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納稅大戶 第69節
!而張滿倉介紹完后,又走到了第三個面前,“這是為所有紅福記的會員,和所有今兒有緣聚在這一處的大伙兒準備的,是紅福記代紅福記的會員們送給大伙兒的‘福氣要不要’活動?!?/br> “這個活動,沒有參與條件,只要紅福記的會員過來,就可以開始,咱們的會員會在這張小桌子后面放一些東西或紙條,有好的,也有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懲罰,會問你要不要,只要應了要,無論獎品還是懲罰都必須執行?!?/br> 這邊張滿倉介紹著游戲規則,另一邊接到李四兒和她女兒金枝的玉格,也正和兩人說著規則。 為了讓李四兒和金枝覺得有趣,當然主要是為了讓金枝覺得有趣,活動的設計就要有一些刺激在里頭,但是懲罰卻是萬萬不能落到金枝這樣的貴女身上的,讓她們當眾出丑而讓平民取笑,那不是游戲,那是玩命。 所以玉格想了又想,只好換一個方向,讓她們來親自主持,這樣既參與了進去,得了趣味,又沒有出丑的風險。 至于別的普通百姓們,獎和罰的比例在六比四,而且不用給錢就能參與,這一次的活動她們沒打算掙錢,只求不虧本就行。 至于名額,她們設置了一千個,算上猶豫和懲罰的時間,足夠玩上三四個時辰了。 金枝聽完后,果然滿臉興致,連玉格讓她們提前下車走幾步的惱怒也沒有了,只是興奮道:“我要玩這個!” 李四兒瞧著廬棚里的冰盆也還算滿意的露出個微笑,讓金枝的丫鬟伺候她在外面玩,自己到紅福記里間坐著,讓四姐兒給她換一種樣式的美甲,一邊透著綠玻璃瞧外面的熱鬧。 在張滿倉示范過后,便有許多百姓們哄鬧著要玩“福氣要不要”,張滿倉一邊讓大家排隊,一邊道:“得等有會員過來了才能開始?!?/br> 玉格便在這時護著金枝登場,金枝從來沒有被這么多歡迎和驚喜的視線注視過,驕傲的抬起小下巴,走到張滿倉布置的紅布小桌子后頭,對玉格道:“好了,開始吧?!?/br> 紅福記原本準備出來的會員皺了皺眉,不大高興的甩了甩帕子,坐回里間去。 三姐兒沒有理會她,不著急,都有得玩,沒見玉格都沒給人準備凳子嗎,不過,三姐兒瞧著金枝滿臉快活的大笑,她這樣的精力,且要等一陣子了。 “嘿嘿,這個福氣你要不要?” 一個廚子打扮的男子毫不猶豫點頭,“要!” 他們來排隊不就是賭好運的嗎,只是這么想著,心里還是有點緊張,剛才有一個,一個七尺大漢竟抽中了當街跳舞,也就太叫人難為情了。 金枝咯咯笑著打開遮擋的盒子,“好了,哈哈哈哈,你把這個吃了吧?!?/br> 里頭是一個蘸碟并兩根薯條,“這是什么醬?這能吃嗎?” 玉格笑著攤手道:“這是紅福醬,你放心,肯定沒毒就是了?!?/br> 什么紅福醬,一聽就是有意隱瞞,故意不告知他原料。 廚子拿起蘸著紅福醬的薯條,心中惴惴,干脆緊閉上眼睛,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金枝瞧著又是跺腳大笑起來,然而廚子入口后砸吧砸吧嘴,點頭道:“這是什么醬,還挺好吃的?!?/br> 圍觀的人笑著噓聲一片,前頭還有個喝了一碗醋的騙人說是酸梅汁呢。 紅福記的“福氣要不要”活動,不到半個時辰便傳遍了整個西四牌樓,而且還有繼續往外傳的趨勢。 竟然有人因為說好話哄得紅福記的會員高興,抽中了二兩銀子,這可是白撿二兩銀子??! 郭掌柜瞧著紅福記店門前排成長龍的百姓,和密密麻麻擠成一排的驕子馬車,滿眼贊嘆。 而金掌柜就比較局限了,他只看著一直有人添冰的冰盆,捂著胸口嘴角抽抽,這是備了多少冰,這是花了多少錢! 第77章 、六年后 端午節的活動比玉格預想的還要成功,也比玉格預想的還要轟動,一個端午節,一家開張不過兩三個月的店,在沒有什么宣傳手段的情況下,僅憑人口相傳,就傳遍了內外兩城。 當然有不少人眼紅心熱,只是一來他們學了,也落到了紅福記的后頭,二來這并不好復制,活動結束了六年,他們都沒算出來紅福記最初火遍京城的活動是虧了還是賺了,要是虧了又虧了多少。 當然從長遠來看,肯定是賺了。 