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模擬器 第42節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和前夫一起重生了、明月卻多情(下):魔界篇、抱我緊一點、我想退圈后靠擺爛紅了、替嫁后我笑得想死、神級直播系統、美嬌作桃花精原配覺醒了[七零穿書]、壞骨、炮灰女配求生記(快穿)、婚癮
祁冬寒按住撲過來的張四,神情復雜沉聲說,“如果你父親確實是姜福祥所殺,我會給你一個公道,但如果事實并不是他所殺,那就要你給他一個公道了?!?/br> 張四仍在激烈反對,正當這時候,依舊是那個老大夫,他聲音遲緩地說,“張父身上的傷,依我看并非是一人所為,輕重力道皆有不同,而且過于密集。老夫見過不少酗酒的人造成的傷,也與這有些許不同?!?/br> 作者有話說: 第052章 是的, 就像這樣。每一個有李笙參與的案子,最后好像都會變得花里胡哨起來,要不是作案手法復雜, 要不就是反轉反轉再反轉。 孫捕頭頗有些心累地嘆了口氣,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 距離宵禁也沒多少時間了。 這個時候要等到把張父的遺體帶來,再讓仵作驗明張父身上的傷到底是一人還是多人造成的——這還是個細致活,最后要是查明姜福祥確實不是打死張父的兇手,那還得要去找到真正打死張父的人。 孫捕頭估摸著這些事情今晚也做不完了,就讓旁的人先回去,尤其是情緒比較激動的酒館三人, 然后是李笙楊盛祁冬寒他們,只讓衙門的捕快們前去張四家附近尋找他爹的遺體。 “孫捕頭, 怎么這就急著趕人了?這案子還沒出個結果呢!”李笙急了, 比比劃劃地說著,孫捕頭翻了個白眼,“你不是說明天還要到大理寺上值嗎?別整這些有的沒的了,明天去大理寺借人行了吧?” 其實別說李笙了, 安臨都覺得戛然而止吊了口氣, 就像看推理小說看了一半沒了下文,還是在下一頁就要揭露兇手的要緊時刻。 不過現實畢竟不是電視劇也不是小說, 不能說看完這一集就緊跟著打開下一集……就算是電視劇, 那也得等更新不是? 安臨把模擬器地圖畫面縮小,看著眾人走出衙門后紛紛離開, 而不怎么受宵禁限制的捕快還在取證, 心里的思緒從這個案件上抽離之后, 思考起了案件背后包含的東西。 這一件小小的案子,卻包含著醫保、監控薄弱、法律意識薄弱、取證困難等等眾多的問題。而張四父親的那件案子,卻直到張四殺了人,姜福祥的尸體被發現才暴露出來,在此之前衙門沒有收到過張四的報案,自然也不會知道這件事。如果張四在殺了姜福祥之后就自殺了事,那張父那件案子更是連一點波紋都不會有就不了了之了。 張四為什么不報官?除了法律意識薄弱,大概還有就是覺得姜福祥身為鎮國將軍府的小廝,比起他一個菜販更有勢力,衙門不會替他伸冤。 這是封建官僚主義長久以來留給百姓們的觀念,偶爾出一個不徇私不包庇的就是人民的青天大老爺了,他們不會知道安臨登基以來為這些所做的努力,不知道她這幾個月來接連換掉了五個瓊安府尹,幾乎把衙門和大理寺的人員做了一個大清洗,就是為了創造出一個絕對不會對權貴低頭的執法機構。 但是百姓們不知道啊——至少大部分沒有接觸過執法機構的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對衙門大理寺的觀念絕大多數都還停留在上一個皇帝的時候——君明他爹晚年的時候基本已經不管民間有沒有什么盤錯的冤案錯案了,這也是大理寺之前堆積了那么多冤假錯案的原因。 安臨想著想著,本來都已經躺下了,又習慣性地爬起來走到書桌前抽出一張紙開始列東西,正好皇后號那邊今天練武結束的時間比昨天要早些,沒到三更就回來了。 皇后號走進寢宮的時候帶來了一股微涼的夜風,安臨集中在皇帝號上的思路被打斷了一瞬。