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隨便找個人結婚吧、嬌養、美強慘反派總想帶我飛升、穿成八零年代怨種meimei、摘星 1v1 h、趕在雨天來見你、被迫與魔尊一起養崽怎么破[穿書]、六零大院芭蕾美人[穿書]、私養白月季、大夏文圣
一旁的裴少淮了然,無怪朝上沒人對錢幣的字提出異議。 …… 從御書房出來以后,下石階時,見裴少淮面若沉思,張令義問道:“小裴大人還在想銀幣紋案的事?” 裴少淮點點頭。 “在想自己為何沒有多考慮一層,更周全些?” 裴少淮一愣,還是點了點頭。他便是活了兩世,亦只是初入官場,并不懂這些門道。 “揣摩圣意,投其所好,未必就是好。在我看來,小裴大人意氣風發,敢干敢拼,更為難得一些?!睆埩盍x笑著言道,“若是左右顧慮而沒能把那些紋案鐫刻在銀幣上,于小裴大人算不算是一種遺憾?” 張尚書不是沒有料到圖案會被人拿出來做文章,而是料到了,沒有阻止。 “我倒有些羨慕小裴大人?!睆埩盍x道。 第114章 張令義的話讓裴少淮不再糾結于銀幣背面圖案之事,畢竟無傷大雅的小過失更顯真實,重要的是統一銀幣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朝堂上的爭吵遠沒有停下來,鑄幣權這樣的大事,誰不想來分一杯羹? 一連半月,早朝時數次為此事爭執不休。 若是不能搶權,那便分權。工部諫言,為了加快制造銀幣,建議像鑄造銅板一樣,在南北直隸和各布政司下設寶泉局分局,同時鋪開制造銀幣,推進銀幣的流通。 裴少淮豈會退讓,據理力爭,道:“各分局制造銀幣,手長莫及難免容易出現紕漏,所造銀幣良莠不齊、分量不等,則有礙流通,稟陛下,微臣始終一句話,鑄幣如馭權,權不可散?!?/br> 又言:“若是制造銀幣之法泄露出去,豈非前功盡棄,又該論誰人之罪?論罪又有何用?” 裴少淮選擇與兵部合作,不只是因為座師張令義而已,還因為兵部以治軍之道來管理寶泉局,可以封鎖制造之法,做到嚴管秘造。 涉及帝王馭權,皇帝當即駁了工部的諫言。寶泉局一家就夠了,就設在皇城里。 另一邊,吏部已經開始巡察、治理各地大官小吏,負責丈量田畝、重造魚鱗冊的官員亦整裝陸續出發。 這日早朝,裴玨向皇帝稟報進展,條條理理皆有章法。 “裴愛卿做得好?!被实巯刃χ澰S道,又言,“官吏清正則大慶昌盛,此番巡察治理,重在治本而非蜻蜓點水?!?/br> 他略作思忖后,朝向廷前五位閣老,言道:“整治官吏牽扯重大,需要加派人手,不妨這般,辛苦樓先生這段時日替朕監管此事,每日身臨吏部,聽吏部稟報治理之況?!?/br> 裴玨臉色沉沉,樓宇興若是真的身臨吏部,他還要費不少心思去應付。若是換作以往,他必定再爭上一爭,可如今的境況,皇帝開口了他就得受著。 裴玨明白,皇帝是想借他掣肘樓宇興。 樓宇興身為河西一派之首,早有插手吏部的想法,只可惜裴玨這個人并不好對付,一直沒能有機會。眼下皇帝突然給了他機會,樓宇興反倒狐疑起來——皇帝早有意防范河西士子,為何還讓他身臨吏部? “微臣遵命?!睒怯钆d暫且應下了。 樓閣老很快解開了疑惑。 翌日,早朝商議何人負責推廣銀幣時,未等河西派開口舉薦樓宇興,皇帝率先言道:“樓先生監管治吏一事,已十分辛苦,發布銀幣之事就由沈先生負責罷,兵部、戶部和太仆寺會同辦理,務必讓大慶百姓盡快能夠以銀換幣?!?