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納稅大戶 第239節
孤身回京,便是認命認輸,從此俯首稱臣,為人魚rou,可若是……反了。 不說雍親王占據大義,命十四阿哥為父奔喪乃是合情合理之事,而十四阿哥若領兵回京,則名不正言不順。 且,“青海離京城何止千里之遙,領兵回京,只路上的糧草供給便不是小數?!?/br> 不過玉大人向來善于理財,眾親信看向玉格。 玉格拿出賬本,“咱們囤積的糧食夠軍中半月之用,但若要回京,”玉格搖頭,“遠遠不夠,余下的糧食還在路上?!?/br> 眾人沉默的傳閱賬冊。 半晌,十四阿哥聲音沙啞道:“無事,你先回去休息吧?!?/br> “是?!庇窀翊鬼鴳?,像是沒覺出十四阿哥欲避開她的意圖,連賬本也不曾拿回,走得干干脆脆。 不是她故意為十四阿哥設陷,而是雍親王確實布置周密,即便她能拿出足夠多的軍糧又如何,年羹堯正擔任著甘陜總督,掌控著十四爺回京的必經之路,不僅可以切斷十四阿哥的后勤,甚至可以將十四阿哥截殺在轄區。 即便十四阿哥闖過了這一遭。 及至京中,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統領著京城禁軍,也可與十四阿哥一戰。 而這些都是后話,首要的問題,他連回京的糧草都沒有。 次日再見十四阿哥時,十四阿哥已領了旨意,準備同欽差回京,眼下青黑,精神消沉頹唐,與前日判若兩人。 要回京了,而回京后,又是一番新天地。 第270章 、“新朝” 玉格并沒有同十四阿哥一同回京,軍前不可能短時間進行大批量的人員調動,尤其蒙古和碩特部酋長羅卜藏丹津還蠢蠢欲動,所以十四阿哥幾乎是帶著自己的幾個手下人獨自奔回京的。 征戰近五年,除了一身猜忌,什么也沒有。 玉格的日子照舊,十四阿哥的將軍印信依旨交由副將延信將軍保留,一把手走了,二把手頂上,很平穩且理所應當的交接,因此,軍中還算安穩,只隱隱有了猜測和恭喜聲,延信將軍風光無限,不過玉格還是故我。 很快,年羹堯奉旨前來,奉命同延信將軍共掌軍權,軍中才漸漸有了暗暗較勁的派系之分,一位是宗室,一位是皇上的妻舅,好似勢均力敵。 叫人意外的是,年羹堯到了軍前, 第一個主動拜會的人是玉格,此舉一下子就把玉格拉入了他的陣營,也叫年羹堯的聲勢更勝,畢竟玉格可捏著錢糧輜重。 玉格知曉他的用意,只是也聽之任之,年羹堯才是雍正屬意接手兵權的人,大局已定,圣心怎可違逆。 玉格官階不低,盡管年羹堯是新帝信重的大臣,也不必阿諛奉承,只把他當作主帥匯報公務,便是表明態度了。 年羹堯能得雍正重用,也是有本事之人,借著玉格的助力,不過兩個月便穩穩的壓制住了延信,但要徹底的名正言順的掌握大軍的控制權,還缺一道旨意,一個名分,故二月的時候,年羹堯攜玉格回京為康熙帝奔喪。 為先皇奔喪之事不容玩笑,也不容耽擱,再有西北的軍情牽掛著,年羹堯帶著玉格和二三十輕騎,近乎是一路疾馳回京,這是玉格頭一回遭遇急行軍,精神和身體都十分疲乏。 到了驛站,只想趕緊躺下,她顧不得關注旁的什么,但她的容貌實在太過,所以并不影響旁人認出她。 “玉大人?!睅е鴰追直龅闹S刺的聲音。 玉格側頭看去,是九阿哥。 九阿哥冷笑一聲,看了年羹堯一眼,又看向玉格,譏諷之意溢于言表。 年羹堯好似看不懂九阿哥的臉色,上前笑著請安道:“微臣年羹堯給九爺請安,九爺吉祥,不想在此處碰到了九爺,九爺是要去哪處公干?” 九阿哥并不理會他,只看著玉格道:“十四弟回京,連城門都沒能進去,就被老四打發到遵化看守景陵,形同圈禁,八哥倒是得了個總理事務的差事,可身邊的人被發落得干干凈凈,十弟奉旨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靈龕回喀爾喀,如今被困在宣化,進不得退不得,如今,連我,也要被發往西寧了?!?