。 “這位女同志,你過來是尋找幫忙還是有其他什么事嗎?”婦聯李主任問。 “是這樣的?!眳枪鹩研睦锎蚝玫母垢逭f了出來,“您這邊有生活困難的女同志嗎,我這邊有個工作崗位,可以提供給那些生活困難活不下去的女同志?!?/br> 婦聯李主任打量了吳桂英半天,“什么工作崗位?” 吳桂英也瞞她,就說了自己鋪子的事,說招個工人,可以包吃住。 今天政策松動許多,請個人不犯法。 李主任道:“你家鋪子在哪,領我去看看?!彼诌呥€真有這么個人,是個寡婦,一個女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前一陣,剛送走家里的老人,原本獨身一人在老家住著,種點田地過過日子。 沒想到新娶的兒媳婦容不下她,又翻出當年捕風捉影的舊事,說這女人不檢點,女人一氣之下就離開了。 現在這工作崗位緊銷,回城的知青多得很,難連臨時工都有人搶著干。 更別說年紀大的了。 這女人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不肯回家,于是找到婦聯來了。 說起來,還跟李主任是一個姓呢。 吳桂英帶著婦聯的李主任去了自家鋪子。 路上說,“讓收收碗,洗洗碗。爐子上燒著熱水,還給配了塑膠手套,不用凍著手的?!蔽葑右灿?,上回路嬸子住的那個,被褥都在呢,被套拆下來洗了,整整齊齊的疊著呢。 李主任知道吳氏麻辣燙,她沒來吃過,但是她女兒吃過,說味道特別好呢。 還說這家店的老板是實誠人,醬料小料都管夠的。 店里頭的衛生也是很干凈的。 一問,一個月五十塊錢的工資,還給包吃包住,大廠都不一定有這里舒服呢! 當天下午,李主任就把那位李寡婦帶來了。 吳桂英聽說這位要來的大姐也姓李,不禁問李主任:“是您親戚嗎?” “不是,”李主任笑道,“問過了,只是同姓,不是本家的?!?/br> 吳桂英一聽,這就放心了。 之后帶著李寡婦去看了住的地方,又告訴她平常要干什么活,還讓李寡婦放心:“吃喝都不用管,我們包了?!?/br> 試了一天,吳桂英發現李寡婦的手腳比路嬸子還麻利,特別滿意。 一晃,就到了小年。 沈山到吳桂英這邊來,跟她說,“夏夏說買不著回來的票,估計初六初七才能回來?!?/br> 吳桂英一聽就急了,“讓她現在就買票,提前回來!” 沈山道:“媽,她嫁人了,三十估計得在夫家那邊吃飯呢?!鳖^一年肯定不好回娘家過年的,而且這么遠,要是近的話,中午婆家,晚上娘家。 吳桂英不得勁了。 沈山看到了吳桂英擺在柜臺上的炸黃豆,袋裝的,看那封口的形狀,像是鋸條包邊封口的。 上面還貼了價錢,8毛錢一袋。 除了炸黃豆之外,還有炸蠶豆。 還有一干凈的蛇皮袋的瓜子,散裝的,旁邊放著袋子,有人要的話,就直接稱。 這瓜子是吳桂英批發過來賣的,進價二塊多,她這里賣三塊錢。 馬上過年了嘛,這瓜子花生什么的,賣得特別好。 晚上來吃麻辣燙的人變少了,吳桂英就不做晚上的生意了,改成早上做生意了,做做蛋卷,賣賣炸黃豆瓜子什么的。 中午呢,還是做麻辣燙的生意。 這一天下來,這錢賺的比之前還多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這筆賬吳桂英是沒算明白。 沈山問吳桂英:“媽,你們準備什么時候時候,不會真干到大年三十吧?!?/br> 吳桂英也不確定,“這麻辣燙過兩天就停?!钡沁@瓜子炸黃豆,還可以繼續賣,不就是擺個小攤嗎,她坐在這一邊織毛衣一邊賣。 沈山這才放心,又跟吳桂英提起了裝一臺電話的事,這樣以后沈夏打電話過來就方便接了,也不用他跑來跑去的傳話。 吳桂英不愿意,覺得裝電話太費錢了。 整整三百五十塊呢。 沈山無奈的走了。 走時,吳桂英還給他裝了些瓜子,又拿了兩袋炸黃豆。 又想起文瑞愛吃糖果,她這沒有啊。 明天去批發市場進一些貨好了。 吳桂英想。 沈山走后,李寡婦猶豫著過來了,“東家,我看咱們這鋪子活也不重,要不,我還是回去吧?!?/br> 吳桂英一驚,“你想走?” “不是,我在這沒幫上什么忙,就洗洗碗,洗洗菜,挺對不起這工錢的?!崩罟褘D特別不好意思。 之前中午晚上都有碗洗,要洗的菜多,她這心里安穩,可這兩天晚上不開業,這活輕松了一半。 她不想占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