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雨過天晴的燦爛
大家好,我是莫望。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這本書后,有什么感想呢? 首先,先給會直接跳到后記的讀者們,一個小小警告,這里會有暴雷橋段,請趕緊跳到最前面,把這里留到最后再看吧! 好了嗎?給你們最后三秒的時間選擇。 三、二、一。 好的,我已經阻止過了,若是攔不住你,我也沒辦法了。 現在,后記正式開始。 不知道大家認為的「好天氣」是什么呢?不外乎應該都是晴天吧。晴天確實會帶給我們一種正向、開朗的意象;反之,雨天則會讓我們覺得煩悶、悲傷,甚至會出現「天空也再為我掉眼淚」的想法。 然而在故事中,這樣的認知會被徹底推翻。太陽不再是光明的象徵,反而成了傷害自我的利器;雨天也不會成為落淚的發洩點,而是成為了希望與救贖。 看到這里,或許有些人會很疑惑,雨天哪里能夠成為希望了?天空不僅僅是灰黑色的,空氣也變得潮濕,會有一種壓抑的氣息,又怎么會成為了救贖呢?相信各位都有在小時候故意去淋過雨的經驗吧!如果沒有那也沒關係,那就想想當在雨時,是否心里會感到莫名的平靜?那就是我所說的「救贖」,不是光照,也不是突然降下的好運,而是心中平靜的祥和。 文中時常提起「選擇」,在人生中,總會遇到不一樣的選擇。我們在此時此刻下的某個動作、決定,都有可能影響最終結果。 就好比如果時雨在夢醒后,陷入更深的絕望,而不是選擇釋然的話,也許就不會選擇跟譚宇澤攜手面對;如果她在遇到譚宇澤時,沒有做出多馀的舉動,或許她并不會知道真相;又或是她如果選擇遺忘所有有關譚墨晨的事情,以及而時的羈絆,那這個故事不會誕生。 你現在做出的任何事情,都會反映在未來,一切都有跡可循。 在這里我想先小小預告一下,關于陽心跟凱凱的故事,有可能成為這一系列的第二集,同時間也有想過是否要寫番外。雖然還得等到下一個寒假啦哈! 關于故事中的那座公園,是在我幼稚園里面的游樂區,再加上家里附近的有個種滿樹的場所,很適合老年人休憩的地方,稱之為「小森林」。兩者組合后才成為了文中的公園,事實上確實是有這個地方,不過是兩個不同的場所就是了。 回歸正題,在故事之中,其實每個人都戴著面具,偽裝成不同的自己,不愿讓別人看見心底的脆弱。 童時雨拒絕與他人過度親密。 譚墨晨在陽光下笑得燦爛。 譚宇澤的面無表情。 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自己。 我們何嘗也不是呢? 后記到這里告一段落了。 謝謝被我問到覺得很煩的朋友,是你讓他們能夠順利地走下去。 謝謝編輯大人們,和幫忙製作書封的繪者。 也謝謝讀到這邊的小秋千們,你們的支持讓我有動力完成這本書。 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