/br> 玉格沉默的聽完諸位阿哥的近況。 九阿哥又看了年羹堯一眼,嗤笑道:“還是玉大人眼明心亮,八面玲瓏,不像我們兄弟一片真心待你,不想竟是瞎了眼,全喂了狗了?!?/br> 九阿哥顧自說完,一甩袖子,轉身走了。 年羹堯面帶微笑,眼神不住在九阿哥和玉格身上打轉,笑著勸慰道:“玉大人不必放在心上,日子長著呢?!?/br> 話里意有所指,對九阿哥并沒有什么尊重。 玉格勉強笑著同年羹堯告辭,“我累了,就先去休息了?!?/br> “嗯,”年羹堯笑著應道:“也是我考慮不周,玉大人是文官,不若我們這些個武官身子粗糙,玉大人快去歇息吧,一會兒飯菜我讓人送到玉大人屋里去?!?/br> 玉格謝過,“年大人客氣了?!?/br> “爺,”張滿倉替自家爺不平,“爺遠在西北,這京城的事兒同爺有什么關系?!?/br> 玉格沒有說話,心中有些淡淡的悵然,這是她早已知曉的結局,她也一直控制著自己不要投入太多感情,但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還是不免傷感。 驛站這一面不歡而散后,雙方朝著背對的方向行進,但此時的玉格沒有想到,這會是他們的最后一次見面。 不管玉格和九阿哥心中如何作想,回到京城的年羹堯可謂是春風得意。 雍正皇帝先是加封他為二等阿達哈哈番世職,很繞口的官職,其實也不算官職,而是一種爵位,為公、侯、伯、子、男等封爵下四級世職的第一級,分為三等,敘正三品。1 玉格同樣憑借軍功,得了個二等阿達哈哈番世職,闔府上下歡喜不已,畢竟爵位不同官職,是可以傳給后人的,而年羹堯已是四十五歲了,可玉格如今才不過二十八,往后的前程可想而知。 不過最高興的還是玉格終于回京了。 五年不見,多爾濟和陳氏都蒼老了許多,陳氏照例拉著玉格的手不放,多爾濟也坐在一旁看著玉格不愿離去。 四姐兒更細心,勸住陳氏道:“玉格一路鞍馬勞頓,又剛面圣出來,怕是又餓又累,先叫些吃的來吧?!?/br> “對對對,”陳氏連連點頭,正要吩咐下去,郡主已經安排人擺好了一桌子的菜,都是玉格在家時慣常愛吃的菜色,玉格移步到偏廳用飯,路過郡主時,輕拍了一下她的手,“辛苦,多謝?!?/br> 郡主眸底的溫暖泛開,柔柔一笑,“這都是妾身應當做的?!?/br> 陳氏瞧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瞧見自個兒兒子眉間的疲憊之色,也不好在這時用這些芝麻小事來煩她。 只是飯后,玉格也沒工夫和她多說,和崔先生一起進了書房,雖說常有書信往來,但也有很多事情是不便在信里多說的。 “聽說十阿哥被困在了宣化?” 崔先生點頭,“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來京拜祭先皇梓宮,病卒,皇上故命十阿哥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靈龕返回喀爾喀,十阿哥稱病不愿前去,后來又稱皇上有旨意召回他,如今停留宣化,進退不得,兵部已經上了折子彈劾他,皇上命、命八阿哥廉親王議他的罪?!?/br> 玉格一時無言,讓八阿哥定十阿哥的罪,這不可謂不毒了。 崔先生嘆息,“廉親王如今、烈火烹油,稍有不慎,便是烈火焚身?!?/br> 說完京中的變故,崔先生又問,“七爺進宮面圣,情況如何?!?/br> 玉格是同年羹堯一起單獨面見的雍正,雍正問過西北的情況后,對他們嘉獎了幾句,便打發了玉格先行下去。 好似并沒有什么異常。 崔先生卻有些擔心,“七爺和廉親王等人關系親近,又和十四阿哥一同在西北共事了五年,皇上?!被噬锨浦幌袷遣挥洺鸬拇蠖刃宰?。 “唉,如今塵埃已落定,七爺也不必再遠遠避開,如今當務之急是得到皇上的信任,西北那邊的差事,七爺看……” 玉格點點頭,“我也打算把那邊的差事交出去,只是一時沒有找到機會,貿貿然請辭,怕皇上認為我心有不平,不愿為他效力?!?/br> 崔先生點頭,“七爺考慮得是,七爺心里有主意就成?!?/br> “還有一件,”崔先生道:“京中不知何時傳出謠言,言先皇屬意的儲君乃是十四阿哥,是、當今篡改了遺召,百姓愚昧,信者眾多,皇上對十四阿哥忌諱得很?!?/br> 崔先生有些難以啟齒,“十四阿哥那處……七爺還是要避諱著些?!?/br> 到底是五年,不是五天、五個月,崔先生也擔心玉格心有不忍,招來當今的厭棄。 崔先生這么一想,越發擔憂,連他都有如此懷疑,更遑論皇上了。 玉格垂眸不語,她確實不忍,但這不是主因,若是連她都落井下石,避而遠之,焉知,十四阿哥不會將她的身份告訴旁人。 再者,玉格道:“我同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的交情,皇上早就知曉,若是十四阿哥一失勢,我便撇清關系,如此薄情寡義,怕是皇上心里也會芥蒂?!?/br> 崔先生還欲再勸,玉格抬手止住,“先生放心,我有分寸?!?/br> 崔先生嘆息一聲,只得作罷。 同十四阿哥見面并不難,玉格和年羹堯是以為先帝奔喪的名義回京的,必然要去景陵拜祭,而十四阿哥正好就在景陵。 二月末的天氣還有些微涼,十四阿哥只綁著一根辮子,沒有戴帽子,頭皮和唇邊都長了一圈的青茬,看起來十分頹喪。 他目光放空的看著康熙陵墓的方向,面色沉寂。 “十四爺?!庇窀裆锨罢埌?。 聽到玉格的聲音,十四阿哥的眸光稍有了些神采,一開口,聲音喑啞,“你回來了?!?/br> “是,昨日剛到?!?/br> “嗯?!?/br> 玉格站在十四阿哥側后方的位置,陪他一起靜立。 遠處,年羹堯背著手挑了挑眉,看了片刻,轉身離去。 又過了好一會兒,十四阿哥才回身,看著玉格,自嘲的笑了一聲,“原先我還說要護著你,如今、倒還要你來擔心我了?!?/br> “十四爺……” 十四阿哥勾唇淡笑,有一種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不羈的狠厲,“你放心,他總不能要我的命?!?/br> 玉格沉默,確實不能,可有些東西比死亡更可怕,比如、失去自由。 十四阿哥又問了八阿哥等人的近況,玉格將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他,說的只是明面兒上都知道的消息,并未加自己的分析猜測。 又過了好一會兒,十四阿哥問,“你呢,你有什么打算?!?/br> 玉格回道:“奴才一向胸無大志,沒什么打算,當一日差,辦一日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護著家人平安度日便足矣?!?/br> 十四阿哥聽完,又沉默了好一陣,“既然如此,藏好你的身份?!?/br> 十四阿哥道:“落英有些拳腳功夫,你可以帶在身邊伺候,你身邊總得有個心細的體貼人?!?/br> “是,謝過十四爺?!?/br> 十四阿哥淡淡勾唇,“我可不是為你,我只是不想他太過得意?!?/br> 他們都知道這個‘他’是誰,只是這話玉格卻有些不解。 十四阿哥垂眸淡聲道:“你這樣的,他會動心?!?/br> 應當說沒有人不會動心,他如此,八哥如此,四哥亦然。 玉格雖不信十四阿哥說皇上會對她動心的話,但還是應下了,然而他們忘了,有時候越想藏住什么,反而越容易暴露。 第271章 、“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