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納稅大戶 第101節
她這模樣,別人如何看無從得知,不過康熙瞧著倒是挺高興的,萬壽節的一應慶典結束,康熙回到乾清宮,瞧見禮部送過來的折子,也并不著急打開,只瞧著玉格笑道:“你今年又給朕送什么了?” 玉格臉上頗有些自得,“回皇上的話,皇上上回說奴才送的禮俗,說壞了那誰的名畫的意境,這回奴才絞盡了腦汁,絕對不壞了誰去,意頭又好,又實惠?!?/br> 聽到意頭好,康熙還在猜想她到底送了什么,但聽到實惠二字,康熙的嘴角撇下去,“不是那誰,是王希孟,你的實惠,哼?!?/br> 玉格臉上自得的笑頓住,有些委屈,又有些不服,又不敢說話。 康熙顧自打開折子,一眼掃到玉格的名字,“一統江山?是一桶金山吧,朕想想,應該是一個金子打的桶,里頭裝了用金子打的姜?” 玉格半張著嘴愣愣的看著康熙。 康熙哈哈笑道:“你就只有這些了,朕還不知道?!?/br> 玉格挫敗的垂下頭去。 康熙笑著又輕哼了一聲,抬手打發了她下去,不過等四月出巡塞外的名單出來,名單上頭赫然就有她的名字。 玉格笑著挑了挑眉,所以說,誰能不愛金子呢。 不過四月里,也有一件讓玉格不大舒心的事,那個啟科齊竟然中進士了。 第112章 、又是錢 家里頭,崔先生正在準備給鄂爾泰的弟弟鄂爾齊的賀禮,對方也中了今科進士。 聽了玉格的話,崔先生笑道:“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且不說四姑娘和他早已橋歸橋路歸路,就說他中了進士當了官又能如何?不過一七品開外的芝麻小官,與七爺天地之別?!?/br> “不是,”玉格搖了搖頭,“我是想著他這樣品行的人,做了官也不過是害人,所以,我若是把他弄下去,應該也不算什么壞事吧?!?/br> “七爺?”崔先生納悶不已,“七爺不是說絕不結黨的么?” 這要把一個新科進士弄下去說難難,說不難也不難,但總歸不是靠玉格一人就能辦到的,她總得在吏部走些關系才行,這一走關系,以后就撕擄不開了。 崔先生皺眉道:“在下還是不建議七爺對啟科齊做什么,七爺如今做寵臣孤臣才是最好,為了他一個老鼠,傷了七爺的前程實在不值得?!?/br> “先生放心,”玉格笑道:“我并不只是為了出氣,而是先生不覺得我現在的官位已經太高了?” 崔先生輕輕皺眉。 玉格笑道:“我才十七歲,不過十七歲的正四品,方才先生也說了,那啟科齊中了進士,也才是七品開外的小官,他可比我大了好幾歲,他要想一步一步速升上來,少說也得十年,您看,我是不是太扎眼了?” 崔先生雖然理智上有些認可了,但心里還是不情愿,“七爺這怎么能一樣,七爺一步步升上來也是立了功花了、呃,銀子的?!?/br> 玉格又笑了起來,她這官卻是是用銀子堆起來的。 崔先生瞥了她一眼,接著道:“不說場館那一攤子生意,只七爺給的現銀,少說也有四五萬兩銀子了,還有奶牛的事,這都是七爺立下的功勞?!?/br> “是啊,功勞,”玉格點點頭,“可咱們這個時候立這么多功勞不就是扎眼了么?先生,咱們早先也說過,如今、儲君不明,就是擇到了真主,但通往那個椅子的路上,不知有多少荊棘,就是選對了,也并不就安全了,總歸我年紀還小,先離遠了,等塵埃落定,咱們再來展才,才是最穩妥的路子?!?/br> 畢竟四阿哥是最終的勝利者,可中途他最堅定的擁護者十三阿哥也沒少受磨難,這是康熙的親兒子,所以才只是□□,但輪到她們說不好就是腦袋和闔族的性命了。 