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78節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何昌逸當然知道自己父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作為一個奪嫡失敗者,在雖然罰了他們一大家子,卻沒真將他們全家都往死路上逼,只是讓他們活得比較艱難屈辱的先帝去后,繼位者不僅沒猜忌打壓他們,反而幫他們一家擺脫那艱難屈辱的處境,可以過上雖平淡卻安寧幸福的生活。 他的父親懷著滿心的感激,收起曾經的一切雄心壯志,甘心做一個泯然于眾人的普通老人。 可是這個機會的出現,卻讓他的父親有了重新選擇的權力,可以在余生實現自己的滿腔抱負的可能。 這讓何昌逸無法不激動,他向來敬重并崇拜自己的父親,也心疼自己那幾個雖然沒有科舉之才,卻各有所長,擁有一身本事的兄長們。 不過心中再怎么激動,何昌逸也不敢對外透露絲毫的口風,連在沈卓與左書意面前,他都沒說。 因為他很清楚這件事關系重大,一旦讓人知道,會給太子帶去怎樣的壓力。 因為大安文人所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我大安作為泱泱上國,理該讓那些小國尊崇并主動歸附,講究以仁義待人。 太子的這種帶有進攻性質的強權思想,是無法被那些傳統勢力所接受的。 何昌逸寫好這份意義重大的家書后,沒有自己寄出去,而是交到何殊手中,何殊沒有打開看的意思,當著他的面封好后,直接派人送到合城。 雖然十分關心后續,也不確定他父親收到信后的反應,可是何昌逸也沒敢多問、多打聽。 他知道這件事就算能成,也不可能大張旗鼓,甚至都不可能公開行事,頂多也就是是塵埃落定后,才會有消息傳出。 而他雖然認為這對他父親,乃至對他的幾位兄長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難得機會,但他也不確定自家父親會是什么答案。 也許他父親會因不舍在年老之后遠離故土,前往陌生的海外,從而放棄?也許會不顧他的表態,為了他的前程考慮,選擇放棄? 當京中的何昌逸稍有閑暇時間,都會忍不住牽掛這件事,惦記著那封信會帶來一個什么結果時,合城的前瑞王何廣庭已在最短時間內,收到那份寄托著何昌逸寫的那封信。 看到小兒子的信時,何廣庭還有些意外,邊笑著接過信拆開,邊隨口打趣。 “距離收到上一封信,還不到十天吧,怎么這么快又有信來?看到他的工作也沒他形容的那么累?!?/br> 左夫人也坐在一旁笑,“這樣不是挺好,要是不常來信,你又該罵他在外面野了心,離家在外都不知道惦記家中父母?!?/br> 小兒子已入仕,雖然官位小,卻被看重,上邊不僅沒有打壓,還有意多加培養,多有照顧,只要他本人不出什么差錯,未來肯定差不了。 她在合城奇珍閣任大掌柜,這幾年不僅為奇珍閣賺了許多錢,自己也得到豐厚的分紅。 幾個已有各自的小家庭的孩子也都趁著互市的機會,做起自己的小買賣,收入都很不錯不說,人也都變得開朗大方許多,孫子孫女們都已入學。 昔日那場差點讓他們一家陷在泥濘中不得脫身的滅頂之災,給他們一家帶來的巨大打擊,現已逐漸淡去,讓左夫人對家中的現狀十分滿意。 無意間看到丈夫在看到信中的內容后,臉上的輕松笑意逐漸淡去,而是變得格外嚴肅與凝重時,左夫人的心也瞬間提了起來。 “怎么了?可是幺兒在京中遇上什么難事了?” 何廣庭搖搖頭,本想收起那封信,可是看到老妻難掩的神情,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將信遞給老妻。 “我是真沒想到,他竟然有此魄力,這么敢想,還敢做!” 第八十五章 看完信中內容, 左夫人也是十分震驚,這等激進的計劃,著實不像是出自他們的那位故人之手。 因為他們印象中的那位特別低調,從來都是不爭不搶, 就差將’我很本分、不跟你們玩’幾個字寫在腦門上, 生恐別人沾上他的人。 可是看得出來, 他們的傻兒子對這個計劃極為看好,看似只是代個口信,征詢一下他父親的意見, 字里行間表達出的卻是積極支持,以及對‘上’的推崇與信任。 “昌逸在京中一年有余, 不僅直接與他打過交道, 從同僚們那里也該知道些對他的評價,能讓昌逸如此看好,夫君不妨好好考慮一下?” 