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燕燕 第230節
書迷正在閱讀:偷吻、折春枝、魔尊他暗戳戳攻略我、穿到七零帶娃,我躺平了、當小社畜渣了老板后、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在“全員惡人”的綜藝里擺爛爆紅、穿成知青女配[七零]、被上司暗戀后我卻、她始亂終棄了狐貍精
他只是這世上一個俗人。 他一直心懷憂懼,戰戰兢兢的做事,時常夜不能寐。 他怎么能倒下呢?怎么能退縮呢? 他要是一退,這一學校的人不是任人宰割嗎? 唐夫人等了一天都沒有去打擾他,到了晚上,想著他一天不吃不喝,還是煮了一碗面,端著面去敲門。 “官哥兒,jiejie給你煮了一碗面,你出來吃一口吧?!碧品蛉藴厝岬恼f。 她比唐校長大兩歲,曾經訂過一次親,但未過門未婚夫就得病死了,就有了克夫之名,她本以為這一生都不可能再出嫁了,不想家人把她和表弟牽到了一起。表弟是個叫人頭疼的孩子,小時候家里的孩子一起玩,表弟最愛欺負人,家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他都欺負過,可欺負了人,他過后就好好的來找人道歉,叫人沒辦法記恨他。 表弟不滿婚事,逃出了家門。臨走前卻不忘留下一封信,說并非對她不滿,而是不想這么早就成親生子,再也不能游戲人間,他必定要做出一番事業才肯回家成親,未婚妻就先交給家人照顧吧,他早晚會回來接人的。 這封信解了她的圍,沒有讓她從克夫變得更加不堪,叫她沒辦法生他的氣。 后來父母去世,她就從父母家搬到了表弟家,替表弟奉養雙親。本以為這一生都這樣過了,不料,表弟竟然真的寫信回來,叫家人送她去找他,與他完婚。 她從家鄉來到這座大城市,像一個外來者,與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她本以為表弟離家在外早就娶了妾,或是像報紙上說的那樣,有了愛人與孩子。不想,表弟竟然沒有納妾,真的一心一意等她來。待她來了以后,表弟先在沒人時跪下對她賠禮道歉,然后就格外風光的舉行了婚禮。 那簡直像夢一樣。 她以為她與表弟之間并無男女之情,可表弟卻說,他為人懶散,最喜歡有人寵愛自己,叫他去討好女人真是難上加難,現在女人要講愛情,談戀愛太花時間花功夫,他就愛她像jiejie一樣照顧他,凡事讓著他。 她一直沒生下孩子,表弟說她與他是沒出三代的血親,血緣太近,生出來也有可能生個傻子殘廢,沒生是對的,說不定就是老天爺開恩才不叫他們辛苦受罪。 她跟婆婆商量要給表弟納妾,表弟說好啊好啊,他要一個天仙。她與婆婆相看了許多小姐姑娘,表弟都嫌生得不夠美,娶回來不能彰顯他一校之長的社會地位,表弟說,娶妾他是要請客的,大家都會來,報紙上也會登的,娶妾娶色,顏色不足是會招人嘲笑的,那還不如不娶,只有一個老婆反而會有好名聲。 表弟也不像在家鄉時愛上青樓了,他說因為他現在是校長,上青樓會壞名聲,人人都以為他是大色棍,學校里就不會有女學生了,這可是會影響招生大計的,況且以前什么都玩過了,都不稀罕了。 她終于明白了。 她嫁了一個天底下最好最好的丈夫。 唐夫人頭發花白,還纏過小腳,現在年紀大了,腿部血流循環不好,腿成年累月腫得像蘿卜,走路都很艱難。 唐校長想著她的腿這樣,還端著一碗面站在門口,就忍不住打開門,讓唐夫人進來。 唐夫人進來一句話也不說,只把面放下,溫溫柔柔的喊他吃面。 考慮到唐校長年紀也不小了,食量減退,面只下了一小把,兩口就吃完了。 面里什么也沒有,只有幾粒蔥花,一點醬油和一點鹽。 不過面是唐夫人親手做的,面條很軟,面條湯也煮得很濃,稠呼呼的。 唐校長喝著這微微帶一點咸味的面條湯,熱呼呼的,有一點燙,喝到胃里,一天沒吃沒喝的胃都舒服了。 唐校長吃完這一碗面條,坐在椅子上,像個懶洋洋的胖孩子。 唐夫人就坐在他旁邊看著他,像個慈愛的mama。 唐校長在外面再威風,在唐夫人面前就是個孩子。 “學校要關了?!碧菩iL委屈的說。 唐夫人輕輕的嗯了一聲,說:“關就關吧?!?