而十三阿哥如今雖說不知什么原因極不受康熙待見,但確實好好的在外頭,只是腿好似生了什么毛病,所以并不怎么常見。 所以,四阿哥后頭還有一個能一下子把十三阿哥也折進去的大危機。 崔先生沉吟片刻,想的是皇上明年就六十了,還真不如暫時蟄伏,等新君出來再說,“七爺若定了這個主意,那咱們就要做得再周全些?!?/br> 玉格笑著點點頭。 中了進士是大喜之事,家中自然要設宴待客,在玉格赴鄂爾泰府上的酒宴同時,啟科齊家中也在擺酒宴客。 宴會上頭自然要夸夸主人公。 “啟二爺今年才二十三歲吧?二十三歲的進士老爺,嘖嘖嘖,真是了不得,都說咱們滿人考科舉考不過漢人,我看不見得,你瞧吧,果然?!?/br> “啟二爺小的時候我就覺得不一般,別的孩子都想著玩呢,只他一個能坐得住,拿著本書一看就是一整日,打小我就覺得他將來一定會出息?!?/br> 參加酒席的人,從啟科齊如今夸起不算,還要從啟科齊小時候就夸起,以表示自個兒的慧眼識人,和對他的與眾不同,這些玉格升官的時候也統統經歷過。 把有關啟科齊的事從小長大一件一件往外數,怎么數都繞不開他曾經合離過的事情。 不過,他們并不知道四姐兒,也不知道玉格如今是什么情況,不過想想也知道,被合離的婦人能有什么好下場。 于是為了表示對啟科齊的吹捧,當下便或嘲諷或取笑道:“啟二爺前頭的妻子真是沒眼光,男人不過納個妾而已,哪個有本事的男人沒有三妻四妾,偏她忍不得,好了,好好的進士夫人,未來的誥命夫人,生生弄沒了?!?/br> “嘿嘿,我聽說啟二爺先頭的妻子娘家有錢得很,從前他那先頭的妻子在時,啟二爺家里吃的用的可不一般,你說她聽到啟二爺中舉的信兒,會不會再回來?” “哼,回來也不要她,不過是銀子,銀子能買得來前程?” 這些話,啟科齊也聽見了,不過他如今雖然不敢得罪玉格,但對玉格也屬實沒什么好感,于是聽到了,也只當聽個樂兒,并沒有糾正什么。 至于啟科齊的額娘和meimei,更覺得此事解恨至極,當初她們家可是不僅丟了顏面,還損失了不少家財,所以她們不僅聽,她們還要跟著說。 也就一二日的工夫,這些話就越傳越兇,越傳越遠,終于在紅福記當著好些客人的面,傳到了五姐兒的耳朵里,自然也就傳到玉格的耳朵里。 都知道玉格是最護著幾個jiejie的,聽紅福記的伙計們說,當日玉格就放出話來,銀子能不能買前程不好說,但毀人前程挺容易的。 周圍聽到信兒的人都只等著瞧一場熱鬧,卻沒想,好幾日過去了,紅福記風平浪靜。 而另一邊,原本不知道此事的太子和四阿哥、八阿哥等人,過了一日后卻齊齊知曉了此事。 “太子爺您看?” 太子擺了擺手道:“不是什么大事兒,隨他去吧?!?/br> 四阿哥處,同樣有人在候話。 四阿哥道:“他這也算是有理有據,就依他所言?!?/br> 八阿哥處,同樣如此,“貝勒爺,您看這事兒如何處置?” 八阿哥笑道:“雖然話說得張狂了些,不過倒是一個難得的至情至性之人,咱們也幫他一把?!?/br> 十阿哥極其贊同道:“嘿嘿,爺頭一回這么期待上朝?!?/br> 于是大朝會上,康熙驚愕的發現,整個都察院,除了總督外,其下的御史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有本奏,奏的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新科進士啟科齊。 彈劾他寵妻滅妾、品行不正、立身不端,奏他以漢人之女為妻,違背了滿漢不通婚的規矩。 康熙作為皇上,想得有點多,這一條一條的和新任步軍統領隆科多都對得上,所以,這是他的兒子們集體朝著隆科多發難了? 