從私心上講,左夫人很享受現在這難得的平靜而又充實的生活。 可是她更清楚, 她的夫君與兒子們雖然嘴上不說, 作為曾經的龍子龍孫,內心深處始終還存在被強壓下的不甘。 而上面那位主動送上門的這個機會, 可謂是直擊他們的軟肋,勾起他們心中那束早已黯淡的小火苗。 何廣庭苦笑著回道,“是啊,看到昌逸提到的事, 我的第一反應也是這會不會是場試探,可是隨后再一想, 就覺得對方沒這必要, 畢竟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本就都是他給的?!?/br> 以雙方這天差地別的處境,在對方登基繼位后,只要表現出無視他們的態度,自有人會為討好上意,出手將他們這些人都給料理干凈。 何必像現在這樣費事,先出手救他們出沼澤后,放他們一大家子過了十多年的好日子后,再來試探他們、整治他們。 左夫人指著其中一段內容,‘上行事素來坦蕩大度,憐蒼生艱難,重邊境安寧,心意已決,上言,敬重父親品性能力,島外共有多國,十分富饒,可由父親首選,余者將分給其他叔伯’。 “也就是說,他確實很坦蕩,直接告訴昌逸,不止是你,他將有意將你們這些兄弟都分別送往那些島國,出資出力助你們打下一處江山,成全你們當年未能實現的野心與愿望?!?/br> 何廣庭又何嘗看不出這段話中的意思,指了下何昌逸所復述的那段內容。 “還告訴我可以帶著愿意追隨者一同前往,這就是一個陽謀,難怪他從未試圖利用昌逸向我們打聽什么,原來是因為他看不上,所以他希望我們可以主動將剩下的那些都帶走,給他省些事?!?/br> 左夫人雖然沒有直接摻合前臺的事,也知道丈夫昔日擾絡的勢力,雖被先帝清理掉一批,但是確實還剩下的有一些。 “從朝廷近幾年相繼處置大批官員與大族,卻沒引起什么動蕩上,已經可以看出那位對朝廷的掌控力,那些人留在大安,恐怕也未必能有什么好前程,倒是對于我們而言,若真打算去海外開辟功業,正好用得上?!?/br> 當今只有一個兒子,再怎么慎重都不為過,據說幼時曾得皇清寺的大師批命,說是依太子的命格,不宜早結親,所以宮中向來不喜聽到別人提及太子的親事,生恐會損及太子極貴的命格。 沒人懷疑這話中的真假,一來宮中沒必要撒這種謊,宮中的緊張也作不得假,二來則是因為這世上沒人敢懷疑太子的命格極貴一事。 而當今自己,除剛登基那幾年,曾陸續納過十來個妃嬪外,后來直接以宮中需要節省開支為由,宣布取消選秀。 幾位已經出嫁的公主,只有一位四公主招的駙馬是出身于沒落勛貴世家,還在前兩年和離了,其他公主招的駙馬,出身都是比寒門強不了多少的普通人家。 所以朝堂上的文武勢力有心想與皇家結親,都找不到機會,這其實也是在釋放一種信號,就是皇上并不打算借聯姻拉攏朝堂勢力。 說白點,就是看不上。 再看看這封信中,就差直言,讓他將自己手中掌握的勢力都帶走的話,何廣庭莫名能感受到其中所透露出的嫌棄之情。 不過就像左夫人說得那樣,他們若選擇接受對方的計劃,去了海外,不管是打江山,還是將來治理一域,確實都能用得上。 何廣庭嘆了口氣,抬手撫上自己的滿頭白發,有些遲疑。 “可我已經這么一大把年紀,滿頭蒼發了,還值得去折騰這一場嗎?” 看著說這話的丈夫眉眼間不自覺的透露出的堅韌與野望,左夫人笑著說出對方想要聽到的支持與鼓勵。 “夫君的身體還算健康,我們家的情況再糟,也不過如此了,何況昌逸不是說了,不管我們做出什么選擇,都不會影響到他在大安的前途,去了海外不管能不能成事,大安也永遠是我們退路?!?/br> 何廣庭下意識點頭,不過他隨后便道。 “將孩子們都叫過來,再仔細商量一下吧,畢竟是關系到我們全家未來的大事?!?/br> 何昌逸的態度已經毫不掩飾的直接寫在信里,需要商量的只有他們這些人。 瑞王一家商量過后的結果,很快就被呈到京中,瑞王帶著老大老三兩房兒子兒媳出海。 左夫人帶著對庶務更感興趣的二兒子一家留下,除大房的兩個、二房的一個已經年滿十三歲以上的孩子,大房與三房的其他孩子也都留下。 除了他們自家人外,還有當年與他們一起被發配到邊疆的左家等人家,都是目前可以確定的追隨者。 至于其他的,需要等到確認后,再確定。 接到回信后,看到信中的內容,何殊十分滿意,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比較容易,只需帶句話,人家就能將其中的意思領會得十分明白透徹。 