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庶女 第106節
收回思緒,云驪隨王、周二人一并行禮。 “臣婦拜見皇上、皇后娘娘、貴妃娘娘?!?/br> 建元帝見這三人行禮如儀,等她們走上前時,不由暗自打量,這王藻清冷,但是德才兼備,周順儀很有威嚴,為人持重,至于章云驪,當他看到她的相貌時,忍不住愣住了。 第88章 這張臉? 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就仿佛像你知道的她的表情平常是那樣的,下巴抬起,嘴角揚起,眼神是充滿自信的這樣本該才是這張臉的表情,可偏偏眼前這個人的表情如秋水般清冽,微微帶著一抹笑意,仿佛泉水涓涓細流,這樣也似乎很恰當。 建元帝很快收回眼神,他掩飾的很好,甚至云驪都沒覺得皇上注意到自己。 可章云鳳嫁給建元帝十幾載,日夜懸心此事,因為她很清楚,皇上對貴妃、德妃的寵愛根本只是因為她們是功臣之女,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幾乎是建元帝的眼神多掃了章云驪一眼,云鳳覺得自己汗毛都要豎起來了。 這大抵是她重生回來第一次再見“安妃”,那個在宮娥的簇擁下款款而來的女子,就是連身上那身衣裳都仿佛和她初見是一模一樣的。 再看她一直害怕見到,現在卻不得不見到的這張臉,似乎沒了前世所見的清冷孤傲,整個人顯得溫存可親,尤其是她站在王藻身畔,更顯得她多了幾分柔和。 即便她此時低著頭,但身材窈窕,就只站在那兒都引得人駐足觀看。 云鳳吃茶的手抖了一下,在幾乎屏氣凝神的宮宇中,劃拉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建元帝詫異的看了云鳳一眼,云鳳把手收到袖子里,捏緊拳頭,害怕泄露出自己恐懼的心情,也不想讓人看出她的異常。 再有,她和魏玥關系如今還保持的不錯,比起薛德妃的花招百出,魏玥雖然也頗得皇上垂憐,可她生的是兩位公主。 這個場合她若是弄出異動,怕魏貴妃以為是針對她。 這宮里一舉一動都有深意??! “朕讓人在民間為朕的大公主同昌挑選德才兼備女子作先生,不知道諸位有什么可以教公主的呢?”建元帝道。 云驪看了身邊的王藻和周順儀,這樣的場合她當然不能先說話,因為這二位年紀都比她大很多,王藻三十,周順儀四十歲左右。 王藻也是看向周順儀,示意她先說。 周順儀也敢于任事,她走向前一小步,躬身再次行禮,則道:“回秉圣上,臣婦幼承庭訓,故今國家之際,有圣母即有圣子,有賢婦始有賢夫。政治之本,萬化之原,皆系乎此,其教故不重歟?……閨房嚴肅,方謂賢能。勿效諂媚,毋縱驕奢。鹵莽浮躁,非人所宜。偶然獲咎,婉轉熟思。茍云已錯,推委則愚。聽話未真,豈可猜測。當察事務,百祥該知。通文達意,應變隨機……”【1】 這說的的確很不錯,就是云驪也很佩服,不愧為大家,以正閨譽。 而且名利通達,戒嬌奢,也是明理之言。 果然臺上的建元帝和魏貴妃都很滿意。 次之出列的是王藻,王藻當場吟誦出一首五言和七絕,她的詩詞非常清新,沒有周順儀那種嚴肅的規勸味道,反而清新自然,類似王維在說紅豆,其實在說相思一樣。 最后出場的是云驪,云驪為了今天也早有準備,顯然周順儀和王藻都對她不太放在心上,雖說她也有些名氣,但能夠站在此處,想必更多是托了皇后娘娘的福。 故而,即便她二人輸了,也不在意,反正她們的想法也上達天聽。 云驪則道:“回秉圣上,臣婦只有四句話?!?/br> “哦?”建元帝笑道:“是哪四句?!?/br> 云驪道:“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薄?】 她們都說閨女應該如何,但是云驪說的是人生之道,尤其是慎獨才是呂嬤嬤最推崇的,為人處世最該做到的就是表里如一。 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都應該如此,天家公主就是再勤儉節約,再孝敬公婆也是有 限的,她們是君駙馬是臣,公主當然應該為天下女子作表率,但不拘泥于只做賢婦。 建元帝微微點頭:“好,朕明白了?!?/br> 說完,就讓人帶著她們三人到前方幾案處,由宦官發放卷子,皇上便帶著皇后和貴妃先出去了。 顯然這一出來,云鳳就笑道:“多謝皇上看顧臣妾母家,但您也看到了,云驪她……”就說了那么四句話,云鳳突然松了一口氣,她覺得自己太過小題大做了。 這個章云驪根本才學很一般嘛! “我看陛下在王、周二位中挑選就好?!?/br> 這話也很符合魏貴妃的心境,魏貴妃想選周順儀,一來她年紀大,為人持重,二來她說的話很讓人信服。 反而是王藻雖然不錯,但是為人清冷,至于章云驪嘛,還是太年輕,還有,就是生的太美了些。 作為嬪妃,魏玥自己和薛德妃都比不得皇后,故而皇后年逾三十,依舊盛寵不衰。 直到近來德妃推人出來固寵,那女子不過有幾分像皇后,就引得皇上去了薛德妃那里幾回,再看章云驪,絕色也,這樣的人進宮不知曉是不是為皇后固寵的。 畢竟,皇后另一個meimei吸引不了皇上的心,如今只做了女官。 因此,魏貴妃很贊同皇后,但皇后可以說云驪不好,她卻不能,她只道:“皇后娘娘真是不偏私人(自己人),但是妾看裴夫人雖然只有那四品,也發人深省?!?