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納稅大戶 第205節
袁行主慢聲點頭道:“有這個可能?!?/br> 嗡!底下議論之聲倏地更重。 若不是爭利,而是合作,那臺州可大有可為啊,尤其芙蓉記和農家樂,玉大人可真讓出了不少利,細數和這位玉大人合作過的商家,還沒有一個說她不好的。 頓時,下頭的議論聲里夾雜出更多的笑聲和意動之言。 袁行主任他們議論了一會兒,又道:“所以依我之見,葉三明此次前來,多半是和咱們談合作的,畢竟這位玉大人是個聰明人?!?/br> 一眾行商皆點頭,還有一行商笑道:“不僅聰明,還是位仁厚的大人?!?/br> 幾個行商笑著點點頭。 這就是名聲的好處了,行商們對玉格的惡意驟然小了許多。 袁行主也笑著點了點頭,卻道:“不過?!?/br> 眾行商斂容看來。 袁行主接著道:“這些人這些事兒,咱們到底沒有親眼見過,再一個,從前如何,不代表如今如何,也不代表往后會如何?!?/br> 眾行商聞言,心中的喜悅登時散了許多,“袁行主說得是?!?/br> 這人得志便猖狂的不知凡幾。 “那咱們?” 眾行商都明白,袁行主今兒把他們叫到一塊兒就是說臺州、說葉三明到廣州府這事兒的,可這事兒說到這會兒,好像還沒有個章程態度。 袁行主道:“葉三明此次前來,好或不好,各占一半,若是不好,就依諸位之前所說,咱們就只能和這位玉大人碰一碰了,若是好?!?/br> 袁行主頓了一頓,看向諸行商道:“這合作要怎么個合作法,咱們得先有個打算,到時才不至于被人家牽著走?!?/br> 一身材滾圓的行商當即笑道:“我對臺州的水泥廠極是好奇,聽說這是臺州目前最要緊的生意,囊括了上萬臺州人進去,但因為如今以建設臺州為重,加之供應京中和治河所需,所以銀錢上很有些吃緊,但這水泥既然如此要緊,關系著臺州的建設,那就不容有失,這銀子,不過是銀子,咱們有的是?!?/br> 袁行主微微抬眉,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想要水泥廠的股子。 好些個行商都笑著點頭贊同。 又一行商道:“還有一樣,這金縷記是皇上和王爺們的生意,咱們自是不敢插手,不過如今在臺州建了金縷記分廠,那臺州毛線的價兒和咱們拿到的價兒,還是不是一個價兒?” 這是要金縷記的折扣。 又一行商道:“咱們幫著紅福記和芙蓉記賣出去不少東西,這兩家如今也要到臺州設分號,咱們這里?” 要么讓紅福記和芙蓉記也到廣州府來設立分號,依著他們的規矩做買賣交行費,要么就得給他們更大的折扣。 一眾人零零碎碎說了許多,袁行主微微皺眉,他們這說的都是小處,還沒有說到要緊處。 袁行主出聲道:“玉大人要來找咱們十三行合作,合作的必定是臺州洋行,這通商口岸要如何經營的事兒,這中間的規矩門道,除了咱們十三行外,旁的別處都無人知曉?!?/br> 袁行主只這么提了一句,下頭的行商便明白過來。 “這洋行的收益,咱們和臺州洋行五五分?” “什么五五分,若全然是一套規矩,那到底臺州洋行,還是臺州的廣州洋行分行?玉大人能答應?” 他這話本意是想說分成不合適,卻不想話剛落,袁行主心里便一驚,好多人也猛地回轉過來。 “不,不對!我終于明白是哪一處不對了!”身材滾圓的行商一拍大腿站起身來。 袁行主的面色微沉,他也想到了。 