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33節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太知道什么叫做炒作與立人設,現在的人對這兩個詞肯定沒有概念,但是有些心思靈敏、善于鉆營的人, 已經在實踐。 有了何殊給提供的調查方向, 她安排的那些人,不怎么費勁, 就能目標明確的一找一個準。 畢竟何殊用九年時間構建起的這張由多方勢力組成,彼此之間既能相輔相成,又能相互監督與制衡的信息網,現已初步完工。 再結合建言箱的安置與郵遞業務的全面鋪開, 接下來能給她提供各種信息的效率,勢必會變得越來越快速、精準。 結束一場再次延時的大朝會后, 有官員不滿的攔住吏部尚書丁建真。 “丁大人的口風真緊哪, 大家同僚多年, 難道就不能提前知會一聲嗎?” 說話的官員心中一肚子火,想到吏部早已掌握著他維護的那名官名的罪證,前兩天卻一直冷眼旁觀,看著他上竄下跳的與人爭吵,將皇上惹得十分不快。 丁建真心里苦,表面上卻出公正無私的模樣。 “唐大人怎能這般誤會本官,若能早點拿到這些罪證,本官一定會早些當朝揭露,怎么可能任由大家一直被蒙蔽,這些是由山南三省按察使派人快馬送回京的,老夫是在上朝前才接到的?!?/br> 看到對方滿臉質疑,丁建真冷哼一聲道,“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老夫接到這些罪證的時間,天地可證?!?/br> 說完,丁建真難掩怒意的甩袖而去,讓周圍一些關注此事的官員,都小聲議論起來。 丁建真沒有說假話,他確實是在早上上朝時,接到這些由九門提督崔景懷親自交到他手中,要求他要在朝堂上當眾公開的案卷。 那些案卷的由來,他也確實是照著崔景懷的話復述的,可是現在誰都知道崔景懷曾是什么身份,是當今的心腹。 這么一來,那些案卷的來歷,就有待商榷了。 可是就算他告訴所有人,這是皇上已經提前派人私下調查清楚的,這些人又能如何? 而他自己現在還處于將功折罪的階段,這次追責的許多官員,都是經他審核過考評流程,做過最終批示的。 結果他卻一直沒有發現那些光鮮履歷的背后,竟然還藏著那么多的貓膩,為了能給自己的官聲鍍金,那些地方官員竟能玩得這么花樣百出。 看得出來,皇上應該知道得不是一兩天了,竟然一直隱忍不發,一直忍到這次為給稅改方案開路,拿出來將人一網打盡,讓朝野上下的官員都以儆效尤。 而他這個身負失察之責的吏部尚書,除了聽話和配合,哪敢再有什么小心思、小動作,還不知道皇上手上握著他的多少錯處呢。 被嚇得不輕,正在認真積極干活的丁尚書不知道,正寧帝其實也是在朝堂聽到吏部尚書宣讀那些內容時,才知道那些讓他聽了既好氣,又好笑的稀奇事。 畢竟此前他只是隨便翻閱了一下,最關注的是那些真正違法犯紀,與哪些勢力勾結的內容,并沒有關注后面那些無傷大雅的部分。 如今看來,真正有意思的竟然后面那些內有玄機的內容。 雖然已在朝堂上看過一遍,下朝之后,將奏折丟給何殊批,不務正業的正寧帝拿那些卷宗中記載的一些事當話本子看。 “這些可都是臉厚心黑的人才啊,知道了這些,朕以后都無法再直視萬民傘、德政碑了?!?/br> 這讓正寧帝再次忍不住感慨,當皇帝實在太不容易了,朝野上下的這些官吏,都是人才輩出,他根本不是那些人的對手。 要不是調查結果已經擺在眼前,人證物證齊全,正寧帝怎么都想不到,這世上欺上瞞下、沽名釣譽的方法竟然那么多。 何殊知道,要不是受限于這個時代,那些人若有機會,他們還能玩出更多,更超出世人想象的花樣。 “這很正常,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能達成目的,人類的下限可以超出想象,所以才有法律的出現,即便如此,也多的是存僥幸之心,選擇鋌而走險的人?!?/br> 想起自己當年為了拒絕外人以關心他沒有兒子的理由,非要給他送姬妾,可他根本養不起更多的閑人,才會頭腦一發熱,將剛出生的五女兒充作兒子養時的心情,正寧帝特別有感觸。 “是啊,人真要是被逼急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正說著,有內侍匆匆進來稟報。 “陛下,九門提督崔景懷大人有急事奏報!” 知道崔景懷有急事,肯定不是小事,兩人迅速收起閑聊的心態,神情凝重的宣召。 “啟稟陛下、殿下,巡防營在巡邏時,遇到一位身受重傷的官員,被巡防營的人救下后,他自稱是戶部主事葛景宏,因拒絕朝中某些官員的拉攏,今日出府衙辦事時,遭人襲殺,驚動巡防營的人,才僥幸逃生?!?