那看來,隆科多這步軍統領做得不錯。 康熙沉著臉收了奏折,暫時留中不發。 下朝后,康熙想著玉格和佟佳玉柱的關系不錯,便把這事兒交給她,讓她去查查怎么回事兒,一個還沒正式授官的新科進士,竟就得罪了整個都察院,這事兒,康熙怎么也不能信。 玉格抬頭小心的瞄了康熙一眼,好一會兒沒有應嗻。 康熙皺眉看向她,“怎么了?” 玉格支支吾吾的道:“回皇上的話,這事兒不用查來著,奴才知道這么回事兒?!?/br> “哦?”一瞬間康熙心里又想了很多。 玉格看康熙不像是生氣的樣子,老老實實的道:“回皇上的話,那啟科齊前頭的妻子就是奴才的jiejie?!?/br> 康熙想起來了,她還為了這么件事進過宗人府,“所以?” 康熙咬著后牙槽,額頭又開始痛了,“所以你拿了銀子讓都察院的御史全部都幫你彈劾他?” 玉格笑嘻嘻的點頭道:“皇上英明!” 康熙看著她嬉皮笑臉的模樣,一口氣悶在喉嚨,一股熟悉的感覺堵在胸口,指著玉格半天說不出話來。 第113章 、不正經 “你居然敢公然行賄!” 玉格大呼冤枉,“回皇上的話,行賄不是為了讓原本不滿足條件的事情通過嗎?再不然也是為了謀取什么不正當的利益,或者讓御史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或包容奴才的罪過嗎,可這回,那壞事啟科齊做的啊,他是真的做了呀,奴才、奴才這怎么能算行賄呢?” 玉格小聲道:“頂多就是給了點潤筆費?!?/br> 說完臉上是真委屈。 康熙深吸一口氣,他就不該指望能和這么個不著調的東西講道理。 “你和玉柱交好,他家的事你知不知道?” 康熙又問,瞇著眼睛,一副看她怎么狡辯的模樣。 玉格想了想,“回皇上的話,皇上是說玉柱額娘的事情?” “哼,”明知故問,康熙哼笑一聲,慢悠悠點了點頭。 不想玉格理直氣壯,又理有據的道:“回皇上的話,這不一樣?!?/br> “哦,”康熙氣笑了,“哪兒不一樣?!?/br> 玉格道:“回皇上的話,天地君親師,是有這么個道理吧,奴才jiejie自然占了個親字,玉柱是奴才的好友,也占了個親字,那啟科齊不是奴才姐夫了,那他算啥呀?啥也不是的東西,奴才干什么忍他?” “照你這么說,你這事兒還辦得挺有道理的,朕還得賞你是吧?” “回皇上的話,那倒不用,”玉格老實客氣道:“天地君親師,奴才給皇上干啥那不都是應當應分的?!?/br> 玉格嘿嘿笑著,笑容有些討好。 康熙不陰不陽的哼了一聲,瞇眼道:“天地君親師,哼,天地君師親,好,這既然是你的道,那以后你就認準了,但凡有一點偏差,朕連著今日這舊賬和你一起算?!?/br> “嗻?!庇窀裥ξ纱嗬涞膽?,一點兒不擔心。 康熙瞧她這模樣,氣稍平了些。 “哼,”只是想想,還是有些氣不過,“你的歪理,朕懶得和你說,官降兩級,塞外你也不用去了?!?/br> “嗻?!庇窀窬趩实膽?。 “哼?!笨滴踹@回才終于氣順了。 康熙的氣順只有一部分落在玉格身上,更多的是發泄在了啟科齊頭上。 啟科齊還沒有授官,連被叫進來辯一句都不曾,就被康熙革去了功名,十年苦讀,偏到功成名就之際落得一場空,誰見了不道一聲可憐。 這還不如干脆就不要高中。 再看另一方,穿著黃馬褂,頭戴花翎頂冠,在陽光大好的四月,一個人穿過寬闊的乾清宮外廣場一悠一悠的出宮去了。 哦,你說她也被罰了,現在是正五品的四等侍衛了,是,是被罰了,但被貶職對她來說不是家常便飯嗎,也就年中年尾,找到機會,皇上就會給她升上去,這就是簡在帝心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