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5節
書迷正在閱讀:隨便找個人結婚吧、嬌養、美強慘反派總想帶我飛升、穿成八零年代怨種meimei、摘星 1v1 h、趕在雨天來見你、被迫與魔尊一起養崽怎么破[穿書]、六零大院芭蕾美人[穿書]、私養白月季、大夏文圣
叔? 叔叔? 裴父又是一愣,不叫爹爹反叫叔?這混小子是怎么想的? 林氏趕緊上前,抱過淮哥兒,解釋道:“他正盯著你書案上的書卷呢?!?/br> 裴父這才注意到,兒子確盯著案上的書卷,眼神里充滿了渴望,原來說的是“書”。于是抽了一本遞到淮哥兒跟前,看他是甚么反應。 裴少淮想都沒想,將那本帶著些墨香的書卷抱住,騰出一只手來,指著門外,對林氏說:“走,快走?!鄙隆皳尅眮淼臅頃桓赣H要回去。 活脫脫一個得了便宜就趕緊跑路的“小無賴”。 自這日之后,裴少淮開始幾個詞幾個詞地慢慢說話,叫“阿爹”“阿娘”“祖母”之類的,自不在話下,口齒清晰,聲音清亮,老太太很是高興。 …… …… 裴少淮周歲禮的前一日,大舅林世運攜夫人蔣氏前來探望,明明帶了許多禮件,足足有兩車,但行事卻十分低調,選擇天暗掌燈時候才來的。 裴秉元夫婦抱著淮哥兒,在大堂里接待大舅哥。 “內兄上個月趕往揚州辦事,可一切都順利?”裴秉元寒暄問道。 林世運微頓了頓,去揚州進貨已是數月前的事了,但他轉瞬掩住了神情,笑呵呵地應道:“勞妹夫惦記著,一切都順利?!?/br> 兩人寒暄了一會,裴秉元便尋了個由頭,回了書房,留兄妹二人在此好好說說話。 林世運比裴秉元年紀還大一些,大方臉,微胖,大抵是行商免不了風吹雨曬的,膚色有些黑。 在裴少淮看來,這位大舅的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 原先,林家在京都只是個小小坐賈[1],在街上買了個店鋪,開門做些布料買賣,過著小富即安的日子。 誰曾想,林父一朝虧了本,數年經營全數虧空,后來舊疾加心疾,沒能想開,撒手人寰。 彼時,林世運尚不滿二十歲,但作為長子,一家老小的擔子落在了他的身上。 林世運膽兒大,決定不再干坐賈,改做行商[2],揣著林家僅剩的銀兩,就敢跟著商隊走南闖北。 他眼尖,又勤思索,每次帶回京都的貨品都能有個好銷路。就這樣,十數載的打拼,慢慢創下了林家如今豐厚的產業。 只是,林家根基淺,沒人庇護,林世運雖掙得多,可打點關系求平安、求機會,花得也多,往往是掙了十兩的銀,有七八兩是要送出去的……如此,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在這樣世道里,林世運敢闖敢拼,雖是商賈,裴少淮亦是佩服這位大舅的。 …… 淮哥兒已經會說話了,林氏試著教兒子喊道:“淮兒,叫舅舅?!?/br> 裴少淮十分配合,張口道:“舅?!?/br> 林世運樂呵呵的,竟比自家小子叫他爹的時候,還要高興幾分,道:“我的乖外甥,以后定是個狀元郎?!?/br> 言罷,從懷里掏出一把沉甸甸的金鎖,徑直掛在裴少淮的脖子上,不管林氏的推辭。 裴少淮心想,大舅出手果真闊綽,不過,這玩意兒委實有些壓脖子了,他只好伸出小手,在身前端著大金鎖。 林氏又道:“哥哥怎今日就過來了,明日才是淮兒的周歲禮?!?