/br> 何殊對這位葛景宏有印象,因為這是一位非科舉出身的小吏,對數字特別敏感。 偶然間看到時任守看守戶部倉庫葛景宏寫的帳冊,發現里面記錄的內容清晰明了,一目了然,都能對得上帳,何殊起了愛才之心,派人給其調動職位。 因接下來要正式實施稅改方案,土地與戶口是重中之重,何殊才在前不久將其破格提升到戶部主事的位置上。 對于一位既無科舉出身,又無勛貴世家背景的普通小吏而言,這種提拔說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只是何殊并沒有出面,所以連葛景宏自己都不會知道真正看重他,派人關照并提拔他的人是誰。 何殊沒有想到,那有些人竟然喪心病狂至此,在朝堂上失利,拉攏關鍵職位上的官員失敗,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出手傷人。 聽到這個消息赫然站起身的何殊一臉驚色,但她遇到大事頭腦越冷靜,絕不會允許自己失措,所以她迅速下令道。 “汪林,傳父皇的旨意,派太醫院令親自出宮,用最好的藥給葛景宏治療,務必要讓他盡早康復?!?/br> 汪林沒有征詢皇上的意思,就一臉恭敬的應下,迅速去太醫傳旨。 太子要求他親自去傳人,明顯是讓他跟著去壓陣,確保那葛景宏能好好保住小命。 何殊又接著下令道,“崔景懷,一事不煩二主,這件襲殺事件不用移交大理寺,直接由你負責帶人查清,孤這次要將所有敢出手的人都給剁了!” 聽得出何殊語氣中透著的肅殺與狠勁,崔景懷心中一凜,正寧帝則在一旁冷著臉補充道。 “太子的安排就是朕的意思,其他人敢有意見,不管是誰,你盡管讓他來找朕?!?/br> 這絕對是眼前這兩位天家父子對他的莫大信任與支持,崔景懷滿心感激的應下后,毫不耽擱的趕緊退下。 巡防營除了本職巡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給大理寺打下手的份,在大理寺需要的時候,聽從調遣去拿人、抄家、圈禁、押送犯人等工作。 如此一來,不管巡防營在其中做了多少事,頭功都被大理寺拿走,落到他頭上的只剩次等功,功績不顯。 巡防營只是他這個九門提督手下的一支隊伍,現在能為巡防營拿到這個可以直接調查案件的機會,足以讓崔景懷這個新上任的頂頭上司,在巡防營徹底建立起自己威望與影響力。 何殊并不是因為偏心,才會將調查案件的權力直接交給崔景懷,而是朝堂上勢力縱橫交錯,十分復雜。 大理寺雖是執法機構,但是里面的官員也都大多各有自己的小心思,或是與不同派系牽扯不清。 說直白點,就是交給大理寺調查,何殊不放心。 為了確保稅改方案的順利實施,她不僅需要葛景宏好好活著,還要將敢伸手傷他的人全都宰了祭旗,以震那些宵小之輩。 何殊受前世的一些思想影響,若非迫不得已,她并不想,也不愿用殺人的方式解決問題。 尤其對于目前的大安來說,人口也是重要資源,可是她更清楚,非常時期,必須要采取非常手段,才能盡量以最小的損失謀得更大的收益。 正寧帝真正是因為性格仁厚溫軟,才會不喜殺人,他以為何殊在這點上像他,事實上兩人不喜歡用殺戮來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截然不同。 可是兩人總會被迫舉起屠刀,只因他們所處的位置,注定了他們必須要披荊斬棘的一直前行,沒給他們留下可以心慈手軟的余地。 因為這世上總有些人太沒底線,不拿別人的生命當命,就得讓他們也嘗嘗自己成為案上魚rou,只能任人宰割的滋味,警告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真不知道那些人為什么總是不長記性,隔段時間跳出來一批作死的,殺完一批,消停一陣,過段時間又跳出來,他們不嫌煩,朕都煩,他們不干人事,卻要連累朕多造殺孽?!?/br> 雖然正寧帝并不是信佛,但他一直堅信多造殺孽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他爹造的殺孽報應在他們這些兒女身上,就是死傷大半不說,還讓他這個繼承皇位的生不出兒子。 何殊此刻的心情也很糟糕,為那些人的惡行感到憤怒。 可她能分給這件事的精力不多,安排下去后,她等著要結果就行,她現在還要批閱近期從地方遞上來的大批奏折與文書。 “負責土地與戶口的主事,品階不高,位置卻很關鍵,葛景宏是我早就關注,一直讓人好好培養的人,這次提上來,還指著他能給我把好關,沒想到竟讓他遭遇這種迫害,說到底,還是那些人心里虛了?!?/br> 因為瞞報的人口與土地太多,才會心虛。 