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燕燕 第2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偷吻、折春枝、魔尊他暗戳戳攻略我、穿到七零帶娃,我躺平了、當小社畜渣了老板后、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在“全員惡人”的綜藝里擺爛爆紅、穿成知青女配[七零]、被上司暗戀后我卻、她始亂終棄了狐貍精
不過他也并沒有放松警惕。 他一直很擔心學校里日本學生的反應。 自從日本人送來良民證以后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這半個月,日本人沒有再來,而日本學生好像也沒什么反應的樣子。 還是代教授告訴他,不必擔心,祝玉燕一直在安撫日本學生和日本教授。 唐九齡松了口氣,心里更加喜愛這個女同學了。 “她是怎么安撫的?”他問。 代教授一臉的復雜:“嗯……她在帶著日本學生做日本國旗,說要發給全市所有家庭一家一面?!?/br> 唐九齡:“……” 聽起來似乎這位女同學對日本過于友好,過于獻媚。 但事實上……這該是多大的一項工程??! 就憑那幾十個日本學生是斷斷無法完成的! 可日本學生難道會說不要做嗎? 不! 他們會日以繼夜,殫精竭慮,不吃飯不睡覺也要完成! 事實上他們正是這么做的。 代玉書不止一次去看過日本學生的情形,他每一次去,都能看到日本學生不管男的還是女的,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全都在雙眼紅腫的縫針線。 而祝二小姐呢? 哦,她當然沒有做。 她站在日本學生當中,雙手拿著彩帶揮舞,鼓勵他們努·力·工·作,手不要停!這是為了大日本帝國! 他看到祝玉燕在日本同學身邊雙手握拳不停的喊“干爸爹”,把人家喊得熱血沸騰了,把她自己的嗓子也喊啞了。一天下來,拼命揮舞彩帶的雙臂也是抬不起來了。然后日本同學和日本老師還都特別感動。 代玉書回去就對祝女士講:“幸好你只生了一個燕燕?!?/br> 這樣的孩子要是再多一個,天都要被掀翻了。 沒有一個日本人懷疑祝玉燕是另有所圖,是為了不讓他們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日漸消失的中國學生頭上。 他們也沒有注意到那些在忙著搬家的中國老師。 或許日本人終有一日會發現,但那時學校已經搬空了。 代玉書只擔心能不能撐到那一天,萬一日本人提前發現了怎么辦?,F在看起來是已經將他們拖住了,但誰也不能保證祝玉燕這個辦法能拖多長時間。 還有那些良民證怎么辦呢? 日本人肯定是要來查問的。 祝玉燕聽了以后就說:“反正你們都是要走的,走了以后管他日本人發多大的火,他們又沒辦法追上去。良民證的話,干脆編一些名字寫上去算了?!?/br> 代玉書想的辦法是燒掉,這樣也可以向日本人抗議。 當然,要在他們走了以后再燒。 讓日本人沒辦法抓住他們。 可是祝玉燕的話讓他眼睛一亮! 對啊,也可以寫一些假名字上去嘛。 于是小紅樓里人人都有了新工作,編寫假名,填在良民證上。 等日本人來查看的時候,只需要把這些寫了假名的良民證讓他們看就行了。畢竟日本人把良民證給學校,就是想要借學校的手逼迫學生們都接受這個良民證,他們本來也不是想要讓中國學生心甘情愿的接受的。 既然這樣,寫不寫真名有什么區別呢?只需要告訴日本人,是唐校長帶著老師們“幫”學生登記過了不就可以了? 代玉蟬還在為船票的事傷心難過,她就算答應了,可還是心里不舒服。 不過現在也不必難過了,她也被抓過來寫良民證了,一旦投入的工作起來就沒時間傷心了。 在大家都在寫良民證的時候,代玉書悄悄問祝顏舒:“燕燕說你們要走,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她不但不想去留學,也不打算跟著我們搬家嗎?” 祝顏舒看了他一眼,沒有回答。 代玉書小心翼翼的問她:“你知道她的想法嗎?” 祝顏舒點點頭。 代玉書按著她的肩,輕聲說:“你能接受嗎?” 祝顏舒:“我不接受又能有什么辦法?她不是大姐,大姐能哄能騙,可燕燕太精明,不吃哄也騙不了她。我除了接受,沒有別的辦法?!?/br> 代玉書聽到這個,也無可奈何。小孩子會聽大人的話,他們會仰望大人,當有一日他們不再仰望著長輩的時候,就是他們自己決定前途的時候了。 第269章 引路人 日本人的“救市”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街上開始有行人了。 雖然仍是行色匆匆,面黃肌瘦,但終歸是敢出門了。 祝玉燕跟代玉蟬、施無為一起坐在汽車里,大家準備去百貨商店,代教授開車。 代教授仍是一路按著車喇叭,哪怕路上幾乎沒什么人了,可也要防著有人沖到馬路上來。 現在的馬路,是沒有紅綠燈的,所有的行人、車輛,全都隨心所欲的亂走,特別是行人,他們可能都害怕,也可能是習慣,穿過馬路時總是冷不丁的沖出來,悶頭徑直往前沖,根本不看路。 祝玉燕甚至看到有人是擠著眼睛的。 雖然能理解沒有見過汽車的人過馬路會緊張……但再緊張也不能閉著眼睛吧! 所以馬路上只要是車,不管是汽車、自行車、摩托車,哪怕是黃包車,都是邊開邊按鈴,沒有鈴的就喊一路。 就是避免有人沖出來。 