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零年代搞錢 第126節
吹風機! 很多人都好奇一等獎是什么,可是啊,這吹風機的盒子沒寫,這柜臺的服務員也不肯說。 到底會是什么呢? 比自行車還貴的,手表? 下午五點。 沈夏去倉庫點了一下貨,還剩一百多臺吹風機。 沒想到會賣得這么快。 貨肯定是撐不到年底了,要不要再讓電氣廠做一批呢? “你怎么不走???”沈夏奇怪的看著孫富貴。 柜臺關上了,倉庫的貨點好,現在六點了,該回家了。 孫富貴深嘆一口氣,“我家里一堆人,回去吵得耳朵疼?!?/br> 沈夏想起來了,“你二姐一家?”孫富貴的二姐當了知青,現在是帶著鄉下丈夫跟兩個孩子一起回來了。 上回好像就聽孫富貴說過。 孫富貴:“不止,上回那個孩子還在我家住著?!彼F在后悔啊,那天明明看到葉柳了,怎么怎么沒讓葉柳把孩子帶走呢,等他想起來把孩子還給葉柳,葉柳就跑得不見人了。 悔啊。 他一個大男人,跟孩子較什么勁啊,當時他就不該說話,直接把孩子往葉柳懷里一放。 這樣不就甩掉了一個大麻煩嗎。 現在他家人多得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你不說在外頭租個房子嗎?” 孫富貴望天。 沈夏道:“行,那你自個琢磨吧,我回去了?!彼掳嗔?,在這柜臺站著,累了一天。 三百多臺吹風機賣出去了,這次,沈夏賺了不少錢。 拋開本錢,除去分給孫富貴的那一份,她自個凈賺八千。 再加之前抵押的錢,她可以把銀行把抵押合同給拿回來了。 明天就去。 這做買賣就是這樣,忙起來忙死,閑下來是真閑。 孫富貴等沈夏走后,猶豫半天,腳步一轉,去了自己租的房子。 - 沈夏回到四合院,門上掛著鎖,里頭是黑的,沒開燈。 看來梁松沒過來。 她心里有一些失落。 她有兩天沒看到他了。 沈夏打開院門進去,打開正廳的燈才發現,桌上還壓了一張紙條,她快步走過去,拿起一看。 是梁松留下的,說煤爐里的炭是新添的,鍋里有飯菜,讓她趁熱吃。 還說郵遞員送來了她的信跟包裹,梁松特意放到了她屋里,就是怕孫富貴過來看到了。 孫富貴那也有一把沈夏家里的鑰匙,開院門的。 沈夏房間的鑰匙,孫富貴可沒有。 沈夏放下信,回自己屋,一眼就看到了梁松說的包裹跟信,先拆的信,原來是雜志社寄來的,上回她連著照片寄過去的稿子,雜志社收了。 她寫了兩稿,一稿是介紹吹風機的,另一篇當時寫的是商場抽獎那次,兩篇都潤過色了,寫吹風機的標題是科枝明代,引領潮流。商場抽獎那篇就是人民安民安業了…… 反正就是寄唄。 收了就是驚喜,不收也沒什么,就是浪費幾張郵票。 那包裹里裝的就是她寫的那篇報導的那一期。 沈夏打開包裹,翻開雜志開始看。 倒數第三頁,她看到了自己投的稿子,還有幾張小小的春風牌吹風機的照片。 這雜志叫《看未來》,難怪會選中她的稿子。 第二天。 沈夏先去了銀行,把抵押的四合院給贖了回來,銀行經理還很意外呢,重新評估了沈夏,對沈夏比上次更熱情了。 從銀行出來。 沈夏買了二十份《看未來》的雜志,給電氣廠跟塑料廠都寄了一本過去。 之后給日升商場留了二本,又放了兩本去吹風機的柜臺。 剩下的抱回家去了。 緊接著,拿了一臺新吹風機,寄到了《看未來》的雜志社,里頭還捎了信,說這吹風機是給雜志社的全體工作人員用的。 今天日升商場柜臺的人依舊火爆,只不過,沈夏提前跟商場說了,限賣二十臺。 倉庫里的吹風機不夠賣了。 中午匆匆吃了一點東西,下午,孫富貴守著柜臺,沈夏用商場的辦公室的電話,給電氣廠的良主任打過去,“良主任,吹風機再加三百臺?!?