/br> 唐校長委屈的眼睛泛紅:“關了我就不是校長了?!?/br> 他這輩子沒有任何成就,只當了這一個校長。被代教授和學生們天天叫著“校長”、“校長”的,他就越來越覺得自己要當好這個“校長”了。 可沒有學校了,他還是校長嗎?不是了。 唐夫人沒有再說安慰的話,而是把唐校長拉到懷里摟著,輕輕的撫摸他僵硬的肩膀。 唐校長在唐夫人的懷里委屈了一晚上,第二天見到代教授他們,就又是精神抖擻,胸有成竹的唐校長了。 “先讓本市的學生回家?!碧菩iL說,“一步步來。然后是家在外地的,首先就是家中有資產的,雙親健在,有親戚朋友的,這種的都送走。早早的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边@種學生也容易買到火車票。 代教授:“那有一些學生是沒有家的,怎么辦呢?”比如施無為。 唐校長:“這種的很少嘛,放在最后再解決?!?/br> 學校又不是慈善會——雖然險些被他辦成了慈善會,但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掏了學費和贊助費來上學的,只有極少數是吃學校的,用學校的,以校為家的。 總結一下:有錢的都趕回家去。 唐校長:“你回去與祝教授商量一下,最好請祝同學幫忙,讓她們一定要把女學生都勸回家去。她們必須是第一批離家的?!?/br> 女學生在這樣的世道里真是最危險的了。 祝玉燕很快接到了校長的命令。 “都趕回去嗎?”她說,“那我們呢?我們不用回去吧?” 祝顏舒:“我們回哪兒去?你安心吧,你娘我是學校的教授,你們跟著我就行了。我不走,你們也不必走?!?/br> 祝玉燕松了口氣,她還真不想離開學校,雖然她才上了一年,可她已經是以校為家了。 她相信現在還留在學校里的同學大部分都跟她一樣,害怕的早就跑了。 但勸他們回家是為他們好,學校并不是真的象牙塔,世外桃源。 她跟代玉蟬分了分工,兩人都去找跟自己同齡的、熟悉的女學生。 祝玉燕把目標放在了慈善基金會,這里的女學生她都熟。 她第一個找上的人是黃明曦。 黃明曦因為小時候的經歷,一直在幫助石靜宜那邊的施巧兒她們,現在她還每天去幫她們檢查身體,給她們讀報紙,幫助她們開闊視野,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 聽到祝玉燕勸她回家后,黃明曦的眼淚立刻就下來了。 祝玉燕嘆了口氣,遞手帕給她。 慶幸她是在基金會結束活動后,把人給單獨拉到小花園里再開的口。 這種事就是要個個擊破,一旦引來群攻就有可能任務失敗。 “我不想回去,我想繼續上學?!秉S明曦擦著眼淚說,“我一回家,可能就再也出不來了?!?/br> 家里跟學校是不一樣的。 在學校,她可以學習,可以幫助別人,可以有理想??稍诩依?,mama只會跟她說想讓她成親,讓她早點嫁人,爸爸從來不關心她的想法,只會讓她聽話,要孝順父母,兄弟更不會跟她聊天,他們都認為女人什么也不懂。 只有在學校里她才是黃明曦同學,是一個人。 祝玉燕多多少少知道一點。 其實學校里的女同學的家庭都差不多,要說特別開明的,那是沒有的,都是很傳統的封建家族。他們只是有錢,會送家里的女孩子來上學也只是因為大家都這么做而已,并不是想讓女人也受教育,要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這么偉大的理由。 就只是最簡單的別人家的女孩子都上學了,他們家的女孩子要是不去上個大學,成績優異,那就落伍了,就會丟臉。 所以很多女學生畢業以后,家族給她們準備的也只是一門婚事,重要的是門當戶對。他們會很高興自己的女兒上過大學,因為上過大學的女人就可以跟丈夫有共同語言了。 你要說他們不關心孩子,也不對。因為他們確實是在為女兒未來的幸福cao心?,F在社會上到處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封建女子被拋棄,她們跟不上丈夫的腳步,理所當然的被人嫌棄。那為了找一個好丈夫,為了不被離婚,女人上大學就很有必要了。 