一路叭叭叭的到了百貨商店。 這里倒是仍然車水馬龍。各種汽車都在這里匯集,燙著頭發的摩登女郎和紳士們挽著手走路。 門前侍者仍是印度的,中國侍者變少了。 最大的改變是百貨商店門口的國旗換了,上回來還是英國國旗呢,今天就全都換成了日本國旗。 今天他們的任務是全員裝成英國人,并讓施無為來購物。 祝玉燕和代玉蟬穿的都是祝顏舒的舊洋裝,兩位少女戴著帽子和絲質手套,下了車就挽著臂站在一起,引來不少目光。 施無為滿手冷汗,挽著代玉蟬時都怕她摸到他手心的冷汗。 代玉蟬小聲用英語說:“冷靜點。你還記得要買什么嗎?” 施無為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哪怕現在他這么緊張,也順暢的答道:“記得。行李箱、皮鞋、皮帶……” 施無為要去留學,那他就需要準備足夠的行李。 雖然有錢到哪里都可以買,但代教授經驗豐富,他說:“在中國買齊最好。不然到了英國,你去商店買東西可能還需要背一遍祖譜才行?!?/br> 英國雖然是一個發達國家,現在更是世界的中心,但他們本國內的移民卻并不多,英國人更是非常的排外。 代教授:“英國人看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所以你到英國以后別覺得英國人對你態度不好而難過,他們幾乎誰都看不起。英國人自己人也會互相鄙視?!?/br> 英國人很講究家族,不管做什么的都很喜歡討論祖宗八代。假如祖上是顯赫的貴族,現在后代落魄了,那肯定是要招人嘲笑的;反過來,假如祖上是鞋匠、鐵匠、面包師、裁縫,后代發達了,那人們就會拿他的祖宗來嘲笑。 施無為剛好處在鄙視鏈的底端。他的身世經過一再的豐富已經越來越詳細了,現在的他是母親是英國淑女,薄有資產,在海上遇上了一位中國貴族,兩人發生了愛情,之后中國貴族因病去世,英國淑女母親悲傷過度,只來得及留下一封托孤的信件給代教授也撒手人寰。 代教授盡職盡責的將這個少年送回家,少年卻慘遭家族排斥和遺棄,將他趕出家門。 而代玉蟬則是施無為在中國時騙到的一個中國富家小姐,兩人相約終生之后私奔,施無為把她也給帶到了英國,準備與她結婚。 兩人等于都是斷情絕愛,除了有錢之外,別的什么都沒有。 本來,施無為上學的那所公學是可以帶仆人進去的,但寢室里只限男仆,女仆只能在廚房出沒。所以代玉蟬勢必只能在公學附近的村鎮中租一間房子等他放假出來才能見面。 倫敦中確實還有女學,但女學都是教會女學,需要在英國本地教堂受洗,還有得到校友推薦才能入學。 代玉蟬想成功入學只能慢慢找機會,這個機會就在施無為身上。只有他才能通過在公學的學習后得到教授們的幫助,然后就有機會從教授手中拿到推薦,送代玉蟬入學。在這之前,代玉蟬需要在當地教會中取得一點成績,比如去信一信上帝,讓神父對她熟悉一點后也愿意為她寫一封推薦信。 好在英國現在并不限止女性入學就業,甚至還隱隱有支持之意,整個社會的風氣是向上的。所以哪怕代玉蟬是外國人,但只要身份上沒問題,她成功入學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經過代教授一步步的講解,施無為才發現他身上的責任巨大。 在英國這個保守的社會中,身為男性的他是代玉蟬最強而有力的保護者。倫敦的風氣并不好,有很多妓院和誘拐犯,騙子小偷搶劫到處都是。單身女性的代玉蟬是很危險的。 所以代玉蟬安頓下來的第一次拜訪,最好是由他們兩人一起去完成。 不管是租房還是去教會,都由他挽著代玉蟬的手臂一起去是最安全的,也是由他來介紹兩人的身份和關系,由他來“承認”兩人是未婚夫妻。 之后,代玉蟬入學,也應該是由他這個未婚夫親自送未婚妻去學校,并拜托師長照顧她。 他的身份其實就相當于她的父母。 所以,假如他出了問題,那他就等于害了兩個人的性命。 祝玉燕驚訝的看著施無為雖然磕磕絆絆,但是沒有出一點錯的完成了整個采購過程。 他用倫敦腔與柜叔們交談,對印度侍者們發號施令,小心關照著代玉蟬,行動間都會挽著她的手臂,詢問她的意見,與她討論領結的花色等等。 哪怕還有一點青澀,但已經算是高度完成任務了。 祝玉燕驚嘆:“太棒了,他出來前還很緊張呢?!?/br> 她還以為會失敗呢,以為這種訓練至少有兩三次才能達到效果,沒想到一次就成功了。 代教授感嘆:“無為是一個有點膽怯的人,他需要一點動力?!?/br> 這也是當慣了奴隸的后遺癥。代玉書自己也有一點,所以他格外能理解施無為。施無為家里世代都是農奴,順從已經是他刻進血脈里的東西了。他不會反抗,也不會思考,就像一頭驢,只要蒙上眼睛他就會不停的轉圈,看到鞭子揚起就會嚇得哆嗦,見到食糟就會以為要吃飯了,他的一切行為和想法都是被訓練出來的,僵化的。 他當年會去留學是少東家的哄騙與逼迫,假如沒有少東家推的這一把,他就會甘然在油坊當一輩子的下人。他當時對自己最大的期許就是日后可以當賬房,替少東家管賬,那就是心腹了,不是親如兄弟手足,是不會讓他干賬房的,他當時就覺得油坊未來的賬房一職,非他莫屬。 結果少東家將他騙上了船,船一開,再停下時他已經到了英國。 施無為當年能從家鄉跑出來,跑到大學來考秀才,已經是他生平所做的最大膽的事了,那還是在死的威脅之下。 大學里的生活已經非常安泰了,所以他其實根本不想走,不管他說過多少次愿意去留學,那也是因為代教授想讓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