自己看完之后,何殊便將信遞給正寧帝,這是一個可以順便教爹的好機會,她肯定不會錯過。 “父皇也看看吧,這就是我曾說過的,對于有野心的人而言,生命不止、奮斗不息,因為這就是他們活著的動力,瑞王伯也不例外,只是他的品德可以壓制得了心中的野望,也很懂得識時務,才沒折騰,但是我們只要給個機會,就能讓他的野望掙脫束縛?!?/br> 正寧帝理解不了那種野望,他將要年滿四十五歲,瑞王比他大十多歲,已是年過五旬,將近六十歲的年齡。 卻因太子簡單的幾句話而重燃斗志,選擇冒著稍有不慎,就會葬身大海,或是死在海外島國的風險,去海外打江山。 可是對方滿懷斗志,選擇要去冒險,他卻忍不住要為那些老兄弟們的問問。 “皇兒啊,父皇早明白你跟我說這些的意思,就是咱們爺倆一定要努力做強做大,強大到的讓人不敢對我們的位置生出覬覦之心?!?/br> “只是父皇現在更關心的是,這去海外的船,到底安不安全?別人也就算了,對于你瑞王伯,朕是真心希望他能活著得償所愿?!?/br> 看來她這老父親真是越來越熟悉她的套路了啊,何殊心情復雜得暗自嘆了口氣,不過她還是認真回道。 “父皇不用擔心,自打有了千里鏡,不管是定海水師,還是船隊那邊,都如虎添翼,再加上我們選定的那些島國距離都不算遠,肯定沒問題?!?/br> 說完,何殊覺得海上的事,實在是充滿各種未知與變數,這么肯定不大合適,便解釋了一下自己對接下來的安排。 “這件事肯定不能急,就算瑞王伯接受個計劃,也需要他們去定海水師接受一段時間的適應訓練,這個訓練包括但不限于長時間乘船出海,還有他們選定島國的語言、風俗等培訓?!?/br> 得知何殊還規劃的有這么多準備工作,連正寧帝都忍不住好奇,同樣都是人,為何差距這么大?還有太子這多智近妖的腦子到底是怎么長的? 瑞王這個老哥哥當年有多顯赫,在正寧帝心中留下的積威就有多重,在他的印象中,他的瑞王兄是位擁有雄才大志,聰明多智,讓他自嘆弗如的厲害人物。 就是這么一位人物,竟被他的太子就這么給安排得妥妥的,算計得死死得。 最重要的是,太子只是在相隔數千里外的位置上,遠遠的拋下一枚餌,就成功達成多個目的,甚至都沒有親自出面忽悠。 這么一想,正寧帝莫名感到有點小驕傲,他可是天天被太子逮著機會就給忽悠,嗯,準確的說應該叫勸導,才會讓其如愿。 “皇兒想得真周全,就是那些海外島國,恐怕不好對付吧?” 不好對付是肯定的,但這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尤其還是她這種早作準備的有心人。 更何況瑞王既然同意了,肯定要先借這位頭腦聰明,手中的底牌肯定也最多的老王爺,打造出一個最成功的樣板,成為后來者們的努力榜樣。 “要是好對付,也輪不到咱們去撿這個便宜了,不過父皇也不用擔心,兒臣早已吩咐兵部,從各地調取一批精兵強將,去定海水師接受海上遠航與適應訓練,器作坊在過去的半年中,也已研制出一批威力更強大、更好用的火器?!?/br> 也就是說,人手與武器都已準備好了。 聽到太子提起,正寧帝才隱約想起,好像是有這么一回事,他當時還不怎么明白來著,結果太子竟是早就開始為這場大計劃做準備了。 這可真是惹誰都不能惹太子,搶了人家的財貨無數,還嫁禍給別人,挑撥人家島國境內各勢力之間的關系也就算了,連人家的江山也惦記上了。 反手卻又打著美其名曰是為成全他的手足之情的名義,施恩給他的那些兄弟,實則是為將那些輕不得重不得,或是礙眼的人,多送走一些。 隨便算算,正寧帝就已算不清太子謀這局,是想要一次性實現多少個目標,反正他覺得應該還不止他知道的這些。 第八十六章 首批選擇追隨何廣庭一直起出海的人, 人數多達近百。 跟著奇珍閣的商隊一起來到臨海府的定海水師大營后,才知道他們并不是直接出海,而是要先在水師大營接受適應訓練和語言培訓等。 如此周到細致的安排,讓何廣庭等人都忍不住為之感到驚喜。 尤其是那些放棄現有的一切, 出于對何廣庭的信任, 選擇追隨他的人們, 因為他們也都能從中感受到誠意,確實不是他們所擔心的敷衍與打發。 作為朝廷新貴,趙晉仁不僅沒有怠慢這何廣庭一行, 還隆重招待他們,親自接見何廣庭, 且絲毫沒有居高自大, 而是態度謙和的執晚輩禮。 “晚輩趙晉仁,拜見瑞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