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納稅大戶 第172節
臺州的天氣和京城大不相同,雖說晝夜的溫差比較大,但總體來說不算太冷,所以冬日也可以正常的建房,而上千人一起動工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不過兩個月,五棟大樓就已經建成了。 只是還有許多內飾沒有裝點,門窗還沒有安裝,五棟大樓中間的花園也沒有布置,自動扶梯雖然已經架上去了,但動力設備還需要調試,還有玉環樓和水泥廠的工人們過年的事兒。 臺州如今也已經有不少商人往來,畢竟數量極大的百姓參與了工程建設,相對應的就產生了極大的糧食缺口,也產生了許多別的需求,當然也有謀求合作,有商人主動過來想要一起修建碼頭、修建倉庫的,也有單純過來想要買水泥的。 總之,要忙的事情很多。 臺州也是一天一個模樣的變化著,呈現出一種熱鬧的富有活力的欣欣向榮的姿態,叫人見了就不由的嘴角上揚。 玉格一路往玉環大樓走,最后巡視驗收一遍大樓的建設情況,沿途的工人看見她都會停下來腳步,咧開滿嘴的笑,用不太標準的官話深鞠躬請安問候道:“玉大人好?!?/br> 玉格笑著點點頭,“不用管我,你們繼續忙?!?/br> “欸,好,嘿嘿?!币粋€個工人笑著聽話走開,又都忍不住要回頭看看玉格。 當他們因為大旱淪為災民的時候,真的做夢都沒有想到還能有這么一日,不是單純的吃飽穿暖有活兒干,而是一股、怎么說呢,就是腰板挺起來的感覺。 從前他們出去,說臺州縣,前頭得加上府加上州,就這樣人家還不一定知道是哪兒,好不容易解釋明白了吧,人一句,哦,小漁村,就讓他們有種小地方出來的自卑感。 但如今他們出去,只用說一個臺州,別的什么都不用帶,別人就知曉是哪兒了,并且都或多或少的會流露出羨慕之色。 臺州啊,往后可不一樣了。 嘿,工人想著,臉上的笑又大了幾分。 都說玉大人是神仙轉世的,或許真是,要不怎么會這么多神仙手段呢。 工人轉頭,仰頭,敬畏的看了看身后的百尺高樓,就算這是他們親自參與建設起來的,他們瞧著也還是打心底的有種對待仙家之物的敬畏。 尤其、那個自動扶梯,太神奇了! 兩個月過去,這自動扶梯已經不是用什么人力或畜力來帶動的龍骨水車,而是靠一個燒熱水的高大鐵爐就能持續穩定上升或下降的扶梯,太神奇了! 玉大人說,那是因為所有有股子的商家都把最好的工匠送了過來,畢竟自動扶梯的技術是共享的,而且臺州和常山兩地也有很厲害的工匠,大家集思什么廣益,就是大家一塊兒想辦法,所以才把這個蒸汽機做了出來。 工人想著搖了搖頭,玉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氣太好也太謙虛了,那些個工匠真有那么厲害,怎么早沒見他們做出什么新鮮東西來,這不,還是得靠神仙的點撥么。 要緊的還是神仙的點撥啊。 工人這么想著,又咧嘴笑了一聲,扛東西推車也更有勁了,大步走著,每一步都踩得沉穩有力穩穩當當,生生走出了得勝將軍的氣勢,滿身透著驕傲歡喜。 為啥? 心里踏實??! 他們這地兒有神仙鎮著哩。 玉格站在高樓上,看著底下干活格外賣力、笑得格外燦爛的工人們,眉眼間也染上了笑意。 讓一個頹喪衰敗的縣城重新迸發出生機,看著一張張晦暗的臉綻放出笑容,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兒。 她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她沒有違背自個兒的本心,所以她覺得值得。 她當然也聽見了他們背過身偷偷叫她神仙,也知道這樣的名聲對自個兒不好,但是、雖是有心人故意引導,但于他們來說,也只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敬重愛戴,只是感激的程度超過了他們的認知,所以只好把她當神仙供了起來。 