/br> 林世運打呵呵道:“大兄明日沒空,只好提前跑一趟?!辈⑼低党读顺兑慌允Y氏的衣角。 蔣氏意會,連幫著圓場道:“明日娘家有些急事,叫你大兄隨我回去一趟,怕是趕不上淮哥兒的周歲禮了?!?/br> 話雖這么說,可林氏不傻,豈會不明白兄長嫂子的好意。 淮哥兒是景川伯爵府的嫡長孫,周歲禮上,請來的必定都是京都里的勛貴士族,林世運一個行商的,若是來了,反會叫裴秉元左右為難,不知道如何安置。 林氏想著想著,忍不住抽泣,淚珠滾滾掉落,哽咽道:“早知道如此,meimei便不嫁這樣的人家,叫兄長嫂子受這樣的委屈?!?/br> “你這是說甚么氣話?!绷质肋\打量了一番周遭,確認沒有下人,來到林氏身邊安慰道,“你知曉的,大兄并不在意這些……往后不許再說胡話,叫你婆母夫君聽了不高興?!?/br> 又道:“你嫁入了伯爵府,淮哥兒才能有這樣尊貴的身份。你只管好好教養孩子,只要咱們的下一輩,但凡能有個出息的,把咱們林家的民商改成官商,便再也不用忍受這些門戶之見了?!?/br> 蔣氏也抽出手帕,替林氏抹去淚痕,安慰道:“你大兄說得有道理,如今你是咱們林家嫁得最有出息的,可要好好守著福氣……我屋里頭那幾個潑猴子,以后還要仰仗你這個姑母呢?!?/br> 林氏才止住了淚,可心中仍是有苦說不出。 幾人又聊了許多體己話。 “時候不早了,我與你嫂子該回去了?!绷质肋\說道,“等周歲禮過了,時機合適的時候,你再帶著淮哥兒回去見見母親罷?!?/br> 林氏點頭。 …… 裴少淮明白也理解林世運為何將meimei嫁入裴家,給人做繼室——有錢未必能培養得出讀書人,既要培養后輩讀書科考,亦要攀附士族與之結姻,雙管齊下,才能更有保障。 與窮酸秀才想比,裴秉元顯然是一個更好的結姻對象。 叫林家給趕上了。 只不過,在原書中,林世運賭輸了。如今裴少淮換了個芯,結果會如何,結果尚未可知。 …… …… 翌日,睡得正酣的裴少淮,早早被林氏哄醒了,換上一身喜慶的衣裳,白白凈凈的小娃子,愈發顯得精神機靈。 家中男丁先是去家族祠堂祭拜了先祖,結束后,已是巳時,一家人回到正堂里迎候賓客。 裴少淮便這樣被抱著到處顛跑,加之起得太早,昏昏欲睡。 客人陸陸續續到來—— “安遠伯爵府寧二老爺來賀!” “工部沈大人來賀!” “盛昌候府尤四老爺來賀!” ……絡繹不絕,門庭若市。 裴家發出了不少帖子,請的皆是京中勛貴達官人家,那些人家也應邀來了。眾人雖知曉,景川伯爵府已在走下坡路,可該給的體面還是會給的,橫豎不過是派個人來,走個過場罷了。 在這京都中,誰知道他哪一日又顯貴起來了呢?世事難料。 如此,景川伯爵府中熱鬧非凡。 快到午時了,卻還有重要親朋未來,裴家人仍在等候,張望著門外。 愈是等,老太公裴璞的眉頭皺得愈緊,問道:“秉元,你叔父一家,可有提前送了帖子?” 裴秉元明白父親的意思,應道:“擔心叔父宮中事務繁忙,故早半個月便派人送了帖子,早幾日又叫人去府上通告了一聲?!?/br> 裴秉元的叔父,裴璞的胞弟,裴玨也。 第6章 說起這裴玨,便要往上一輩再論論了。 原來,裴少淮的曾祖父育有二子,長子裴璞,次子裴玨,一母同胞,皆為嫡出,奈何這景川伯的爵位只有一個。 曾祖父百年以后,裴璞承襲了爵位,成了伯爵府的主君。 裴玨便只能勤奮讀書,破釜沉舟,為自己謀一份前程。