所以,祝玉燕很理解黃明曦為什么不愿意回家。還有傅佩仙、石靜宜,她們都是一樣的。她們一旦離開學校,回到家里,家人對她們的安排和期待都是一門合適的婚姻。 這當然不是黃明曦的追求啊。 祝玉燕輕聲說:“現在情況不太好,校長也是擔心學校里出事。你們回家以后,日后情況好了,你還是可以回來繼續上學的啊?!?/br> 她拍著黃明曦的肩膀:“以后還是可以回來的?!?/br> 黃明曦邊哭邊笑,一邊搖頭,一邊點頭:“你說的對,我還可以回來?!蹦呐滤艽_定自己只要回家就會被父母嫁出去,她也想相信自己終有一天還能回到學校里來。 祝玉燕:“你看一看我mama,她隔了二十年才回到學校里,還成了教授。只要你不放棄學習,一個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追求,那你也可以像我mama一樣回來,不做學生,可以當教授?!?/br> 黃明曦的心底升起一股希望,她第一次覺得未來不再是一片黑暗,而是有了一道光。 “對啊,我可以回來做教授?!?/br> 祝玉燕:“就是不在學校,也有很多事可以做的。傅佩仙離開家以后做了護士,石修女成為了修女,她們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實現理想。黃明曦,我覺得你也可以。理想這個東西,只要自己不放棄,不管到了什么年紀都不算晚?!?/br> 黃明曦的眼淚止住了,她抹掉臉上的淚水,用力點頭,像是在對自己說:“是啊,我是不會放棄理想的?!?/br> 第250章 上帝之民 石靜宜帶領著施巧兒她們把土豆切成塊,滾上草木灰,埋在了松過的田地里。這是她們從嘴里省出來的口糧,雖然數量不多,但土豆和紅薯種下去之后到明年就可以收獲更多糧食了。 祝玉燕去找石靜宜,卻看到禮拜堂的門雖然沒鎖,可里面卻沒有人。她就找到田里去了,站在田埂上,看到地里施巧兒她們蹲在地里,一步一挪,但沒有停下雙手和雙腳的動作,就讓人佩服。 佩服施巧兒她們脫胎換骨,也佩服石靜宜用機械和繁重的勞動改變了她們。 她対石靜宜招手,把石靜宜叫了過來。 石靜宜的修女服上全都是土,不過黑色耐臟。 她一過來就問祝玉燕:“學校是不是要關了?” 祝玉燕:“……你是猜出來的?” 石靜宜點點頭:“糧食越來越少,再不關就要大家一起餓死了,我猜校長和教授們一定早就在討論這件事了?!?/br> 祝玉燕対這位jiejie真的是佩服極了,“那你知不知道我來找你是為什么?” 石靜宜嘆氣:“知道。我最近一直在寫信給天津和北京那邊的修道院,想找人接收我們,可是一直沒有回信?!?/br> 雖然都是侍奉上帝的人,但神父和修女通常不會在一塊修行。畢竟跟其他宗教一樣,獻身宗教的人都是要舍棄男女之愛,要全身心的奉獻。 日本和尚例外。 當初石靜宜學習神學是靠一個神父,但她現在要找地方接收她和施巧兒這一群見習修女,卻不能讓神父接收,神父最多只能幫她找找接收單位。畢竟男女有別。 可現在這世道,通信尤其不便不說,環境也比較動蕩。天津與北京應該是都有修道院,但現在這種情況,誰也不確定那邊的修道院還在不在,里面還有沒有修女了。 假如沒有地方可以接收,學校一關,石靜宜和施巧兒她們就沒有地方可去了。 當然,留下她們也可以,糧食再少,大家省著點吃,多七八張口也不是真養不起??墒聼o絕対,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所以石靜宜才提前寫信,祝玉燕才來找石靜宜。 畢竟施巧兒她們是基金會第一撥解救的対象,送佛送到西,救人救到底,祝玉燕不能不替她們打算。 聽了石靜宜的話,祝玉燕也說了她原本的打算:“我原來是想找個地方,在房頂上豎個十字架,就假裝是修道院的?!?/br> 石靜宜一聽就搖頭:“這不行,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了?!?/br> 祝玉燕嘆氣:“是啊,我后來也知道了,這么搞不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