/br> 云鳳心里微微急:“meimei說哪里話,我只是公正說話罷了?!?/br> 她還真怕魏玥把章云驪弄進來了。 “皇后娘娘真是謙虛,不過,妾身見周大家持重,依妾身之愚見,年紀大的人是否經驗會更多一些呢?”魏貴妃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 建元帝不置可否。 “還有殿試呢,朕已經請了慶王、循郡王、任首輔和賀次輔批改,你們且放心吧?!?/br> 魏貴妃很是感動:“為了大公主,皇上居然勞動朝廷棟梁,臣妾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br> 建元帝笑道:“昔日唐高祖皇帝的女平陽昭公主,也可助父完成大業,更何況是朕的女兒?!彼彩潜榉窌?,知曉這公主插手政治當然不可,但是若孱弱只一味賢良就更不可了。 到底是經過裴度訓練的人,出題人是賀無忌,先是詩、賦各一篇,分別是賦題為《未明求衣賦》,詩題為《懸爵待士詩》?!?】 再有策問題則是浮費彌廣?!?】 這些題居然非常難,不是那種浮于表面隨意敷衍,看來建元帝真的不是一般人,無論是對男子還是女子要求很高。 這個人應該是對自己要求都非常高的人,很難容忍自己出錯。 自己好像也是這種人,有時候其實別人都未必在意,但是她自己有一點瑕疵就受不了。故而,方才她表面上是看著魏貴妃,其實是為了取悅皇上,尤其是慎獨二字。 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而圣上對臣子的要求也是如此,不管你心里如何想,只要你把事情辦好就成。 好在經過這三個月沒日沒夜的勤學,這些問題固然難度很大,云驪略加思索,就尋到破題之法了。 在應召時,誰也沒想到皇上居然用科舉取士的法子,周順儀見章云驪已經動筆,她沉吟半天才有思緒,而王藻這些日子住在族親陸季平家,陸家是慶王親家,今天的評卷管,就是族侄女陸之柔的夫婿,她微微放心。 當然,她王藻七歲就能作詩,也沒什么好怕的。 當然,她們倆到底是大家婦人,不能像云驪那般心無旁騖的學習,又自傲于才女名頭,還有男女大防,她們的文章總不能讓外男看。 唯獨有云驪,丈夫是狀元,還是兩次科考都中甲科的牛人,她 本人一直十分勤奮,故而下筆如有神,還絲毫不敢分心。 中午,宮里太監送來七寶擂茶,云驪草草吃了幾口,繼續奮筆疾書,周順儀已經露出疲態了,仍舊在堅持,王藻正在查韻腳。 這受限于男女大防,考官們都在另一個殿,循郡王和慶王世子正小聲的在說些什么,任青儀閉目養神,偶爾睜眼問問時辰,唯獨有賀無忌倒是很認真。 夜幕悄悄降臨,云驪堅持寫到最后,還點了一支蠟燭,繼續寫,無論是王藻和周順儀誰走了,都似乎影響不到她。 云驪,你是可以的。 云驪在心里暗自鼓氣。 終于在她要的那根蠟燭燃到一半時,云驪敲了敲桌子:“收卷?!?/br> “欸?!笔站淼氖墙y領太監。 說起來這些太監也是很佩服章云驪,別看人家年輕,但這氣度就是不同。 云驪站起來時,腿都麻了,但她常年跳舞,身體比一般婦人強,而且只生了一胎,人也不累,到底站了一會兒就能行走自如了。 外面已經是漆黑一片,云驪卻渾然不覺。 不遠處看到裴度了,裴度正拿著葫蘆喝酒,他也看到云驪了,第一件事就是把酒遞過來:云驪也是難得嬉笑一句:“給灑家倒酒?!?/br> 裴度放聲大笑。 批閱三份試卷對于這些人而言很容易,卷子糊上了名字,任青儀先看了甲卷,滿篇說理,過于繁冗,乙卷有些空洞,詩文雖然不錯,但話說回來,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必論漢唐。 倒是丙卷字體非常工整,有書法之意,同時,策問寫的非常精彩,賦也文辭對仗華麗,駢偶句寫的極好。 循郡王笑道:“這丙卷用詞老辣,依本王猜想應該是周大家?!?/br> 慶王世子想說什么終究沒說,這字兒他熟悉也見過,應該不是周大家的,賀無忌也點頭,周順儀的丈夫和父親都是名臣,本人造詣很深。 至于任青儀笑道:“看來大家都推崇丙卷了?!?/br> 賀無忌笑道:“其實乙卷也不錯?!?/br> 任青儀問慶王世子:“王世子,您看呢?” 慶王世子毫不猶豫道:“本世子選丙卷?!?/br> “好,那我們就拆封名字吧?!比吻鄡x笑。 大家都認定丙卷是周順儀的,乙卷個人風格太強,一看就知曉是王藻的,而章大家年紀太輕,年輕人更喜歡紙上談兵。 可拆開后,除了慶王世子,其他人都驚住了。 “怎么是她?” 第89章 賀無忌倒是不介意:“裴度學問極好,沒想到裴夫人也是冠絕眾人?!?/br> “這字也寫的不錯,自成一體,十分飄逸,文筆老辣,詩文清新,辭賦華麗。韓愈曾道,聞道有先后,我等不能以年歲取人啊?!比吻鄡x倒是在心中暗嘆。 此女才華橫溢,裴度當年為棄敕命一事名聲不好,是她拿自己的嫁妝出來賑濟災民,為裴度挽回名聲,可見見識不凡。 這樣的人倒是比皇后好太多了。 因此,任青儀站出來說了公道話。 循郡王則看了慶王世子一眼,也笑瞇瞇的道:“既然元輔次輔都覺得好,本王無異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