正在進行最后修訂完善的稅改方案一旦正式實施,勢必會在大安境內重新丈量土地,核查與統計最新人口數量。 按照稅改方案的征稅方式,只會恨不得讓自家可以多增加幾口人,從而享受更優惠的稅率,不收人頭稅,沒有征徭役的壓力,再無虛報人口的必要。 但是對那些占據著大量土地的人家來說,就算能將瞞報人口的事情給遮掩過去,土地也是他們避不過去的事。 若不舍趕緊出手,想繼續占據大量土地,卻又不想足額交稅,能搞定關鍵職位上的官員,就變得勢在必行。 想到這里,何殊有些懊惱的嘆了口氣。 “這件事也怪我考慮的不周到,該給葛景宏安排兩個護著,是我低估了那些人心狠手辣的程度,看來咱爺倆成長的程度還不夠啊?!?/br> 正寧帝承認自己的成長程度確實不夠,所以他到現在也無法獨立承擔起當皇帝的重擔,可他的太子……絕對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太高。 “皇兒莫要妄自菲薄,那些人絕對不是你的對手,只是你要cao心的人與事太多,才沒顧上那么多而已,以崔景懷的本事,要不了幾天,應該就能將幕后主使查出來,到時候,任他們再怎么心狠手辣,也蹦噠不了幾天?!?/br> 何殊也知道自己畢竟只是人,不可能做到算無遺策,就是想到一個很有能力的人才,差點因自己的疏忽丟掉年輕的性命,才會感到難辭其咎而已。 “嗯,這件事接下來就交給父皇出面處置了,咱們爺倆還好好的人,那些玩這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怎么死都不冤?!?/br> 第三十五章 朝堂上的風云變幻莫測, 正當伴隨著大批不作為的地方官員被公開罪證,將要落馬下臺,稅改方案則將正式開始實施的風口浪尖上。 突然傳出負責土地與戶口工作的戶部主事遭遇襲殺一事,瞬間在京中引起軒然大波。 這是一種影響極其惡劣的暴力事件, 那些動手的人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 皆因從前沒少發生這種事。 可是只要他們的手段足夠干凈利落, 死無對證之下,最后往往只能不了了之,成為讓人諱莫如深的懸案。 而這次, 幾個據說是外地來的混混,在光天化日之下碰瓷葛景宏所乘坐的騾車, 因與車夫一言不合, 就直接襲擊坐在車上的葛景宏。 這讓葛景宏迅速警覺起來,他畢竟不是科舉出身,沒有一般文人的較真與固執,見勢不妙, 挨了刀子, 也堅持要拼死反抗,終于成功逃出那些人的包圍并大聲呼救。 那本是一處城衛營巡邏時, 很少會去的死角,但是崔景懷在親自考察過全城各處環境后,發現了那處看似不起眼的區域,為那邊安排了一隊城衛軍負責巡邏。 所以葛景宏的呼救聲才能及時引起城衛軍的注意, 騎行人員趕過去的很迅速,驚退了那伙歹徒, 只是他們隨后還是被城衛軍給抓住大半。 好在城衛軍為應對在巡邏過程中常能遇見的各種突發事件, 身上都裝備的有常用藥, 尤其是可以止血消炎的藥。 所以因失血過多而差點休克的葛景宏在得到及時救治后,成功撿加了一條命,作為當事人,他非??隙切┤说哪繕司褪且獨⑺?。 因為那絕對不是正常人遇上紛爭會有的反應,要不是他在看到直接捅進車里的刀子后,沒有被嚇得選擇縮在車里,第一反應是跳下車,他現在可能已死在車里。 所以這才有了樁差點讓葛景宏身死當場的襲殺事件,被公之于眾,驚動朝堂,引起重大關注的機會。 “這還是我大安的天下嗎?朝廷重臣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打殺,這些人的眼中還有沒有王法?” 伴隨著正寧帝怒容滿面的質問與咆哮,朝中大臣吩吩跪地請因,誰都能聽出皇上的怒不可遏。 心中暗罵那些有人吃相太難看,竟敢在這緊要關頭鬧出這等大事,簡直是添亂,但是問題還是要解決。 大理寺卿義正嚴辭的開口道。 “陛下,此等惡行必需要嚴查,盡快給朝臣與百姓一個交待,我大理寺對此責無旁貸?!?/br> “此番幸有城衛營盡職盡責,在附近巡邏,才能及時阻止阻止賊人得手,朕已吩咐崔景懷帶領城衛營追查此事,朕要盡快得到到結果,朕要讓天下人知道,不管是誰,都要為自己目無王法、膽大包天的惡行付出代價!” 誰都能聽出正寧帝的憤怒與決心,殿內大臣嘴上附和,私下里卻是各懷心思。 有人感到懊惱或恐慌,也有人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打壓對手的好機會,還有人在為皇上將調查此案的權力交給崔景懷一事,所透露出的信號感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