/br> “臣遵旨?!?/br> 原來是先安排個看起來不錯的差事給樓閣老,以此為由,堵了河西派的嘴。 …… 銀幣背面的圖案并未大改,只按照皇帝提議,在“長河入?!崩锾硪惠喨饺缴鸬男袢?,在“東岳泰頂”里添了幾團寓意吉祥的云紋,其他幾個圖案亦只是小改動,增添了寓意而不破壞美感。 裴少淮有些自己的小私心。 在新模具雕琢好之前,裴少淮從家中帶來上千兩銀子,皆全部鑄融,用舊模具鍛造成一套套銀幣。然后將舊模具拆下來,準備一塊帶回家。 “小裴大人這是為何?”張令義問,“留個念想?” “留個收藏?!迸嵘倩葱Φ?,“往后不再發行,這可是絕版?!?/br> 模具比銀幣更加值錢。 …… 銀幣發布時,兵部為主導,張令義聽從了裴少淮意見—— 先廣而告之,讓百姓知曉此為何物、各幣價值幾許,懂得辯其真偽。若是百姓不識此物,又如何能讓他們接受此物? 官衙在關隘和鬧市上立榜置樣,以便老百姓可以近距辨識新發行的銀幣。 又叫人編了朗朗上口的歌訣,把五枚銀幣的紋樣特點都編了進去,譬如有道“長河入海迎朝陽,可換布匹可換糧”、“一錢兩錢和五錢,谷穗流水和山延”、“一兩稱手二兩重,紫禁城上金龍動”……京都城內外,大小孩提紛紛跟著誦唱。 北以順天府、南以應天府為中心,先小范圍推廣,再慢慢輻射周邊。若是急著一下子全部鋪開,反倒會監管不力而出現諸多漏洞。 南北天府畢竟是大慶的經濟中心,若這兩處順利推行新銀幣了,事情就成了大半。 又以商賈、錢莊為重點,官衙恩威并施,督促他們將白銀兌換為銀幣。商賈進行大宗買賣時,以銀幣交易,官府可做擔保。 最后是預先貯備足夠的銀幣,一旦正式流通,商賈、百姓兌換銀幣的熱情高漲,要順勢投放。 總而言之,發行銀幣之事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民間造勢已經初見成效。 寶泉局擴建了十倍不止,所有工匠由兵部嚴選,盤查祖上三代,簽訂生死契書。拆分多道工序,各設獨立院落、工坊,互不相干。 天下一衡,皇帝有足夠的決心,將國庫里過半的白銀批給了寶泉局,用于制造新幣。 寶泉局忙而有序。 裴少淮終于可以暫且從寶泉局脫身,回到六科做事。 他先去見了宋練宋長官。宋長官與他說話時,不再像先前那樣嫌棄,卻也談不上喜歡,仍停留在公事公辦的層面。 正如這段時日在朝堂上,宋長官沒有站出來支持裴少淮,也沒有反對。 末了,宋練提醒裴少淮道:“言官上諫講究些時運,一回諫成不代表回回諫成,裴大人還年輕,還有時間沉淀,更當謹言慎行為好?!?/br> 顯然,宋練覺得裴少淮步子邁得太大了。 此話并非孬言,裴少淮應道:“下官謹記?!?/br> 出來后,路過茍副官的衙房時,裴少淮發現里面已經換了主人,正是那日朝上掰銀幣的古大人。他替代了茍副官,而茍副官不知被調去了何處。 “裴大人留步?!惫鸥惫龠吅暗?,邊走出來,而后低聲問道,“本官有件小事想勞煩裴大人?!?/br> 未等裴少淮說可否,他便繼續道:“我家中有些碎銀,想請裴大人幫著置換成銀幣?!?/br> “這個好說?!迸嵘倩磻?,“再過半月,寶泉局就正式發行銀幣了,屆時古副官拿銀去換就是了?!?