從紅福記的名聲傳開,京城里頭但凡進京的人家都要到紅福記走一趟,不然手里沒有點紅福記的東西,不知道紅福記新品的消息,在京城的貴女圈子里,都插不進嘴。 至于出京外任的也要到紅福記買好些東西出去送禮,沒有比紅福記的東西更合算又更精致有面兒的伴手禮了。 于是,紅福記的東西比別處更貴,也成了理所應當的事。 然一切步上正軌后,玉格家也有煩心事。 十五歲的玉格風姿越發清逸翛然,然而無拘無束,俊美脫俗得太過,就有些紈绔子弟吊兒郎當的模樣了,只見她戴著一頂鑲珠嵌玉的瓜皮帽,一手抱著貓,另一手牽著一條大黃狗,身后跟著張滿倉,從大街上走來,街上不時有人招呼一聲“玉七爺?!?/br> 玉格和善的好脾氣倒還是和從前一樣,誰招呼她,不論認不認識她都笑著點頭回禮。 然這模樣也很眼熟,細瞧瞧,不是和大街上那些托著鸚鵡籠子、拿著煙槍桿子、吃著皇糧、無所事事混沌度日的八旗子弟一個樣子。 “玉格!”六姐兒聽到她過來的信兒,奔到紅福記門口站著,瞧見她這模樣就氣急得不行,“你今兒怎么又沒去上學!” “六姐兒,”玉格先是笑笑,而后帶著些責怪的道:“小灰年紀大了,你別嚇著它?!?/br> 六姐兒伸手指著她,手指抖得端不住,險些被氣得倒仰過去。 五姐兒忙把她推到柜臺后面去,“你先別鬧,我叫他過來是有正事要說的?!?/br> 六年的時間,五姐兒已經經過了選秀,又定了親事,成為能撐起大半個紅福記的五姑娘了。 五姐兒不笑不說話的時候瞧著很木愣無趣,但不笑只說話的時候,瞧著就很嚴肅。 前年三姐兒成親嫁人后,日常工作便轉到了工作間里頭,而柜臺這一處則由五姐兒攬總,這么管了兩三年,五姐兒除了嚴肅外,篤定的說什么時,更有一種不容拒絕的威勢,畢竟幾家親戚緩過勁兒后,有不少上門借銀子的。 六姐兒瞧了五姐兒一眼,嘟著嘴,滿臉不痛快的站到柜臺后面去。 玉格把貓和狗交給站在鋪子外頭的張滿倉,自己走進紅福記,笑著招呼道:“五姐兒、六姐兒?!?/br> 五姐兒點點頭,六姐兒哼了一聲別開頭。 玉格笑了笑也不在意,五姐兒道:“一會兒有客人過來,你也這樣甩臉子給人看的?” 六姐兒嘟了嘟嘴,收斂起不高興的神色。 五姐兒又道:“我帶玉格去后頭找三姐,這里你看顧一會兒?!?/br> 六姐兒點點頭。 五姐兒領著玉格往后走,邊走邊道:“你也是的,從后門進來,不就什么事也沒有了?你逃學就逃學吧,非還這么招搖過市的過來,不是故意惹六姐兒生氣嗎?!?/br> 玉格笑道:“倒不是故意的,只是瞧著今兒日頭好,所以帶小灰出來溜達溜達?!?/br> 五姐兒倒不像六姐兒那樣,提到小灰就氣急跳腳,畢竟小灰還是當初她送給她的,而且她始終相信,“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知道你肯定有你的打算?!?/br> 她知道她說的是她如今這么一副不求上進的模樣,玉格笑了笑,又道:“要是沒有呢?” 五姐兒瞥了她一眼,面無表情的道:“你自個兒覺著高興不也是打算嗎?” 玉格心中一暖,笑著點了點頭。 工作間里,婦人打扮的三姐兒原本正心不在焉的核算賬目,聽到玉格過來了,忙憂心忡忡的出來,讓著玉格和五姐兒到東梢間次間,就是原本玉格在紅福記的房間里說話。 在玉格搬到她的花園去后,這屋子便用來給三姐兒幾個上課用,離工作間和灶房都遠,很是安靜。 不過安靜也擋不住許久不見的喜悅,桂花嬸瞧見玉格過來,便滿臉帶笑手腳麻利的沏了一壺茶送進來,而后才關門讓她們姐弟自在說話。 瞧著房門關上,五姐兒便沉下臉看著三姐兒問道:“三姐,到底怎么了?是……四姐出什么事兒了?” 玉格看看五姐兒又看向三姐兒,漸漸斂了笑。 “四姐兒已經有半個月沒來紅福記了?!比銉好碱^打結,沉郁的呼出一口氣,道:“四姐兒有身孕的事兒你們都知道,她成婚兩年多了,好不容易懷上這么一胎,慎重得很,從懷孕后,就不怎么常來紅福記,所以這事兒一開始我也沒放在心上?!?/br> 五姐兒和玉格點點頭,這事兒她們當然是知道的,畢竟已經大半年了,而且因為這,玉格把紅福記出新品的事重新攬了過去,而五姐兒也想法子弄了好些安胎的東西。 玉格提起茶壺倒了一杯茶推到三姐兒面前,“你別急,慢慢說?!?/br> 三姐兒握著茶杯,嘆氣道:“還有一件,庫雅喇·啟科齊去歲中了舉,我原本只覺得是喜事的,可不想?!?