身材滾圓的行商道:“玉大人是聰明人,不會故技重施,派人過來就為那么幾船十幾船的貨,更何況,葉三明是走的陸路,不是水路,所以他謀的是咱們十三行??!” 底下的人頓時嗡嗡的議論開,“他想讓咱們十三行和臺州洋行合并?那咱們豈不是虧大了?” “可一出手賺這么大一筆,才像是玉大人的手筆?!?/br> “那咱們必然不能答應??!” “可若是、他想法子讓皇上允了怎么辦?” 一眾行商頓時又慌了起來,前頭說過,玉大人圣眷極重,還有若是兩處洋行合為一處,他們就沒法子尋葉三明的不是不說,玉大人還有了由頭直接插手十三行的經營。 這、雖然他們也有法子陽奉陰違的架空她,可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她這官階在京城都能壓死不少人去,這、 眼瞧著一眾行商慌了神,袁行主皺眉道:“諸位都靜一靜?!?/br> 行商們心中很難平靜,但嘴上都靜了下來,慌不是法子,先聽袁行主說,先趕緊想對策才是解決之道。 袁行主道:“方才鮑老爺說的話也有可能,所以咱們更得先提前想出對策來?!?/br> 這一日,十三行商館的燈直亮了一整夜,袁行主領著一眾行商,把玉格可能的各樣打算一一列出來,又一一想好了應對之策,而后次日,天光放明,眾行商才面色疲憊,又帶著某種如臨大敵的鄭重和決心開門離開。 好了,靜候葉三明來尋了。 臺州離廣州府不算遠,雖然葉三明一行人是坐的馬車,但四日的工夫也盡夠了,然而行商們等了五日、六日、七日,直至等了整整十日,也一直沒有等到葉三明。 這么回事? 是在路上遇到山匪盜賊了? 第229章 、衣錦歸 不,其實是遇到家人了。 船夫們的家人。 做船夫的工錢雖多,但若是家里日子過得去,哪個愿意拿命到海上去換銀錢?尤其在葉三明招人之前,他們的工錢也不算多,所以,船夫們其實大多都住在城外的一些個村子里,離廣州府很有些距離。 而小村莊里,很少能看見外頭來的馬車,尤其這還不是一輛,是整整十輛馬車的車隊。 村子里的小孩,從在村口田間看到馬車的時候,就已經駐足下來,而后呼喚著家里的大人,朝著馬車的方向趕。 “阿娘阿娘,快來瞧呀,村里來馬車啦!” “阿爺,村里來馬車啦,好多馬車!” 葉三明在馬車里倒還坐得住,可船夫們就不行了,一個個激動的撩起車簾往外看,“小球,是我,爹娘在家嗎?” “大哥!”小球驚得瞪圓了小嘴,而后也不回話,指著船夫左右轉著頭對身旁的人炫耀起來,“是我大哥!那是我大哥!” 船夫被弟弟忽略了問題,也沒有半點兒不高興,矜持的彎出微笑,對著弟弟的小伙伴們點頭問好。 小球收獲了小伙伴們羨慕的眼神后,又很快把他們丟到一邊,對著自個兒的大兄道:“大哥大哥,我也能坐車嗎?這是馬車嗎?” 船夫看向車夫,正要請求。 因著他們說話便停下車來的車夫笑道:“當然可以,一個小娃才多少重量?” “多謝?!贝蛑x過后,便朝著弟弟招手,“來,大哥拉你上車回家?!?/br> “欸!”小蝦應得極大聲,恨不得整個村子的人都能聽見。 車隊里,其余和鄉親或家人說話的船夫都被他的聲音驚動,笑著瞧了過來。 這一聲,應得他們也與有榮焉。 “福榮哥福盛哥?”小蝦上車后認出了車內的其余兩人。 “欸?!眱扇诵χ鴳?,“小蝦都長這么大了?!?/br> 小蝦靦腆的笑了笑,而后攥住自個兒大哥的衣角,驚奇的打量著兩人又轉頭偷偷打量車廂。 小蝦的哥哥大蝦摸了摸自個兒弟弟的腦袋,笑著回道:“小娃子么,見風就長,再說,咱們也快一年沒見了?!?