/br> “哎,我不是這個意思?!惫鸥惫儆謱⒙曇魤旱土藥追?,言道,“我是說換成最早那套銀幣,沒有發行過的?!?/br> “恕下官亦無能為力,舊模具已經拆下了,眼下制造的全是新銀幣?!?/br> “當日朝堂上那箱呢?” 裴少淮應道:“自然是留給圣上了……要不,古副官改日去問問圣上?” “那怎么可以……”古副官心思落空,臉上有些失望,又摸摸腰袋,低聲喃喃道,“幸好我這還留有一枚?!?/br> …… …… 這日,裴少淮命人將千兩白銀鍛造好的銀幣抬回家中。 “官人真的將刺繡鐫刻在了銀幣上?!倍颐恳幻度绯鲆晦H。 裴少淮笑道:“我早說過,娘子的指尖上的功夫不止能縫衣而已,不能因習以為常而忽略了一針一線?!?/br> 他想了想,又道:“畫作可以為文人sao客所稱贊,在我看來,刺繡也理應如此?!?/br> 都是傳表美意,針與筆只是工具而已。 楊時月眉梢有喜意,又去關了房門,言道:“官人這話,說與我聽就夠了?!?/br> 若是傳出去,免不了在朝中會受人編排。 裴少淮取出檀木盒,又一次清點了楊時月繡的一幅幅刺繡,只見紛繁復雜的繡紋一步步化簡,最后才成了銀幣上的圖案。 他將那些刺繡和舊模具擺放在一起,言道:“這是娘子的功勞,要仔細收好,會有公諸于世的一天?!?/br> 雖不易,但必行。 楊時月靠在裴少淮肩上,心間有說不完的暖意。 “對了,今日下午南平伯爵府派人傳話,三姐問官人何時休沐,我回了話,估摸著三姐和三姐夫明日回過來一趟?!睏顣r月道。 “我省得了?!?/br> 長夜漫漫,風吹燈熄,合被而眠。 翌日,張管事送來定制好的一個個精美的小木盒,里頭鋪著綢布。 裴少淮在每個小盒中放入一套銀幣,仔細裝好,再吩咐人給楊家、徐家、司徒家、喬家、陳家、陸家等送去。又找來驛站的小吏,送了幾套到江南。 他寫信給鄒閣老,言道:“……貿遷而通衣食,當日荷花池畔所談,小子終于邁出了一步,銀幣已成,請南居先生點驗……” 該送的都送了,剩下的一半便留在府上收藏了。 等到辰時,南平伯爵府的馬車到來。竹姐兒此時已有幾個月的身孕,喬允升時時伴在其身旁。 竹姐兒精神很好,與沈姨娘敘話時,道:“英meimei常過來同我說,懷著身子也要常出去走走,多透透氣,到時能少吃些苦頭?!?/br> 她這次過來,是要找裴少淮問些正事。 姐弟坐下來敘話,竹姐兒先祝賀弟弟在朝中立下了大功,而后轉入正題。她從袖口取出一塊青花布,展開,問道:“弟弟在江南游學時,可曾注意過此布?” 只見這一方小布編織得有些粗糙,水洗之后又略有些收緊,正是染色后的棉布。 裴少淮猜到了竹姐兒的幾分意圖,心中微微震驚,可想到三姐的性子和心思,又覺得她能想到這一步不足為奇。 他點點頭,道:“曾見到過,還曾去松江府考察了?!?/br> 棉花雖已傳入百年,但一直沒有廣泛種植,棉布也只是江南、兩廣之地小范圍生產而已,大慶各地的布店少有出售棉布。 竹姐兒一喜,覺得自己找對人了,繼續說下去:“母親從江南之地帶回來許多物件,這方小布是摻在其中的,我發現這方小布雖不比絲綢精細,卻比麻布輕柔,觸之生暖,又頗有韌性,于是叫人出去打聽了一圈,才知曉這是松江府特產的棉布?!?/br> 第1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