/br> 三姐兒死死的捏著茶杯恨恨道:“二十來歲的舉人老爺是了不得,心氣兒高了,就瞧不上咱們四姐兒了,可他也不想想,沒有四姐兒,這么些年,就他們家,窮得連官學都進不去的人家,只能走科舉路子的人家,他又是次子,上頭有兄長下頭有弟弟的,他們家、他的那些兄弟就甘心供他?又供得起他?他能安安生生讀這么些年書?” 這樣謀得功名后嫌棄糟糠之妻的故事,早就叫人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只是每每發生,還是讓人厭煩惡心得不行。 五姐兒皺眉道:“他們家要做什么?休了四姐?” 玉格暗忖若真是如此,其實倒是好事,當然三姐兒她們可能并不這樣覺得。 而且還有一處叫玉格想不明白。 “咱們兩家是鄂爾泰大人家撮合的婚事,他不過中個舉人,就敢不把鄂爾泰大人放在眼里了?這里頭還有鄂大人夫人的面子,他是鄂大人夫人的遠親,鄂大人夫人的阿瑪邁柱邁大人,雖然早年官位不顯,可這幾年卻是官運亨通,前頭剛升了國子監助教,去年年底,又升了正六品的工部主事,他不過一個小小的舉人?!?/br> 玉格皺起眉頭,既然能科舉出頭,必定不是蠢人,怎么會想不明白這些。 “就是不論這些,四姐在紅福記管著美甲的事,往來的多的是有身份的夫人小姐,咱們這紅福記、還有四姐的股子,”玉格搖了搖頭,“我不信他舍得下這些好處?!?/br> 三姐兒咬著牙,恨得眼睛都紅了,“是,他是舍不得,他也不打算舍!” “什么意思?” 三姐兒咬牙恨了半晌,又泄氣而惶恐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萬一要是真的,萬一、那四姐兒?!?/br> 三姐兒霎時紅了眼眶,捂住臉哭了起來。 五姐兒和玉格從來沒見她如此過,一時都被驚著了。 “三姐,到底怎么了,你說出來,說出來咱們才好想法子確定是不是真的,才好想法子幫四姐?!?/br> 五姐兒和玉格的鎮定叫三姐兒慢慢平靜下來,哽咽著和她們說了事情原委。 三姐兒雖然搬到了工作間做事,但是事情并不少,不僅要核算賬本、進購和清點管理材料出入,還要管著招工派活兒這一攤子事。 而以紅福記如今的名聲地位,僅店里這九個繡娘是絕對不夠用的,所以三姐兒不僅招了不少按天結算的臨時工,還外包出去不少細碎的小東西。 消息便由此而來,一個領紅福記外活兒做的嬸子告訴三姐兒,她和一個穩婆的女兒住在一個大雜院里,偶然間聽到那穩婆女兒和丈夫吵嘴時的話,覺得像是說的紅福記的四姑娘,但她也拿不準,又怕是真的,所以還是說給了三姐兒聽。 說是別以為給她買點好吃的,她就被哄好了,胭脂的事必須說清楚,她見識得多了,知道的真事兒,比他聽的戲還多,現今兒就有一個,媳婦懷象不好,丈夫燕窩人參,不計銀錢的給她安胎,誰見了不夸一聲好,結果呢,結果人背地里早勾搭上下家了,只等著到時候保小不保大。 那還是舉人老爺,人媳婦家里好大一間鋪子,銀子流水一樣的搬回家,養活他們一大家子,把他供出來了,可如今呢,哼,你們這些男人個頂個的沒良心。 “因為好些個信息都對上了,我心里怕得不行,我也讓她幫我悄悄打聽了,那穩婆還真的就是啟科齊他們家預先請好的穩婆?!?/br> 三姐兒說著,又恨得怕得紅了眼睛,“如果是真的,四姐兒可怎么辦?” 五姐兒被震得說不出話,這人的心能狠到這種地步嗎。 玉格沉默了半晌,冷靜的道:“這穩婆也不可能就指著一家的生意過活,你先讓人打聽打聽,她最近都接了哪幾家的生意,或許說得是別家呢?!?/br> 玉格默了默又道:“如果真是四姐,那剩下的事,我來處理?!?/br> 三姐兒流著淚滿臉信任的點了點頭,她知道這事不好辦,可她聽她這樣說,就好像回到了從前,玉格會像把她們一家人從印子錢里救出來一樣,把四姐兒也救出來。 五姐兒也忙安慰道:“可能就是湊巧了,四姐那么好,他怎么狠得下心?!?/br> 安撫好三姐兒,玉格沉著臉離開紅福記,話是那么說,但事情很可能就有那么壞。 畢竟易地而處,還真沒有比去母留子利益更大的法子。 難產而亡,既不會影響兩家的關系,也不會傷著佐領一家的臉面;再者,有了孩子,四姐兒的嫁妝就要留在夫家,而孩子又小,這嫁妝理所當然的就由夫家接管了。 并且,他既是要攀好親,自然要用正妻之位去攀。