但是當她抬頭看到皇后號,自己與自己對視上的時候,她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什么,放下筆笑起來。 “雖然缺少監控,但是還有閑著的暗衛啊?!?/br> “這不是有現成的模板嘛,不過直接偷個懶叫錦衣衛是不是不大好?回頭朱元璋得找我要版權費了……” 安臨自言自語地說著。 不過因為她是一心二用,同時cao控兩個身體,自言自語的時候想說的話自然也分開到了兩個身體上,反正都是自己也屬于是自言自語的范疇,但是如果再外人看來的話,那就比較像是兩個人在對話了。 “給他們轉個正,但是也不用轉的太正式,能放到明處用就行,總是叫暗衛暗衛的是有些隨意了?!?/br> “那就叫哨子吧?!?/br> 自言自語說完之后安臨自己都笑了。 暗衛雖然聽著有些隨意,但是哨子這個稱呼聽起來好像也不是很正經的樣子啊,跟玩兒似的,跟粘桿處有得一拼。 最后安臨還是翻了翻寢宮里的幾本書,給暗衛部門的取了個新的機構名稱,就叫做諦且聽,用的就是傳說中那只神獸諦聽的名字,還別說,這名字倒是還挺適合安臨打算當成監控來用的暗衛們的,哨子就當小名吧(bushi)。 正好指揮使的權利也用不著交給別人,皇后來做這個機構的指揮使好了,自己人中的自己人,用著賊放心。 在之前的那段自言自語說完之后,寢宮內就沒有傳出別的聲音了。 今天沒有什么多的奏折或是計劃什么的要留到晚上做,安臨難得地想偷個懶,就沒有讓皇帝先去睡皇后繼續練——主要是現在在寢宮里扎馬步舉啞鈴俯臥撐得到的那么點武力值已經比蚊子腿上的毫毛還要少了,強度太低了起不了什么作用,歇一天也就歇一天吧,耽誤不了多少進度。 所以安臨讓自己的兩個號都躺下一起休息,久違地感受到思維合二為一的輕松感。 “要不然,明天出宮去衙門一趟吧,現場看看今天這個案子的結果?!泵娉涎鎏闪艘粫褐?,安臨又突然有了這么個想法。 皇后號在放空思維無cao作之下沒有任何反應,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安臨看了一眼自己待機中的另一個號,原本是打算皇帝皇后兩個號一起出去,自己保護自己的,不過想想皇帝皇后都不在宮里的話修文肯定說什么也要跟去的,這樣武力值保障就溢出了有點浪費,“那就留一個在宮中批奏折好了?!?/br> 皇后依舊睜著眼睛側躺著沒什么反應,安臨說著說著突然突發奇想用皇后號回了自己一句,“真的不要我跟你一起去嗎?” “不用不用,沒必要,帶個修文出去就夠了?!?/br> “你以為就你想出去我不想出去溜達?” “但是朕溜達就等于挽霜你也溜達了啊,乖,在宮里好好批奏折,不然明晚咱倆都要把奏折搬到寢宮一起加班了……”安臨玩著玩著把自己給逗笑了,笑得捂著肚子錘被子,過了一會兒覺得無聊了才停下來,閉眼睡覺。 自己跟自己玩.jpg 陛下的精分又嚴重了呢.jpg 總之到了第二天,安臨照常上完朝之后就帶著王修文出宮了,與此同時去大理寺上值的李笙正心不在焉地整理著文書和宗卷,時不時看看門外。 終于,在他等得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門口進來一個捕快,熟練開口,“勞煩一下,府尹大人讓我來找李笙李司簿……” “你們又碰到什么難辦的案子啦?”大理寺的同事們早就習慣了,笑著調侃道,“去跟崔寺丞報備一下吧……你看你們這天天的過來找李司簿過去,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衙門的人呢?!?/br> 其他同僚們也是一片打趣的聲音。 大理寺負責各項寺內事務的崔寺丞倒是沒有什么,很好說話地給李笙批了,還囑咐李笙說,“只有大案子才會要咱們大理寺出手,平常你的才能在這位置上也沒什么發揮的地方,衙門跟大理寺來往不少,你到那邊之后好好干,如果有府尹給你美言幾句,也是能往上升的……對了,回來的時候把這次的宗卷直接帶一份回來,你來錄入宗卷庫吧?!?/br> “多謝崔寺丞!” 