守孝期過后,裴玨參加春闈,得了貢士,后又參加殿試,得第十名,堪堪踏入二甲之列。逢年,官家下詔,賜官成都府溫江知縣,官七品。 溫江縣距京都山長路遠,此一去不知何時還能歸京,兄弟二人商量以后,認為“分府另居”為宜,田宅換作細軟,兄弟均分。 期至,裴玨便帶著妻兒,赴溫江縣任職了。 只因兩地相距甚遠,來回數月之久,此后二十余年里,兩家雖有往來,卻也不多,多是書信報平安而已。 裴玨到了溫江縣以后,并不倦怠,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做出了許多政績,也得了好名聲,一直官至成都府知府,官四品。 十年前,成都府遇了洪災,裴玨治水有功,被圣上召回京都,此后一路高歌猛進,官運亨達。先是任工部左侍郎,官三品,任職期間得了圣上的信任,納為親信,調至吏部,如今已是吏部尚書。 實實在在是圣上跟前的紅人。 有父如此,家風嚴正,豈會有敗子,裴玨亦生了一對好兒子——長子裴秉盛,次子裴秉明,一個二甲進士出身,一個三甲同進士出身。既考得功名,又有父輩扶持,想必前程亦是一片大好。 所以,如今的京都里頭,說起裴家,眾人首先想起的,是吏部尚書裴大人的裴府,一門三杰。而非勛爵人家,景川伯爵府。 若是年輕一些的官員,甚至不知道這兩府數十載以前,本是一家呢。 …… 裴少淮暗想,兄長得了爵位,弟弟背井離鄉,若要弟弟毫無怨言,坦然接受,恐怕也難。加之二十余載分隔兩地,年年歲歲不相見,家中老人又已辭世,僅剩的一些兄弟之情恐怕也被慢慢消磨殆盡了。 故此,等裴玨回到故地,任了京官,景川伯爵府想要重新拾起兄弟胞情,談何容易? 早生分了。 這種事呢,就不能簡單評判為誰對誰錯。至少在裴少淮看來,這位二爺爺,這一段升官奮斗史,是值得他學習借鑒的。 破釜沉舟早有籌謀之人,方能抓住機會。 …… 眼看著府內賓客已經就坐,老太太勸道:“老頭子,要不先抱淮哥兒進去罷,留個人在此盯著就是了,免得叫人說招待不周怠慢了?!?/br> 裴秉元亦道:“父親先進去罷,我在此候著?!?/br> “再等半刻鐘?!崩蠣斪幽抗庥行?,低聲道,“總歸是一家兄弟,那邊不至于不留體面,一個人都不來?!?/br> 老太太無奈,喃喃道:“縱是來了,又有甚么用,不過是添一日光彩罷了?!?/br> 正說著,遠處來了幾輛馬車,緩緩靠近。 馬車停下,頭車的簾布撩起,一位老婦人緩緩下車,隨她下來的,是一個約摸十歲的少年。 老婦人有些消瘦,膚色略有些黑,瞧起來比裴老太太要老上許多,邊攙著人下車,邊樂呵樂呵地道:“他大哥,老嫂子,這大好的日子,是我耽誤了,來晚了,該罰該罰?!彼桥嵘袝姆蛉送跏?,二老太太。 那少年跟著上前,作揖問好道:“給大爺爺、大奶奶問安,恭賀大伯伯喜獲麟兒?!彼耸桥嵘袝亩O子,裴少煜,按輩分是裴少淮的堂哥。 余下車輛下來的,皆是一眾女眷。 雖有十余人,可男丁,唯有那十歲少年裴少煜而已。 裴少煜問好后,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四處瞟看,目光最后落在了英姐兒身上,忍不住贊嘆道:“大伯伯家竟生出了這么一個漂亮的meimei?!?/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