這是他們心底的想法,縱然她說明利害,壓也是壓不住的,所以干脆讓他們說出來吧。 不過,他們大抵很快就能發現,神仙會跌落凡塵,因為這世道只能有皇上,只能有天子,不允許有別的活的‘神仙’。 玉格巡視完玉環樓,便又往府衙去,還有一大堆過年預備派給工人們的福利的賬本要看,以及,玉格揉了揉眉心,這一處沒有崔先生,也沒有四姐兒,那些個商人送來的年禮,都得她自個兒看了。 倒不是張滿倉不能看,而是,如今是關鍵的時候,只一個‘罪名’就夠了,再多怕真洗不干凈,還是小心為上。 除夕前一日,玉格宣布除守衛警戒的工人輪休外,旁的工人通通休假三日,各施工處頓時靜了下來,然人都往城里進,城里就更熱鬧了起來。 府衙也算是一處辦公之地,衙役們早在冬至后就回家休假,連縣令都回了老家,打算等過完年,把爹娘和妻女接到任上,所以很是清靜,只門房處時有來送年禮的商人,一來便是一大車的東西,除此之外,還總有熱情的百姓總愛偷偷的在大門前放些吃的用的,有一個離譜的,居然還在大門前插了三炷香。 張滿倉哭笑不得的取了,然而百姓們好像得了什么靈感,一夜過后,府衙門前的地兒幾乎被人插成了刺猬。 張滿倉回來當作笑話講給了玉格聽,玉格卻只嘴角微揚,并沒有多高興。 八貝勒啊,做得太絕了。 大年初一,各處的工事停擺,玉格和張滿倉又沒法子回京城過年,便蹲在一處整理登記一些相熟的商家送來的年禮,以及將一些初瞧過后沒有問題的年禮歸類處理掉,畢竟許多點心蜜餞類的東西放不了太久。 張滿倉理著理著,突然瞧見一個錦盒,一瞧見那錦盒的模樣,張滿倉的神情就有些古怪,只見那錦盒的一角寫著一個歪歪斜斜的‘衛’字。 打開來看,好了,不用懷疑了,就是上回送七爺武財神的李衛,這一回他送了一個抱著金元寶的運財童子過來,只是這運財童子并不白胖,反而有些瘦弱,還有些男生女相。 張滿倉嘴角抽了抽,這人、上回說他們七爺又黑又壯,好歹還有威武,可這一回、這是、小白臉? 呃,張滿倉抬頭看了一眼玉格,又低頭看看手里的陶瓷娃娃,就、好像真有那么點像。 張滿倉心虛回避的低下頭,他怎么能這么想,真是罪過。 “怎么了?”察覺到張滿倉的不對勁,玉格側眸看來。 “那個,”張滿倉摸了摸鼻子,“七爺您看,這是那個李衛送來的?!?/br> 玉格接過一看,先看到那運財童子便是一笑,錯目掃到錦盒角落的一個衛字又是一笑,他雖然是個富家公子,不過這書大約是真沒讀下來。 “他還送了什么?” 張滿倉翻了翻已經記好的單子道:“旁的就是布料點心油糧米面之類的東西了?!?/br> 玉格笑著點了點頭,“倒都很實用?!?/br> 張滿倉明白這是送到工地食堂上去的意思,只是,張滿倉伸手指了指玉格手里的運財童子,“這個要怎么處置?” 玉格笑道:“收著吧,這個也沒法兒送給別人去?!?/br> “嗯,”玉格想了想,又道:“先收著,到時候給五姐兒的孩子帶回去,她這陣子大約就該生產了?!?/br> 正好常旺還心心念念著生一個像她的兒子。 玉格點了點瓷娃娃的臉,笑了笑,別說,還真有些神韻。 神韻?玉格心念一動,又看了看那個衛字,又看了看瓷娃娃,這或許大概是他親手做的,倒是很有心了。 玉格把盒子合上交給張滿倉,“先收起來?!?/br> “是?!睆垵M倉應下。 休假的三日眨眼而過,初三日開始,各處又高速的忙碌起來,大約是過了一個好年的緣故,工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抖擻。 在玉環樓五棟大樓的落地窗全部安裝好后,時間也推進到了二月初二龍抬頭,這是各買了玉環樓樓層的商家們過來接房的日子,而此時距離崔先生送信兒過來,也有一個多月了。 拋開朝廷因過年而封印的時間,京城里頭她究竟有玉沒玉的事兒大約也查得清清楚楚了。 