/br> 說著又稍微用力的按了按自個兒弟弟的腦袋,一副愛之不盡疼之不盡的模樣,“小蝦,你怎么一個人跑出來玩啦?小妹呢?” 小蝦回道:“小魚在家呢?!?/br> 說完又問:“大哥,你這回和福榮哥福盛哥一起出的海嗎?你不是讓人捎信過年的時候才回來嗎?怎么提前回來了?大哥,這是你們叫的馬車嗎?大哥,馬車貴不貴呀,多少錢,我想請小豬他們也來坐馬車可以嗎?” 小孩兒緩過勁兒來了,一口氣扔出一大堆問題。 大蝦又用力揉了揉他的頭,“小娃子家家,問題怎么這么多?行了,安生坐著,一會兒回家了再慢慢說?!?/br> 大蝦說完,看向福榮和福盛兄弟兩個,“你們?!?/br> 大蝦有些不知道該怎么說,他其實真覺著他們兄弟兩個不回來更好。 福榮明白他的未盡之意,笑著道:“我娘身子弱,把我們拉扯大不容易,總不好我們在外享福,留她一人在家?!?/br> 大蝦輕嘆一聲點點頭,又笑道:“等到了臺州,你們的日子就好過了?!?/br> 福榮和福盛兄弟兩個皆笑著點點頭。 他們兩個是一胎雙生,原本一氣兒得兩個兒子是天大的福氣,但不巧得很,他們娘嫁過來的喜宴上,他們嫲嫲不知是高興的還是累的,竟在他們爹娘成親的當晚去世了,當時村子里就有些不好的話,不過他們爹沒錢另娶一個媳婦,所以就這么將就著過了下去。 但這個將就是他們爹的將就,于他們娘來說是熬著,任勞任怨任打任罵,每回他們舅舅來借錢,都要對他們說上一回他們娘的不容易。 但其實不用說,他們也知道,因為他們也熬著。 因為就在他們兩個出生的當日,他們爺爺又去了。 至此,他們母子三個就被稱為掃把星,在家里受打罵,在村里受欺負,就是大蝦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也欺負過他們,直到后來長大了,在廣州府里打工討生活的時候相遇了,因著鄉親的緣故你來我往的幫了幾個小忙,彼此才慢慢親近起來。 馬車走進村里,葉三明是直接坐車到了村長家中,因為這些個船夫連著船夫們的家人的戶籍都要遷到臺州去,所以有許多文書需要村長幫忙。 村長一聽說葉三明是舉人,就險些跪拜下去。 葉三明忙笑著扶住他,說明來意,再說要在村長家里借住一晚,又拿出了酬謝的銀子,接下來的事便是可以預見的順利了。 而就在葉三明入住村長家時,大蝦等人也乘著車陸續回到了自個兒家中。 大蝦家和福榮福盛兄弟倆的家是挨著的,不過一是老石頭房子,連帶著好幾間新建的耳房廂房,一是老舊的石頭房子連帶著兩間破敗的茅草屋。 “爺、嫲、小妹,我回來了!”大蝦一到家也顧不上福榮福盛兄弟倆的事兒,一手拿著包袱,一手把自個兒的弟弟抱起來,便大步流星的朝自己家走去。 “誰?大蝦回來了?哎喲,我的大孫子喲!”家里頭,兩位老人聞聲連忙迎了出來。 大蝦把小蝦放下,兩個老人抓住自個兒孫兒的手,還沒有說上幾句話,他的爹娘也收到消息趕回來了,他爹娘手里甚至還抓著鋤頭。 “大蝦!” 這一處如此相見歡自不必說,同別的尋常的家庭相差不大,而他們隔壁的一家就要特別多了。 福榮福盛兄弟倆幾乎是悄無聲息的回到了自個兒家,而后毫不意外的發現家里頭只有他們娘一人在家,瘦得只剩皮包骨頭,只臉上就能看到不少舊的新的重重疊疊的淤青傷痕,正費力的推著石磨磨豆腐。 福榮轉身關上門,福盛的眼淚瞬間就落了下來,“娘!” 福榮娘遲鈍轉頭看向他們,愣了一會兒才笑了起來,“你們回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