李笙迫不及待地跟捕快一起往衙門去,那崔寺丞在李笙轉身離開后久久注視著他的背影,臉上的笑淡下來。 而李笙呢?在匆匆趕到衙門之后卻發現衙門已經升堂了。 張父的案子雖然經過仵作檢驗可以確定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但是要想找到犯人,證人還是太少了,暫時沒有證據來找到犯人,因此府尹決定先把姜福祥這個案子給結案了。 其實這件事照府尹這么做也沒什么問題,但是這樣的案子衙門不知道積壓了多少,這么一堆積恐怕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結案了。 李笙渾身那個難受勁兒啊,剛一到衙門,擠過被一群百姓圍著的衙門口逮住一個人就問,“府尹怎么這么急著要結案?” 被他抓住的人正好就是小仵作尹玉,尹玉此時臉上依舊蒙著那塊遮擋住口鼻的布,看了一眼李笙后回答,“昨日在酒館發生的案子有不少人看到,今天這個消息都已經傳開了,有人還把案子的細節透露了出去,已經引起了一部分百姓的恐慌,還有昨天在酒館受到驚嚇的人想要來要個說法,府尹得先結案告訴百姓們犯人已經被抓住了?!?/br> 李笙漸漸冷靜下來,“那打死張父的犯人呢,結案之后我們繼續找對嗎?我昨天回去想了一段時間已經有些思路了,你驗尸后能看出是大概有幾個人打的嗎?” “至少三個?!?/br> “這么多人目標不小,既然張父出事的那一段路沒有人看到,那就把范圍擴大,看看那天那一片地方總共有多少人經過……”李笙說著比劃了一個圓形的區域,尹玉安靜地聽他說著話,聽著聽著目光忽然抬起了一點,越過李笙落到他身后。 李笙對這個反應有點疑惑,聲音漸漸小了下去,謹慎地一回頭,只回到一半,就看到有一個穿著錦衣的男子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在了他身后不遠處,目光遙遙地穿過人群望到衙門里面去。 “聞兄!”李笙沒想到這么久了還能再見到當初在客棧里的那位貴人,頓時眼睛一亮。 作者有話說: 說起來這種機構的取名還挺有意思的,我搜了一下,漢說是叫‘大誰河’,唐朝的叫不良人,明朝的錦衣衛,請的粘桿處什么的,不過不知道為什么都很一致地取三個字的。 前面皇帝和李笙楊盛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用的名字修過啦,改成了‘聞天知’這個假名。 第053章 安臨微微一笑。 “聞兄, 你怎么在這?”李笙頗有些意外地從人群里擠出來到安臨面前。 “過來看看熱鬧?!卑才R明知故問,“聽說這案子就是昨天發生的,當時你也在, 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 李笙嘆了口氣,“還沒呢,這看著是一個案子, 實際上里面還有另一個案子,一個套一個的,別說還怪復雜的,我當時確實跟淺才兄就在那家酒館里?!?/br> 說著說著,李笙臉上浮現出愁苦郁悶的神色,很好懂地寫著[我怎么老碰到些這樣的案子.jpg] 安臨的笑容更真誠了些。 李笙吐槽的這個, 不正好就是對她安排的認同嗎,畢竟讓李笙去大理寺就是她決定的, 不過現在看來好像當時要是讓他去的是衙門也挺不錯的。 “堂下張四, 你可認罪?”正好此時,衙門里面府尹一拍醒木,中氣十足地問道。 張四原本在殺死姜福祥后以為自己已經成功為他爹報了仇,可以從容赴死了, 但是昨天晚上卻有人告訴他, 你殺錯人了,真正打死你爹的其實另有其人。 這讓張四怎么能安心認罪? 他只要一想到打死他父親的人此時還在舒舒服服地活著, 說不定還在外面這群人里面混著笑看他跪在公堂前受審, 笑他傻,心里那團不知名的火就燒德極旺, 幾乎要把他燒穿。 “我不認罪!”張四驀得抬起頭, 膝行幾步靠近堂前俯身拜下, “府尹大人,我不認罪!憑什么有人打死我父親還能逍遙法外,求府尹大人找出那個人還我爹一個公道!