/br> 又說,“你把單位的銀行賬號給我,我先給你們結款?!?/br> 良主任立刻就把單位的賬號報了過來。 上回沈夏給的是現金,這次直接轉賬。 一臺吹風機六十,三百臺就是一萬八,這還沒算賣那八十的,賺錢還是很快的,當然了,塑料廠跟電氣廠的工錢,還有商場的抽成,都是算在成本人工費里的,這筆錢沈夏早就留了出來。 沈夏說:“銀行說,這筆錢快的話三四天就給收到,慢的話,得六七天?!?/br> “我知道!”對于銀行收款這事,良主任是知道的。 等通完話,回去他就電氣廠的人繼續生產吹風機。 有工人問:“塑料廠那邊生意好,他們還能時間接這外殼單子的嗎?” 良主任有些拿不準。 他說,“咱們先干咱們的,這事我會去解決的?!毕热ニ芰蠌S問問,到時候再跟沈主任說一聲。 又有單子了,整個電氣廠都挺高興的。 - 安市。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麻辣燙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一大早,吳桂英就起來了,打開門,外頭站了好些個菜販子,吳桂英把他們領進屋,她買了一個臺稱。 “蘿卜五斤三兩?!?/br> “青菜六斤?!?/br> “土豆十斤?!?/br> 吳桂英一邊稱一邊結錢。 只要菜新鮮,又是她家缺的,她都會買,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現在都沒時間去那農貿市場買了,所以就讓菜農把菜送過來。 好在她家要的菜多,人家都愿意送。 她買得最多的就是雞蛋了。 茶葉蛋,這是一天都不能停的,還鹵蛋,荷包蛋,都是放在框子里的,定好價,要就自己夾。 從村里請的幫工路嬸子已經過來了,收拾桌子,洗碗,還有摘菜,手腳特別利索,吳桂英開的是一個月四十元。 要是干得好,生意好,肯定會多給一些,這個她沒跟路嬸子說。 先干著。 又是忙碌的一天。 這天中午,正是最忙的時候,吳桂英的娘家嫂子帶著侄女吳敏過來了。 吳桂英看到了,“嫂子,你帶小敏是吃東西還是去后面坐一會?”她說,“我現在正忙吧,你要是想吃點東西,那就自己拿框子夾,要是想休息,就去樓上躺一會?!睒巧现髋P的門是鎖著的,里頭有家里的貴重東西。 其他房間,沈夏的房間是鎖著的,沈河的房間正在收拾,還沒弄出來。 剩下一個小間是客房,那里有個竹床,上面放了被褥,可以去那休息。 吳桂英說完,看娘家嫂子沒應,又來了一波客人,她就自己忙了起來,沒管那邊。 吳桂英娘家嫂子叫肖春紅,她生了一兒一女,就兩孩子,吳敏是她的小女兒,今年二十歲。 肖春紅是聽說吳桂英在城里發達了,開了店鋪,這才帶著女兒過來了。 肖春紅坐了半小時,吳桂英才端著兩碗叫麻辣燙的玩意過來了,擺到她跟小敏的面前,“大嫂,小敏,你們先吃點東西?!?/br> “老板,過來稱一下?!?/br> 吳桂英一看客人又來稱菜了,趕緊過去了。 一天就是這個狀態。 在鍋爐前脫不開身。 肖春紅站起來走過去,“桂英啊,你這生意挺好啊?!?/br> 吳桂英一邊干活一邊回應,“還行吧?!毖劬Χ⒅赋?,給客人算著賬。 肖春紅看吳桂英跟她說話頭都不抬,有些不高興。 又勉強說了一句,“桂英啊,我帶小敏過來呢,是找你有點事?!?/br> 吳桂英讓沈大國收錢,自己把菜放到撈勺里,這才有空跟肖春紅說話,“大嫂,這中午正是生意最忙的時候,有什么事等三點再說,行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