所以,就是這幾日的工夫了。 二月初二,玉格帶著從各地趕來的商家到玉環樓交房。 三姐兒和四姐兒沒有過來,可能是不著急,也可能是、走不開。 到了玉環樓,不用上樓,也不用上樓梯,只看五棟連廊相接的氣派大樓,眾商家便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尤其是每棟樓前的兩座直達五樓的又高又長的自動扶梯。 待到蒸汽機啟動,十座自動扶梯全部運轉起來的時候,一眾商家更是瞧得眼睛都直了。 “這個、這會兒能試試么?” 玉格笑著頷首,“當然?!?/br> 一眾商家表情嚴肅的點了點頭,提起下擺,表情和架勢還是繃住的,只腳下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幾乎沒跑起來。 金掌柜不大高興的嘀咕了一句,“出息!” 玉格轉頭,看向還站在自個兒身旁的金掌柜、郭掌柜、郝掌柜幾個,還有、李衛,笑著對金掌柜幾人道:“諸位不用為我擔心,我相信皇上、圣明?!?/br> “可?!苯鹫乒裾f話,郭掌柜拉住了他,朝李衛看了一眼。 李衛狀似毫不在意,可兩只耳朵卻豎了起來,見金掌柜突然停住,便背著手往旁邊走了幾步。 郭掌柜這才道:“京城里頭嚇人得很,不僅貴府上的老爺和夫人,連三姑娘四姑娘幾個都被叫去單獨問了話,還有金姐兒,七爺你……” 玉格點頭,“是有這么一塊玉?!?/br> 幾人見玉格回得這么干脆,沒有絲毫榮幸和驚奇。 金掌柜更干脆是哭喪著臉道:“哎喲喂,怎么真有這么個要命的東西!” 他們來前,雖然也聽三姑娘幾個說了有,可沒聽七爺請口說,心里總還有點微弱的僥幸,結果,嗐! 沒玉還能辯一個只是太愛虛名,可有玉、那就真是說不清了。 玉格見幾人這樣為自個兒擔心,又笑著說了一遍,“放心,我不會有事兒?!?/br> 金掌柜正要說話,突然瞧見什么,嘴角拉了拉,又是一副哭喪相,“不行,我放心不了!” 玉格轉頭看去,原來是傳旨的太監到了。 第195章 、說不得 圣旨上頭沒說什么,不過說有人彈劾她,但皇上覺得她差事辦得不錯,那彈劾多半是不實,不過有御史彈劾,依規矩她還是得回京自辯一趟。 聽著像是無事,字里行間都表露了皇上對她的信重,但是李衛看著金掌柜幾個的神情,卻覺得事情沒有如此簡單。 瞧著玉格上前和傳旨太監交談起來,李衛站起身挪到金掌柜身邊,一點不見外的低聲問道:“怎么了?” 金掌柜站起身,拍了拍膝蓋處的灰,瞥了他一眼,沒好氣的回道:“什么怎么了?你沒長耳朵嗎?不說了有人彈劾回京自辯嗎?” 李衛眨了眨眼退開一步,倒是沒怒,只是端詳他這反應,凝眉起來,玉大人像是真出事兒了。 只是她能出什么事兒?她這差事辦得任誰也挑不出不好來,從他們踏進臺州開始,臺州的百姓就沒有說她一句不好的。 李衛看著領著傳旨太監去坐自動扶梯的玉大人,那些個內侍看起來,對她的態度也極恭敬友善。 怪哉,如此這般,能有什么事兒。 李衛的疑惑無人理會,倒是皇上的旨意耽誤不得,玉格陪著傳旨太監在玉環樓各處都走了一遍,也把傳旨太監瞧得轉不動眼珠子的自動扶梯上上下下坐了十遍,當日下午,將后續接房的事兒以及各處的工作交給縣令和張滿倉、長根,次日,便隨傳旨太監一起啟程回京。 “七爺,”張滿倉和長根此時已經知道發生了何事,極擔心不安的看著玉格。 玉格笑道:“沒事兒,你們好好干好自個兒負責的差事,我最多一月半月就回來了?!?/br> 傳旨太監站在不遠處,神色微微訝異,玉大人這是還不知曉事態的嚴重,還是有什么依持。 張滿倉擔心中帶著些埋怨的道:“七爺怎么不早說!” 要是他早知道了,那些個敢叫七爺神仙的,他立時就一嘴巴子抽上去,還有那些個在衙門前上香的,他就是一晚上不閉眼,也絕不叫他們插上一炷香。 “嗯?”玉格斂了笑,淡淡的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