等找到那個人,草民定當如實承認我所犯下的罪!” “否則就是把小的打死在這公堂上我也不認!死前只知道審我的是個昏官!” 府尹神情一頓,而衙門外看熱鬧聽審的百姓們一聽這張四的話倒是一下子都嘩然討論起來,因為張四這話明顯就是說這案子就是有隱情。 哦豁! 腦洞比較活躍的人都已經猜測起來張四有什么冤屈了。 “孫捕頭?!备犞饷姘傩諅兛桃鈮旱吐曇?,但是這么多人合在一起就很明顯的竊竊私語聲,頭疼地看著堂下直直地抬起頭梗著脖子的張四,最終無奈地嘆了口氣,“既然如此,那就去把這事情查出來吧,先把張四詢問過、并給他指明姜福祥路過的那個人帶來?!?/br> “是!”孫捕頭站正身體應道。 就這樣,這場公堂堂審就這樣中途暫停了,不過圍繞在衙門門口的百姓們并沒有離開,給孫捕頭帶著的幾個捕快們讓出通過的道路,然后就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著什么,過了一會兒才有人散開去干自己的事,但是有意思的是還有人在自己之前站過的位置上留下了東西,或是一個小竹籃,或是一小塊布或是果子什么的,大概算是占位。 而在這些看熱鬧的人群邊緣,有一個頭上綁著條帶子的書生毫無形象地趴在石獅子旁邊,在一本本子上奮筆疾書—— “只見那張四在公堂上怒喝一聲:‘你這昏官,不報殺父之仇我絕不認罪!……’,要說發生了何事,還要從一個小酒館說起……” 那個書生一邊在本子上奮筆疾書,一邊用只有自己聽得到的聲音小聲念出自己想要些出來的內容,寫著寫著,當他寫了一半的時候又停了筆,苦惱地看著自己本子上的故事,不甚滿意地搖搖頭,“光這樣寫還不如去看宗卷呢,不行不行,得再想想……” 書生冥思苦想著,握著毛筆和書本在原地站了好一會兒,在圍在衙門前的人流漸漸散去的時候,他也不知不覺被人流帶著走出了一段距離。 等他被人撞了一下回過神的時候,已經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兒了,書生頗為茫然地轉頭四下看了看,正躊躇著,就看到兩個捕快匆匆從一個店鋪里出來后往一個方向跑去,經過書生面前的時候他隱隱約約聽到那兩個捕快的對話。 “孫捕頭讓我們過來幫李司簿……” “……沒準李司簿比捕頭那邊還更快破案呢……” 李司簿? 這個稱呼書生其實聽得不少,還是在取材打聽一些過去的案子時在當事人口中聽到的,比如說他不久前求見過的那位被丈夫和小妾聯合暗害差點就死了的夫人,就提到過這位李司簿,說這位李司簿斷案如神,多虧了他這位夫人才躲過了丈夫和小妾的殺手。 書生心中一動,不由把本子抱在懷里跑起來跟了上去。 …… 而在另一邊,安臨跟李笙說過幾句話之后就發生了張四在公堂上要求查他爹那案子的事情,李笙當即就打算先走一步去查那個案子,安臨出于興趣其實是想跟上去看看的,不過巧的是,昨天晚上同樣參與了這起案子的楊盛和祁冬寒今天也比較關注這個案子。 楊盛倒是還好,雖然目前擔任的是起居郎,安臨今天出宮溜達就沒讓他跟著一起出來,給他放了個假,但是即使如此他還有戶部那邊的職位,起居郎屬于是翰林這邊的工作,這邊放了假他就去了戶部。 但是相比起來祁冬寒就尤為關注這件事了,還特意請了假從軍營過來看這一場堂審。所以安臨就正巧碰上了他,安臨在小皇帝竹馬小將軍的瞪視下放棄了跟李笙一起去玩一把探案的主意,若無其事地抬手跟祁冬寒打了個招呼。 “信竹,真巧啊~” “君……你自己一個人出來的?!”祁冬寒大步走過來,看樣子大概是脫口而出‘君明’這個用慣了的稱呼,但是想起現在的身份又硬是憋了回去。 “沒呢,還有修文?!卑才R扭了扭頭找著人,往身后指了指。 祁冬寒并不認識王修文,也不知道王修文的武力值,匆匆看了一眼只看到是個年紀不小的太監,頓時就火了,“在宮里都有人潛入進去給你下毒,你還敢就這樣出來?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